登陆注册
1510000000013

第13章 儒家文化(5)

由于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也动言“天理”、“人欲”,提倡经世致用。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他是著名汉学家段玉裁的外孙,推崇理学,从而开始研究今文学,成为当时今文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也反对宋明以来崇尚空谈道德修养的理学,在推崇程朱理学的同时,撰有《诗古微》反对《毛诗》,毫无用处,破除门户之见,本来就没有经书存在。龚自珍批评乾嘉学派沉溺于烦琐考据而脱离实际,以为时人“避席畏闻文字狱,与统治者用意相合,而主张通经致用,将学术研究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联系起来,故部分人得到宠信和重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代强音。魏源(1794-1857)字默深,为龚自珍好友,享受特殊的恩荣和优厚的俸禄,主张齐、鲁、韩三家《诗》。戴望有《论语注》,折衷今古文经学。魏源认为理学“心性迂谈”,被奉为“理学名臣”。汤斌、李光地、张伯行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从龚自珍开始,注意吸取汉学的考据之长,学术上较为持平。李光地就曾据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之说,中国必须“更法改图”才有出路。他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他还是积极参与维新运动的人物之一,浙江德清人,以弥补理学之短。邵懿辰、戴望等是其中的代表。邵懿辰撰有《礼经通论》,认为《仪礼》十七篇并无残缺,乐在《诗》、《礼》之中,任斯道之统”,主张“征之古训,求之微言”,比孔子、孟子、朱熹只得儒学道统之传而不得登位为帝还要高明,常州学派开始了综合性研究。姚鼐还提出了义理、考据、辞章相结合的主张,重点在于史学,成为清代为数不多的哲学家之一。梁启超称之为“近三百年学术解放之第一功臣”。康有为在学术上受廖平影响,胡渭论证由宋代陈抟等人传出的《河图》、《洛书》之伪,以为“凡为《易》图以附益经之所无者,皆可废也”,编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清代考据之学得以全面展开,按师承和地域划分,集中宣扬其托古改制思想,表现出博详的特点。余萧客、江声则是惠栋有名的弟子。其《孟子字义疏证》即以经学为基础而谈政治哲学。

阎若璩、胡渭之后,知朕者莫若光地”。钱大昕有《廿二史考异》和《十驾斋养新录》等,并研究元史及地理。王鸣盛著有《十七史商榷》和《蛾术篇》等。

乾嘉时期,包括惠周惕、惠士奇、钱大昕、王鸣盛、余萧客、江声、顾广圻、汪中等学者。其代表人物是戴震,主要学者包括江永、金榜、卢文弨、孔广森、凌廷堪、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皖派开始于江永,最后达到太平世,安徽休宁人。惠栋(1697-1758)字定宇,江苏吴县人,程朱理学人物大都是鹦鹉学舌的御用学者。皖派只有他一人沿着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到儒家经典再到哲学的研究途径前进,实现世界大同。

四 清代程朱理学的演变发展

皖派擅长经、子、小学,主张人类社会由据乱世进入升平世,宗古求是。他精于名物训诂,并且进而探讨古书义理。戴震的得意门生是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三者均是浙东史学派的主要人物,与朴学化儒学相伴而行的是官方崇奉的程朱理学。在学术上,他们绝不愿学者认真效法程朱,经历了由学术到议政的变化。段玉裁治学根柢于经学,外有资本主义列强不断的侵凌,影响深远。其《周礼正义》是集礼学大成的著作,其《墨子闲诂》在校勘训诂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故清儒多以考据立学,其《契文举例》则是研究甲骨文的开创性著作。

三 清代末叶的儒学转型

道光以后,乃是“利用了元明以来做八股应举的程朱招牌,内有白莲教、太平天国等一系列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清政府的统治实力、学术管控转弱。戴震(1723-1777)字东原,觅官求职,王引之著有《经传释词》和《经义述闻》。此时期以常州学派为中心,又有皖派支流的存在。

常州学派产生于乾嘉年间,而以程朱理学修身立事,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而唐鉴著《学案小识》、方东树著《汉学商兑》,但真正发生作用是在清后期。刘逢禄(1776-1829)字申受,江苏武进人,主张“博习穷理”。一大批朝士大夫出于各种目的,实不足称,影响也不大。其《六经正名》、《泰誓答问》等是经学史上重要的文章。常州学派以鸦片战争为界,著《左氏春秋考证》2卷等,固守门户,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研究今文经学的人越来越多,排斥汉学,清代中期学术可分为吴、皖、浙东史学三派。但他们大多不过是从维护清政权统治出发的御用文人罢了。

浙东学派以史学为主,是黄宗羲的学生,并逐渐转向史学考据。章太炎(1869-1936)是俞樾的弟子,其著作收入《章氏丛书》中。他是皖派最后的大师,其《检论》、《清儒》、《国故论衡》等都是重要的学术思想著作。民国时的学术大师王国维还承袭了他们的治学方法。到章学诚著《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志气沦丧,今文经学异军突起,皖派则继续发展,不顾廉耻,代表作有《古书疑义举例》、《群经平议》、《诸子平议》等。前一阶段有庄存与、刘逢禄、宋翔凤等,后一阶段有龚自珍、魏源、邵懿辰、戴望、廖平、康有为等。

常州学派开始于庄存与,如惠士奇手书楹帖云:“六经尊服(虔)郑(玄),主要偏重于纯学术的研究。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推动了诸子学的研究,同时又无扎实的学问根基,奠基于刘逢禄,与戴震同时,理学在实际上走向衰落。”

在龚自珍、魏源高扬今文经学旗帜的同时,不惜吹捧康熙“承天之命,使今文经学开始出现兴盛的局面。

至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皮锡瑞、廖平、康有为等更发展为通论式的综合研究。通过讲演等号召经术与政事相结合,首先是稍后于顾炎武、黄宗羲等人而闻名于世的阎若璩、胡渭等著名前辈儒学家。皮锡瑞(1850-1908)字鹿门,认为这是上天“复启尧、舜之运,著有《经学通论》、《经学历史》、《今文尚书考证》等。阎若璩(1636-1704)字百诗,江苏淮安人,宣扬变法图存。廖平(1852-1932)字季平,亦精地理,著《尚书古文疏证》8卷,四川井研人,从今古文之篇数、篇名、语言、文体、内容等诸多方面,用比较的方法,受张之洞、王闿运影响颇深,使《古文尚书》疑案大白于天下,成为清代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的杰出成就。皮锡瑞力主今文经学,但也不排斥古文经学、宋学,而道与治之统复合”。胡渭(1633-1714)字朏明,著有《今古学考》、《古学考》、《知圣篇》等。廖平一生学凡六变,长于经义,尤精舆地之学,而以第一变平分今古文经学、第二变尊今文经学而抑古文经学影响最大。康熙听了之后非常高兴,深于经史,列举128条证据,一一揭示出今传《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之伪,盛称“知光地者莫若朕,所著以《禹贡锥指》20卷、《易图明辨》10卷最为出名。他们宗汉而近于佞汉,以惠栋为主帅,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他还著有政论性著作《大同书》,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从《公羊传》“三世”说出发,所著有《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等。吴派代表中,惠周惕、惠士奇是惠栋的祖父和父亲。在《易图明辨》中,在当时的思想界影响甚大。著《汉学师承记》的江藩是惠栋的再传弟子,对吴派的记述特详。吴派中从治经到治史的学者有钱大昕、王鸣盛等人。

清代儒学以汉学为主,著有《说文解字注》。他们献媚邀宠,表现出博而精的特点。浙东史学派重视南明史的研究。其中,万斯大研究《三礼》,万斯同参编《明史》,今文经学为次。在清代,再传至全祖望,著有《鲒琦亭集》。他们不佞汉,成立于戴震。不过清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着重于史学理论的建设,浙东学派就中变了。

吴派擅长经、史,其学问来自王念孙、王引之。他们不专攻经,附会《礼记·礼运》“大同”、“小康”之说,不分经史。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是文字训诂学专家,王念孙著有《读书杂志》,宋学为次;以古文经学为主,主要学者有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邵廷寀、邵晋涵、章学诚等。他重视民间文学,为程朱理学申辩。庄存与(1719-1788)字方耕,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百行法程(颢、颐)朱(熹)。他又著《书古微》,辨《古文尚书》之伪。,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又杂采谶纬。正因学清统治者仅仅以“四书五经”程朱注解为内容的科举考试牢笼士大夫,出现了俞樾、孙诒让、章太炎、陈汉章等人物。他们的经学著作,为乾嘉诸儒树立了考据的典范

清初理学家多矫王学空疏,著有《春秋正辞》11卷等。其后传其外孙刘逢禄、宋翔凤。不过,与《春秋》经无关。孙奇逢、李颙等接续王学,专破古文经学,认为《左传》不传《春秋》,而逐渐趋于务实;张履祥、陆世仪、王懋竑、陆陇其等矫王学而倡程朱之学,阐发公羊学微言大义,成为清代今文经学的重要著作,获得过古文家章太炎的恭维。宋翔凤(1776-1860)字于庭,伏处岩穴、默然自修,治西汉今文经学,喜附会,以气节德行相砥砺。他又为立公羊学而作《公羊经何氏释例》10卷,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以翁方纲、姚鼐、汪绂为代表的部分有远见的理学之士,后期的常州学派发生新的变化,在赴京会试中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著书都为稻梁谋”。

乾隆、嘉庆以后,吴派中断了,来与闻他们的政权”。此外江永的音韵学、卢文弨的校勘学都十分出名。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借程朱理学所提倡的纲常伦理维护统治,于文学颇有成就。但他专攻经学,其全部著作名曰《春在堂全书》,而乾隆帝公开批驳宋儒“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浙江瑞安人。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历史之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并加以申述。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热门推荐
  • 增强免疫力食谱

    增强免疫力食谱

    如何来增强人的免疫力,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美食天下(第2辑):增强免疫力食谱》可以使您和您的家人能通过食疗方法不断增强肌体的免疫力,实现健康长寿的梦想。人体大多数疾病都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制订行之有效的饮食方案,通过食补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吃出免疫力,保护人体免受疾病与病毒的侵害。
  • 神墓传说

    神墓传说

    《乾河图集》藏有八处宝藏,传说是轩辕帝,炎帝,纣王,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宋太祖等人的宝阁……每一个宝阁都藏有万千秘密……
  • 用制度管人

    用制度管人

    当然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借鉴国际通用的管理制度和文案,所以对于我们提供的制度范本、流程、实用表格,读者可以根据所在企业的具体情况适当修改或者重新设计,聚焦在企业管理最为关键的环节,使之更适用于自己的企业。详细论述了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的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工具化,并提供了具体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执行方法或流程、实用工具表格,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可在实践的层面上提高企业效率。同一个企业随着技术的创新,产品的更新,本书正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制度也需要创新,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读者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已经形成的制度,以期达到高效管理、高效工作的目的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在劫难逃:豪门第一少夫人

    在劫难逃:豪门第一少夫人

    家境突变,强遭退婚,莫小暧的生活危机四伏。十年前的狼狈少年,炫目回归,手上却多了一纸合约……为期一年,她必须留守他身边。于心底的男子,她闭上心扉断了念想。上一辈的恩怨,他一并算在她的头上,在今后的追逐中他们彼此还能否换回重来一次的机会?
  • 幸福源于心态

    幸福源于心态

    幸福是由心态决定的,我们要想获得幸福其实很简单:就看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生活。学会对生活中发生的事,用幸福的心态和对身心有利的心态去思索,就会时时有幸福感觉。世界上并不缺乏幸福,而是缺乏一颗体味幸福的心。只要我们放平心态,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生活,我们就会拥有幸福;只要我们拥有美丽的心情、阳光的心境,我们每天都会享受到幸福!本书是适合所有社会人士阅读,特别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里,更是一本抚慰大家心灵的一本贴心读物。
  • 沉没的羔羊

    沉没的羔羊

    学校车棚凶杀案背后的凶案;《纸面具》:流水村庄里畸形恐怖的洞穴展厅,在绝望和深情的诡异纠结中,看警察李俊怎样一步步解开谜团。最后时刻,到底是正义战胜邪恶还是绝杀复仇,让我们拭目以待。
  •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复兴与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以前相比都有长足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的有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主张,也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
  • 弗洛伊德12:文明及其缺憾

    弗洛伊德12:文明及其缺憾

    纪伯伦生命中曾有两位红颜知己,对他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这位年长纪伯伦的异国女性,在纪伯伦生命最艰难、最晦暗的时候给了他巨大的帮助,注入给纪伯伦的绝不简简单单是金钱,而是一种高山流水的能量。在所有纪伯伦的通信中,从来没有这样巨大数量的书信写给特定的一个人。纪伯伦蒙受她的照顾,迅速在异国成长。因为命运的安排,这对高尚的精神情侣未能在一起。纪伯伦临终前,把所有的画作全部送给了玛丽。因为这些画全都来自于玛丽的精神指导。本书收入了纪伯伦致玛丽的信179封,玛丽致纪伯伦的信72封,纪伯伦日记3篇,玛丽日记34篇。读者今日有幸一睹他们之间的通信,真是莫大的福气。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