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700000038

第38章 嘉陵江文化刍议

杨东松

摘要:嘉陵江流域是古人类迁徙的通道,是江、河文明的纽带,是南北丝路的桥梁,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厚。本文从起源、流变、内容、性质等方面入手,勾勒了该流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并尝试定义“嘉陵江文化”。

关键词:嘉陵江,文化,内容,性质,定义

嘉陵江古称西汉水、濮水、阆水、渝水等,源于秦岭南麓,经陕、甘、川,由重庆汇入长江,全长1119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居长江各支流之首。嘉陵江虽隶长江,但又与黄河流域有着广泛的联络,以故孕育于斯的人类文明,似不能简单地与长江文明画上等号。然此文化源头上的混杂,却为学者们提供了可资探究的广阔空间。

一、嘉陵江文化之孕育

嘉陵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年均气温16℃~19℃,年降水量1000毫米。远古此地气候温暖,极利农耕文明的发育。流域东北郧县人、郧西人,西面资阳人,南面铜梁文化,东面大溪文化等旧石器时代遗址及合川八万年前人类遗迹的发现,也从考古层面证实了此一观点。进入新石器时代,嘉陵江流域农耕、渔猎文明颇为成熟。仅1979年对中游河段的一次调查,就发现了兰家坝、涌泉坝、报本寺、明家嘴、缁佛寺等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存。其出土文物表明:流域已具备了“农耕文明为主,渔业、狩猎为辅”的文化特征。

与我国多数江河东西流向不同,嘉陵江的流向更近南北,恰能网络中国的两条大河——长江与黄河,并与滋生其间的古文明中心发生联系。事实上,嘉陵江东源与黄河流域间,也确有交汇之点。这使得该流域文化在发育伊始,就有了多源的特点。嘉陵江上游是中原与蜀、秦与蜀的通道;中游是巴与蜀的交接地;下游则是巴与楚、蜀与楚的交通要冲,其文化交汇的性质显而易见。考古证实:“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北面陕西龙山文化和东面的大溪文化有着较为密切的交往和联系,受到其一定的影响。它的时代当在殷周以前”。

事实上,在嘉陵江文化的发育过程中,依河段不同,一直存在着三大来源:上游受黄河流域和藏羌地区影响的文化类型;中游的本土文化及受古巴蜀影响的文化发育;下游受江汉民族影响的巴楚和西南夷文化来源。

首先,嘉陵江的上源其实就是汉文化的本源:由于嘉陵江事实上袭夺了汉江最主要的源头——西汉水,而原属汉江的文化因子也被一并“袭夺”,成了嘉陵江文化的组件。这一自然的改变,不仅丰富了嘉陵江文化的内涵,更使之成为汉文化不可替代的源泉。

其次,中游地区是嘉陵江文化的核心区,它的地方色彩也更明显。可吊诡的是:因该区为西北、西南和东南几大文明中心所包围,史上亦深受这些文明的熏染,故其在文化属性上颇显杂乱。但或许,这种没有色彩的色彩,才是构成嘉陵江文化诸要素中最为紧要的一环。而中游地区所揭示的“不确定”因素,或者正是我们在研究嘉陵江文化时需要深入探求的重点。

第三,下游以合川、重庆为代表的文化显然更多受到巴楚文化的影响,因而也具有更多巴楚文化的特点。由于本文侧重研究嘉陵江中游地区的文化,在此不再赘述。

二、嘉陵江文化之流变

嘉陵江文化形成之初,北面的半坡、仰韶、齐家,西北的羌戎、卡约,西南的宝墩、三星堆,东南的铜梁、大溪等新、旧石器时代文化与域内百濮、氐羌等文化交织作用,成就了多彩的史前文化。

在中原文明尚未主导该地之先,嘉陵江流域先后受到以先周和先秦为代表的早期秦陇文明;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以百濮、氐羌、西南夷为代表的楚、巴文明的影响。

商周之际,域内出现了许多性质不明的地方文化:其通常由各方国的文化混杂而成。如三星堆文明就曾波及于此:“这支古文化……北跨嘉陵江到陕南汉中等地。还包括了……阆中兰家坝、坪上等遗址”;又如巴的影响:“广元宝轮院、阆中古城段、重庆冬笋坝等地出土的铜剑、编钟、桥型饰等,都有同样的器物风格,表明其源流一致”。

战国后,流域渐受秦、汉文化影响,并逐步融入了中原文化之中。秦灭蜀、巴,其文化入主嘉陵江流域不久,汉王朝亦依托此区,夺取了全国政权。于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意识形态,开始在域内建立。

尤其在所谓“文翁化蜀”后,本地残存的图语文字和巫鬼习俗被逐一清除,以至杨雄竟有巴蜀无文的慨叹。而此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便与其他汉人控制区毫无二致了。

但受战争和移民等影响,域内仍保留了不少颇富特色的文化内容。如由三国文物与文献衍生出的三国文化;唐安史之乱时中原文化的混入;清及抗战时外来移民对本土的同化;红军在域内的活动等,都无不深刻影响着流域的文化构成,并最终开创了嘉陵江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包的历史格局。

三、嘉陵江文化之内容

(一)以自然风光为主的生态文化

嘉陵江流域是我国自然风光最美的地区之一。上源的九寨、黄龙,中游的曲流,下游的峡谷,名胜众多,旅游文化极其发达。

(二)人类活动造就的古遗址文化

从甘、陕境内的郧县人遗址、寺洼遗址、秦公大墓遗址,到川、渝境内的铜梁遗址,罗家坝遗址等,皆属此古遗址文化。

(三)由农耕文明演化而来的文化类型

域内农耕文明发育较早,如历史悠久的蚕丝文化和丝绸文化等。近年各地还推出了许多与农耕有关的节日文化:如桃花节、橙花节、丝绸节、放牛节等。此外还有些较特殊的类型:如南充的果城文化等。

(四)由渔猎文明演化而来的文化类型

嘉陵江渔业发达,因水之利,逐渐生出了水文化、江村文化、钓鱼文化等;而在港口众多的滨河地区,还流行着杂糅帮会传统的码头文化。

(五)受神话及上古传说影响的文化类型

存世的古文献中,许多涉及华夏始祖的记述,皆与嘉陵江有关。而此历史记忆以文化的形式表达出来,便成就了始祖文化、祭祀文化、生殖文化、朝圣文化等。

(六)传承于古方国的文化类型

嘉陵江流域地处方国争雄的四战之地,常会受到这些强邻的影响——尤其是巴文化。某种意义上讲,巴文化才是嘉陵江流域的本土文化。古书所载的巴人:如伐纣时巴蜀八族中的彭、濮;后之濮、苴诸僚;五氏中的巴、僰;板楯七姓等,皆生活在嘉陵江一带。故至汉晋,仍可见“东有巴,绵亘百濮”和“左绵巴中,百濮所充”的描绘。此外,域内还受到过其他方国文化的影响,如蜀文化、楚文化、秦文化、西南夷文化等。

(七)受中原文化影响的文化类型

此类文化中最具说服力的,当数汉文化。因嘉陵江上源地区是秦的发祥地和汉的勃兴地,并由此形成了“汉族”、“汉字”等文化概念。而秦、汉王朝的崛起,也即秦人与汉人的崛起,其与嘉陵江在文化上的渊源不言而喻。此外,风水文化、春节文化、三秦文化、三国文化等,也皆是深受中原影响的地域文化。

(八)继承了氐羌及古巴蜀传统的巫鬼文化

域内古乃濮氐、羌戎等民族聚居地,其文化中的巫祝信仰也以各种形式流传至今。如川北的巴渝舞、雒戏,陕南的端公戏、面具舞等,均系巫鬼文化的现代遗存。

(九)与当地生活习俗有关的文化类型

如川北的皮灯影,便是民俗文化中具代表性的一种;火锅文化则可谓地方餐饮文化的一面旗帜;而上源地区流行的秦腔,中、下游地区盛行的川戏,则是传统戏曲文化中的两支奇葩。

(十)与本地物产有关的文化类型

域内物产丰隆、矿业发达。其中如金文化、盐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瓷文化、醋文化等,均有一定的知名度。

(十一)随时代演进的沿江古城文化

流域古城镇密布,文化内涵丰富,已形成了一条彼此连缀的“古城带”。而新推的山城文化、江城文化等,皆属此文化类型。

(十二)受人文气息熏陶的名人文化

域内钟灵毓秀、人杰辈出,受此影响,名人文化应运而生。如诗人文化、赋圣文化、将帅文化等。

(十三)与宗教传承有关的宗教文化

除五斗米道等四川本土宗教外,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先后进入域内,产生了相应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

(十四)受近、现代因素影响的文化类型

如重庆抗战时乃中国的陪都,由此衍生出各类抗战文化、陪都文化、红岩文化等。又因域内曾有红军、八路军等抗日武装、解放军活动,其遗迹、遗物则构成了方兴未艾的红色文化。

(十五)各种少数民族文化

嘉陵江流域民族众多,文化各异。如藏文化、回文化、客家文化等。在“嘉陵江文化”这一大范围内,还有许多尚未列出的亚文化类型,限于篇幅,就不再列举了。

四、嘉陵江文化之性质

嘉陵江文化纷繁复杂,非一言能蔽,故仅择其要而论之。

(一)通道与走廊的性质

流域自古为四川盆地沟通中原的渠道,北方的民族经此向南迁徙,南方的民族由斯向北转进。

近年考古人员“在西汉水和嘉陵江上游的西和、礼县、徽县等地区,发现了前仰韶文化的遗存”,更是奠定了本区在传递中华文明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嘉陵江与众不同的流向,将分布于江、河流域的诸多文化串接了起来,成为这两大文明间一条关键性的纽带。

非但如此,嘉陵江还担负着连接中国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重任:这些来自西域和南亚的物资与信息,在通道内酝酿、发酵为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元素。

研究表明:古人的迁徙多依水而行,在陆上通道未启之时,人们常选择水路进行联络、交易和战争:如羌戎部落沿江侵入巴地;如巴蜀之参与伐纣;如古蜀栈道之开辟;如秦灭蜀取巴攻楚等,无不利用了嘉陵江的水运之便。因此,发端于这个繁忙“路口”的嘉陵江文化,天生便具备了“走廊”的特征。

(二)过渡与中介的性质

因多种文化在此汇聚、演化与竞争,故一旦域内缺乏优势文化的主导时,便会生出一种怪象:流域的文化个性突然间“丢失”了,而“鲜明的地域色彩”也没有了。在考古资料中,即有这样的例证:“以本地区所发现的十几处战国到汉代的遗址而论,除缺少三足器物外,其他陶铜器类型与中原地区基本相同,地方特征并不明显”。

(三)多元与混杂的性质

域内乃各类文化因子角逐之所,内容十分庞杂,常令人眼花缭乱。其突出的表现是:当人们欲归纳该地区文化上的一些特征时,总无法达成一个完整的共识——因为每种文化看上去都具有嘉陵江文化的特点,但每种文化又都无法涵盖其所有的文化特质。

(四)累积与覆盖的性质

在嘉陵江流域,当一种文化占据优势时,其本土的、先在的文化就会被压抑、覆盖。这样,每当人们揭开一层文化的表象,又会立刻发现一种新的、截然不同的文化类型:这往往让人无从厘清该文化的真实背景和累积层次。

(五)流动与发散的性质

嘉陵江文化的流动性,也与其通道的性质有关。由于每种文化在此地的“根子”都不够深入,极易生出不稳定的属性来,周以后,这种流变的趋势更加明显。而此文化的发散,又会导致其内容不断向域外输出:如商周时巴族的影响仍可达到鄂西地区。

(六)兼容与并包的性质

与其他地区广泛的交流,使嘉陵江文化更具韧性和包容性,也更易于接纳与汇聚,从而避免了一些文化核心区常见的内敛与排斥。这也使嘉陵江文化更能够与时俱进。

五、嘉陵江文化之前瞻

一种文化能否长期繁荣,除与当时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关外,更与人们意识形态里的文化自觉有密切的关系。面对日趋严峻的竞争,嘉陵江文化的前景又将如何?

(一)地域的概念将逐渐减弱

由于科技的进步,人际、城际、国际的交流日渐增多,全球化的时代正在到来。各种交通网、通信网、互联网的建立,必将打破原有的时空限制,深刻影响到人们对文化现象的认识,而许多地方性的文化传统将被同化或冲淡,某些个性不够鲜明的地域文化则归于消失。

(二)底层被压抑的文化特征开始凸显

随着政府文化意识的觉醒和“越本土,越世界”这一文化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对本土文化的发掘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许多原本隐藏的文化元素:如地方剧种、民间技艺等,均会以物质或非物质遗产的形式被挖掘出来,成为新的文化增长点。而这些“新”文化,只是早年被压抑的本土文化的孑遗。

(三)“兼容”性将进一步加大

随着世界主流文化融合速度的加快,嘉陵江文化汇入世界大潮的趋势将更为明显。立足本土、吸纳了更多世界元素、更具开放和包容性的一些文化品牌将日渐兴盛。而嘉陵江文化中固有的兼容特质,则将发挥更大的优势,更多携带异域风情的文化与文化产业,将被本土的人们“兼容”下来。

(四)“通道”的再次开启

嘉陵江流域是人们迁移的通道,也是打工潮、回归潮、投资潮、旅游潮流经的要地。而在未来,由这些往来各地的人群所引发的文化碰撞将更趋激烈,文化间的交流将更为频仍:这必会加速不同来源文化在域内的整合进程,并最终影响本土的文化生态。

(五)多元的特点将更加凸显

嘉陵江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所造就的文化多元性,给本地人带来了许多机会,如巴、蜀文化特质的重新整合:巴的热情与蜀的理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完全可能造就出一批新型的“嘉陵江人”。同样,甘陕人的沉稳厚重、吃苦耐劳与川渝人的精明勤奋、随机应变,也必将更好地灌注于“嘉陵江人”的精神内涵中,从而产生出一种异于其文化源地,又与其文化源地遥相呼应的文化类型——嘉陵江文化类型。

六、结语

综上,我们似可为嘉陵江文化作一初步的、试探性的定义:“一种以农耕和渔猎文明为源头,秉承汉文化传统,汇聚秦、蜀、巴、楚等诸多文化因子的、过渡类型的流域文化。”

嘉陵江流域是江、河文明的交流区;是秦、蜀、巴、楚和西南夷文化的交汇点;是南、北两条丝路的交换站;是四川盆地与关中地区的交通道。这里既受三秦文化、中原文化、羌氐文化的影响,又深藏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的基因,经过数千年融合、积淀,逐渐形成了璀璨的嘉陵江文化。而在华夏民族的演化进程中,这一独特的流域文化,汇入了中华文明的滔滔洪流,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支源脉。

与嘉陵江有关的伏羲、女娲、神农、黄帝、缧祖和舜等,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也都是汉民族的祖先。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嘉陵江孕育了汉民族、发祥了汉文化。在这特定的历史区位里,风气兼南北,言语杂秦蜀,成为嘉陵江文化最基本的特征,其大一统的文化特质构成了凝聚力的核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今天,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面对强大的全球一体化压力,如何既顺应世界潮流,又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正是各国政府亟希解决的问题。而在迎接挑战的同时,各国的文化及文化产业,也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杨东松,南充市广播电视台编导。

同类推荐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热门推荐
  • 汉末的幸福生活

    汉末的幸福生活

    带着随身空间穿越汉末,种种田,养养鱼,遛马斗狗,赶羊放牛。 打打杀杀非我愿,逍遥种田才自在。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天神的欲望

    天神的欲望

    最后,王子都没能如愿与偿,因为,他们两个相爱了。
  • 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方史料解读东北抗战14年

    最漫长的抵抗:从日方史料解读东北抗战14年

    这是一部军事历史类的纪实作品。本书以作者首次在日本搜集到的四百多张日方照片和地图为线索,通过对这些照片中的历史信息进行中日史料对照分析和考证,揭示了东北正规军、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地区于1931年至1945年那段艰苦不屈的抵抗经过,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研究价值。
  • 甜田农妇很可餐

    甜田农妇很可餐

    成亲当日,新娘半路跟着别的男人跑了,众人都等着看他笑话。她却一身嫁衣,上了他的花轿。倾城之貌,众人羡煞。公婆吝啬贪财,兄嫂尖酸刻薄,财主刻意刁难,何妨?有夫如此,妻复何求?白手起家,一遭致富。逃嫁新娘想吃回头草?她笑:“不好意思,农药已打,想死趁早。”各方亲戚上门打秋风?他笑:“媳妇有旨,慢走不送。”“我只知道,与我拜堂成亲的是你,我疼着爱着的也是你,其他的什么,我都不在乎。”“我既然已经嫁给了你,本该与你同甘共苦,你疼我爱我,我便知足。”大嫂污蔑:长得就是一副狐媚样子,专门勾引男人,一看便知道不是清清白白的良家女子,谁知道是不是被人用烂了的破鞋。她却道:照这个说法,以大嫂的容貌,一定是世上最清白的良家女子了。二嫂忠告:都说男人一有钱就变坏,你家那口子你可得看紧点儿。她轻笑:我宁愿相信母猪能下蛋都不信他会对我变心。她问道:相公你会一直这样宠我爱我事事顺着我吗?他宠溺道:娘子请下旨,若是抗旨不尊,就地正法。
  • 囧仙初体验

    囧仙初体验

    某仙穿了,某仙遇美男了,某仙毅然决然的倒贴了,同时也不小心被人别倒贴上了,某仙怒了。“呀~~~呆!大胆妖孽,竟他娘的比我还主动,说!你予以何为!!”“别以为你露个大腿我就会就范,我可是,,可是,哎你能不能把上衣也脱了”“你个愣头青什么时候能有点带智商的样子阿?”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今天开始做召唤师

    今天开始做召唤师

    (完结)实验体D穿越为苏家废物,什么丑女,什么废材,全部给我洗干净眼睛重新看!废材丑女一夕翻身,势要惊艳天下!没娘爱,没爹疼,不要紧,自有神王爱护,魔君暗助,各路神兽争相当小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就风云第一人。不料却遇上了世间最尊贵无耻腹黑的的他……新书《异能少女重生:帝少夺吻99次》,废柴重生,被高冷男神宠溺,打脸各路奇葩的甜宠故事
  • 捡来一个太子妃

    捡来一个太子妃

    求神拜佛一百次,终于在救落水儿童时腿抽筋成功穿越。可是……人家都是穿成相府千金或者公主,为啥她命背的穿到了深山老林?什么穿越定律在她身上完全不适用,遇上的第一个男人不是命定的男主,摔倒了也没人扶,反倒成了被使唤的丫头片子!“小师妹,今天的衣服就麻烦你了……”狐狸似的二师兄笑眯眯的说道。“乖徒儿,今天的晚饭归你负责……”看上去慈祥实则奸诈的师父又道。苍天啊,怎么让她摊上这类人?!大师兄快回来救救我……可是不等那个神秘的大师兄救她于水火中,一道圣旨赫然降下。她……她竟然被册封为太子妃?都说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大婚之夜,她把太子殿下踹下床,从此烦扰之事接踵而至……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