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000000028

第28章 朱增泉(3)

还不止这些。从1990年至1992年,他写出了更为宽广、凝重和沉郁,更见驾驭重大历史题材的功力,同时作为中国当代诗歌的文本也更见分量的两部长诗《国风》和《前夜》。这两部长诗,一部从我们共同面临的现实出发,追溯中国五千年跌宕起伏的历史渊源和痼疾;一部站在世纪之交,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坚贞不屈、英勇顽强、光明磊落和逐渐显示出来的雄才大略。《国风》还没有完成,他先把其中两个可以独立成篇的重要章节《出奔》和《土地》交给《解放军文艺》发表,继续由我做责任编辑。对这两部长诗的文学价值,当年已有许多评论,有的高校硕士、博士还将其列为毕业论文加以重点研究,在此我无需多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诗坛自新时期以来,虽然异常活跃,在西方各种诗歌流派影响下的写作风生水起,色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但奇怪的是整个诗坛就像集体商量好了似的,几乎没有人去涉足重大历史和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主题,鲜见此类大气磅礴、饱含忧思并从正面发起冲击的大作品,这使他的创作显得特立独行,鹤立鸡群;同时他通过这一部部长诗表现出来的身怀赤子之心的诗歌精神,在赢得许许多多读者欢迎和赞扬的基础上,也赢得了军内外诗人的广泛尊重、钦佩和接受。

《国风》和《前夜》两部长诗出版后,他诗歌写得越来越少,散文却写得越来越多了,而且又出现了一个散文创作井喷期。他的散文创作也与他的长诗创作一样,始终关注着天下兴亡,关注着历史的大震荡、大更替、大变革和各个历史时期那些显要人物的大悲大喜。仅通过我的手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的这类文化大散文,就有《秦皇驰道》《长平之战》《振长策而御宇内》《舍楞其人》《访张钫先生故园》《海峡与战争》等十几篇。关于他散文成就的评价,同样不是我这篇文章能够做到的。但有一个数据颇能说明问题:在这又一个十年中,他的这些散文被各种“散文精品选”和“年度优秀作品选”收入的,就多达三十多篇。

在这些先后以几个作品集出版的大散文中,我认为他的《观战笔记》必须单独列出来说说。因为这组散文随笔标志着他的思想和创作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这部以伊拉克战争为基本观察点,全面展现他作为一个将军对未来战争的分析和展望的散文随笔集,首先追随着伊拉克战争的袅袅余音,在《人民文学》和《美文》以专栏的形式与读者见面,马上又被出版界颇具眼光的大腕金丽红和黎波看中,以数万册的印数赫然推向市场。我说这部散文随笔集达到了他思想和创作的空前高度,是因为这部书比他的其他任何一部书都更见其气魄、智慧和思想的前瞻性,同时又让他作为将军和诗人的双重角色以更让人信服的存在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他对伊拉克战事纵横捭阖、条分缕析的观察,以及对战争结局的判断,使那些堂而皇之地坐在电视评论席上侃侃而谈但却漏洞百出,前言不搭后语,最终在人们的心目中沦为作秀的嘉宾一个个相形见绌,简直有点“六宫粉黛无颜色”。难怪这部书一出来,就引起了军方高层领导的注意,纷纷传看。

在朱增泉《血色苍茫》的出版见面会上,我说过他的创作是一个奇迹。这可不是阿谀奉承。我的道理,一是他从近五十岁时开始学习写作,先是诗歌,后是散文,二者都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令每个写诗歌或写散文的人刮目相看;二是像他这样在部队身居高职的人,长期坚持业余写作,不仅写成了著名诗人和著名散文家,而且一点也没有影响工作,从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一直干到集团军政委、总装备部副政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从少将一直干到中将。当然,如果和他走得比较近,如果知道他是怎样工作的,怎样写作的,也会感到他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他的认真,他的刻苦,他的执着和谦逊,他胸怀的开阔和海纳百川,可以说,在未写作之前,他是用生命的一半去踏踏实实地工作,踏踏实实地读书,踏踏实实地做人和体验做人做事的甘苦。把这种阅历带入写作中后,则偏重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与剖析,偏重于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入浅出的探究。他写作,似乎从当年在老山写的《战争和我的两个女儿》开始,就敢于直面自己的灵魂,敢于把自己的心胸、自己的苦乐、自己在内心深藏的忧虑带进作品中,这使他一踏入文学的圣殿便颇得文学的真谛。在写作技艺上,他采取的方法是多读,多看,多交朋友,多动笔,对自己酝酿的东西反复打磨,精益求精。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跋山涉水的工作之余走出来的,问出来的,体验和考证出来的。有两件事可以证明:一件是他刚调到总装当副政委的时候,在晚上会突然敲开我在北太平庄那间小屋子,单独来和我聊天,聆听我对他的作品的看法和意见。有一次,我说到湖南文艺出版社率先出版了西川、欧阳江河和王家新等国内几个先锋诗人的诗集,他立刻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然后想方设法买来这套书细细研读。读后又认真和我交流对这些先锋诗歌的印象,肯定他们对中国诗歌的贡献,也指出他们过于隐晦、过于书卷气的不足。另一件事是,1999年,总装举行过一次业余诗歌大赛,在新疆的马兰基地颁奖。为答谢由他出面请来的那些评委,基地组织他们进楼兰古城游览。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事事亲历亲为,不放过任何一细节,完全充当一个组织和管理者的角色。在穿越罗布泊前夜,他夜不能寐,一会儿起来看表,一会儿起来看天,而后果断决定提前两个小时出发,终于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安全到达楼兰并安全撤离。在楼兰古城停留的那短暂的两三个小时里,当有人对散落一地的建筑木块表示出兴趣并准备拾取一些带回去留念时,他会认真地说:“绝对不能带走,这些都是国家的珍贵文物。”从楼兰回来,许多原本是作家和诗人的评委一时什么也没有写出来,但却在《人民文学》上突然看到了他那篇长达两万多字的《罗布泊随笔》。那种对历史的独特追寻和洞察,对沙漠戈壁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人不得不叹服。

这就是我见证的朱增泉!这就是我作为他的朋友和他作品的责任编辑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从他身上不断获得惊喜和快乐的过程。我承认,正因为有他的作品给我带来持续不断的惊异、震撼和激励,才使我对他这个人产生了由衷的钦佩,并由衷地写下这篇文字。

3.布衣之交

何镇邦

我同朱增泉将军迟至2004年10月下旬在武汉举行的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的颁奖大会上才得以谋面。他是作为特等奖的获奖者应邀与会领奖的,我则是作为评委的代表出席颁奖会颁奖的。在此之前,当然知道朱将军的诗名和文名,只是无缘见面。在颁奖会之前的座谈会上,我大约谈了对朱将军一些散文作品的读后感,尤其是当时正在《人民文学》与《美文》两家杂志开辟专栏发表的“观战笔记”的一些看法。这似乎引起《美文》副主编穆涛与朱将军的注意。于是在会下有些交谈,发现朱将军虽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虽从戎数十年,却满身儒雅之气,便自然交谈甚欢。记得会后,他邀请一些与会的文友到武汉周边走走,自然也邀请了我,由于急着赶回北京参加另一项文学活动,未能成行。但由于穆涛请我为《美文》写一篇关于“观战笔记”的长文,于是回京后同朱将军便有了交往,并成了朋友。

增泉此时也已从总装备部副政委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成了一位退役的中将。于是,我们从2004年秋天开始的交往,便成了文友之间的布衣之交。这不仅是身份变换使然,更重要的是增泉那种遇事低调、平等待人的处世态度使然。

我们之间往来的第一桩事是反复磋商他关于伊拉克战争那组“观战笔记”的评论写作。这一组文章,共十五篇,其中《看懂新一代战争》《巴格达的陷落》《伊军之败》《信息攻心战》《美国鹰派与战争》等五篇发于《人民文学》2003年7月号至12月号;而《萨达姆的雄心和悲剧》《悲情萨哈夫》《美英“情报门”》《伊拉克游击战解读》《战俘问题》《诺曼底的回声》《临时总理阿拉维》《一场胜败参半的战争》《一个难解的怨结》《亚洲的早晨不宁静》等十篇则发于《美文》2004年3月号至12月号。为了让我读起来方便,他把十五篇二十多万字的文稿重新打出来装订成册送到我处;为了让我更全面了解他的诗歌创作和散文创作,还送来他已出版的几部诗集包括获“鲁迅文学奖”的《地球是一只泪眼》以及已出版的四部散文集《秦皇驰道》等。这大概是我从事文学评论写作四十多年来在资料准备方面最优厚的一次待遇。于是,在2004年2005年相交处,我拿出整整两周的时间集中研读“观战笔记”以及增泉同志的几部散文集,决定从大散文文体入手,解读和评析朱增泉的散文创作,于是写成题为《大散文究竟大在何处——读朱增泉的〈观战笔记〉》一文,约六千字,是我近年写成的篇幅较长的一篇作品论(此文后来发在《美文》2005年第4期)。文成之后,为谨慎起见,先送增泉处审阅。他阅后完全尊重我的见解,只是坚决要求删去一些评价较高的词句,几经争取,还是只好接受他的意见。因为他甚至说,如果保留那些评价较高的词句,会给他惹来麻烦,帮了倒忙。这使我颇感震惊。因为在我几十年的评论生涯中碰到的评论对象,大都是希望在评价他们的作品或作创作整体评价时往高处说而不是往低处压,甚至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20世纪80年代初,我应《中国青年报》之约,为一位颇具知名度的作家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书评,书评签发打成小样时,那位作家还亲自要走小样在上面改了起来,把不满意的评价性的词句删去,而亲自添上评价极高的词句,强加于我。此事当然使我甚不愉快。现在比较起来,使我更加赞赏增泉同志的低调谨慎的姿态,敬佩他的人品,于是把他认定为朋友,继续这种布衣之交。

这种布衣之交当然像所有君子之交一样淡如水,因为彼此之间没有利害关系,没有利益的诉求。朱将军的文友很多,愿意为他效劳的作家、评论家也很多,他当然对我这么一个已经退了休的落伍者无所求。我对朱将军呢,也可以说无所求,只是还在读书,还在舞文弄墨,对于这么一位从农民到将军,从将军到诗人、散文家的人物存有好感、对他的作品怀有兴趣才继续这种布衣之交的。加之,我家同他家住得很近,仅有一街之隔,来往方便。于是,这种交往就十分正常,且有与时俱进之势。

去年春天,我写了几组散文:《江南二章》《西北二章》《红河五章》等,大都是记述2004年秋冬之间的游踪的,是游记,还有点文化随笔的味道。其中,《江南二章》还承蒙错爱发在《人民日报》作品版的头条位置上,增泉读到了,马上打电话来表示祝贺。这让我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美文》的副主编穆涛来京参加他的散文新作《血色苍茫》的首发式暨研讨会,他大清早打来电话,请我到航天城助兴。不仅可以会见朋友,还可以见见杨利伟等航天英雄,参观航天城,品尝航天城独具风味的佳肴。

他准备宴请路过北京的《山花》主编何锐,打电话请我作陪,于是又有一次蹭饭和畅叙的机会。

有朋友送他好茶叶,他的家乡送来大闸蟹,他也会想起我,让我分享品尝……

这一切,让我感受到这种布衣之交的温暖。

同类推荐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不可多得的诗人。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他们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深得大众喜爱。
  •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说人物谁是人物:脍炙水浒人物

    何处不江湖,随处皆梁山,山不高,名却大。有逼着去的,有裹挟去的,有去发财的,有曲线做官的,有龙有蛇,有猪有狗――最后,人去了,山还在。
热门推荐
  • 间谍先生:豺狼的日子

    间谍先生:豺狼的日子

    惊动世界四大情报组织的间谍小说大师福赛斯!福赛斯在英国军情六处秘密工作二十多年,6岁开坦克,19岁成为战斗机飞行员!他对世界各国的间谍手法了如指掌,是美国中情局、以色列摩萨德重点关注对象!同时,他也是爱·伦坡奖得主,8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累计销量超7000万册! 间谍的世界,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1963年8月25日,星期天,法国总统戴高乐不顾劝阻,出席一场声势浩大的公众聚会。豺狼,受雇在这一天刺杀总统戴高乐。强大的法国警方对此一筹莫展。因为没人知道豺狼在哪儿,更没人知道该如何确保那位固执的总统的安全。此刻,豺狼的枪已远远架好。他能清楚地看见目标的五官:隐在平顶军帽下的眉毛,凝视着的双眼以及法国人那高耸的鼻子。这一次,戴高乐总统比他生命中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死亡……
  • 千万别这么爱

    千万别这么爱

    本书通过大量反面的实例,呈现了现代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包括爱情观、婚姻观、夫妻相处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形形色色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我们不能决定自己在何时何地以及何种情况下寻找到爱情,但是,我们却完全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能够把握住一份已经到手的爱情,只要我们学会怎样去爱。本书的观点十分符合时代的节拍,所以读来亲近又自然;没有大量的华丽辞藻的堆砌,让本书显得质朴又亲切;此外,作者巧妙的写作技巧又使作品虽带有劝诫的性质,却毫无说教的色彩,使人读来倍感轻松。现在请翻开这本书,让我们领略爱的真谛。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三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潘多拉:偷偷和你去约会

    潘多拉:偷偷和你去约会

    把十六岁的秘密锁进那个宝盒,寻找开启它的钥匙,谁也不知道打开后是幸福还是疼痛,因为被锁住的青春永远是潘多拉之盒。爱情是一幅只能容纳两块碎片的拼图。我们拿着手中的碎片,寻找另一块碎片,努力拼凑最美丽的爱情拼图。唐笑语的爱情拼图,到底是一幅谜语拼图,还是一幅迷藏拼图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战神无敌

    战神无敌

    吴家第一天才吴战,用了三个半月突破地泉境。吴双这个别人眼中的废材,用了两顿饭的时间就突破了…………陈家的超级天才,一年半突破天泉境,吴双这个别人眼中的废材,用了一个月完成突破………万境仙漩之路,带吴双掀起横扫天下之路,别跟我比突破之速,你会自卑的………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

    失去工作热情,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保守公司秘密,就能赢得老板的信赖;做事要做到位,就能永立于不败之地……掌握顶级工作细节,让老板看见你就喜欢。本书选取了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结合理论,使所有职场人士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根据自己的实际,从成功的经验中不断总结创新,得到收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