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100000009

第9章 熊召政(1)

1.人言萧瑟我轩昂

熊召政

我不知道该怎样评价我自己。我曾写过一首《楚狂人》的诗:

楚狂人说楚人弓,半壁江山一往红。

百战纵然输社稷,人间依旧吊英雄。

由此可见,我是一个英雄主义者。当然,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英雄与理想是不可分的。

我之所以成为一名作家,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记得我考上县中学时,是“文革”开始的前一年。报到那一天,县中学大门的两侧各挂了一条横幅,左边是:“欢迎你,未来的科学家”,右边是“欢迎你,未来的文学家”。我脑子一热,竟然跑到右边的横幅下站了好一会儿。那时候,天真少年们的理想是当一名解放军战士,或者炼钢工人,或者拖拉机手,像我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楚狂人委实没有几个。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盯着我,并从此送我一个绰号:熊作家。

如此称呼,自然是取笑我。我于是跟他们赌气,今生一定当一个作家给你们看看。幸亏我的父亲是一个新中国成立后才扫盲的木匠,根本不知道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舞文弄墨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只上了一年正规的初中,“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我的灾难也开始了。如果要细数我从少年开始吃过的苦头,或者干脆说是“一浪高过一浪”的灾难,那足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这里姑且略去不谈。

1979年之前,我似乎从来就没遇到过什么顺心的事。当了一年兵被遣送回家,随后全家下放农村。屡次招工,名额皆被有权势者侵占。好不容易安排进了县文化馆编辑一份油印的刊物,却因几次用了“坏人”的稿子差点被抓进监狱。有智者言“苦难是最好的营养”,此言不谬。正是因为备尝艰辛,才养成我百折不挠的性格。

就在1979年,我写下了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没想到,这首诗竟然在当时的中国诗坛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也就因为这首诗,我的作家生涯便正式拉开了序幕。

1981年年底我开始当专业作家,那一年,我二十八岁。我们省作协当时的专业作家一共有八位。姚雪垠、徐迟、碧野等都是大家,鄢国培、祖慰和我都是80年代调进的,我最小,又是最后一个,祖慰老笑我“第八个是铜像”。第一次参加专业作家会议,同这些如雷贯耳的大作家们在一起,我立马感到心虚。特别是姚雪垠和徐迟两人,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他们每到一处所受到的欢迎,如同今天的歌星、影星。姚雪垠第一次同我谈话,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说:“年轻人,不要写了一首诗就沾沾自喜,今后的路还长着呢。”我听了诚惶诚恐,本想对他说:“姚老,我今后也要写历史小说。”但没有勇气说出口。徐迟最具名士气,也最能坚持理想。当时的省文联党组书记、老诗人骆文同志把我推荐给他,他皱着眉头对我说:“我历来反对把诗当成匕首和投枪。”我顿时觉得讨了个没趣,脸腾地红了,大概就是这一红,让他发现我还是一个朴实的来自山里的文学青年,他严峻的脸色又和缓下来,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并约我第二天单独去见他。大约谈过几次后,徐老发现“孺子可教也”,便对我说:“我要花三年的时间,把你的文学观扭一扭。你先要读书补充知识,我给你开了一个书单,你按着这书单去读。”我接过一看,三分之二是外国的,第一部分从荷马史诗到但丁的《神曲》;中国作品部分,第一部是《楚辞》,第二部是《昭明文选》,大概有上百部。我心中不免暗暗叫苦,这么多书三年岂可读得完?后来证实,三年的确读不完,从1982年到1989年,这期间我便在徐迟的指导下读书和写作。他规定,凡我的创作,不管长短都要先给他看,他同意我拿出去发表才可寄出,我每有新作就赶紧给他送去,他总是不紧不慢朝抽屉里一放说:“先放一放。”有时,他一放就是几个月,其间让我一改再改,他说:“作品就像孩子一样,一定要养,要精心地养,方可成才。”有时,为了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他都要帮我反复斟酌。经过长达七年的耳提面命,我的文学气质的确被他扭过来了。在徐迟那里,文学是一种理想,是一种情操,这一点,我已完全继承了下来。1993年,我决定下海经商,徐迟乍一听这消息,气得不理我。大约有一年的时间不通音信。后来,在一个朋友的斡旋下,他才同意见我。我对他说:“我下海经商是离开文坛而不是离开文学。”他听后转怒为笑,答道:“如此说,我就放心了,这文坛越来越让人失望,早就该离开了。”

人们形容时下的风气:“能唱几首歌的都是歌星,漂亮一点的都是演员,个头儿高一点都是模特儿,剩下的全是名人。”世风日下,徒唤奈何?其实不用骂别人,我自己也是一个不能免俗的人。譬如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全民经商、一棍子能打着三个总经理的年头里,我也气抖抖地加入了总经理的行列。不过,我下海也并非全部自愿,其实有一些至今仍不能言说的理由让我走上了这条路。

我下海经商的第一个项目是建造一座高尔夫球场。在朋友们的信任与怂恿下,我出任董事长。我当时很投入,每天脑子里所想的完全是同文学不搭界的事。这其中既有刺激,也有挑战。我好胜心强,不愿意让朋友们笑我半路出家不懂商战。一年后,我的工作卓有成效,商界开始把我当成职业商人了。我自己亦树立了强盛的商业信心。但是,每当夜深人静,我发觉我的文人心态并没有改变。一个商人,如果拒绝与狼共舞,那他注定不能成功。至少在我经商的时候,这是一个规律。偏偏我讨厌这规律,我有《经商一年戏作》两首为证:

投身商海作遨游,又赚钱来又赚愁。

一个天生诗佛子,从来故意失荆州。

爱钱偏又爱清高,避席常因浊气豪。

还是去当闲士好,清风明月自逍遥。

这种心态的不可改变,决定我不可能当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商人。下海三年,我便产生了“不如归去”的想法。有商人朋友讥道:“作家有什么好当的,你爬格子累死,又赚不了几个钱,这年头,谁还看书!”我把这种话视为对我人格的侮辱,我仍用诗回答:

一灯能灭千年暗,半卷诗书百代香。

商海漫言名士劫,人言萧瑟我轩昂。

1998年,我终于上岸了,在商海五年,我不是一个失败者,我卸下总经理的职务是自动退役,并非仓皇出逃。我回到专业作家的岗位,除了不愿意“与狼共舞”这个因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要抽出一段时间潜心写作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

大约在我1993年下海经商的同时,我对明朝万历年间的第一任首辅张居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关于张居正这个历史人物的所有情况,已在我的其他相关文章中详尽论述过,所以不在这里复述。经商的五年,也是我研究明史的五年。在飞机上,在小车里,在床头,我不放过任何一点空闲,阅读有关典籍。当我决定要回到作家岗位时,商界朋友说:“你还能沉下心来,去过那种寡然无味的文人生活吗?”我回答:“古卷青灯的生涯,乃人间至味,不是闲人,安能品菜根之香?”

说到做到,我从董事长专坐的加长的凯迪拉克轿车里走出来,回到书斋独守寂寞,一坐就是五年,如今已把《张居正》前三卷写完,最后一卷正在写作之中,不久即可付梓。我当初下决心“十年磨一剑”,如今,这剑——属于我自己呕心沥血锻造的干将莫邪——不久就要问世了。

屈指算来,我已当了二十二年的专业作家,真正是弹指一挥间。在文学的道路上,我总是在自信与自卑两极中摇摆。与时下的才俊相比,我是老派人物,人过四十后,便以士大夫自居。今春,承《人民日报》文艺部邀请,我二游浙江天台山,赋诗一首,道得我当下的心境,抄录如下,权作本文结尾:

我本江城士大夫,琼台又到总踟蹰。

昔年秋暮看红叶,此日春深听鹧鸪。

雾月初升钟磬远,樵风暂歇老龙孤。

自从遮去寒山子,谁发清歌对碧芜。

2.从山野间走出来的文人

王先霈

20世纪80年代前期某年初夏的一天,我在一所中学的阅览室里随意地漫无目的地翻阅报纸。那时,我就居住在妻子任职的中学——武昌城东南的偏僻一隅。常常到中学阅览室去,并不是要寻觅什么研究资料,而只为享受幽静,那几年的日子而今给我留下的记忆,是那么轻柔,带着一丝儿温热,远离此前冷峭年月常有的惊悸、惶惧,也远离市区的尘嚣。大家都忙,极少有人到这交通不便的边缘地带找我,除了好事好奇的学生;我担负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很少到教室和家居以外的地方奔走。那好像是一个晴天的上午,细碎的阳光钻过室外大树的密叶,悄悄地也是兴高采烈地在桌上和地下铺着斑驳的图案,不时会有几缕投到我的脸颊和手掌,有似顽童之撩拨。我打开《人民日报》副刊,署名熊召政的一篇散文跳进视野。熊召政这个名字我是早知道的,他是湖北一位年轻的诗人,因诗作《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而广为人知。我读过那首诗,且由于70年代前期到中期我在赣西北大山里面住了四年,随后在湖北京山县孙桥乡下住了一年多,交过一些农民朋友,所以对那首诗很起共鸣。听说作者本是下乡知识青年,发表这首诗的时候不到三十岁。大致推算,没有太多接受学校严格训练的机会。依我的阅读经验揣想,他的作品,可能会是气过其文,真诚情绪的爆发多于艺术技巧的精雕细琢,口语的运用胜过书面语言的采撷。孰料这篇文章却并不如此,而是有着甚浓的书卷气,表达的仍是很有时代感的情思,这使我颇为惊讶。前些时与熊召政谈起这件旧事,隔了将近二十年,他也很难准确判断我当时看的到底是哪一篇文章,说:“大约是1982年发表的《停棹后记》吧。”我要他一定把《停棹后记》找来给我读,那确是一篇清丽的散文,是与许多老诗人泛舟三峡后写的游记,其中如“一片片的香橙树的绿叶素荣,给奇特的山之家族,增添时代的馨香”之类的句子,念一念,齿颊之间仍沁出清甜。但是,当年那种意外欣喜的感觉则不复再现。岁月不居,时移事异,昔日那个诗人早已卓尔成家,而那个读者已是风尘满脸,白发皤然,哪里还能够重新踏进同一条审美感觉的溪流?我为自己刻舟求剑的愚拙而不禁失笑了,不过,二十年前一刹那间生出的印象却不曾模糊,反而更觉分明:他是从山野间走出来的一个文人。

熊召政少年时确然未曾得到持续系统的学校教育,弃学下乡也就在出生的英山县境内,成年以前的世界很狭小,是穷困的大别山区的一个孩子。失学是环境使然,给他带来过揪心的苦痛,可是,祸兮福所伏,免除了死记文字、标准答案,却熟诵了诗词古文、小说戏曲,这使他终身受益。1985年熊召政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在古代文论课堂上,老师讲解《文心雕龙》,一位同学与他交头接耳,敬业的先生怫然不悦。这位先生可能觉得刚写了几篇作品,对民族美学精粹如此漠然,岂可容忍,于是训诫了几句。熊同学回答说,《文心雕龙》原已读过,还能背诵若干篇章。在老师要求下,真的当场背了出来。这件事熊召政过后回忆颇为歉然,懊悔那时的唐突,对已经去世的老师深怀敬意。这种露才扬己也是少经磨难的文人的习性,是人生一个多半会要经历的阶段,而能够随口背诵《文心雕龙》,在50年代出生的大陆作家里,怕是很罕见的。

几年前,青年散文家徐鲁邀我和骆文先生及熊召政在八一路一家小饭馆里吃饭,话题不知怎么扯到现代社会里人的自我调适能力。我说,章太炎因《苏报》案坐牢,被迫做苦工,偷空读佛典《瑜伽师地论》,出狱时满面红光;同时坐牢的邹容却激愤而死。熊召政马上吟章氏《狱中赠邹容》诗:“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顺口而出,一字不差。此时之吟诗与课堂上背诵刘勰的骈体文,心境却是两样。我当时的观感与贾雨村在智通寺前的心理相近,想到:“这是一个翻过筋斗来的。”人的一言一动,尤其是无意的即兴的话语、表情,有时会流露出他若干年的经历之痕印,流露出他经受的风霜雨雪浸出的水渍,流露出他对人生奥义的领悟。此外,由此也看出熊召政肚子里是有些墨水,所以才能在文词的风格中体现出古雅的书香。胡适曾经夸奖年轻的冰心女士的文字,给五四文学“带来了一种柔美的优雅”,不同于其时一些白话文作者的“粗糙甚至鄙俗”,原因在于她“曾经受过中国历史上伟大诗人的作品的熏陶,具有深厚的古文根底”,熊召政也是在向这个方向努力。熊召政常与画家交游,他出资十余万元资助出版《薛楚凤画集》。薛氏贫病中于1976年春辞世,不闻于时。我请教过内行,对薛先生的成就看法不一。他倾服石涛,我看他的几幅画却联想到丰子恺,悠然古意中饱孕着淳朴人情,我是很喜欢的。熊召政说薛氏淡泊旷逸,画作清冷淡雅,不见半点浮躁,这种人格和作风征服了他,那就是在审美取向上有相通之处。

文学界集体外出,各种应酬场合,东道主要求题字,往往造成尴尬,例如我,字是不能见人的,熊召政在场就化解了。他的毛笔字,大幅小页均得心应手,落笔谨严有法度,提顿之间,轻重得宜,显然是受过训练而又长期乐此不辍的。不过,依我的私见,圆润略嫌不足。这自然只是一家之见。黄庭坚评蔡襄书法云:“蔡君谟书如蔡琰《胡茄十八拍》,虽清壮顿挫,时有闺房态度。”蔡襄的字我百看不厌,倒是黄庭坚的字,豪健却张扬,前人讥为“蛇挂枯枝”,会给观者一种压迫感。我这样妄议,也属于“闺房态度”吧?无论如何,熊召政的字是够进书法协会的。写旧体诗词是熊召政另一爱好,他自己已经编了一本旧体诗词集,徐迟、曾卓两位新诗耆宿生前分别写了序,都写得不短,不是礼节性的,而是认真的评论分析。早已有出版社愿意接受,作者却还想多多琢磨。也对,旧体诗写作的趣味大半在反复琢磨之中,吟安一字,浮一大白,真不知心之何以旷而神之何以怡。

同类推荐
  •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汇集的十七篇文稿,是何为近几年关于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的札记。
  • 史学名家梁园东

    史学名家梁园东

    梁园东先生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史学家,本书收入了梁先生论文中主要的、精华的部分,体现了他学术思想的概貌。
  •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乾隆时期的诗学,主要围绕着对明代以来诗学的反思展开,那个时期国力强盛,士人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当时的诗学比较注重审美和艺术的方面,到嘉庆、道光时期,清朝走向衰败,士人心态,由平和转向焦躁愤激,许多诗歌反映了现实。本书就是对乾隆时期诗学、乾隆嘉庆之际诗学、嘉庆道光时期诗学的研究。
  •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我喜欢深夜的那种静谧,几乎听得见呼吸。我的许多话语这个时候就会汩汩涌出。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习惯,我发现许多的雨和雪都是从深夜开始下起的。而别人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在昨天夜里又发生了什么。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对世界的触摸有多深!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豪门少夫人

    豪门少夫人

    轰动全城的世纪婚礼,不过只是新郎新娘一拍即合的一纸契约。她原以为契约婚姻是这样的——她可以照样优哉游哉地逛夜店、泡酒吧、钓美男,可是事实却......德高望重的奶奶说:“伊伊啊,我们白家的希望就全部寄托在你的肚子上了,你要加把劲,赶快把我的小金曾孙造出来啊!”“是的奶奶!”杜伊伊表面上甜笑着答应,实则腹诽道,造人也不是她一个人就可以的,关键是您孙子有喜欢的人啊,可是那个人不是她啊。名义上的丈夫说:“杜伊伊,以后不许再出去招蜂引蝶!”杜伊伊撇撇嘴,“我又不是花,怎么招蜂引蝶?”丈夫与女助理公然在她面前出双入对。死党说:“杜伊伊你就是二,人家小三公然在你面前耀武扬威,你怎么就无动于衷啊?”杜伊伊说:“反正我又不喜欢白宇轩,那韩媚儿想咋地就咋地吧!”果然是物以类聚,死党的婚姻遭到小三破坏。小三耀武扬威地拿着化验单甩到死党脸上:“我怀孕了,孩子是你丈夫的!”杜伊伊慢悠悠地问道:“你确定?”小三嘲讽道:“当然,你以为全天下的女人都和你的死党一样,是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吗?”杜伊伊轻轻一笑:“会下蛋的母鸡?原来胡小姐是这样给自己定义的!”商场如战场,杜伊伊被人陷害,沦为资本家斗争的炮灰,被合法丈夫亲手送进监狱。没事没事,她身边美男无数,不是还有爱她如命的小叔子吗?小叔子说:“我想打出一片天,然后亲手送到我心爱的女孩子面前!”她不过就是把一个娃娃脸帅哥打成了猪头吗?那帅哥有必要死缠着她不放吗?什么?合法丈夫竟然就是她一直寻找的那个大白兔哥哥,而丈夫的情人也在这时候告诉她,“我怀孕了。”丫的,她可是新时代的女性,上得了厅堂、下得了牢房、开得起好车、买得起好房、杀得了木马、打得过流氓、翻得了围墙,斗小三,很简单。杜伊伊嫣然一笑:“谢谢你帮我奶奶完成心愿,只是你的孩子入不了白氏族谱也上不了户口,唉......可悲可叹啊,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个私生子,不过如果韩小姐愿意的话,代孕期间可以住我家,但是生完孩子后你需要赶紧离开这里,我必定将他视如己出。相信白宇轩已经跟你说过这些了,我就不多说了。”甜蜜宠文,美男多多,男主腹黑强大,女主活泼淡定、优雅从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铸天记

    铸天记

    异世重生,这是一个以修炼天魂为主的世界,一位被众人唾骂为废物的少年将遇到什么样的劫难,将如何修炼成仙,将如何铸造新的天宇撑控万千宇宙!!!偷的乾坤法宝,穿越时空只为伊人,结局却是天注定,万般艰难只为铸天,只为能够改变命运结局,我命由己不由天。
  • 追寻

    追寻

    良禽还择佳木而栖。一起流浪,田一波是个三无流浪者。为了生活,为了将来,天涯为家,在他的生命中,玛丽和燕子是最为重要的的女人,他爱她们,她们也爱他,可玛丽最终熬不过追寻路上的清苦,直到彼此谁也离不开谁?,更何况是人。只有善良执着的燕子,肯与他一起漂泊,十六岁的他踏上了漫长的追寻之路,别择高技
  • 吃货娇妻

    吃货娇妻

    四九城内,没有人不认识徐宸,他是徐家的嫡孙,身份尊贵,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他说一不二,杀伐果决,可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在一个叫江瞳的小女人面前却始终接二连三的破例,甚至被她骑到头上作威作福。
  • 你也能成为奥巴马

    你也能成为奥巴马

    他是黑人,出身卑微,父母离异,当过街头混混,吸过毒,打过架,如果需要找一个反面教材,从前的他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厚积薄发的奥巴马用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只要改变就有成功的希望。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自己就是最大的商品。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海洋馆漫游:海洋怪象实录

    海洋馆漫游:海洋怪象实录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