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000000028

第28章 朱增泉(3)

还不止这些。从1990年至1992年,他写出了更为宽广、凝重和沉郁,更见驾驭重大历史题材的功力,同时作为中国当代诗歌的文本也更见分量的两部长诗《国风》和《前夜》。这两部长诗,一部从我们共同面临的现实出发,追溯中国五千年跌宕起伏的历史渊源和痼疾;一部站在世纪之交,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坚贞不屈、英勇顽强、光明磊落和逐渐显示出来的雄才大略。《国风》还没有完成,他先把其中两个可以独立成篇的重要章节《出奔》和《土地》交给《解放军文艺》发表,继续由我做责任编辑。对这两部长诗的文学价值,当年已有许多评论,有的高校硕士、博士还将其列为毕业论文加以重点研究,在此我无需多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诗坛自新时期以来,虽然异常活跃,在西方各种诗歌流派影响下的写作风生水起,色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但奇怪的是整个诗坛就像集体商量好了似的,几乎没有人去涉足重大历史和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主题,鲜见此类大气磅礴、饱含忧思并从正面发起冲击的大作品,这使他的创作显得特立独行,鹤立鸡群;同时他通过这一部部长诗表现出来的身怀赤子之心的诗歌精神,在赢得许许多多读者欢迎和赞扬的基础上,也赢得了军内外诗人的广泛尊重、钦佩和接受。

《国风》和《前夜》两部长诗出版后,他诗歌写得越来越少,散文却写得越来越多了,而且又出现了一个散文创作井喷期。他的散文创作也与他的长诗创作一样,始终关注着天下兴亡,关注着历史的大震荡、大更替、大变革和各个历史时期那些显要人物的大悲大喜。仅通过我的手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的这类文化大散文,就有《秦皇驰道》《长平之战》《振长策而御宇内》《舍楞其人》《访张钫先生故园》《海峡与战争》等十几篇。关于他散文成就的评价,同样不是我这篇文章能够做到的。但有一个数据颇能说明问题:在这又一个十年中,他的这些散文被各种“散文精品选”和“年度优秀作品选”收入的,就多达三十多篇。

在这些先后以几个作品集出版的大散文中,我认为他的《观战笔记》必须单独列出来说说。因为这组散文随笔标志着他的思想和创作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这部以伊拉克战争为基本观察点,全面展现他作为一个将军对未来战争的分析和展望的散文随笔集,首先追随着伊拉克战争的袅袅余音,在《人民文学》和《美文》以专栏的形式与读者见面,马上又被出版界颇具眼光的大腕金丽红和黎波看中,以数万册的印数赫然推向市场。我说这部散文随笔集达到了他思想和创作的空前高度,是因为这部书比他的其他任何一部书都更见其气魄、智慧和思想的前瞻性,同时又让他作为将军和诗人的双重角色以更让人信服的存在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他对伊拉克战事纵横捭阖、条分缕析的观察,以及对战争结局的判断,使那些堂而皇之地坐在电视评论席上侃侃而谈但却漏洞百出,前言不搭后语,最终在人们的心目中沦为作秀的嘉宾一个个相形见绌,简直有点“六宫粉黛无颜色”。难怪这部书一出来,就引起了军方高层领导的注意,纷纷传看。

在朱增泉《血色苍茫》的出版见面会上,我说过他的创作是一个奇迹。这可不是阿谀奉承。我的道理,一是他从近五十岁时开始学习写作,先是诗歌,后是散文,二者都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令每个写诗歌或写散文的人刮目相看;二是像他这样在部队身居高职的人,长期坚持业余写作,不仅写成了著名诗人和著名散文家,而且一点也没有影响工作,从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一直干到集团军政委、总装备部副政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从少将一直干到中将。当然,如果和他走得比较近,如果知道他是怎样工作的,怎样写作的,也会感到他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他的认真,他的刻苦,他的执着和谦逊,他胸怀的开阔和海纳百川,可以说,在未写作之前,他是用生命的一半去踏踏实实地工作,踏踏实实地读书,踏踏实实地做人和体验做人做事的甘苦。把这种阅历带入写作中后,则偏重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与剖析,偏重于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入浅出的探究。他写作,似乎从当年在老山写的《战争和我的两个女儿》开始,就敢于直面自己的灵魂,敢于把自己的心胸、自己的苦乐、自己在内心深藏的忧虑带进作品中,这使他一踏入文学的圣殿便颇得文学的真谛。在写作技艺上,他采取的方法是多读,多看,多交朋友,多动笔,对自己酝酿的东西反复打磨,精益求精。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跋山涉水的工作之余走出来的,问出来的,体验和考证出来的。有两件事可以证明:一件是他刚调到总装当副政委的时候,在晚上会突然敲开我在北太平庄那间小屋子,单独来和我聊天,聆听我对他的作品的看法和意见。有一次,我说到湖南文艺出版社率先出版了西川、欧阳江河和王家新等国内几个先锋诗人的诗集,他立刻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然后想方设法买来这套书细细研读。读后又认真和我交流对这些先锋诗歌的印象,肯定他们对中国诗歌的贡献,也指出他们过于隐晦、过于书卷气的不足。另一件事是,1999年,总装举行过一次业余诗歌大赛,在新疆的马兰基地颁奖。为答谢由他出面请来的那些评委,基地组织他们进楼兰古城游览。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事事亲历亲为,不放过任何一细节,完全充当一个组织和管理者的角色。在穿越罗布泊前夜,他夜不能寐,一会儿起来看表,一会儿起来看天,而后果断决定提前两个小时出发,终于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安全到达楼兰并安全撤离。在楼兰古城停留的那短暂的两三个小时里,当有人对散落一地的建筑木块表示出兴趣并准备拾取一些带回去留念时,他会认真地说:“绝对不能带走,这些都是国家的珍贵文物。”从楼兰回来,许多原本是作家和诗人的评委一时什么也没有写出来,但却在《人民文学》上突然看到了他那篇长达两万多字的《罗布泊随笔》。那种对历史的独特追寻和洞察,对沙漠戈壁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人不得不叹服。

这就是我见证的朱增泉!这就是我作为他的朋友和他作品的责任编辑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从他身上不断获得惊喜和快乐的过程。我承认,正因为有他的作品给我带来持续不断的惊异、震撼和激励,才使我对他这个人产生了由衷的钦佩,并由衷地写下这篇文字。

3.布衣之交

何镇邦

我同朱增泉将军迟至2004年10月下旬在武汉举行的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的颁奖大会上才得以谋面。他是作为特等奖的获奖者应邀与会领奖的,我则是作为评委的代表出席颁奖会颁奖的。在此之前,当然知道朱将军的诗名和文名,只是无缘见面。在颁奖会之前的座谈会上,我大约谈了对朱将军一些散文作品的读后感,尤其是当时正在《人民文学》与《美文》两家杂志开辟专栏发表的“观战笔记”的一些看法。这似乎引起《美文》副主编穆涛与朱将军的注意。于是在会下有些交谈,发现朱将军虽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虽从戎数十年,却满身儒雅之气,便自然交谈甚欢。记得会后,他邀请一些与会的文友到武汉周边走走,自然也邀请了我,由于急着赶回北京参加另一项文学活动,未能成行。但由于穆涛请我为《美文》写一篇关于“观战笔记”的长文,于是回京后同朱将军便有了交往,并成了朋友。

增泉此时也已从总装备部副政委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成了一位退役的中将。于是,我们从2004年秋天开始的交往,便成了文友之间的布衣之交。这不仅是身份变换使然,更重要的是增泉那种遇事低调、平等待人的处世态度使然。

我们之间往来的第一桩事是反复磋商他关于伊拉克战争那组“观战笔记”的评论写作。这一组文章,共十五篇,其中《看懂新一代战争》《巴格达的陷落》《伊军之败》《信息攻心战》《美国鹰派与战争》等五篇发于《人民文学》2003年7月号至12月号;而《萨达姆的雄心和悲剧》《悲情萨哈夫》《美英“情报门”》《伊拉克游击战解读》《战俘问题》《诺曼底的回声》《临时总理阿拉维》《一场胜败参半的战争》《一个难解的怨结》《亚洲的早晨不宁静》等十篇则发于《美文》2004年3月号至12月号。为了让我读起来方便,他把十五篇二十多万字的文稿重新打出来装订成册送到我处;为了让我更全面了解他的诗歌创作和散文创作,还送来他已出版的几部诗集包括获“鲁迅文学奖”的《地球是一只泪眼》以及已出版的四部散文集《秦皇驰道》等。这大概是我从事文学评论写作四十多年来在资料准备方面最优厚的一次待遇。于是,在2004年2005年相交处,我拿出整整两周的时间集中研读“观战笔记”以及增泉同志的几部散文集,决定从大散文文体入手,解读和评析朱增泉的散文创作,于是写成题为《大散文究竟大在何处——读朱增泉的〈观战笔记〉》一文,约六千字,是我近年写成的篇幅较长的一篇作品论(此文后来发在《美文》2005年第4期)。文成之后,为谨慎起见,先送增泉处审阅。他阅后完全尊重我的见解,只是坚决要求删去一些评价较高的词句,几经争取,还是只好接受他的意见。因为他甚至说,如果保留那些评价较高的词句,会给他惹来麻烦,帮了倒忙。这使我颇感震惊。因为在我几十年的评论生涯中碰到的评论对象,大都是希望在评价他们的作品或作创作整体评价时往高处说而不是往低处压,甚至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20世纪80年代初,我应《中国青年报》之约,为一位颇具知名度的作家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书评,书评签发打成小样时,那位作家还亲自要走小样在上面改了起来,把不满意的评价性的词句删去,而亲自添上评价极高的词句,强加于我。此事当然使我甚不愉快。现在比较起来,使我更加赞赏增泉同志的低调谨慎的姿态,敬佩他的人品,于是把他认定为朋友,继续这种布衣之交。

这种布衣之交当然像所有君子之交一样淡如水,因为彼此之间没有利害关系,没有利益的诉求。朱将军的文友很多,愿意为他效劳的作家、评论家也很多,他当然对我这么一个已经退了休的落伍者无所求。我对朱将军呢,也可以说无所求,只是还在读书,还在舞文弄墨,对于这么一位从农民到将军,从将军到诗人、散文家的人物存有好感、对他的作品怀有兴趣才继续这种布衣之交的。加之,我家同他家住得很近,仅有一街之隔,来往方便。于是,这种交往就十分正常,且有与时俱进之势。

去年春天,我写了几组散文:《江南二章》《西北二章》《红河五章》等,大都是记述2004年秋冬之间的游踪的,是游记,还有点文化随笔的味道。其中,《江南二章》还承蒙错爱发在《人民日报》作品版的头条位置上,增泉读到了,马上打电话来表示祝贺。这让我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美文》的副主编穆涛来京参加他的散文新作《血色苍茫》的首发式暨研讨会,他大清早打来电话,请我到航天城助兴。不仅可以会见朋友,还可以见见杨利伟等航天英雄,参观航天城,品尝航天城独具风味的佳肴。

他准备宴请路过北京的《山花》主编何锐,打电话请我作陪,于是又有一次蹭饭和畅叙的机会。

有朋友送他好茶叶,他的家乡送来大闸蟹,他也会想起我,让我分享品尝……

这一切,让我感受到这种布衣之交的温暖。

同类推荐
  •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海南,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纪录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其实你就是人物

    其实你就是人物

    谁都希望得到他的眷顾,有一个词叫“机会”。他的青睐,有一个词叫“缘份”,他才是偶像,很自圆地说。前一个词很中国,是人们永远要追逐永远拥有的。明星明星,不成叫无缘。后一个词永远很酷酷地走来,对,明天指不定是不是星。,如果这个词具象的话,缘分。任何事情,成了叫发,是大众情人。而机会,也许是用一半的头发遮住一只眼睛那样的?一副我是机会我怕谁的牛样
  •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随笔(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随笔,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热门推荐
  • 盲妻

    盲妻

    清香四溢,一种香水的名字,夏家秘方所制他,一个独步商场,呼风唤雨的冷心男人她,一个双目失明,心如止水的可怜女人他娶她,为了将神秘配方占为己有她嫁他,为了将家族秘方保存延续故事缘于一场报复,从交易开始,结局却是爱那么爱的方式又是什么?伤害?当他适应了家有盲妻的生活而她,留下他梦寐以求的秘方,拂手而去与那秘方一同留下的还有她积聚在心里许久的独白----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不幸如果他恨你,便成了悲剧因为爱你,所以我选择离开…她走了,难道他要用一辈子来适应没有她的生活吗?----------------------------------------------------------------------第二辑【稚妻】身为孝子,为了却祖父夙愿,要他娶一个发育不良的娃娃为妻,他忍;那个娃娃,不知礼数,在豪门晚宴上大秀街舞,让他丢尽颜面,他忍;作为她唯一的亲人,出席学校的家长会,被当成珍稀动物围观,他忍;小花痴春心大动暗恋人,求他亲身示教,却惹得他热力难耐,他也忍;浪漫情人节,手捧玫瑰巧克力的阳光少年追她追到家里来,他还能忍;谁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娃娃居然敢说要远离他求学!士可忍,孰不可忍!老公不发威,还真当他是大叔!说明:本文慢热,本文初卷小虐,中段揪心,尾声是浪漫感人,除了主角的故事,文中配角的故事同样精彩。本文涉及到的香水制作配方纯属虚构,专业人士请勿细究
  • 邪王33次求婚:狂妃狠毒辣

    邪王33次求婚:狂妃狠毒辣

    一朝重生,她敛尽风华,倾尽天下。人前,她是卑微无能、一无是处的庶出小姐;人后,她是步步为营、算无遗策的复仇女王。他是手握重权的一国亲王,邪魅无情,无欲无求,独宠她上天,有求必应。夺他性命的渣男?夺其权,要其命;令她生不如死的嫡姐?毁其容,扒其皮;害她生母的恶毒的姨娘、庶姐?让她们一无所有,身首异处;杀她亲弟的伪善嫡母?撕开她的面具,含恨而终;偏心虚伪的生父?让其身败名裂,郁郁而终。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时离不开饮食的调理。《美食天下(第2辑):“三高”怎么吃怎么养》选择对症食物进行科学食疗,减轻“三高”药物的副作用,从根本上抵制病情诱发因素,彻底远离“三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绯闻偶像八卦团

    绯闻偶像八卦团

    炫音少女撞见了行窃完毕正光明正大进餐的“神偷”少年,一时的正义感使得二人定下限期一年的终极挑战。少女动用关系进入北之国的皇家学院——北帝学院,在这里争取每一次可以与北之国总统景柏见面的机会,从而伺机完成挑战游戏。而风流花美男莲初的介入,更令三人的关系走入迷雾。
  • 开放你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开放你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人生变幻,目前的困境只是暂时的,偶尔一两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挺起胸来,你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打破禁锢,开放自我,充分相信自己的未来充满阳光,不断超越自己,做好现在的工作,做最好的自己,你将踏上更高、更广的舞台!
  • 女性必吃的28种食物

    女性必吃的28种食物

    20岁的热情洋溢,40岁的恬淡心安,50岁的智慧沉淀……每个阶段的健康和美丽,都需要最合适的食物保驾护航,给妈妈,给自己,给女儿,选择让她们绽放美丽的食物吧!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