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39

第39章 阳货第十七(2)

【解读】《诗经》中的《国风》,大多产生于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仅《周南》、《召南》产生于江、汉、汝水一带。《国风》反映的生活内容相当广阔,既有反映农业劳动的诗,也有批评政治和道德的诗,既有反映战争和劳役的诗,也有反映恋爱和婚姻的诗。《周南》、《召南》就是《国风》的代表作。古代学者认为,夫妇之道是君臣、父子、夫妇三纲的基础。在《周南》、《召南》中,涉及夫妇之道的内容很多,“可以端正夫妇之道,是人伦教化的根本,不学不能齐家治国”(李择非整理《论语》)。因此,后人所作的《诗传》对《周南》、《召南》评价极高,认为它们是“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所以,孔子要求儿子孔鲤认真学习、研究《周南》、《召南》。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①?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孔子说:“礼呀礼呀,难道就是瑞玉缣帛这些礼品吗?乐呀乐呀,难道就是敲打钟鼓这些乐器吗?”

【注释】①玉帛:瑞玉和缣帛。古代祭祀或会盟时用的珍贵礼品。

【解读】相传周公在原始礼仪巫术基础上制定了礼乐制度,用来规范统治秩序和人的行为。春秋时代,许多诸侯不遵礼制,诸侯国的大臣专权违礼,导致了礼崩乐坏、人伦丧失。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制,目的在于规范诸侯、大臣和民众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这对于国家的稳定、生产的发展、百姓的生活,无疑是有益的。但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恭敬,乐的内涵是和谐,遵循礼制才能规范行为,欣赏音乐才能陶冶情操,仅仅追求祭祀、会盟所用的礼品、敲钟击鼓所用的乐器,不能达到礼乐教化的目的。孔子把礼乐的本质和具体形式区别开来,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很有见地。

17.12子曰:“色厉而内荏①,譬诸小人②,其犹穿窬之盗也与③?”

【译文】孔子说:“神色严厉,内心怯懦,如果用小人作比喻,就好像钻墙洞盗窃的小偷吧!”

【注释】①色:脸色,神色。荏:软弱,怯懦。②小人:品德低劣的人。③窬(yú):门边小洞。

【解读】小偷行为不轨,内心恐惧,总担心偷盗时被人发现、得手后事情败露。孔子用小偷比喻神色严厉、内心怯懦的人,恰到好处。由于“色厉内荏”的人形形色色,因此历来解释很多。有人认为是贪财好利的官员,有人认为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有人认为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由于“色厉而内荏”透过现象揭示了本质,其所指并不明确,因此孔子这句话具有普遍的意义。

17.13子曰:“乡原①,德之贼也②。”

【译文】孔子说:“好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人。”

【注释】①原:也作“愿”。乡原:外博谨愿(诚实)之名,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即好好先生。②贼:败坏。

【解读】好好先生不讲原则,唯唯诺诺,在大是大非面前貌似公允,实际上不讲公平、正义,助长了邪恶势力或不正之风,因此孔子谴责这种人是败坏道德的人。现实生活中,这种好好先生两面讨好,左右逢源,既有人缘,又得实惠。但有时事与愿违,就像“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这样的好好先生,既可恨又可悲。

17.14子曰:“道听而涂说①,德之弃也②。”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闻,途中很快就说出去,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注释】①涂:通“途”,途中。意思是很快。②弃:丢弃,背弃。

【解读】路上听到的传闻,是怎么来的,经过了多少人的口,真实性如何,这些都应考虑、分析。如果没弄清传闻的真相,就人云亦云,随意散布,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其后果甚至会因传言而杀人,因此孔子说这样做是背弃道德的行为。

17.15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①?其未得之也②,患得之③;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④,无所不至矣。”

【译文】孔子说:“鄙陋浅薄的人能够和他共同侍奉国君吗?他在没有得到官职时,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担心失去。假若担心失去官职,就会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注释】①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②未得之:没得到官职。之:指代官位、职位。③得:不得。焦循《论语补注》:“古人文法有急缓。不显,显也,此缓读也。《公羊传》‘如勿与而已矣’,何休注云:‘如即不如,齐人语也。’此急读也。以得为不得,犹以如为不如。”(见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因此,“患得之”应为“患不得之”。④苟:假如。

【解读】孔子认为,鄙陋浅薄的小人考虑的不是如何侍奉国君,如何勤政爱民,而是如何谋取官职,如何保住官职。为了保住官职,他们会“无所不至”,不择手段。因此,孔子说这样的人不能共事,表明了自己不与这种人同流合污的态度。现实生活中,这种追名逐利,患得患失,为了名利、职位不择手段的人,仍然大有人在,这是值得警惕的。

17.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①,今也或是之亡也②。古之狂也肆③,今之狂也荡④;古之矜也廉⑤,今之矜也忿戾⑥;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⑦。”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民众有三种缺点,今天或许这些缺点都没有了。古代的狂人是不拘小节,今天的狂人是放荡不拘;古代矜持的人是不能触犯,今天矜持的人是蛮横不讲理;古代愚笨的人是耿直坦率,今天愚笨的人不过是欺诈罢了。”

【注释】①疾:毛病。指缺点。②亡:通“无”,没有。③肆:放肆,不受拘束。指不拘小节。④荡:指放荡不羁。⑤矜:矜持。意思是庄重,拘谨。廉:棱角。比喻不能触犯。⑥忿戾(fènlì):火气大,蛮横不讲理。⑦诈:欺诈。

【解读】孔子所说的古代指周代。周代制定了礼乐制度,社会比较稳定,民风比较淳朴,但民众中有的人仍有一些缺点。而到了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动荡,礼崩乐坏,民众中许多人不遵礼制,行为放纵,毫无顾忌,所以孔子说今人竟连古人的缺点也没有了。孔子所说的古代民众和今人,都不是泛指所有人,而是特指“狂、矜、愚”这三种人。孔子之所以伟大而具有生活的智慧,就在于他开创了以古喻今、以史为鉴的传统。

17.17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②。”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面目伪善,这种人很少有仁爱。”

【注释】①巧言:花言巧语。令色:和悦的面容。这里为贬义,指表面热情,实则伪善的人。

②仁:仁爱。

【解读】此章文字与《学而》篇第三章相同,有人认为系重出,有人认为在各篇的位置不同,意义上各有侧重。此章紧接前一章,强调“巧言令色”对仁的损害;《学而》篇第三章则是强调君子应该学习和尊崇仁,反对花言巧语,表里不一。

17.18子曰:“恶紫之夺朱也①,恶郑声之乱雅乐也②,恶利口之覆邦家者③。”

【译文】孔子说:“我憎恶紫色夺取了红色的地位,憎恶郑国俗乐扰乱了正统的雅乐,憎恶能言善辩颠覆国家的人。”

【注释】①恶:憎恶。紫之夺朱:紫色夺取了红色的地位。古代以朱色(红色)为正色,紫色(深红色)为间色。②郑声:郑国的俗乐。雅乐:指正统的音乐。③利口:指能言善辩。邦家:指国家。

【解读】周代诸侯的衣服以红色为正色。春秋时代,鲁桓公、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改变了以红色为正色的风气。孔子以“紫之夺朱”为喻,表明自己对春秋时代诸侯违背礼制行为的谴责。俗乐扰乱雅乐,就会使人意志消沉,陶醉于淫靡之音;能言善辩的小人无视礼制,不辨是非,会导致国家的动乱。孔子憎恶上述三种情况,表明了他对礼制的尊崇,对雅乐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稳定的维护。当然,如果仅仅是服饰颜色的改变,俗乐雅俗共赏而广泛流行,孔子也一味憎恶和反对,就很难避免“复古”的嫌疑。

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①?”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②,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说话,那我们年轻人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话呢?四季照样运行,万物自然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注释】①述:传述。②时:一年中的一季。四时:四季。

【解读】此章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孔子以四季运行、万物生长为喻,说明客观事物不因人的主观愿望而发生改变,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人的学习不能停留在传述前人或老师讲述的知识上,重要的是要学会观察事物,从四季运行、万物生长,以及人的言谈举止中领悟做人之道和人生真谛。李泽厚先生说:“我强调‘天行健’与‘人性善’乃同一渊源而相承续,从而情感(“诚”)乃最高境地。‘天’非道德命令,‘天’只是运行不息、生生不已之生命本身。”(《论语今读》)这说明,宇宙万物(包括人类)是客观存在的,人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去认识它、把握它,从而领悟万物的奥秘、人生的真谛。

17.20孺悲欲见孔子①,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②,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同类推荐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热门推荐
  • 健康必知的食物营养真相128例

    健康必知的食物营养真相128例

    有时我们会片面理解甚至误读食物的营养信息,这些营养误区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探求食物的营养真相,用吃的智慧保护身体健康。《美食天下(第2辑):健康必知的食物营养真相128例》让你清楚了解128种食物的健康必知的食物营养真相。
  • 银狐

    银狐

    作为荒漠精灵和图腾象征,银狐的美丽和魅力、神奇和灵性、痛苦和欢欣,成就了人与狐族相濡与沫的瑰丽雄浑、粗犷纯朴的旷世传奇,映衬人类寻找迷失的自我和精神家园的挣扎和希望,古代辽国王族的地下寝宫里,堪称草原文化的震撼之作。,融入草原的博大和神秘、原始萨满教的慈悲和神圣、历史的丰富和深厚。氤氲着作家呼唤、寻找大自然守护神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一幕幕富于奇幻色彩的画面,内蒙古科尔沁的茫茫草原和沙地上,一个个呼之欲出的形象,栖息着以银狐为首领的狐族群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绾君心:宫女子之昌德宫

    绾君心:宫女子之昌德宫

    她是高丽名臣郑梦周的后人,女主十七岁出仕朝鲜后宫,成为朝鲜历史上最年的尚宫;继大长今之后,一个传奇女子的奋斗史.(《问君心:宫女子之云岘宫》乃本文第二部,若亲们情系郑尚宫与永安大君围城之后的一段故事,欢迎阅读,已经完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医食疗

    中医食疗

    《中国传统中医史话:中医食疗》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中医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 贵女其华

    贵女其华

    云丰二十五年,回到命运转折那一刻。本为贵女,但处处受制。诱骗她的秀才,心怀鬼胎的丫鬟。府中姨娘各怀心计,庶女长姐颐指气使,胞姐冷漠疏离,祖母爱财,唯一能庇护的母亲却是清冷。她要改变这一切。贵女之位徐徐图之。帝师外祖父本疼惜女儿。长公主干妈却豁达豪爽。她助父亲步步高升,帮哥哥赢得心爱女子,令王家显名于云丰。她意外结识穿越人士,发展商业,助世子,支持太子,又倾尽全部事业驱除外敌。当走出府门,她仍傲然于世。且看贵女如何显耀其华!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恋上你的宠:狐狸王爷俏王妃

    恋上你的宠:狐狸王爷俏王妃

    (正文已完结)黑帮公主洛子涵原本带着一帮小弟找敌对帮派的堂主PK,却意外遭遇天生异象九星连珠,被一道惊雷劈到了另一个朝代,并以“神女”之姿从天而降,压死渣男一枚,救下了一个帅哥王爷,于是一场腹黑王爷VS野蛮公主的戏码正式开演……“上官云狄,你有人格分裂吗?为么你对别人都能走高冷路线,唯独就只会欺负我?为么?”“因为你好欺负啊。”某男答得理所当然。“啊啊啊,死妖男,你是皇二代了不起啊,姐还是黑二代呢,有本事你到我的地头试试,姐把你腌了当醉虾……”“可以,那等到了你的地头再说。”某男继续好脾气的从善如流。
  • 神话2三国绝恋

    神话2三国绝恋

    主人公易小川通吃三国名将,赵云、吕布、关羽、张飞、许褚、典韦、太史慈、孙策全都不在话下。不仅单挑名将,更勇闯数十万大军,统帅百万军队战斗,打斗精彩,场面宏大,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