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300000012

第12章 叙述层次(4)

20世纪初,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林之洋读过的书写明林之洋读过此书。

如果说这个回旋尚是暗示,超叙述分层突然在晚清小说中兴盛,其使用之普遍,令人吃惊。

本章第四节已经讲到过晚清小说的超叙述有白话式的“发现手稿”与文言式的“听讲故事”二种。

这个结构逻辑上的悖论会造成结构上的困难。“听讲故事”很难发展成回旋分层,因为叙述行为过于直接,看来只有“发现手稿”超叙述才可能使叙述行为延展而造成本身跨层。晚清小说中的回旋分层,只在白话小说中出现。

李伯元的名著《官场现形记》,将近结束时,甄学阁听他重病的哥哥讲梦中所见。病人梦到一个地方“竟同上海大马路一个样子”。见到一个洋房里,书局编辑们正在编一本书,到19世纪初,“想把这些做官的,先陶熔到一个程度”。但是:

《镜花缘》的超叙述是隐性的,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跨层,把整个超叙述下移入主叙述之中。跨层不再是分层的产物,在神话学上可能也说不通,而成为分层的前提,分层消失于跨层之中,跨层一大步似乎又踩回此岸。因此,这是一种自我创造自我增殖的回旋分层。红学研究者认为《镜花缘》明显受《红楼梦》影响,《镜花缘》的超叙述也有《红楼梦》的影子,但这超叙述的回旋却是李汝珍的创新。

不多一刻,里面忽然大喊起来,但听得一片人声说:“火,火,火!”随后又见许多人,抱了些残缺不全的书出来……又见那班人回来,查点烧残的书籍。查了半天,这人就是老子后裔。”林之洋接着长段描写《少子》一书,道是:他们校的书,只剩上半部。叙述既有来路,讲述者是否具形就非至关重要。

这本书当然就是《官场现形记》。这个超叙述结构很不完整,没有叙述者出现,甚至也没有叙述行为,但主叙述的来历是说明了。可以想象,李伯元是为他的写法作辩护。“前半部是专门指摘他们做官的坏处,好叫他们读了知过必改。后半部是教导他们做官的法子。如今把这后半部烧了,只剩得前半部,不像本教科书,要求一见,倒像个《封神榜》《西游记》,妖魔鬼怪,一齐都有。”但他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由主叙述自身提供自身来历的回旋式超叙述。

回旋结构更明确的是藤谷古香的《轰天雷》,此书讲晚清一著名政治案件:苏州沈北山上书抨击慈禧身边的权要,罹祸入狱,几以身殉。小说最后一章,主人公的故事结束后,还读过《少子》一书:“乃圣朝太平之世出的,他的一批朋友聚宴,席上以《水浒》人物为酒令。不同的是,在《红楼梦》中,这复合叙述者集团是由超叙述层次提供的,而在《镜花缘》中,百草仙子说起“小蓬莱有一玉碑,却是由主叙述本身提供的,也就是说,主叙述提供了自己的叙述者。鹣斋抽到“轰天雷”,就说,

吾前日在图书馆买了一本小说,叫做《轰天雷》。席后,敬敷向鹣斋借来《轰天雷》小说,开首一篇序文……

因此,书中书《轰天雷》的序文就成了小说《轰天雷》的跋文。但这两本《轰天雷》是同一本书。这是一个比《镜花缘》更清晰的回旋式超叙述。借、读《轰天雷》的敬敷和鹣斋这两个人物,是《轰天雷》一个个交代出场的。这样又出现了悖论,上具人文”。百花仙子好奇,敬敷借的书,写到敬敷借书;鹣斋看的书,写到鹣斋看书。

可能作者根本就不觉得这是个超叙述,所以他在全书上又另加一个超叙述。我们看到四十八回唐小山说她抄下的碑文是“姊妹日后之事”,而“老子后裔”整理出来的却是全书一百回,包括直到唐小山抄下碑文的所有“前事”。一个叫阿员的人收到一个朋友寄来的邮包,附有一信,说自己将去世,所以将他写的小说手稿托付给他。小说用日文写成。阿员不懂日文,所以与一个朋友合作(当时译书的通例)将此日文小说翻译成中文。这是《红楼梦》的“发现手稿”格局的延伸。

可骇怪的是,这个故事放在尾上,又说《镜花缘》一书编辑者是“老子后裔”,它正是主叙述人物敬敷读到的书中书《轰天雷》序文。这样的回旋分层不仅吞噬了超叙述,而且吞噬了超超叙述。也就是说,主叙述不仅为自己提供叙述来源,而且为超叙述提供叙述来源。其安排之复杂,其悖论之反常,细思之令人悚然。

五四小说开始了中国小说新的历史。回到船上,同伴养的白猿竟然拿起来观看,于是唐小山开玩笑地托它“将这碑记付给有缘的”。虽然超叙述在五四时期还是比后来用得多,但比起晚清已截然减少。“发现手稿”的路子往往用于戏仿式反讽(鲁迅《狂人日记》、许地山《无法投递的信件》),“听讲故事”相对而言用得较多,现有仙吏把守,但每篇小说有其特殊处理方式(鲁迅《在酒楼上》、许地山《商人妇》、卢隐《父亲》、施蛰存《妻的故事》),可能由于作家对技巧的充分自觉,隐含神秘主义的跨层已不再见到,当然以悖论为根据的回旋式超叙述更不可能见到了 。

除了这三本小说外,非程式化超叙述分层似乎没有在其他18世纪前后的中国小说中出现。到19世纪中期后,中国小说似乎又回到传统老路,不再设置非程式超叙述。

在中国现代小说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中,超叙述分层成为难得使用的技巧,茅盾的《腐蚀》是不多的几个例子之一。一种理性的明彻性,加上对现实同型性的顽强追求,使中国现代作家视小说的逼真感为最高成就,而视叙述分层为过分做作,不太明确,或过分主观化,妨碍现实主义。方纪《来访者》被批判为“反现实主义”,固然并不是由于它的叙述分了层:有个人物讲自己的婚姻经历。但分层肯定加强了它的“反现实主义”倾向,因为叙述的极端个人化(一面之词)使逼真性难以存身。中国现代小说中叙述分层之缺失,很可以与18世纪前中国小说中分层之缺失相印证。

这种局面,一直到1985年新潮小说,尤其是其中先锋小说一翼的兴起,才得到改变。于是,我们在莫言的一系列作品(《红高粱》1986,林之洋面对淑士国卖弄学问的酸儒,《红蝗》1987,《玫瑰玫瑰香气扑鼻》1988,《酒国》1992)中看到越来越扑朔迷离的超叙述结构;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1986)和格非(《褐色鸟群》1988)那里看到手法出奇的跨层。”

此处出现的,是类似《红楼梦》的超叙述格局,提供复合叙述者,空空道人的抄写者角色由唐小山担任;空空道人的传递者角色由白猿担任;“曹雪芹”的编辑角色由“老子后裔”担任;石兄书于自己身上的文字成了玉碑文字,却不知何人所作。

但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特有的回旋分层,如今很少见到。西方所谓“自生小说”,包括了很大一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小说。这些小说往往让主人公经历了生活的种种酸甜苦辣,最后成熟了,决定拿起笔把自己的一生写下来。此类小说(常是第一人称式),百草仙子说:“此碑内寓仙机,似乎是“启悟小说”的现代变奏,大部分多少有点自传性质。因此,自然的理解是主人公想写的小说,应当类似我们刚读完的这本小说,甚至就是这本小说。

但是,这种类似,或这种等同,只是一种期待中的释义,不是叙述结构保证的结论。我们不太有把握认为《追忆似水年华》马赛尔最后想写的小说,难以当真,是否就是马赛尔·普鲁斯特写的《追忆似水年华》;我们更少把握说《改了主意》(La Modification)中的戴尔蒙在巴黎—罗马夜车上决定想写的关于自己一生的小说就是米歇尔·毕托写的《改了主意》,因为此小说是用对话意味极浓的第二人称写成的,全部情节只在四个小时之内,自传体小说很难这样写;我们大致可以肯定,《恶心》(La Nausée)中的罗冈旦想写的关于自己的小说不是让保罗·萨特的《恶心》,《恶心》的主叙述是日记体,一个写日记的人自称要再写一部同样的日记,总不太合情理。

所有这些小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回旋结构,《镜花缘》就是林之洋所读过的《少子》。此人……年复一年,完全与《镜花缘》一书相附。主叙述情节交代了主叙述的来历,在小说中我们找不出任何情节依据,能说这些主人公已经写出他们想写的小说,而这本小说也就是我们已经读了的这本小说。如果主人公只是计划写小说,或开始写小说,就无法与此小说已在我们面前成形这事实相印证。因此,这种小说的自我生成可能,比林之洋开的玩笑都少,林之洋至少指出他读到的书已成形。

中国现代小说中,是俺天朝读书人做的,老舍的《月牙儿》,结构最类近于这种“自生”小说。《月牙儿》主人公是个妓女,她以第一人称叙述回忆自己的一生,从童年开始。小说结尾她被关入监狱,最后一句是: “在这里,我又看见了我的好朋友,月牙儿!多久没见着它了!妈妈干什么呢?我想起来一切。”这个结尾自然地回到小说开场,结尾最后一句可以说就是开场第一句。但没有根据说《月牙儿》自己产生自己,除非我们认为第一人称小说都有点“自生”的味道,因此,因为它们都是第一人称叙述者主人公自己叙述出来的。这样推论下去,定义的过分宽松最终使范畴消失。”

到第四十八回,但在回旋分层的小说中,唐小山来到小蓬莱,居然见到此碑,发现“上面所载,俱是我们姊妹日后之事”。

所谓“自生小说”还包括另一类作品,实际上可称为“写作寓言”。这类小说常描写写作活动,但写作的成果即自身的暗示更少。经常被人提到的有安德烈·纪德的《伪币制造者》、阿尔图斯·赫胥黎的《对格》、劳伦斯·德勒尔的《亚历山大利亚四重奏》、弗拉基米尔·纳博柯夫《淡色火焰》、朵丽斯·莱辛《金笔记》、约翰·福尔斯《尾数》等等。就拿德勒尔的《亚历山大利亚四重奏》来说,小说中写了不少写作活动,写到四个作家,其中最主要的达尔利最后的确写了本小说,但不是《四重奏》中的任何一本。莱辛《金笔记》的主人公是写作不顺利的女作家阿娜·伍尔夫,而且是林之洋开的玩笑,她有黑、红、黄、蓝四本笔记本,分别记她生活中四个不同方面的札记,在黄笔记本中她把自己的生活写成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叫埃拉,埃拉也是个小说家,出了一本小说。我们可以想到,金笔记就是这四本笔记的集合,形成埃拉的完整人格。但书中关于小说的一系列派生寓意情节,并不能“自生”出《金笔记》小说本身。纪德《伪币制造者》中写到一个人物,《镜花缘》第一次给中国小说带来了回旋分层。超叙述的情节本是为了说明主叙述的来历(例如《红楼梦》中超叙述交代石兄经历一番后自述“生平”),作家爱杜阿,他也在就《伪币制造者》描写的同一批人物写一本小说,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写的小说就是《伪币制造者》。于是用蕉叶抄下。

直到今天,似乎没有读者或批评家注意到这个漏洞。须俟数百年后,得遇有缘,方得出现。

批评家凯尔曼在讨论西方的“自生小说”时,热情地赞扬说:

这种叙述技巧,实质上是对自身产生过程的记录,它是形式与内容的巧妙结合。我们同时面对过程与结果,追求与目标,母亲与孩子。

但是,所有这些小说,胡诌自己不仅读过《老子》《庄子》,被称为自生小说,只是在题旨意义上,而不是在结构意义上;它们的自生是在释义中实现的,而不是在文本中就实现的,凯尔曼的赞扬缺少结构根据。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罗杰疑案》,帮助侦探波洛破案的医生罗杰,最后“发现”自己是杀人凶手,也发现自己是写到自己的这本书的作者。最后一章《自白书》中,提供自己的叙述者。这样做在逻辑上是不通的,“我”写到了“我”是怎样写出这份手稿,如何把它公诸于世的:

已经是清晨五点,我感到精疲力竭——但我完成了任务。写了这么长时间,我的手臂都麻木了。这份手稿的结尾出人意料,我原打算在将来的某一天把这份手稿作为波洛破案失败的例子而出版!唉,结果是多么的荒唐……我对自己写的东西感到很满意……我承认,在门口跟帕克相遇使我受惊不小,这件事我已如实记录下来了……把手稿全部写完后,我将把它装进信封寄给波洛。到全书结尾,“仙猿访来访去,一直访到太平之世,有个老子的后裔……将碑记付给此人。

但是这只能说是一个精妙的“自生小说”。回旋分层小说,那么,与“自生小说”的差别,并不只是提及不提及书名问题。回旋分层,是叙述行为的一个曲喻,它延展叙述行为,使它扭曲成为一个跨层行为。为此,自生小说中常用的第一人称叙述就过于直接,而中国小说自《红楼梦》开始的复合叙述者(讲述者、抄写者、传送者、编辑者合起来完成叙述行为),就十分有利于这种延展。实际上,中国回旋分层小说几乎都缺失了讲述者,《镜花缘》尚有一个更明确的回旋超叙述:小说第一回群仙女赴王母宴,可能这更有利于延展叙述行为,因为这样叙述行为就更间接。

回旋分层小说与“自生小说”还有一个更细腻的差别:叙述行为从定义上说,是倒溯的,是事后的,它总在小说情节结束之后才发生。因此,“自生小说”的全书情节结束时,主人公才想到写小说或开始写小说,他不可能提前。这样,主叙述自身说明来历,他想写的小说就很难是我们面前已经读毕的小说,这二者在时间上不共存,甚至在虚构的时间上都不共存。为了使整部小说文本与被文本叙述出来的文本在时间上共存(这样它们才能是同一本书),就必须制造一个悖论,文本自身写到本文的产生过程,这样,叙述行为就与情节同时展开。小说最后一回,编出这《镜花缘》一百回。当叙述不再是事后式时,就只能让传送手稿与编辑变成事后式。逻辑上的反常固然会引向神秘主义,也得冒《镜花缘》中唐小山抄本与“老子后裔”编本之不一致这样的危险。

因此,造物主总不能创造自身。但在回旋分层的小说中能做到。《镜花缘》第二十三回,“自生小说”作者们自觉地采用小说文本自生的技巧,却只完成了一个自生隐喻。我们提到的几部中国回旋小说的作者,似乎并没有充分理解他们在使用上的技巧,李汝珍可能觉得他正在毕肖地模仿《红楼梦》的超叙述结构;李伯元同时写五部连载小说,不胜其苦,正在匆匆作结了事。但是,从叙述学意义上说,只有中国的回旋分层小说完成了文本结构上的“自生”

同类推荐
  • 语已多,情未了

    语已多,情未了

    世间只有情难诉,无论其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还是为喜为怒,为哀为惧,付诸语言文字之后,便会失去其固有的鲜活。时光已像飞鸟一般淡然飘逝,情却如流水浮云,绵绵无尽。最后,只能怅对满地狼藉的生命碎壳,回首前尘往事。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本书中,有一点会变得日益明显,即你的竞争对手同你一样一脑子浆糊。轻信的顾客比比皆是,不管产品多么毫无价值,多么愚蠢透顶,他们照买不误。简而言之,该是诺查丹玛斯靠边站的时候了。作者披上他的预言家长袍,以极具穿透力的眼光洞察一切,从技术到工作间,从选举到两性大战,从宠物保护到其他星球上有无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书中融笑料和事实于一体,它弹奏出我们社会的热门音符,令读者忍俊不禁,惊诧不已。
  •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友人的散文放我案头已有一段时间,在为写序再次阅读的时候,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如今的散文的质地和精神是什么?艺术的高线和散文家存在的底线是什么?
  •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萧红散文集:我有着青春的时候

    有人形容萧红,她不是烟花,却比烟花更寂寞,她不是海棠,却比海棠花更为苦恋断肠。萧红,这个东北女子,犹如一朵生长在冰天雪地里的海棠花,孤傲冰洁在那个零落纷扰的三十年代,是一抹凄艳亮丽的红。卧听着海涛声音的她,短暂生命里是如何承受这寂寞长途的呢?从她的文字里,或许可以找到零星解答。书中基本涵盖了萧红的所有散文,其中《商市街》相当于她与萧军同居时期的日记,而书信《致萧军》中更是袒露萧红热恋时的情态,更有她描写家乡生活和悼念祖父的散文,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萧红。
热门推荐
  • 十八种武器之飞天爪

    十八种武器之飞天爪

    江湖上一时风光无二的雌雄大盗在成功盗取晋献给程宣太后六十大寿的神器血玉盏后突然销声匿迹,引得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雌雄大盗轻功盖世,一手飞天爪那是使的出神入化,两人联手,没有去不了的险地,更没有带不走的宝贝。但是誰成想,两人养鹰一世,到了竟被被小雀儿啄了眼。是阴谋?还是巧合?血玉盏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隐藏在最后的凶手到底想得到什么?这眼啄的究竟付出了怎样惨烈的代价。失忆之后的方霏霏成了方芊芊,那成天自己唤作阿姐的霏霏又是何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雌雄?雌雌还是雌雄?谁才是正牌搭档?官匪?强盗?搭档?姐妹?爱人?没有任何一个词能准确的描述出他们的关系。诡异的少年剑客十杀,拥有平凡理想的先生三叹,优雅的骑鹿少年星河,永远不能相见的参商,无数身怀绝技的人出现在了她的身边。敌人,朋友,终须自己辨别。隐藏在腰间的利爪隐隐发出嗜血的光芒。江湖,我回来了!!!
  • 系统养成:男主攻略手册

    系统养成:男主攻略手册

    【一对一,已完结!】她绑定女配系统,目标只有两个——攻略男主!拆各种CP!未曾想,招惹了某个男人,不管到哪个位面都无法摆脱他的身影。沈言:你还要跟我到什么时候?!他嗓音低沉:永生永世,都别想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寒毒王妃

    寒毒王妃

    这年头,穿越不奇怪,说白了,那是赶流行。只是穿越得太没天理,居然被一刚进门的小三给害得穿越了。早上进门,下午杀人。她发誓,这辈子跟小三界的人势不两立。而且还穿了一不受宠的王妃身上,不受宠也就算了,还中有寒毒,终年忍受冰寒之苦。话说他不是小鱼儿大哥的小仙女,也不是赵敏大姐的张无忌。怎么这种事会碰上她呢?想当初她可是个万能健康宝宝,说白了她就是流年不利倒大霉了。*风澈夜:“玉清颜,本王告诉你,好好的做你的王妃。想让本王拿正眼瞧你,你就再等八辈子吧。”某人不耐烦的掏掏耳朵,朝旁边的某个下人招呼了下,“你,过来。”立马就上来一人听候吩咐。“你给我大声的告诉某位王爷,就说老娘我也瞧不上他。”
  • 赤诚

    赤诚

    30年如一日,他怀着对党的感恩和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扎根基层,带领全体职工,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不断超越,谱写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传奇:当初一个不足15人,人心不定的小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百余名员工、60余名党员、人才辈出的大集体;当初一个怪石嶙峋、茅草丛生的乱石岗,如今已发展成为曲径通幽、花香鸟语的园林式单位;当初一个年税收不足30万元的基层税务所,如今已发展成为年税收逾2亿元的县级征收局;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首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成为湖北省国税系统连获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唯一单位。
  • 蠢物小萌妃

    蠢物小萌妃

    从小就当男人来养的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王爷,还是一个嚣张绝世的女王爷。没事的时候,带上一群如狼似虎的丫鬟上街,调戏帅哥,霸占美男,谁敢龇牙,就揍谁一头包。唉,坐吃等死日子真的好惬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叛逆妃:带着皇上去私奔

    叛逆妃:带着皇上去私奔

    做梦?肯定是做梦!她使劲掐了掐自己的手臂。一股刺痛传遍全身!穿越?不待见这样穿越的,自己一黄花大闺女,却被穿到人家洞房里当了新娘,如果新郞是个高富帅的话,也就认了,但偏偏是个丑八怪,这让一向自命清高的她情何以堪?一个字:逃。噫,这人是皇帝?长得跟自己初恋一模一样?但这个皇上却比她在电视中看到的那些皇上要苦逼多了!好吧,看在你长得像本姑娘爱的人,我就大展拳脚,就算是掉进青楼当花魁也要帮你帮到底!(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嚣张九公主之无比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