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700000060

第60章 川北灯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2)

在我国广大农村,小农业生产方式不仅规模小,而且抗自然灾害能力极弱。特别是在明、清以来,农民起义频发,军阀混战不断,社会长时期动荡不安,这就使得农民们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尤其是希望家族、家庭成员之间能和睦相处,以此来减轻自然与社会给他们带去的灾祸。因此,在人格审美上,“义”、“和”也就很自然地成为我国劳动人民对人格审美属性传统的社会评价,这在过去许多农民社团的名称、城镇商号,甚至人名与地名中都有体现,如晚清时期的“义和团”;许多城镇中的“义祥钱庄”、“和顺商行”;人名里的“李秉义”、“张致和”等等。可见,“义”、“和”已普遍成为人们崇尚和赞美的品德。

“和”、“义”的美德在农民看来,具体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互助”。在中国,“孝悌忠信,尊大爱小,和睦庄乡”一直是农民们崇尚的美德,他们希望社会成员对人真诚,互爱互助,强者扶持弱者,大家都以一种家庭成员的使命感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如川北灯戏中的《郑板桥买缸》就赞美了郑板桥用智慧帮助杨氏从钱老板那要回古缸的助人品德;《灵牌谜》对靠赊、欠、偷、骗过日子的耍二哥、耍二嫂骗人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揭露,并通过耍二哥、耍二嫂最后的自白“搬起石头砸各人,如今出丑才羞人”来宣扬“为人诚实”;《幺妹嫁给谁》也表现出人们对赵二娃乐于助人,拾金不昧优良品质的赞美。

二是“家庭和睦”。家庭是农村生产和生活最基本的单位,故而家庭的和睦对分散的小农生产者来说则更为至关重要。因此,农民对家庭各成员的道德要求,也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在他们看来,“父亲端严、母亲慈和、晚辈孝顺、兄者大量、媳者和柔”是家庭的最大幸福,只有这样,家庭的和睦才有保障,以家庭为核心的小农生产才能顺利进行。灯戏《嫁妈》通过一个母亲在改嫁时的矛盾心理以及她与儿子在思想上的沟通,最后终于得到儿子理解和支持的喜剧场景,反映出家庭和睦对家庭成员所具有的重要精神作用。在《幺妹嫁给谁》中,幺妹之所以要嫁给赵二娃,也就因为赵二娃身上反映出来的“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品质合符幺妹对其丈夫的道德审美要求。

2.“为官清正”是农民对社会政治制度审美追求的具体反映。

在古代中国,农民对理想社会制度审美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大同”社会。但他们对大同理想社会的追求,不过是从经济生活,特别是从旧社会不平等的现实出发,希望能过上小农宁静的温饱生活,他们并不追求社会的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可以说,他们当时不仅没有参与政事的要求,而且还希望有一种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主宰即“好皇帝”、“好官”,以便“从上面赐给他们雨露和阳光”。自然,农民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审美追求也就转化为对“好官”的人格审美追求。

在农民看来,“好官”的道德标准就是“清正廉明”。具体地讲,当官对自身要清廉,对他人要公正,要扶持弱者,历史上的清官戏之所以长演不衰的原因也就在于此。灯戏《包公照镜子》通过包公斩杀陈世美的后怕以及酒醒之后为民除害理念的坚定,正是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心声和愿望。

3.“纯朴真挚,生动形象”是农民在艺术审美上的鲜明特征。

在封建社会,农民长时期在极为困苦的环境中劳动与生活,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但却勤劳善良,忠厚纯朴,并在困苦的生活中造就了坚忍乐观的品格。在艺术审美中,他们对生活的强烈爱心便转化为“好看”的审美视觉尺度。由于农民不可能从文化的高度去体验意境较为抽象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故而只能从直观的经验感受出发,去追求贴近他们生活的艺术审美的个性特征。从川北灯戏来看,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内容上的真实与真挚。“真实”是指戏剧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反映了底层社会的生活与生产状况,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引起民众的共鸣,受到农民的欢迎。“真挚”是指剧中人纯朴真挚,如《幺妹嫁给谁》一戏中,幺妹爱上赵二娃后,便主动地向他表白:“我要嫁给你”,它反映出川北农村姑娘的纯朴可爱和她们对自由婚姻的大胆追求。

二是语言上的幽默生动。川北灯戏中的俗语既生动形象,又自然流畅,农民听来十分亲切,如在《幺妹嫁给谁》中,赵二娃看到两媒婆纠缠幺妹时所唱“鲜花只这一朵,媒婆却有两砣”唱词中“一朵”与“两砣”,它不仅通俗,而且其“爱”与“恶”的情感也完全表露了出来。《嫁妈》《闹隍会》《包公照镜子》里面也都有大量这样的唱词与道白。

三是表演形式的不拘一格。各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是川北灯戏中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如在《嫁妈》一戏中,开场就采用了皮影的艺术形式,结尾又用了一段歌舞表演。《闹隍会》《幺妹嫁给谁》里面有歌舞又有杂技艺术。1988年,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在看了进京汇报演出的川北灯戏后夸奖道:“灯戏是稀有剧种,它像是海绵体一样能广为吸收,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的典范,它有很强的包容性。”

四是表现手法上善于夸张,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这在《包公照镜子》的戏中十分突出。戏里,包公在斩陈世美后的许多顾虑与杂念,都通过他在酒后照镜子时的形体表演而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以说是时空虚幻自由,浪漫夸张。

五是人物塑造以丑见长。在川北灯戏中,丑角是舞台的中心,对于人们厌恶的戏中人是“丑得可憎”、“丑得可恶”,如《郑板桥买缸》中的盐商;然而对于人们喜爱的戏中人却是“丑而不丑”、“丑得可爱”,如《包公照镜子》中的包公、《闹隍会》中的县太爷、《嫁妈》中的儿子。但在观众的视觉感受上,他们都集中在了一个“笑”字上,即“丑得可笑”。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其他许多剧种中高高在上且十分庄重的历史人物如皇帝、包公等,但在川北灯戏中,他们却成为贴近下层民众的喜剧人物,如《周元献鸡》中的正德皇帝,当他出巡落难夜宿山村偷吃别人剩饭后竟说出:“看来啥子都是假的,只有肚皮饿了才是真的”这样下层民众的俗语。在《包公照镜子》中,包公也像平常人那样有后怕,有杂念,同样也有与孙女一起嬉笑的生活情趣。

六是舞台道具的巧妙利用。川北灯戏中的道具,大多为川北地区人们的生活、生产用具,如普通农家的桌椅板凳,蔑扇竹竿等,这些道具普通农家都有,这不仅增强了农民的亲近感,而且也不需要戏班随时带在身边,更方便于灯戏班子在农村巡回演出,如在《闹隍会》中,一根竹竿就可以当滑竿来抬县太爷。尤其是川北农家用得最多的长板凳,在舞台上使用起来更是千变万化,如在《幺妹嫁给谁》中,两媒婆在倒过来的长板凳四个凳脚上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嫁妈》中的儿子把长板凳绑在身上用它代替川北的“背夹子”用来背妈;《灵牌谜》中耍二哥用它当床,当他们夫妻两人骗得银子回家高兴时,二人又把它舞动起来就是一条板凳龙。此外,戏中有时还用它来当桥,有时把它立起来又当门等等。

七是音乐上的地方特色。在长期的民间演出中,民间艺人们在灯戏中广泛采用了大量的川北的山歌民谣,包括女儿出嫁的嫁歌、诵经的佛歌等民间音乐,并形成了川北灯戏自己独特的音乐唱腔曲牌“胖筒筒”。尽管在今天我们看来,川北灯戏的音乐还比较原始与简单,但这种音乐唱腔适应的人群较为广泛,既有利于民间艺人的表现,也有利于民众的普遍参与和欣赏,适合川北农民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结语

川北灯戏,属于嘉陵江流域民间传统文化的范畴,它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笔者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一是从川北灯戏所反映的内容上讲,它表现出来的是下层民众对人格审美属性的社会评价,如“社会互助”、“家庭和睦”、“诚信守法”、“勤劳节俭”等道德精神,尤其是它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恶、丑的批判,正好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具体体现。川北灯戏将这些属于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寓于群众的娱乐活动之中,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远比一些枯燥的政治说教有效得多。

二是从艺术方面来看,川北灯戏与我国其他地方剧种一样,是一门综合艺术,特别是它剧目内容的人民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四川语言的生动性更是增加了它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受到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所以它不仅能够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能为其他艺术形式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借鉴。

三是从历史角度上讲,由于川北灯戏反映的是过去下层民众的生活,特别是广大农民日常的衣食住行,而这些历史资料当时并不在史学家们的视野范围内,所以在一般的历史文献中很难找到。因此,川北灯戏能为我们对旧时农民思想与生活的研究提供大量鲜活的历史素材。

但在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乡经济生活的改变,以及人们思维空间的迅速扩大及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川北灯戏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危机,这就给当代人又提出来一个“如何保护与传承川北灯戏”的新课题。川北灯戏来自民间,来自嘉陵江流域的广袤山村,故有人把它比喻为一朵“山花”。我认为,要使这朵“山花”开得更加艳丽,就需要各方面的人士来关心它、呵护它,给它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和清新的空气,让它真正成为一朵“永开不败的山花”!

康大寿,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同类推荐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 山西民间曲艺

    山西民间曲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培养青少年感受亲情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感受亲情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品读人生的故事,便走进了有故事的人生。在现代社会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似乎忘记了那曾经的宁静、真情与虔诚,更忘记了品味生活的苦涩与甘甜,只是无奈地慨叹时光的匆匆流逝、生活的平淡乏味。为我们的心灵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吧!翻开本书,于每一则小故事中感受生命的真谛,于优美的文字中倾听世界美的旋律。
  • 鸳鸯结

    鸳鸯结

    茶与咖啡,一个来自东方,一个来自西方。本来就是两个极端,可是却又那么的相似。两者尝起来是浓浓的苦,想起来却是淡淡的香。其中,一旦懂得,会是多年以后一份难以忘怀的感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剑灭武

    霸剑灭武

    剑道没落的世界,少年偶得远古七剑之一的破天剑,从此一人一剑,斩破天地,逍遥天外!
  • 苏醒(天籁文集·小说故事)

    苏醒(天籁文集·小说故事)

    这是一些根据深层回忆发出的短信。它们带着远古的回忆,乘着电波在无形的网上世界寻找心灵的碰撞。在这些文字正式面世之前,我已经听到了那震撼灵魂的回响。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长生仙箓

    长生仙箓

    就是一篇普普通通,升级打怪的修仙文。1.女主的人设蠢、蠢、蠢2.成长文,慢热。第三卷后才会有挂接受不了人设和这篇风格的建议不要入坑
  • 神奇图书室(魔力校园)

    神奇图书室(魔力校园)

    英国伦敦一所小学的学生代表来到白云小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白云小学一个古老的图书室的秘密也因此揭开。能够将人带入另一个世界的奇妙之书引领着安小小等人去发掘影子城市的秘密,而巨大的危机也在悄然逼近!拥有树洞里的面具意味着什么样的使命?最后的结局是生存还是死亡?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