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400000006

第6章 释“密”

释“密”

钟如雄 刘春语

摘要 《说文·山部》云:“密,山如堂者。从山宓声。”许君之训,前人多无异议。“密”为何会取象于“如堂之山”?本文通过远古穴居文化以推求其构形理据,认为“密,从火从宓,宓亦声”,构形意为紧靠火塘的对称土床,本义表示性伴侣紧靠、亲近。

关键词 上古汉语;密;字义;考释

《说文·山部》[1]190云:“密,山如堂者。从山宓声。”此条诠释有两点需要再斟酌:一是构形,二是本义。

一、“密”从火从宓,宓亦声

许君说“密”字的构形“从山宓声”,归属形声字。但从其形体嬗变来看,应该释为“从山从宓,宓亦声”,属于会意兼形声字。“密”甲骨文初文作“宓”,故徐中舒先生说:“卜辞以宓为密。”[2]1027现出土的甲骨文偶见“密”字,而初文“宓”字异体较多,或写作摊(一期《铁》一二六.二)、贪(一期《戬》四七.七)、痰(一期《乙》六九二九),或写作滩(四期《粹》一五八六)、瘫(四期《屯南》三〇七)、(周甲《探》二二)等[2]804,据林义光、裘锡圭先生考释,它们都是“宓”字的或体。裘锡圭先生说:“西周时代的事于曾鼎有从‘宀’从二戈的‘’字。古文字偏旁单复往往不别……‘’字,林义光释为‘宓’,似可信。”[3]10-11关于“宓”字的构形,至今均祖许慎形声之说。《说文·宀部》:“宓,安也。从宀必声。”其实“从宀从必”,是个会意字。

“宓”字所从之“必”表示何种意义?《说文·八部》:“必,分极也。从八弋,弋亦声。”这条训释令人困惑。按杨树达先生“形声字义实寓于声”之说[4]38,作为“亦声”的“弋”在“必”字中表示什么意义呢?最早提出疑义的是郭沫若先生。他说:“余谓必乃柲之本字,字乃象形,八声。即戈柲之形象,许书以为从八从弋者,非也。其训‘必’为‘分极’乃后起之义,从木作之柲字,则后起之字也。”[5]179裘锡圭先生在认同郭氏析形结论的基础上,再对甲金文中的“弋”与“戈”作出区别,认为“必”字并非从“弋”,而是从“戈”。认为:甲骨文的“、、等形,如果去掉象戈头的一横,剩下来的象戈柲的部分……跟金文‘必’字所从的必一样,也是‘柲’的形象初文。”[3]8但是,由“柲”的初文“必”与“宀”组合构成的“宓”,为何会表示“安”义,裘先生未作讨论。

《说文·木部》云:“柲,也。从木必声。”又云:“,积竹杖也。从木赞声。一曰穿也。一曰丛木。”“丛木”小徐本作“藂木”,徐锴系传:“即矛戟柄,亦谓之庐,亦曰矜”;“训‘穿’即‘钻’字也。‘藂’即音‘’也。”[6]116-117段玉裁在“殳”下注:“凡戈矛柄皆积竹,而殳无金刃,故专积竹杖之名,庐人为之。”[7]118许君以“”释“柲”,而“”则有“柄”、“穿”、“聚”三种解释,哪一种解释才是“柲”的本义呢?《左传·昭公十二年》:“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楚]王入视之。”杜预注:“鏚,斧也。柲,柄也。破圭玉以饰斧柄。”从杜预的释语“破圭玉以饰斧柄”来看,“柲”是指经打磨后包夹在斧柄两侧的玉片。可知“柲”的本义是镶嵌在斧、槌、剑、杸等工具或兵器手柄两侧的半圆形玉片、木片或竹片,使用时令掌心滑动不易起泡,并非直接指“柄”,尔后才泛指手柄。

郭沫若先生说“必乃柲之本字”,那么,表示镶嵌在斧、槌、剑、杸等工具或兵器手柄两侧的半圆形玉片、木片或竹片的“必(柲)”与“宓”字所从的“必”是否同一个字呢?

考古学家认为,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北方聚落建筑均为半穴居形态,如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其聚落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长短径分别为183和166米,四周有一道壕沟,宽约1.5-2米,壕沟内布满半穴居式建筑100余座,其中大者将近60平方米,中型则30平方米,小型则不足20平方米。室内呈圆角方形或长方形,中间有一圆坑形火塘,周围摆放着主人用的生活和生产工具如陶钵、陶罐、石锄、石铲、骨锥、骨鱼镖等。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半穴居式聚落规模虽然有所扩大,但室内的格局没有多大改变,如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山东长岛北庄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等,凡20-60平方米以上的半穴居屋,中央都有火塘,人吃住都在火塘周围,有的在火塘两边设有低矮而对称的土床。[8]135-137徐中舒先生在《黄河流域穴居遗俗考》中说:“从殷墟发掘所得,黄河流域,至少是殷墟一带,当盘庚未迁殷以前(公元前14世纪前),那些地方还只有地下的大批竖穴和窦穴。地面上建筑用铜柱础和版筑基址,还要等到盘庚迁殷以后,或者还要迟到殷商灭亡不久以前(公元前12世纪)才出现呢!”“穴居时代,生活简单,一室之内,中置炉火,昼则围炉而食,夜则围炉而卧,故盧字从虍,象兽皮屋顶,从由皿,由皿并陶器,供炊爨用;故从盧之字,有室庐及炉灶义。”[9]789、793我们将穴居时代居室的三大特征“穴居屋”、“中央火塘”和“低矮而对称的土床”联系起来分析,大致能勾勒出远古先民的穴居生活景象:在20-60来平方米的洞穴中,中央火塘熊熊燃烧,上面悬挂盛满水的陶罐,紧靠火塘两边的是低矮而对称的土床,洞穴周围堆放着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洞穴主人围着火塘饮食睡卧,火塘中的熊熊大火一刻不停地燃烧着。这就是“宓”字的取象原型。据此推断,“宓”所从之“宀”象洞穴,“必”象紧靠火塘两边对称的土床,与“柲”字所从之“必”形似,故后世混用而无区别。

“宓”,甲骨文初文无“火”形,后增“火”转形为,而《说文》则云 “从山宓声”。许君从“山”之说,源于对“火”的误解。汉字发展到秦时小篆,“山”、“火”早已混形,极难分辨,即便在甲骨文中,“山”与“火”二形也很难区分。甲骨文的“山”或作(一期《合集》六五七三)、(三期《甲》一九三七)、(四期《邺》三.三八.四)、(周甲《探》二四);“火”或作(一期《合》二〇九)、(一期《合集》一一五〇三)、或作(一期《后下》三七.四)、或作(三期《甲》一九三七)、兆(三期《南明》五九九)、蛰(三期《宁》一.四八四)或作(四期《邺》三.三八.四)、(一期《合集》二〇九)。两字的外形极为相似,古文字学家徐中舒曾告诫后学:“甲骨文中火字与山字形近易溷,当据具体辞例辨别之。”[2]1109甲骨文未见“密”字,周代金文作,原本对称的土床讹变成了,其下所从之“火”与“山”更加相近,而秦代篆文干脆写成了“”。故“密”应释为“从火从宓,宓亦声”。

二、“密”的构形意为紧靠火塘的对称土床,本义表示性伴侣紧靠、亲近

《尔雅·释山》云:“山如堂者密。”郭璞注:“形似堂室者。”[10]《尔雅》的解释为《说文》所宗,而后世注家均理解成“像堂室一样的山”。段玉裁注:“密主谓山,假为精密字,而本义废矣。”[7]桂馥义证:“‘山如堂者’者,《广韵》引作‘山脊也’。《释山》‘山如堂者密’,郭云:‘形如堂室者。’”[11]《汉语大字典·宀部》也云:“形状像堂屋的山。”其实,造成后世理解错误的根源在《尔雅》,而《尔雅》解释的文献依据是《尸子·绰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12]695《尸子》所谓“堂密”并非指山或山的形状,而是指人造的高而平的土台,相当于“堂堭”、“殿屋”。《说文·土部》云:“堂,殿也。从土尚声。”(十三下)段注:“许以‘殿’释‘堂’者,以今释古也。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7]又《殳部》云:“殿,击声也。从殳声。”(三下)段注:“此字本义未见,假借为宫殿字。《[仪礼·]燕礼》[郑玄]注:‘人君为殿屋。’[贾公彥]疏云:‘汉时殿屋,四向流水。’《广雅[·释宫]》曰:‘堂堭,壂也。’《尔雅[·释宫]》:‘无屋曰榭。’郭注:‘即今之堂堭。’然则,无室谓之殿矣。”[7]又《尔雅·释宫》曰:“阇谓之台,有木者谓之榭。”郭璞注:“台上起屋。”郝懿行义疏:“榭者谓台上架木为屋,名之为榭。”又:“室有东西廂曰庙,无东西廂有室曰寝,无室曰榭。”郭璞注:“榭即今之堂堭。”邢昺疏:“堂堭,即今殿也,殿亦无室。”《尚书·泰誓》:“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孔安国传:“土高曰台,有木曰榭。”从以上训词看,上古的“堂”,与“阇”、“殿”同义,复音为“堂堭”,其上或建有木屋,名之曰“榭”。由此可知,《尸子》所谓“堂密”,应作“高而平的土台”讲,与“堂堭”同义,其形似远古穴室火塘边的土床。“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是说常年生活在松树上的松鼠,从没见过殿堂前的美丽杉木。

“密”,《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共收18个义项:1.形状像堂屋的山。2.深;幽深。3.闭;塞。4.秘密。5.隐蔽之处。6.靠近;亲近。7.稠密;浓密。8.坚实。9.细致;周严。10.静默。11.止。12.安,安宁。13.通“蜜”。14.荷根。15.古国名,即密须国。16.古地名。17.旧县名。18.姓。[13]其中除第一个义项不成立外,2-14个义项,按照字词意义的引申的顺序应作以下排列:

①靠近、亲近;安全、安宁;静默。

②隐蔽之处;闭塞;止息。

③深、幽深;秘密;细致、周严。

④稠密、浓密;甜蜜。

⑤坚实。

⑥荷根。

在远古对偶婚时代,伴侣依偎或对卧于火塘,无猛兽袭扰之忧,隐秘安全,故引申为“靠近、亲近”、“安宁、安全”、“静默”;伴侣深居地穴,故引申“隐蔽之处”;地穴封闭,密不透风,故引申为“闭塞”、“止息”;地穴幽深、安静,故引申为“幽深”、“秘密” 、“细致、周严”;伴侣相依为命,情浓意密,故引申为“浓密”、“甜蜜”;地穴土质坚硬,故引申为“坚实”;荷根犹如穴居伴侣节节相连,故比喻“荷根”。《说文·比部》云:“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夶,古文比。”[1]169许君以“密”释“比”,说明“密”的本义为贴近、亲近。《尚书·毕命》:“毖殷顽民,迁于洛邑,密迩王室,式化厥训。”孔颖达正义:“令之比近王室。”孔氏以“比近”训“密”,也证明“密”有贴近、亲近义。

沈福煦说:“在史前时期,我国北方多穴居,这是由于我国北方一带(多指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地层也较厚,所以当时人们便挖土为穴而居之。但是,与巢居一样,考古学家认为,穴居有其发展序列。据考证,最早所挖的是横向的洞穴,后来也因为人口渐多,这样理想的地方较难找到,所以就发展成为斜穴,即坡地上的斜洞穴。后来聚落迁至平原地带,于是就变成了袋形的竖穴。这种竖穴后来渐渐加大加深,用树干(留住枝桠)作为出入洞口的扶梯,上面又加顶盖。以后,也许觉得如此深的洞穴,出入毕竟不方便,于是就改成半穴居的形式。这种形式又由袋形半穴居发展成为直壁半穴居。这种形式的洞穴,都有比较考究的屋顶。屋顶中间一根木头支撑发展成为多杆支撑。最后也与巢居‘自上而下’相仿,渐渐地向地面发展,成了建于地上的建筑。”[14]23王慎行先生说:“时至殷商,平民百姓仍多穴居或半穴居。”[15]在穴居或半穴居时代,我们祖先的生活非常简单,火塘置于洞室中央,昼则向火而食,夜则围火而卧。无论向火而食还是围火而卧,伴侣亲密无间,相依共生,故“比”或取象于洞穴中两人紧靠而食,“必”取象于对着土炕而卧,中间是火塘。火塘文化,乃是华夏民族居处生存的缩影。当今理县、汶川的羌人,凉山的彝人,泸沽湖的摩梭人等,都还保留着火塘文化。吕荔说:“火镰是彝族取火的重要工具,火是彝族先民的圣物,他们用火取暖、御兽、除虫、熟食。在高寒地区的凉山彝族,一年四季离不开火,他们吃在火边,睡在火边,对火的依赖性特别强烈。”[16]西南官话称“烤火”为“向火”,也是远古火塘文化的遗存。“宓”字构形的意象原本有“火塘”的,但很不明显,后增“火”转形为“密”,表意更为直观;后世或省“宀”而作“”,王筠句读:“《玉篇》云:‘同密’。”[17]

参考文献:

[1]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

[2]徐中舒. 甲古文字典[M].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7.

[3]裘锡圭. 释柲[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杨树达.《形声字声中有义略证》[M]//《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3.

[5]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M]//《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四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徐锴. 说文解字系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7]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徐良高. 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徐中舒. 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郭璞. 尔雅音图[M]. 上海:上海同文书局,1985.

[11]桂馥. 说文解字义证[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清]汪继培辑:尸子[M].//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华诸子宝藏编纂委员会编《诸子集成全编》(续编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13]徐中舒. 汉语大字典[M].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14]沈福煦.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5]王慎行. 商代穴居考[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6(8).

[16]吕荔. 凉山彝族漆器纹样研究[J]. 民族学刊,2011.

[17]王筠. 说文解字句读[M]. 北京:中华书局,1988.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On Explaining Chinese Character “MI”(密)

Zhong Ruxiong, Liu Chunyu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Abstract: In the earliest Chinese dictionary SHUOWENJIEZI(说文解字),”MI” is explain as “mountain shapes like a southfacing central room, the character is with ‘shan’(山) as its ideograph component and with ‘mi’(宓) as its phonetic indicator.” Xu Shens idea is generally agreed by former scholars. However, why has the character “MI”(密)taken the meaning of “mountain shapes like a southfacing central room?” We ascertain the figure of the character by studying the culture of the ancient troglodytism and conclude that “MI(密) uses both character ‘shan’(山)and ‘mi’(宓)as its ideograph components while character ‘mi’(宓) is also as its phonetic indicator.” Its configurational meaning is symmetrical soil beds closely abut against the Chinese fireplace in the central of room, and then its meaning amplified on the closeness and intimacy of sexual partners.

Key words: character MI(密);word meaning; explanation; ancient texts

同类推荐
  •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税务登记种类和对象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具有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都应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复业登记、注销登记、《税务登记证》验证、换证、税收证明管理等。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陪孩子一起成长:与家长谈中小学教育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报纸、刊物、书籍、文件上,出现在一般老百姓的话语中。如今,恐怕很难找到不知道“教育”或不懂得教育是什么的人了。然而若要给教育下个定义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也很熟悉家庭的含义,然而,当我们给家庭这个词下定义时,却感到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社会学、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的专家学者是这样解读家庭的。家庭也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我们精心编著了此书,意在为家长提供中小学教育的全面指导。
  •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位于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距华北战略要地石家庄90公里。西柏坡背靠太行山、面对大平原,能攻能守、进退有路,具有独特的地利优势。更重要的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早在1931年,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到1937年,平山县的党员近2万人,同时,该县组建了2000人的“平山抗日团”,被毛主席誉为“王者之师”。此外,平山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这正是党中央由延安迁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热门推荐
  •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是一门成功必修课,是洞悉先机、掌控全局的保证。《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由盛乐编著,学会读懂和使用身体语言,对身体语言的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为你破译身体语言的种种密码,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你看穿他人的真实意图,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适合大众阅读
  • 碧海青龙传系列六

    碧海青龙传系列六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驭兽妃

    驭兽妃

    她,狄碧落,绝色驭兽师,穿越到古代!
  • 绝色医神

    绝色医神

    推荐自己新文:【天颜】【轻松风,yy无限,男主强,女主更强。双结局。】是据说神秘无踪貌赛天仙的医神?是据说妖娆风情脾气古怪的毒仙?还是一出生就被丢在绝山十六岁接回的骄纵蛮横的相府六小姐?或者说是江湖上人人闻风丧胆的阎罗门的门主罂粟?还是说天下经济命脉掌握者沂阁翩翩俏公子夏沂?亦或者,就是那异世一缕惊艳才绝的幽魂夏依笙?能文能武,善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煮饭煮菜绝对沾毒,却偏偏色香味俱全,银针试不出。且看她如何潇洒走天下!看她怎样轻松玩转这遍地美男的风行大陆!但,若玩转异世之时,她的心悄然遗失,如何是好?而,所遗失的对象,到底是那妖娆魅惑的红衣男子,还是那一直默默守护的他?...亦或者,又是那温柔似水的白衣剑客?...还是,哪个他?一次意外,她失去了对他们的记忆。而当失忆之后,她又将如何再起波澜?最后的归属,孰是孰非?◆美男榜◆冷酷少言莫离(已经被亲亲(紫韵伊雪)领养)“寂,是你的。也只是你的。”◆温柔疏离君澈夜(已经被亲亲(紫殇影月)领养)“我,只是想在你身后守护你,仅此而已。”◆可爱单纯洛言萧(已经被亲亲(夜雨昕雪)领养)“依依,别丢下言言一个人,好不好?”◆邪魅妖娆尹云清(已经被亲亲(某旋涡)领养)“是谁,敢抢我红颜苑的花魁了?”◆霸道别扭钟离玥(已经被亲亲(叆叇云)领养)“你,就这么讨厌我吗?”◆阳光帅气颜初(已经被亲亲(墨燏子)领养)“夏依笙你个没良心的,还笑!”◆高贵忧郁钟离陌(已经被亲亲(莫莫馨)领养)“依笙...男女授受不亲的...”◆强大多变夏依笙(已经被亲亲(ya336699)和(到达未来)共同领养)“不要以为,我失忆了就可以为所欲为。我的底线,你不能碰。”【支持某殇的方式】:one:注册潇湘会员,点击收藏此书。two:点击投票推荐。three:在最下方发表留言。four:加入‘依笙天下’,群号:73087464。喜欢某殇文滴亲去加群讨论一下哦~~敲门砖:文名。five:送火红火红的鲜花。six:送闪亮闪亮的钻钻。◆【推荐好友滴文文】佳佳【极品妖妃】随心【误惹黑道总裁】小鬼【冷面王爷不冷妃】依依【霸上美人父】欣晨【残欢】蝶青【不负相思引】丫丫【圈养迷糊小涩鬼】音音【孽爱宠情】雪馨【魅夜罂粟冷公主】
  • 数学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数学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嫣然斗遍六宫妃:闲步烟云

    嫣然斗遍六宫妃:闲步烟云

    她有美眸如烟,她有浅笑如云,她以金绣名响天下。为救父兄,她替公主出嫁,嫁给敌国皇帝为妃,只为偷取事关天下的烟云霓裳。她成功了,却在那一刻发现,深深爱上了他。错误难改,江山不再,面对三千兵甲对她的讨伐,他只得将一杯毒酒推到她的面前。饮泪绝别,她饮下毒酒,却又离奇醒来。她成了新国皇子之妃,被他戏弄于指掌,只为遗腹骨肉委曲求全,只为重夺江山甘当筹码。试问一介红颜,如何四两拨千斤?且看大梦尽头,谁共闲步烟云?      
  • 做偶像老爸老妈

    做偶像老爸老妈

    在孩子的眼里,凡是比他厉害的人,他都称为偶像,所以他们有很多偶像,家长首当其冲,理所当然成为他们的偶像。《做偶像老爸》实际上,每个孩子的心中,父亲会是他的第一偶像。父亲爽朗的笑声、豁达的胸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偶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偶像老爸要在很多方面“考核过关”,才能在孩子心中保持“光辉”的形象。
  • 日头日头照着我

    日头日头照着我

    长篇女性小说,冀中平原的清明上河图。催人泪下的小说不在少数,可是,《日头日头照着我》让读者流下的泪水,已经超越寻常意义上的感动或是震撼,它源自于我们胸口不曾寒凉的热血,不曾泯灭的真心,不曾被世事诡诈磨尽锋芒的“高尚的冲动”。
  • 经商百诫

    经商百诫

    商人所置身的社会和周遭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商人必须不断地充实和改进自己,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商人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强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商人的行列中新的冒险者的不断涌现,而且也得益于财富的大量积累。后者是当今社会庞大的企业规模和庞大的市场的必然产物,它为商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商人成为对社会有着独特贡献的人。面对金钱的诱惑,一些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下海“捞”一把,他们只看到了利益,没有意识到商场中的危险。
  • 凤逆天:妖娆庶女

    凤逆天:妖娆庶女

    一场传说引一番风云变化,手握龙脉秘密的她九死一生,被最爱的人所骗,被嫡姐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她生不如死万劫不复,最终被一场大火结束生命。一场意外的重生,她步步为营誓要将所有负她害她的人都一网打尽,斗疯嫡亲姐姐,整跨大夫人,谋害逸王爷,使两大帝国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