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000000001

第1章 制度文化(1)

制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社会得以维系发展的基础。中国制度文化中尤以君主制、宰辅制、科举制最为重要,成为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桥梁。

(第一节) 君主制

“朕即国家”。在中国古代社会,君主就是国家的象征。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君主与国家一体,君权与政权一体。自夏至清,君主制都是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

一 君主概说

从夏启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我国共经67个王朝446位帝王,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和农民起义政权还未计入其内。据现存资料,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我国封建社会约有340个皇帝,其中一统天下的约有120个。在这些帝王中,在位时间最短的帝王是金朝末帝完颜承鳞,从登基到驾崩仅半天时间;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共坐了61年皇位;即位时年龄最大的是唐女皇武则天,即位时已经66岁;即位时年龄最小的是汉殇帝刘隆,生下来100多天就当上了皇帝。刘隆还是寿命最短的帝王,死时还不足1周岁。寿命最长的是清乾隆帝,活到了88岁。我们称年龄不到10岁就继位的皇帝为娃娃皇帝。在我国,娃娃皇帝共有29个。最早的娃娃皇帝是西汉的昭帝,最后的娃娃皇帝是清代的宣统。

在秦汉以来的封建社会中,“万岁”是皇帝的专用祝词,后来还成了皇帝的代称。但实际上,多数君主却是短命鬼,秦至清约340个帝王,能查出生卒年份的209个,平均年龄只有39.2岁。清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在各朝代中是最长的,也只有52.4岁。而东汉、北魏、北齐、北周等朝的皇帝平均寿命还不到30岁。其中活过80岁的仅有4人,70至79岁4人,60至69岁4人,50岁以下死亡的有142人。超过三分之二的帝王寿命不足50岁。

这些帝王各具特色,有同性恋的君王汉哀帝刘欣,有佞佛君王梁武帝萧衍,有著作丰富的君王梁元帝萧绎,有奢侈放诞的君王隋炀帝杨广,有无耻的君王后晋高祖石敬唐,有富于艺才的君王宋徽宗赵佶,有惧内的君王明宪宗朱见深,有勤政的君王清世宗胤禛。

二 君主的称谓

君主的称谓是最具概括性、形象性的重要文化符号。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君主的称谓众多,而主要的有以下八种:(一)后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三皇五帝之称。三皇是指天皇、地皇、泰皇,五帝则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然而,这些皆是传说中的史前人物,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应是夏朝建立之后才有的。

“后”是有文献可考的华夏族“天下共主”的第一个正式称号。夏启以武力夺取最高权位,“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在古代文献中,夏启又称“夏后启”、“夏后伯启”等。夏王皆称“夏后”,夏王室则称为“夏后氏”。夏后之“后”,实际上是凌驾于各个邦国部落之上的王者。在商代,最高统治者既称“王”,也称“后”。甲骨文中就王、后并用。《尚书·汤誓》有“我后不恤我众”之语。《尚书·盘庚》称先王为“先后”。周、秦以来,“后”依然被广泛使用。“后”还用于泛称一切君主,如传说中的后稷、后羿、后夔,诸侯则被称为“群后”。最高统治者居于群后之上,故又称为“元后”。

为什么用“后”来称呼君王呢?后,初义是生育。在甲骨金文中,“后”、“毓”与“育”三字字形相似,皆似一妇女正在生育小孩。生育、养育子女的母亲即一家之长。先民对母亲的依赖、崇敬乃至神化,使“后”成为社会权威乃至一种信仰。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国君形象深受母权制的影响。

(二)王

王是天下共主的又一个尊称。自夏朝少康始称“王”,直至秦始皇称皇帝,君主皆称王。秦始皇以后,“王”的称谓仍存在,但已非帝王之专称。王可以与其他君主称谓连缀在一起,组成许多复合型称谓,如帝王、天王、圣王、君王、后王、王后、霸王、王公、侯王、王侯、大王等。

董仲舒解释“王”含义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实际并非如此,“王”的本义是斧钺。在甲骨文、金文中,“王”作斧钺形。在先民看来,斧钺是工具,是兵器,又是财富,遂逐渐演变成权力、地位与能力的象征——王。

(三)天子

天子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帝王尊称之一。从周朝以来,君主都有“天子”之称。这一称呼一直延用至清末。天子的内涵丰富,一方面作为天帝之“元子”受命于天,君临天下,统治万民;另一方面天子作为“万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因此,天子之称既体现了“君权神授”,又是天子统治天下的重要依据。

(四)皇帝

皇帝是秦朝以后历代君主的稳定称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认为“王”这个称号与他吞并六国的功业不相称,乃命大臣讨论新的称号。大臣拟定为“泰皇”,但秦始皇认为“泰皇”仍然“无以称成功”,“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自定其号曰“皇帝”。自此,皇帝便成为历代君主的通称。

汉人蔡邕《独断》解释道:“皇帝,至尊之称。皇者,煌也,盛德煌煌,无所不照。帝者,前也。能行天道,事天审禘,故称皇帝。”在此处,皇帝初指道德完美、明哲神睿及功业宏大的“圣人”,引申为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及主宰一切的最高统治者。

至西汉,随着皇帝名号的确定,与其相关的一些名号亦确立。“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同时,与君主相关的亲属的称号也一一确定下来。皇帝的父亲曰太上皇,母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妻曰皇后,妾曰妃、嫔、贵人,子曰皇太子、皇子,女曰公主,孙曰皇孙。第一家庭、第一家族的所有成员都被赋予了尊贵的称号。

(五)尊号

尊号,要从上尊号说起。上尊号是为在位或去世的皇帝加上尊崇褒美的称号。这些尊崇褒美的称号就是尊号。尊号始于唐高宗李治。自秦至隋,历代君主通称“皇帝”。唐高宗时,大臣们认为“皇帝”一称已经无法彰显李治的功业,便在“皇帝”二字前面增加若干美丽尊贵字眼。初上尊号为“天皇”,后来又增加“大圣大宏”四字,李治的全称遂为“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李治又分别为其祖李渊、其父李世民追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文武大圣广孝皇帝”。此后,历代皇帝不管圣明与昏庸,一般都有尊号。至宋代,由于宋太祖用16字尊号,宋代帝王大多遵行不改,于是帝王用16字尊号颇有约定俗成之势。

一方面,臣下一而再、再而三地颂谀,所上尊号的字数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帝王或出于谦恭,或出于厌烦,可以拒绝接受或直接宣布尊号作废。如武则天称帝之前就已“加尊号为圣母神皇”,称帝之后“加尊号曰圣神皇帝”,后连续上尊号“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大圣皇帝”。久视元年(700),武则天宣布“罢天册金轮大圣号”。唐玄宗被六次上尊号,每次上尊号都增加两字,务求一尊再尊,荣上加荣,初称“开元神武皇帝”,最终尊号成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

由于尊号字数较多,一般都不用作帝王的称呼。尊号也不为君主所特有,帝、后及一些地位特殊的人皆有尊号。

(六)谥号

谥号是在人死后议定一个能概括其生前功过的称谓。“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皇帝一般都有谥号。谥号是根据死去帝王的生平业绩,由礼官评定褒贬,在继位帝王的参加下,由最尊贵的大臣在特定的仪式上宣布授予的。谥号有褒、怜、贬三类。每个谥号都有特定的意义。如果帝王在位时为善,且有功勋,便授予昭、敬、庄、襄等褒谥;如果违背礼义,造作恶政,便给予暴、炀、昏、戾等贬谥;如果登位夭折或志向未伸,便给予怀、悼、哀、隐等怜谥。先秦君主谥号有褒、有贬、有怜。秦始皇不许臣下褒贬君主,下令禁止给皇帝议谥号。汉兴,恢复谥号,而渐无褒贬之义,不管生前功过是非,一律追加美谥。当然,谥号并非皇帝独有,大臣亦由朝廷议加谥号,甚至无官无爵的文人也可由门生议定谥号,此即私谥。

谥号是盖棺定论,高度概括,一般只有一两个字,因而便于称呼。从周代到隋代,古人对帝王大都以谥号相称,如周武王、鲁哀公、汉武帝、魏孝文帝、隋炀帝等。

(七)庙号

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之中立室奉祀。为表尊崇,奉祀之时不以名字相称,而是专门追上一个称号,这就是“庙号”。唐太宗、明成祖的“太宗”、“成祖”就是庙号。西汉本着“祖有功而宗有德”这句古话,功德不著者不得称祖宗。西汉12帝,得祖、宗者仅5人,东汉13帝仅7人。两晋前后15帝,仅6帝得祖、宗称号。这种做法招致在位皇帝的反对,一方面是对自己死后能否取得庙号和在太庙中的位置感到担心,另一方面是认为皇帝至高无上,不容臣民妄加评论。自唐以后,所有皇帝皆有庙号,这意味着庙号的贬值。

沿袭西汉之制,历代庙号只用“祖”、“宗”二字。一般来说,创基开国和治平天下有殊殊功勋的皇帝多称祖。一姓王朝一般只有一祖,其后的国君死后皆称“宗”。但也有例外,如明朱元璋称太祖,而朱棣称成祖。因此,各个朝代帝王的庙号大部分是相同的,只有把朝代名加上,才能区分清楚。

从唐代开始,对帝王的称呼多采用庙号,如唐太宗、宋神宗、明成祖等。明清时期,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仍然称庙号,但一般则称年号。

(八)年号

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有两种:一是干支纪年,与朝代兴废、帝王更替无关;一是君主纪年,汉武帝以前称某帝(王)某年,汉武帝在位创建年号纪年以后,历代皇帝皆有自己专用的年号,只有少数皇帝沿用先皇的年号。在位时间长的皇帝有多个年号,逢国家有重大变故,如改革、武功、祥瑞及灾害等就更改年号,史称“改元”。

自明朱元璋始,在位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不再数次改元。年号一般是两个字,皇帝在世时使用又不必避讳,世人因此称某皇帝时则直称其年号,如称明成祖为“永乐”,称清高宗为“乾隆”。

年号以二字居多,亦有三字、四字者,如中大通、中大同(梁武帝)、始建国(王莽)、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武则天)、太平兴国(宋太宗)等。

三 君位的传承

君位的传承是关系王朝治乱兴衰的大事,被视为“国本”,备受关注。夏以后,由于君主权力至大、地位至尊、待遇至厚,争夺君位的斗争极其残酷。为保证君位在一个王朝内的顺利传承,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规制。

(一)嫡长子继承制

上古传说时代,以“禅让”方式推举君主。先秦时,君位的传承有两种情况:一是“兄终弟及”的商朝模式。“兄终弟及”实际上是兄终弟及,再传兄子的简称。二是“父死子继”的周代模式。秦始皇创制立法颇多,唯独忽略了皇位传承制度,以致次子胡亥在赵高的支持下伪造遗诏,杀兄夺位得逞。汉初,刘邦效法周朝的模式,吸取秦亡的教训,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同时满足“嫡”和“长”两个条件者,无论贤愚立为太子,无“嫡”则立“长”。此制度的确立,是对王位传承制度的完善,使政治上“家天下”而又一人独尊的专制制度更加巩固。此制一经出现,便被以后各朝各代视为正统定规沿用,解决君位传承问题。

实际上,嫡长子继承制只是为解决君位传承提供了一种普遍认可的规制,在具体实践中并未能消除为争夺皇位的残杀。这种血亲之间的残杀依然异常凶残,父子、兄弟、夫妇等人伦关系被抛之九霄云外,互为仇敌,不共戴天。嫡长子继承制时遭破坏。唐代包括武则天在内的21位皇帝中,按常规制度继位者只有2人,即德宗和顺宗。统治者一直都找不到适当的方法来消弭祸患,直至清雍正时期,建立起一种秘密建储制度。

(二)密封缄藏之法

此制度形成于清雍正帝时,是君位传承制度一个很好的创举,为清朝雍正皇帝所创。这项制度是由皇帝事先亲书储君名字,当着总理事务王大臣的面密封于锦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待皇帝去世,即由诸大臣启封宣读。另书一份密封随身,作为必要时勘对之用。在选择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参与,被选人也不分嫡、庶、长、幼,完全由在位皇帝本人决定。选定之后,任何人不得打听议论。这份密旨要等到皇帝去世后才予公布,新皇帝随即宣布登位。乾隆、嘉庆、道光三帝就是由此制而继位的。

密封缄藏之法从根本上否定了长期施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对典制规章和传统礼俗观念是一次重大的变革。从其政治效果来看,这种制度有着明显的优越性。首先,取消了宗法制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决定作用。其次,皇帝对继承人的选择范围扩大,强调品德才能,对所有的皇子都有激励上进的作用。再次,诸皇子在未宣布确定继位人选之前,都必须注意检点言行,有所克制,以免失去可能当选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弑君杀父、兄弟相残的积弊。

(三)皇储的册封和训练

嫡长子只有“储君”的资格,并非天然的储君,必须通过册封仪式才能正式成为储君。封建王朝册封储君(太子)的仪式极其隆重。《续汉书·礼仪》记载了当时册立皇储的仪式:皇帝登临正殿,大会文武百官。谒者引太子升殿,司空宣读册封诏书,中常侍传授太子玉玺、绶带。太子大礼谢恩,三公称贺。太子于内宫拜谢皇后,拜谒太庙,大赦天下。从此,太子就是储君,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在一般情况下不得动摇太子的特殊地位。

皇储确定后,皇帝要对太子君临天下的实际能力进行训练。各朝代皆有不同的训练措施。自西汉起,为太子设立太傅、少傅,至西晋以后形成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的“三师三少”东宫师傅制,历代变化不大。师、傅的职责在于辅导教育太子,传授“治道”原则,提高其素质,使之成为理想的继承人。除师、傅之外,历代还为太子设立一套模仿帝制的东宫官属(一般有詹事、春坊、寺、卫率府等侍从、护卫人员)。设置这些东宫官的目的,是为了让太子熟悉政情,掌握为君之道。一旦继位,这套班子往往很快地转为新皇帝的重要辅助亲信。有些皇帝还有意识地让太子参与一些军国事务,采取监国、将兵、参政、出巡、任职等方式,让太子得到从政的实践经验。宋真宗设“资善堂”,“五日一开,太子秉笏南向立,听辅臣参决诸司事”。宋孝宗设“议事堂”,令太子“参决庶务”。忽必烈立真金为太子,下诏“皇太子燕王参决朝政,凡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百司之事,皆先启后闻”。

(四)登基大典

无论是实行公开的嫡长子继承制,还是隐密的密封缄藏之法,最终都要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在两种情况下,皇储可以即皇帝位:一是先帝去世,太子依据“遗诏”继承皇位;二是皇帝在世,将皇位让给太子,而自称“太上皇”。登基大典的程序是:聚集在京文武百官于朝堂,宣读先帝“遗诏”或皇帝“传位诏书”,然后由礼官引太子入登御座,百官行跪拜大礼,群臣山呼万岁。传旨内外百官普遍晋级加俸,下诏大赦天下。

四 君权的运行

同类推荐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朦胧中芳香飘来,纯洁如水月夜白,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玩物人生

    重生之玩物人生

    重活了。花鸟鱼虫,瓷器陶器,书法字画,翡翠赌石,明清家具,梳妆饰品,古代钱币,烟标海报……从此,我的古玩人生华丽地开始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仙狂少

    修仙狂少

    新娘被抢,双亲被杀,平凡少年在逃亡路上偶遇绝世高人,一枚神奇的玉佩,带着不死神兽,看他如何在凡间、修真界、仙界、魔界,神界掀起腥风血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最后成走向那通向天尊的道路
  • 南极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南极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乐乐淘是一个爱冒险的小男孩,在布瓜博士的帮助下,他与好朋友小猴一起进入南极,开始了冒险之旅。他们乘坐着阿拉丁的神奇飞毯着陆南极,乐乐淘随身携带的背包可以从中取出任何想要的东西,解决在旅途中遇到的问题;而飞毯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可以变成雪橇、潜艇、轮船等等。在这个故事中,所有的动物都是拟人化的,它们像人类一样生动、可爱。在一位企鹅导游的带领下,通过他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介绍了南极的美丽奇观,通过远程链接布瓜博士,解答他们所有的疑问。
  • 从零开始读懂领导学

    从零开始读懂领导学

    生活中大多数的成功者都是各行各业中担当重任的人,他们独特而又迷人,可以兢兢业业又能一呼百应。他们也许没有过人的技术,也许没有庞大的资源,但他们有着神奇的令所有人为之倾倒、让所有人愿意追随的魅力、素质和能力。正是这种魅力、素质和能力,注定了他是一位成功者!
  • 棋神传说

    棋神传说

    江湖暗流汹涌,棋坛人才辈出,鼎盛之世,谁是英豪,天之大道,不在于修,重过于悟。大道无形,武学可悟道,乐理可悟道,夏鹏是一个棋痴,他是如何通过围棋感悟神之道呢!竞技作品是冷门,不过本书的围棋描述只是媒介,重点写的是修道,一本带有黄易风格的悟道之作,天道是什么呢?棋道?人道?世道?情道?皆通天道。
  • 勇敢坚强·拥有的就是天堂

    勇敢坚强·拥有的就是天堂

    蝴蝶勇敢的破茧,美丽地翩翩起舞。很多时候没有勇敢和坚强,就无法渡过难关,也就见不到最美的风光。最美的风景永远都在最危险的地方,只有勇敢和坚强的人才能欣赏到。我们应该让自己一直保持着坚强和勇敢的品质,这样无论危险还是困难都不可怕。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月照映我心

    月照映我心

    四年前,她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了。有那么一个人,在她退无可退的时候,一直陪伴在她身旁。终于把她的心一点一点地缝补起来。四年后,不得不回来,那个伤她的男人再次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只觉着一别已天涯,再回首仍是咫尺天涯。
  • 反科学研究部

    反科学研究部

    曹依从学生时代一直到工作年纪的事,在校园时,曹依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部门,名曰:反科学研究部。与部长王辉产生了恋情,直到她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