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00000048

第48章 西传入欧的东方器物(1)

贺 丹 杨盛翔

自阿拉伯世界兴起后,欧亚大陆就被大体分割为四个各自成就卓著的文明体系:中国文明体系、印度文明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体系和欧洲文明体系。就地域范围来看,前三者共同组成了传统上相对于欧洲而言的东方文明,也即本文“东方”一词的指代对象。

物类的内容涵盖自然物和人工制品。自然物即天然生成之物,意指未经人工加工的东西,如禽兽、鱼虫、花草树木等;人工制品是由人选择物质材料,经加工而制成的物品,如瓷器、漆器、家具、装饰品等。自然物是文化的生成基础,人工制品则是文化凝练的结晶,是文明传播的物质载体。

综观欧洲与东方交流史这幕大戏,物类的交流是其中高潮迭起的一场。当文明之间囿于交通阻断等时代限制无法充分展开对话时,少数受利益驱使的商人和好奇心诱惑下的旅行者却敢于探访异域,将远方物类带回故乡,自身获益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构筑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原初认识。当欧洲与东方交流日深时,物类传播又往往应时代所需而加强,一般而言,大规模的器物贸易是双方交流密切的重要标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物类(尤其是自然物和文化凿痕不甚明显的加工制品)相对独立于文明立场之外,这使得物类交流总能在欧洲与东方因为宗教、政治等因素陷入矛盾时冲破樊篱,被对方珍视。东方器物展示在欧洲人眼前,不仅直观地呈现出东方的原料品质、加工工艺,还间接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烙印,欧洲人往往借助东方器物来印证和填充自己对东方文明的认识与想象。

故此,对西传入欧的东方物类进行梳理将是一项有益的尝试。通过分项归纳、门类比较和绘制表格,本文试图更加清晰地展现东方物类西传的原貌。

一、东方物类西传的路径

东方物类输入欧洲的历史可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期,然就地域而言,阿拉伯世界因地理上毗邻,长时间与欧洲保持着频繁接触,二者间的物类与思想文化交流往往是同步的、互为验证的。而阿拉伯以外的东方(如中国),在新航路开辟前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则一直以物类作为对欧洲输出的主要甚至是唯一内容,欧洲人在赞叹东方物类的魅力的同时,只能揣测物类背后的东方文明的模糊面貌,经常诉诸瑰奇的幻想。直到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身为欧洲文化精英的传教士们从东方传回更真实深入的报道,东方的物类才得到了欧洲人相对准确的认知定位。

(一)新航路开辟前的路径

古罗马帝国的商人早在公元2、3世纪就往来于罗马与中国之间。许多来自东方的商品,如丝绸、青铜器和陶器等,都曾出现在古罗马的市场上。很多产自东方的物种,亦很早时候就被引入欧洲,得到栽培,如花茎甘蓝、柠檬、桃、杏等。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中就叙述了很多从东方输入到西方的发明:蚕在550年左右从中国输入希腊地区;棉纸在7世纪从中国传到阿拉伯人那里,在9世纪输入意大利;养蚕业传入意大利,1100年左右;磁针之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人手中,1180年左右;破布造纸,14世纪初叶……

地理大发现以前,东西交流中最为著名的路径即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这是古代东方与罗马和地中海贸易的重要路径。丝绸之路肇始于西汉,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沿楼兰古城,经过阿拉山口,出中亚、西亚抵安息、大秦等地,成为横跨亚欧大陆的主要交通通道。丝绸之路在西汉时期曾一度繁荣,到公元7世纪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中国长安城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这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旅。通过丝绸之路,各国使节和商队将中国的丝绸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输往波斯、罗马,中国的丝织等技术也随之远播海外。

8世纪后,中国的丝绸开始通过海路传播至西方,这是一条以岭南粤地为出发点,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的海上航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送的东方货物远比陆上丝绸之路要多。据载,每年仅从罗马到印度贸易的商船就多达百余只,它们多在夏季6-7月份从意大利出发,穿越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10月份抵达印度西岸的港口。在那里进行交易并停留到翌年4月份,再趁东南季风返回。产自中国的另一精美器物——瓷器,也通过这条海上航线辗转入欧,不过,此时的外销瓷器,数量还较少,未成规模。各国的使团、僧人和商旅活跃在此条航线上,东方货物以朝贡、私人贸易等方式大批流向海外。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阿拉伯人扮演了欧洲和东方之间的中间人角色,东方物类通过阿拉伯人的摆渡大量地输入欧洲。凭借篷车和帆船,东方货物由中亚路上商队和阿拉伯海陆商队运抵地中海东岸,随后交由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把持,面对纷至沓来的欧洲商人,他们待价而沽,从中牟取高额利润。在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等繁荣的大港,数百年来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规则健全的转口贸易体制。

直到13、14世纪蒙古帝国的崛起,在短暂的蒙古治下和平时期,保持着盟约关系的十字军国家和伊尔汗国直面相对,欧亚大陆两端才真正实现了直接交流。但就是在这百余年间,蒙古帝国对欧洲至东亚的广大区域实行了有效管理,交通状况大为改善,旅行者的安全得到保障。为佛罗伦萨巴尔迪银行工作的意大利商人佩格洛蒂在1340年写了一部《通商指南》,称当时从顿河口的塔纳(Tana)去中国(Cathay)的旅途日夜安全。国王和大汗的使者、商人、游客及传教士活跃在从威尼斯与北京间的旅途上,将许多东方物类介绍回西欧。蒙古帝国还通过建立集市牟利,1303年蒙古人在阿塞拜疆索达尼亚建立集市,夏季一连数月开张,向欧洲商人提供印度和中国的商品。

在新航路开辟前,东方物类主要是通过贸易、馈赠、贡礼等形式流入欧洲。此外,各国的传教士及怀着猎奇心态的旅行家也带回不少东方物品,还有些物类则是被东侵的十字军带回欧洲。

(二)新航路开辟后的路径

伴随着地理学知识的日益丰富以及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欧洲人的视野不断拓展,开始了一连串的海外探险。终于在15世纪末,欧洲与东方的物类交流迎来了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新航路的开辟。

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中亚草原再度陷入纷乱,帖木儿的短暂征服对贸易并无裨益,兼之奥斯曼土耳其与欧洲的对立日益加剧,而中国明朝终于无力控制回疆,丝绸之路又一次失去了往昔的喧闹。

与此同时,葡萄牙、西班牙的海上拓殖却大获成功。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Vasco da Gama)绕过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卡利卡特。他将丝绸、锦缎、肉豆蔻、丁香、胡椒、干姜,以及印度半岛的手工业产品样本等,大量运回里斯本。接下来的几年葡萄牙人在柯钦、卡利卡特、科伦坡等地建立了商馆,并建立堡垒来保护各地商馆。葡萄牙从阿拉伯手里攫取了印度洋的航运霸权,随后又窃居澳门。与此同时,西班牙占领了菲律宾。以果阿、澳门、马尼拉为根据地,葡萄牙、西班牙建立了繁忙的远洋航线。

从具体路径来看,葡萄牙商路为:从里斯本出航,沿非洲西海岸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在印度中转后赴东南亚香料群岛,经南海到澳门。西班牙商路为:从塞维利亚或加的斯出航,跨大西洋至西印度群岛,穿越美洲大陆,从墨西哥启航,然后通过著名的阿卡普尔科—马尼拉大帆船商路到达菲律宾,再转至东亚。这两条商路又分别被称为好望角航线和太平洋航线,一个世纪后,荷兰又在好望角航线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远南航线,但本文认为这可视为好望角航线的支线。随着北方航路的勘探受挫,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这两条线路也就成了后来数百年中西欧联系亚洲的两条主要干线。跟随葡萄牙、西班牙的步伐,荷兰、英国随后也参与到这场远洋贸易中,并且逐步取代葡萄牙、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地位。

在新航路开辟后的几个世纪里,西欧先后出现了一批与东方联系密切的中心城市,例如里斯本、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等,这些城市成为航海家、水手、商人的聚集地,从这里出发,一批批航船驶向东方,带回无数东方精美的器物。同时,众多专门从事远洋贸易的官方公司开始在欧洲各国出现。在东方,英国于1553年发现白海不久便建立了俄罗斯公司,接着又成立了土耳其公司。进入17世纪,各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更在印度以东的亚洲千帆竞逐。以中国为例,据荷兰东印度公司记录,一条返回欧洲的商船可装运多达25万件中国瓷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7、18世纪间运到英国的中国瓷器数量高达300万件,1770年后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宗的进口商品即购自中国的茶叶,历年来进入欧洲的中国商品的数量可想而知。以这些城市和公司为中心,东方的物质文化传播辐射至整个欧洲。

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无疑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大规模海上远程贸易以及愈加频繁的传教、游历、拓殖等活动取代了程度极为有限的传统交流方式,开创了东方物类入欧的新纪元。

二、传入欧洲的东方物类

输入欧洲的东方物类不胜枚举,除了已广为人知的香料、丝绸、瓷器和茶叶之外,其他物类亦是品类繁多。笔者查阅了《不列颠百科全书》、《药用植物百科全书》及其他相关资料,将文献中记录在案的西传入欧的东方物类进行梳理,根据其属性和用途大致分为五类:植物类、动物类、手工制品类、艺术文化类、军事用品类。

(一)植物类

在植物类中,我们将分为植物和植物提取物来分别进行论述。

1.植物

植物的西传历时久远,往上可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期,如肉桂,原产于斯里兰卡、印度马拉巴尔海岸和缅甸,在公元前500年即于埃及和部分欧洲国家入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这一时期亦有许多东方植物输入,其中有一些是11至13世纪历次十字军东征时带回欧洲的。及至新航路开辟,植物类开始更广泛的输入,这尤其表现在香料等调味品上,葡萄牙、西班牙的一批批航船驶过印度洋来到马拉巴尔海岸,满载肉桂、胡椒、豆蔻等香料返回欧洲。17、18世纪,以耶稣会士为主的传教士把许多东方的药用植物介绍给欧洲。这一时期,还有一些植物学家跟随使团来到东方,发现了不少植物新品种。如马戛尔尼使团中的第二号人物斯当东(Georges Staunton),身为医生和植物学家的他于1793年在浙江发现了“苦柏树”。1816年陪同阿美士德勋爵访华的植物学家阿裨尔(Clarke Abel),将多种当时不为人所知的中国植物输入英国。

传入欧洲的植物种类繁多,笔者将之分为以下四类:

(1)蔬果及粮食作物

蔬果粮食类作物在很早时候就传播至欧洲,并得到栽培。如起源于中亚的小麦,约在公元前5000年得到推广,后来成为欧洲人的主食之一。水稻同样起源于中亚的干旱山谷,欧洲人在古代就从印度引入稻米。东方的胡萝卜、桃、杏等于公元前后即在地中海得到栽培。中世纪以来,大量蔬果经阿拉伯人之手输入欧洲,如罗勒、柑橘等。

引种欧洲的蔬果和粮食作物大致如下:罗勒、花茎甘蓝、胡萝卜、菠菜、黄瓜、茄子、莴苣、薯蓣、冬瓜、桃、杏、柑橘、柠檬、酸橙、甜瓜、石榴、柿子、椰子、柚子、榴莲、木瓜、巴旦杏、枣、猕猴桃、金橘、甘蔗、小麦、水稻、薏苡等。这些蔬果和粮食作物逐渐融入欧洲各阶层的日常生活,极大地丰富了欧洲人的餐饮文化。

(2)香料等调味品

香料是具有芳香气味的热带植物的总称。新航路开辟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穆斯林商人垄断了东西方的香料贸易,从中赚取了巨额利润。经过重重转手后运抵欧洲市场的香料往往价值不菲,这激励了一批批航海家前赴后继去东方冒险、寻找香料。15世纪末,达·伽马开辟了到印度的海上航线,他的航船从印度带回来了肉桂、丁香、姜、肉豆蔻和胡椒等香料。随后,葡萄牙开始筹建驶往印度的新舰队,尝试直接与印度进行香料贸易。此后,运往欧洲的香料数量激增,贸易总量持续上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葡萄牙、荷兰、英国为争夺香料贸易的垄断权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伏尔泰曾有语:“1500年之后,凡在卡利卡特所得之胡椒无不侵染着红色血迹。”

输入欧洲的香料主要是:黑胡椒、小豆蔻、肉豆蔻、肉桂、丁香、蒜、姜、姜黄、洋葱、罗勒、柠檬、沉香木、乳香、安息香等。这些香料满足了欧洲人的味蕾,对日后西餐烹饪风格的成型至关重要。

(3)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是指植物的全株或某一部分可作药用,或其分泌物和所含成分,可直接入药的,或提炼后可制成药物的植物。

公元前几个世纪就有东方的药材传入欧洲,入欧的东方药材有许多也同时是香料和果蔬类植物,如肉桂在公元前500年就在部分欧洲国家入药;柠檬于公元2世纪在欧洲首次引种,维生素C还未发现前,柠檬曾是为船员治疗坏血症的良药,西班牙古代医书中有许多关于柠檬的专著;丁香于中世纪时被引入欧洲,到公元8世纪,它的芳香和防腐止痛功能已为多数欧洲国家所认识;洋葱在中世纪的欧洲被成束地挂在门口以祛除瘟疫;公元1世纪时,希腊医生迪奥斯科里德已了解到石榴具有驱虫的作用,但这一功效在欧洲被遗忘,直到19世纪早期,一位印度草本学家用石榴治愈了一名英国人的绦虫病,这才引起英国医生对石榴药用价值的研究兴趣。此类物品还有酸橙、榴莲、甜樱桃、冬瓜、萝卜、豆蔻、桂皮、生姜等。

在药用植物的传播方面,通过阿拉伯人的摆渡,印度和中国的多种药材逐渐传播至欧洲。如人参,原产于中国东北、俄罗斯东部和朝鲜北部,公元9世纪阿拉伯人将之带回欧洲。高良姜也由阿拉伯医生于9世纪输入欧洲,因其具有调节消化的功能,长期被用于治疗晕船。最迟到公元10世纪,中国药材如大黄、人参、肉桂、茯苓、川芎、甘草等数十种,已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

入欧的药用植物种类繁多,一份苏格兰修道院议员的挖掘记录表明,修道士使用外来的草药,如将罂粟、大麻作为镇痛药物和麻醉剂。成书于11世纪的由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所著的《医典》曾明确指出17种从中国进口的草药,包括细辛、姜黄、桂枝、肉桂、大黄、荔枝、樟脑、麝香、芦荟、玳瑁、莪术和郁金等。

同类推荐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热门推荐
  • 盛世庶妃

    盛世庶妃

    她本是侯府痴呆傻笨庶出二小姐,不想成为侯爷棋子,新婚之夜被嫡姐一杯毒酒了断性命,她发誓若有来生,必定报这深仇大恨。一朝重生,侯府傻女离去,侯府恶女归来,面对嫡母巧计陷害,狠心送她上黄泉奈我何?针对嫡姐貌美如花,毁她月下花容又如何对付庶妹陷害,直接乱棍打死丢入死人堆!既然不想让她过好日子,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华丽蜕变,直面悬崖绝境的人生本以为这辈子平静渡过不想总有那些不想她安生的人既然是注定的宿命,那就搅它一个翻天覆地又如何?蓦然回首,却发现总有一个人在灯火阑珊处!既然逃不过,何不携手一起笑傲天下!
  •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孩子有如一棵小树,需要家庭的温暖来呵护,需要赏识的阳光来照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存在,他具有独立的个性,也应有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对父母的批评不以为然,对表扬也毫不在意,父母的话似乎起不到一点作用了。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企图用大吼大叫的方式来驯服孩子。实践证明,用冷静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远远胜过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家长如果能把精力放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控制孩子的行为,得到的教育结果会出乎意料地好。
  •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的历史,就是中国近现代民族金融业的历史。140年前,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轮船招商局在内外阻力中翻开了中国金融业新的一页。今天,沿承百年血脉的招商局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企业之一。在近一个半世纪里,招商局一直扮演着中国金融业引路者的角色。从唐廷枢自设保险招商局,盛宣怀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到袁庚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再到平安保险拉开中国保险业海外引资的序幕……招商局不断用“第一次”引领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通过记录招商局自清末至今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独特视角。《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由王玉德、郑清、付玉著。
  • 一品茶楼

    一品茶楼

    父女?兄妹?当然不,相信我,某司徒绝对是守礼的孩子。融合有穿越、宫斗,以及1女N男情节的正统文字。
  • 300天契约:总裁,偷个宝宝

    300天契约:总裁,偷个宝宝

    三年前,她为他生下一个孩子,三年后,她成了他爷爷的情人阴狠毒辣的爷爷,笑里藏刀的丈夫。一场没有爱情的婚姻,她一路后退,他步步紧逼。爷爷的大床上,他将她压在身下笑得邪谑:“梁洛洛!借了我的种,你以为能这样轻易结束吗?”――他是风流花心,笑里藏刀的房地产大亨唯一继承人,她是离异重组家庭的平凡女孩。为还赌债,继母将她推给他年近70的爷爷。第一眼,她撞见他和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暧昧的倒在沙发内......第二眼,他一时兴起拥过她在她的唇上印下一个吻,得到的是她一记耳光。第三眼,她为十万将初夜卖给他,事后,他将一张二十万的支票扔到她脸上微笑:“我讨厌下贱的女人,这是你唯一值钱的一次!记得,出了这里,我们就是从未见过的陌生人!”第四眼,他爷爷将她带到他面前道:“今后,她就是你的媳妇!”――新婚夜,她的男友找上门质问他,他拥着她姐姐走进他们的新房:“今晚我对你没兴趣!”一个月内,他每晚带不同的女人回家,并从来不碰她。她拦下他递给他一张纸:“我需要孩子还债,我保证,只要我怀孕,我会立刻离开!并保证永远不再出现妨碍你!”两次流产过后,她终于顺利产下孩子,手术台上,他将离婚协议书递给她,她毫不犹豫的签了字。手术后的第三天,她留下孩子悄悄出了国。―――本以为不会再见面,三年后,公司却派她回国与他谈合作。再次见面,她才得知她的孩子夭折,而他成了她最好闺蜜的男人,还有了一个两岁的宝宝。绝望之际,她决定接受前男友的求婚。婚礼上,她却以“重婚罪”被逮捕。为救家人和男友,她沦落为他爷爷的情人。―――爷爷篇“梁洛洛!如果你有任何想逃或者想死的想法,我成全你!但我会从你亲近的人身上加倍讨回来!”墨翊桀篇“梁洛洛!即使我不爱你,你的心里也只能有我!借了我的种,你以为能这样轻易结束吗?”——推荐推荐小染完结文《猎心游戏:女人,乖乖过来!》:http://m.pgsk.com/a/409080/&免费完结文《绝情总裁的报复》:http://m.pgsk.com/a/371745/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生一世笑红尘

    一生一世笑红尘

    她发誓,如果知道他是皇帝,借她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跟他抢茅房,还险些把丫一脚踹进茅坑,最后沦落到这里扫落叶!***她,作为一个眼里只看得到钱的顶尖杀手,性格怪异让人望而生叹——不涉及钱的时候,她是冷静、睿智、杀人不眨眼的嗜血修罗!涉及钱的时候,瞬间变为抽风、暴走、癫狂的二货女!艾玛,谁说杀手穿越之后日子过得统一牛叉?面对掌握着千军万马的皇帝,谁特么牛叉一个给我看看,被射成刺猬有木有?算了,算了,咱隐藏实力,图个清闲。可是,清闲不是那么容易的……每天对着众位主子跪来跪去;每天被众人讽来讽去;还要拿着扫把扫来扫去!KAO!老娘——忍!可当她做宫女的第一笔俸禄也被扣掉时……——他姥姥的!老娘跟你们拼了!【重点】:女强+抽风,杀手除了冷冷滴,还有贪财滴!一样的杀手,不一样的抽风穿越!【ps】:男主是绝对绝对干净滴!背景大气磅礴,人物深情不悔,值得一看哦!——◆◇————◇◆————◆◇————◇◆——★【智斗渣男篇】“那一日,我到了机场,登机之后……”某女正在跟小宫女讲着自己前世的故事。“大胆!”一声霸气的高喝响起,“一个小小的宫女,还想篡位登基!朕定要灭你满门!”他倒想看看这女人有多大本事!转过头,一看,是皇上!某女艰难的咽了一下口水:“那个皇上,奴婢的意思是……是……”是神马啊!忽的,一只野鸡从御膳房跑出来扑腾而过,某女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将那野鸡捉住,大气恢宏的一脚踩上去:“启禀皇上,奴婢说的是这个登鸡!”……★【温馨爱情篇】某作者拿着广播站在高处,手舞足蹈+泡沫四溅:亲们,注意了,注意了!想看这两个片段的举爪,举完爪赶紧收藏,然后跟咱一起在正文中发现JQ!——某山挥着帕子擦着眼角的泪花,亲爱的们,人家等你们哦!顶着锅盖,潇洒滴离开……(欢迎亲们把钻石砸进伦家的锅盖里……)【四个涉及】:此文涉及抽风搞笑、涉及爱恨情仇、涉及坑爹雷人、涉及死生大爱!适合各种口味的读者阅读,欢迎广大亲们以各种形式跳坑!【下面是重点中的重点】:★对于此文,喜欢的请鲜花、钻石表支持。不喜欢请将准备买臭鸡蛋的钱,换成钻石用力砸俺表讨厌!效果都是一样一样的,(*^__^*)嘻嘻……
  • 试婚记

    试婚记

    简单来说,这本书就是讲男人若不盯死女人,女人就整死男人的故事…赖雅伦不是不碰女人,只是懒得碰,不是不结婚,只是没必要,如果婚姻对事业有帮助,管她是谁,结就是了。许念儿不是不淑女,只是懒得淑女,不是不结婚,只是没必要,如果婚姻能让她自由,管他是谁,结就是了。试婚第一天,许念儿要送未谋面的男人一个“难忘之夜”,特地买了情许多东西……见面第一眼,许念儿大喊一声:“是你!啊!~老天不长眼呐!”见面第一眼,赖雅伦皱眉闭目:“这真是……见了鬼了!”试婚第一夜,许念儿抓起床单裹上身子,一脚踹向他……试婚第一夜,赖雅伦错手扬起皮鞭抽了蜡烛,一把火烧了新婚大床……许念儿一摊手:“床,我家买的,三百万,拿钱来。”赖雅伦开支票:“六百万,再弄张新的。”硬碰硬,试试看。****************************月月找到好题材,再来过,咱们也试试看!不过,记得收藏,我会让他们的试婚更精彩。爱你们宝贝,真的。****月凉书友群:喜欢月凉的就来吧~QQ群:61738604月凉书友群一(已满)58481160月凉书友群二(已满)71241840月凉书友群三(已满)72618638月凉书友群四*
  • 后宫的闲散日子

    后宫的闲散日子

    后宫的日子怎么过?一句话:“想法”很重要!例如她,相貌中上,家世中下,才学中上,人品中下,口才中上,品级中下,综合来说,就是一介“中”字当头,混得高不成低不就的透明小美人。老皇帝不记得她,众嫔妃不在意她,她是既有人伺候,又衣食无忧,闲来没事种种花,逗逗猫,尝尝美食,瞅瞅戏曲,偶而参与一下宫斗,日子过得那是相当悠闲自在。当然,世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面对爱情,稍一畏缩便已是沧海桑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