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08

第8章 里仁第四(1)

本篇共二十六章,主要论述君子成就“仁”的途径。孔子认为,“仁”对君子的要求虽然很高,但只要把“仁”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也可以达到“仁”的境地。首先,要选择风气好的环境居住,这是培养“仁”的社会环境(即“里仁为美”);其次,在人生的不同境地都能安于“仁”,这是培养“仁”的主观努力(即“仁者安仁”);第三,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守正道,而不能违背“仁”的原则,这是成就“仁”的内在修养(即“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本篇的大部分章节,都是围绕“仁”这个中心,通过谈论对“道”的态度、义与利的关系、孝亲的原则,以及“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作风,等等,揭示了“仁”在待人处世、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在本篇第十五章,曾参以“忠恕”概括孔子“一以贯之”的学说。忠恕之道就是待人之道,其核心就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忠恕体现了“仁”的基本精神,忠恕之道就是仁道。

4.1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译文】孔子说:“居处在民风淳朴的地方是理想的。选择住处不考虑民风是否淳朴,怎么能说是明智呢?”

【注释】①里:宅院,居处。仁:仁爱。这里指民风淳朴。美:完美,理想。②处:住处。

③知:通“智”,明智。

【解读】孔子认为,民风体现一个地方民众的品德和素质。民风淳朴,体现人的仁爱、遵礼;民风粗野,反映人的品德、素质低下。因此,孔子认为“里仁为美”,选择居处一定要选择民风淳朴的地方。后来出现的“孟母三迁”的事,也体现了孔子“择居而处”的思想。现实生活中,不但居住要考虑环境,而且交友要考虑其人品。否则,与好逸恶劳、不求上进、贪财好利的狐朋狗友交往,其后果不堪设想。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②。仁者安仁③,知者利仁④。”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处于困窘,也不能长久处于安乐。仁爱的人安于仁,明智的人利用仁。”

【注释】①约:穷困,困窘。②乐:安乐。③安:安于,对环境或事物感到满足。④利:利用。

【解读】孔子通过对三种人生境界的叙述,说明对“仁”的不同态度,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困窘和安乐的环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品德,没有仁德的人自然不能久处;对实行仁德是否感到心安,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仁德的标志,仁爱的人自然安于仁;明智的人认识到仁德对他长远而巨大的利益,所以能够实行仁(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三种人生境界中,孔子认为“仁者安仁”是最高境界,这体现了孔子思想中以“仁”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恶人②。”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喜爱好人,憎恶坏人。”

【注释】①好:喜爱。人:这里指品德好的人,即好人。②恶:憎恶。人:这里指品德不好的人,即坏人。

【解读】孔子在这里提出了爱与憎的原则,足见他提倡的“仁者爱人”不是无原则的爱。由于他始终坚持爱憎分明的原则,他官至司寇而能弃官不做,周游列国而不被重用。这个原则,源自于他的“仁”的思想,体现了他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态度。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仁者……以真情示人,故能自有好恶。”

4.4子曰:“苟志于仁矣①,无恶也②。”

【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行仁,就不会有恶行。”

【注释】①苟:连词。假若,如果。志:立志。②恶:指恶行。

【解读】人的行为包括待人和处世。待人应爱憎分明,处世应明辨是非,其根源都在“仁”。因此,孔子认为一个人立志行仁,才不会有恶行。注重品德、情操的修养,以仁德之心待人和处世,就能成为一个仁爱善良的人,这是孔子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①,不处也②。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③,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④?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⑤,造次必于是⑥,颠沛必于是⑦。”

【译文】孔子说:“富有和显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不能得到。贫穷和微贱,是人们所嫌恶的,不依正当的途径摆脱它,不能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怎么成就名节呢?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仁,仓促紧迫时一定这样,颠沛流离时也必须这样。”

【注释】①以:用。道:方法。这里指正当的方法。②处:处理。这里指接受、得到。③得之:应为“不得之”,即“去之”,意思是抛弃、摆脱。焦循《论语补疏》:“古人文法有急缓。不显,显也,此缓读也。《公羊传》:‘如勿与而已矣。’何休注云:‘如即不如,齐人语也。’此急读也。以得为不得,犹以如为不如。”(见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④恶(wū):疑问代词。怎么,如何。⑤无:没有。这里意思是不会。终食之间:一顿饭的工夫,指一刻、任何时候。⑥造次:仓促,紧迫。于:介词。为,是,这样。⑦颠沛:倾覆,仆倒。这里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解读】向往富有和显贵,嫌恶贫穷和微贱,是人之常情,孔子也不能例外。但孔子认为,获得富有和显贵,要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穷和微贱,要有正当的途径。否则,就是抛弃仁。针对这种情况,孔子强调,作为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仁。这说明孔子所倡导的仁是贯穿于人的一生、主导着人的一切行为的观念和品德。当今社会,为了追求富有和显贵而不择手段,为了摆脱贫穷和微贱而丧失人格,这样的事比比皆是。可见,在充满竞争、物欲横流的社会,加强品德修养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①;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②。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③?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看见喜欢仁的人、憎恶不仁的人。喜欢仁的人,认为没有什么能超过仁;憎恶不仁的人,他要是去行仁,是不让不仁的东西出现在自己身上。有谁能整天致力于仁吗?我没有见到精力不够的。也许真有这样的人,但我没有见到。”

【注释】①尚:超过。②加乎其身:加在自己身上。意思是出现在自己身上。③力:力量。这里指精力。④盖:句首语气词。也许,大概。

【解读】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新旧制度交替、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时代。处在这样的时代,由于生活的困顿,人们很难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人格、品德的修养上,崇尚仁的人自然很少,因此孔子说自己没有看到“好仁”和“恶不仁”的人。可是孔子并不放弃,他坚信只要有志于行仁,就会有精力去进德修仁,并成为品德高尚的仁德之人。为了重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他与弟子们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宣传他的“德治”和“礼治”思想,即使不被当政者采纳和重用也不懊悔。这种为了理想和信念永不言弃的精神,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

4.7子曰:“人之过也①,各于其党②。观过,斯知仁矣③。”

【译文】孔子说:“人们的错误,各属于一定的类别。观察一个人的错误,就知道这一类人是否仁德了。”

【注释】①过:过失,错误。②党:等类,类别。③斯:连词。则,就。

【解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上的人,或因志趣相投而成为朋友,或因利害相关而结为同伙。总之,从古至今,人是分为不同类型的。因此,孔子认为对人的错误也不能一概而论,仁德的人犯错误和邪恶的人犯错误,有着根本的不同。孔子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错误,来判断一类人是否仁德,是从本质上考察人,是通过“一个人”了解“一类人”。这种由点到面的观察人和事物的方法,值得借鉴。

4.8子曰:“朝闻道①,夕死可矣②。”

【译文】孔子说:“早晨领悟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

【注释】①朝(zhāo):早晨。道:规律,事理。闻道:领会某一道理。这里指领悟真理。②夕:晚上。可:可以。意思是没有遗憾。

【解读】孔子所追求的“道”,不是一般的规律或事理,而是事关品德人性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大道、真理,是处理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准则、规范。对于这样的“道”,孔子要以毕生精力去追求、领悟,这体现了他“重道”的决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4.9子曰:“士志于道①,而耻恶衣恶食者②,未足与议也③。”

【译文】孔子说:“知识分子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粗茶淡饭为耻辱,就不值得与他探讨真理。”

【注释】①士:泛指读书人,即知识分子。②恶:劣。恶衣恶食:不好的衣物和食品。比喻粗茶淡饭。③未足:不值得。议:谈论,探讨。

【解读】孔子认为,有志于追求真理的人应该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为真理而舍弃一切的精神。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中,不乏为了求知而舍弃物质享受,为了做学问而焚膏继晷、潜心钻研的人,也正是这些人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并使他们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李泽厚先生说:“‘士’译知识分子,似正合适。‘士’不只是有知识有文化而已,而是所谓‘有使命感’的人,正‘知识分子’本义。”(《论语今读》)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①,无适也②,无莫也③,义之与比④。”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应当做的,也没有不能做的,怎样做合乎道义就怎样去做。”

【注释】①天下:指天下的事。②适:适合,恰好。《中华大字典》:“师古曰:适,当也。谓事理当然。”引申为应当。③莫:毋,不肯。引申为不能。④义:道义。比:靠近,依从。与比:与它靠近。意思是就怎样去做。

【解读】孔子认为,君子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义”。就是说,要从所遇到的每件事的实际出发,看怎样做才合理,才合乎道义,就怎样去做。这种不以陈见、不按陈规办事的态度,与今人所说的实事求是何等相似!

4.11子曰:“君子怀德①,小人怀土②;君子怀刑③,小人怀惠④。”

【译文】孔子说:“君子爱惜德行,小人关心处境;君子关心遵守法纪,小人关心个人利益。”

【注释】①怀:想念。引申为留恋、爱惜、关心。②怀土:留恋乡土。意思是关心处境。③刑:刑罚。指遵守法纪。④惠:恩惠。指个人利益。

【解读】此章孔子所说的君子、小人分别指君主、官员和普通百姓。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关心的问题自然不一样。但孔子要求君主和官员不能像普通百姓一样,只关心自己的处境,只关心个人的利益,而应该爱惜德行、关心国家大事。可见,孔子对国君、官员这类君子,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是把“德”放在首要位置。如果君主、官员不爱惜德行,不施行仁政,遭殃的就会是普通百姓。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①,多怨②。”

【译文】孔子说:“依据利益来做事,会招致很多怨恨。”

【注释】①放:通“仿”,依据,遵循。行:行事,做事。②怨:怨恨。

【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这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但孔子认为,一个人做事不能只考虑“利”,而应该首先考虑“义”,即考虑做的事是否合理、适宜。如果只顾自身利益,甚至利欲熏心,其后果恐怕不仅要招致怨恨,而且要违法乱纪,害人害己。在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孔子的这句话仍然具有警示意义。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①?何有②?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③?”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制、谦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制、谦让来治理国家,礼用来干什么呢?”

【注释】①让:谦让。朱熹《论语集注》:“让者,礼之实也。”是礼的具体内容之一。为:治理。②何有:“何难之有”的省略。意思是有什么困难。③如何:怎样。如礼何:怎样对待礼。意思是礼用来干什么。

同类推荐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热门推荐
  • 别惹慵懒魅公主

    别惹慵懒魅公主

    百里轻纱,一个虚无飘渺的名字,正如她本人一样,如梦似幻。她是谁?是百里家的大小姐,是最骄傲的公主。据说,她拥有仙人一般的绝美容颜,回眸一笑迷倒众生;据说,她一出生就和6个娃娃定了婚约,不知羡煞了多少人;据说,她聪明绝顶,没有什么可以难倒她;据说,她……可“据说”,终究是“据说”没有人知道到底是真是假,因为。她也是最神秘的公主……她拥有所有人都羡慕的家世,却对于她来说是束缚,她拥有最完美的未婚夫,她却认为是负担,其实她想要并不多,只是一份无拘无束的……自由。
  • 磨牙小相公

    磨牙小相公

    十五月圆,却是难得的坏天气,乌黑的云,呼啸的风,显得如如冷清。好像正应了一句话,月黑风高杀人夜。今夜注定不寻常。晋云山庄此时早已乱成了一锅粥。只是因为前一天,庄主晋无痕收到的一支短箭。那支断箭从黑夜中飞来,直直地刺入他卧室的门板上。本来是无需担忧的,可是他偏偏认得这支短箭是弄月教的信物。说起弄月教,这天底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因为它是当今武林之中最大的魔教……
  • 大师,等等我

    大师,等等我

    小伙伴们,小微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大师这部,小微也会一直更,不会弃文文的,大伙放心跳吧。毒女归来:妖孽王爷很倾城http://m.pgsk.com/a/955393/推荐友友的小说:http://m.pgsk.com/a/948294/江湖傲娇女爱上了四蕴皆空的出家人,从而穷追不舍,疯狂求爱,势必要将揽入芙蓉帐中。她,曾经发誓,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让他爱上她。到后来,这终是痴念,执念。不管是痴念还是执念,她强求过,死过,赌过,却终抵不过他的佛。后来的后来,她累了,不想爱了。她说,如果我死了,能让你成佛,那好,我死。他,出家人,本该四蕴皆空,被一个江湖女子缠上,他不理。却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己便输了,输了那初见的心动。片段一空旷的大道上,一女子拉着一抹僧衣撒娇道,“无妄,你娶我好不好。”“施主,无妄乃出家人,怎么可娶妻。”温和的声音这就般划过她的心房。她依旧不死心,“那你还俗呗。”“。。。。。。”这次,没了回答,僧衣从手中溜走,她看着那远去的,身影,告诉自己要淡定,淡定。片段二“无妄你看我们的孩子多可爱啊。”此时,她抱着粉嘟嘟的婴儿,逗弄婴儿咯咯的笑。“女施主,孩子是无妄与施主捡的。”一人在旁边辨解到。“那还是我们的孩子,只不过我没说那个捡字面而已。”“。。。。。”片段三“施主,有些事,强求不了。”她笑,竟有几分凄惨,“是啊,强求不了,可是我已强求了两次,死了两次,这一次。无妄,我们来打个赌好不好,若这一次,我跳下去,还活着,我就放手,从此不再纠缠你,若我死了,你可不可以在我墓碑上刻上爱妻两字,好不好。”他未多想,便说,“无妄不赌。”因为他赌不起,他不想再次看着她死在自己面前。山间回响她的话,“无妄,你不赌,我赌。”
  • 此生唯你

    此生唯你

    苍白的过往宛如淡然消逝的时光,如今的生活该是令人向往和平淡的。面对似乎近在咫尺的点滴幸福却不知所措,散落在遍地无法拾起的痛楚,抹去受伤血渍。人总要经历一段美好的时光,即使转瞬即逝。残酷的现实袭来只好任它摆布,有些事冥冥中注定的真相让人彻底绝望。
  • 恶魔首席的弃妻

    恶魔首席的弃妻

    从小到大都是平平凡凡的小人物方以桐,为人非常胆小,连进夜店的胆量都没有。可却在她结婚前一晚上被她准老公…抓奸在床?天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来告诉她?为什么她会遇到这么狗血又不可思议的事情?“你让我觉得恶心。”黑白两道都称为魔王的封彦辰被自己将要娶进门的心爱女子扣上了一顶如此讽刺又大顶的绿帽。恨不得抽她筋,扒她皮,可是…“别再让我看到你,否则我一定会让你生不如死。”这句话说给她听,同时也是给他自己一个警告。既然对她下不了杀手,那就慢慢折磨她。如果再次见到她,他一定把他受过的痛苦加倍奉还在她身上,让她生不如死……一瞬间她从将要迈进豪门的美好灰姑娘变为一个被人人唾弃的弃妻,灾难也是从那一刻开始。
  • 王爷让偶轻薄下

    王爷让偶轻薄下

    本文实体书已上市,改名为《腹黑王爷要调教》,各大新华书店有售,淘宝网购买地址:http://m.pgsk.com/m.pgsk.com?id=13651536912&prt=1319273300778&prc=3大婚前被人退婚?退就退吧!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新婚夜被人休?休就休吧!也不是什么多大的事情一匹小毛驴,一个小木箱,是她行走江湖的道具外表温柔美丽大方,端庄又淑女,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女魔头没事的时候煮煮人,有空的时候调戏调戏帅哥被休的日子滋润又多彩管你是卓一航还是欧阳锋,是薄情王爷还是冷酷的皇帝遇上她,都会让你成为温驯的小绵羊勤给偶做的漂亮视频:?pstyle=1很精彩,不可不看情景一:"你还是不是男人!”她讪讪一笑道他大怒冷道:“我是不是男人你刚才已经摸过了,用得着怀疑吗?”她咬着牙道:“好,你既然是男人,现在就求我放了你!”他不解道:“求你放了我?”她狡黠的道:“你中了我的迷魂药,难道是我求你放了我?”情景二:大锅里,他被热气腾腾的煮着,原本明亮的眸子有些晦暗不明。大锅外,她浅浅的笑着,纤纤素手轻轻勾起他的下巴,眸子里满是坏笑。她懒懒的道:“相公,这便是你休了我的下场。”她望了眼餐桌又接着道:“菜都好了,就差这个汤了!”-----------------------------------------------------------------------推荐自己的文:《丑妃无敌》:丑女不丑,帅哥很帅《坏坏相公倒霉妻》:聪慧可人的女主,腹黑的男主《娘子你别太嚣张》: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反串《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被人退婚不是可耻的事情,而是生命的新生《劣妻》:夜给自己建了一个群,群号:45841753,非铁杆勿入,定期清理群成员,敲门砖:潇湘帐户名+喜欢的文名-----------------------------------------------------------------------推荐自己的新文《劣妻》:,某夜的第一本现代文,请亲们多多支持!-----------------------------------------------------------------------
  • 暮光宝藏

    暮光宝藏

    一张羊皮古卷引发的寻宝故事,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传说,一群群寻宝者之间的争夺,一个残酷世界的杀戮与争锋,埋藏两千年的绝世宝藏即将出世……
  • 校园美眉爱上我

    校园美眉爱上我

    而我们90后更是深陷在无聊与落寞之中,四年的大学生活,爱情?友情?我们又真正获得了什么?生命是一场华丽的让人心碎的喜剧,大学是一座欲望与迷茫交织的罪恶泥土,它的一切都在诉说着不复返,我不禁在思考,生命不能承受的到底是轻还是重呢?是那种经历了太多的人事,看穿百态之后的气若游丝的轻如浮云,还是肉体匍匐大地,用灵魂与尘土融合的厚重呢?石昭阳的大学生活正是一步一步在诠释这一切,放纵与忏悔并存,爱情最终也不是治愈的良药。但最终的寂寞却是刻骨铭心,舍友马龙和崔哲的离开,荣海的决裂,张远的死亡,最终撕心裂肺的一声呐喊,是否就是我们内心的执着呢?让我们一起跟着他的脚步,开始90后的心路历程。"
  • 许你一世梨花香

    许你一世梨花香

    为了逃避他的深情,一次偶然落水,却穿越至前生。前生我是梨花一片,落在今生你的指尖,只为见你凄美的笑脸,我在佛前求了千年。柳语嫣,柳家大小姐。风华绝代,生性活泼,温柔可人。因一场误会嫁给官宦世子左枭雄。洞房之夜,他挑起盖头,却决然而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盛宠:第一嫡女

    盛宠:第一嫡女

    一场伏杀,她穿越而来,庵中隐居三年,成长为长生门门主,却偏偏有些不长眼的,敢太岁头上动土。太子退婚?谢谢啊!相府千金使绊子?姐心情好,小惩大戒。什么,看上姐的男人?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