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教育史上,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在这灿烂的群星中,有一颗特别耀眼,令世人瞩目,那就是孔子。孔子从齐鲁大地走来,以他的思想和学说、智慧和远见,走向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在中国,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以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历代统治者把孔子捧上“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神坛,打的是孔子的旗号,推崇的则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孝节义”、“男尊女卑”,以及“皇权论”、“等级论”、“尊卑论”等等维护封建统治的“伪儒学”。宋代学者朱熹迎合封建统治的需要,编著了《论语集注》一书,这本书的注文更是科举考试的立论根据(金池主编《〈论语〉译注新旧对照100例》)。从此,《论语集注》在长达六百余年中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尽管孔子的学说长期被统治者曲解和利用,但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孔子学说中的道德观念、伦理思想、教育思想,以及其他精华部分,也对广大民众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对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提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20世纪,孔子的学说又成为董仲舒、朱熹为代表的“伪儒学”的替罪羊,经历了五四时期和“文革”后期两次大批判的劫难。然而,正如孔子的学生子贡所说:“仲尼不可毁。”尽管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其蕴涵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道德观念等一切积极的成果,至今仍为中国人民所珍视。

孔子的学说走向世界,始于四百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把《论语》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从而引起了欧洲人对孔子思想乃至中国文化的关注。20世纪初期,以胡适、冯友兰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的频繁交流,在传播中国哲学思想(胡适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著有《中国哲学史》)的同时,使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在西方得到进一步传播(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1987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国家汉办”。为了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国家汉办”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的品牌,并于2004年11月在韩国首尔成立了全球首家孔子学院。截止2010年10月,已经成立孔子学院322所,遍布全球五大洲,分布在91个国家和地区。另外,还有369个孔子课堂,分布在34个国家(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官网∕孔子学院介绍)。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使孔子“以人为本”、“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孝亲敬长”、“以礼待人”的伦理思想,以及“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由于孔子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孔子名列首位,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一生,是历经坎坷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他三岁时父亲去世,十七岁时母亲去世,二十岁时娶妻成家。他说自己“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先后替人管理仓库、牧场,还从事过承办丧事的职业。但孔子善于学习和思考,经过长期的自学掌握了广博的学识。于是,在三十岁前后他就有一批追随自己的学生。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是在鲁定公九年(前501)五十一岁时任中都宰,五十二岁任司空,不久升任大司寇(掌管司法的官员),进入大夫行列;五十六岁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政绩卓著。因季桓子专权,荒废国政,孔子辞去官职,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奔走呼号。在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里,他虽曾受到过一些国君的礼遇,却始终未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他虽然困惑甚至感到无奈,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矢志不渝,永不言弃。他在结束周游列国生涯回到鲁国时,已是年近七十的老人。孔子在晚年,潜心于古代典籍的整理(相传《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都是由他整理,并对学生进行传授),并致力于教育。子张、曾参、子游、子夏就是孔子晚年最著名的学生。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孔子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享年七十三岁。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虽然没有留下阐述其思想和学说的系统著作,却因弟子们编辑的《论语》而名垂后世,光耀史册。东汉史学家班固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从《论语》各篇章的内容看,《论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论行事,其中,孔子的言论行事是主要的内容。因此,《论语》一书是研究和了解孔子最为可信的材料。由于孔子从而立之年直至去世,在长达四十余年的时间里所教、所带的弟子人数众多,而他晚年所教的学生曾参死于公元前435年,这时孔子去世已经四十四年。曾参临死前对孟敬子说的一段话(《泰伯》篇第四章)说明,《论语》记述的人和事,以孟敬子在曾参病重时去看望曾参所说的话为最晚。杨伯峻先生据此认为:“《论语》的编订者或者就是这班曾参的学生。因此,我们说《论语》的著笔当开始于春秋末期,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初期,大概是接近于历史事实的。”(《论语译注·导言》)

《论语》是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它采用语录体的形式,以简洁朴实、明白易懂的语言,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描绘出了既平凡而又伟大的孔子的形象。“读《论语》这部书,孔子的思想、感情,孔子的举止动作、音容笑貌,常常能从朴素而精炼的语言里跃跃然地活动起来。《论语》对其他一些人的性格,刻画得也颇生动,如子路的率直粗暴,见义勇为,颜渊的谦虚好学,子贡的聪明,都写得较为成功。”(冯其庸《逝川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述论》)

《论语》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教育史、伦理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论语》通过记述孔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以及他的历史观、道德观、是非观。同时,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文明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为“中华十大传统美德”(金池主编《〈论语〉译注新旧对照100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重要理念。

孔子是伟大的,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博大精深,充满着生活的智慧。但是,孔子毕竟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那时整个人类的文明程度、认识水平,与现代社会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今人研读《论语》,目的在于回归传统,与圣人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汲取孔子思想的精华,感悟孔子的治国为政之道、待人处世之道、读书治学之道、修身律己之道,以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而不能盲目地把孔子当作神和偶像来崇拜,更不能随意拔高和美化孔子,把他当作“生而知之”、无所不晓的完人。

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一书的研究者很多,注解《论语》的著作、文献达三千余种(日本学者林泰辅《论语年谱》统计)。古人注解《论语》的著作,比较通行的有三国曹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这些著作重在注释,旁征博引,既比较烦琐,又融入了著者的观点,甚至有误注、误解的地方,不适合一般读者阅读。今人注解《论语》的著作,流行面广、影响较大的有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金良年的《论语译注》、毕宝魁的《论语精评真解》、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傅佩荣的《解读论语》、李择非整理的《论语》、金池主编的《论语新译》等。其中,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注重考证,注释翔实严谨,为《论语》研究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长于义理,谈古论今,理论性、学术性强;毕宝魁的《论语精评真解》译文清晰流畅,解读颇多新意。以上列举的几种今人研究《论语》的代表性著作,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今六十年来《论语》研究的重要成果,虽然各有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是广大读者、专家研读《论语》的必读书籍。

本书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由于《论语》成书距今年代久远,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许多言论具体背景不详,加之语言简洁,有的字词内涵丰富,可作多种理解和推测。因此,后世学者注解《论语》,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在前人和当代学者研究《论语》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注、译和解读,既坚持斟酌损益,择善而从,又不囿陈说,力求推出新意,融入自己感悟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论行事的见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初稿完成后,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对一些疑难问题反复查阅相关辞书和专著,以求减少疏漏。

在本书的译注、解读过程中,我们参阅了杨伯峻、李泽厚、金良年、毕宝魁、韩喜凯、李择非、傅佩荣、徐刚、金池、雅瑟等有关《论语》的著作,汲取了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恕未一一注明。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说:孔子学说“作为政治哲学,实践证明它的成效是显著的。根据这种哲学,为保持国内和平和繁荣所起作用而论,大体说来中国是地球上治理最佳的地区”。1988年,七十五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的宣言中则说:“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前言)这些外国学者、专家的话,涵义深刻,令人耳目一新。

孔子不朽,《论语》长存。植根于华夏大地的中华文明薪尽火传,如江河奔流不息。在热爱《论语》、研究《论语》的有志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在以《论语》研究为代表的国学研究领域,一定会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感谢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已逾九十高龄仍潜心著述的著名历史学家史式先生和重庆大学教授、著名信息安全专家向宏先生。作为我们的恩师,他们教给我们做人和治学的道理,培养了我们不懈努力、潜心治学的精神。感谢巴蜀书社的领导和编辑,是他们的支持和付出的大量辛勤劳动,使本书得以如期出版。

绵阳师范学院原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四川省高校文科教材编委会委员、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张一璠教授对本书的译注、解读非常关注,并给予了指导。在本书出版之际,谨向他表示由衷的谢意!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恳请学术界同仁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愿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人们回归传统、品读经典、陶冶情操尽一份绵薄之力。

著者

2012年9月于成都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热门推荐
  • 撞到恶魔学长

    撞到恶魔学长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带着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捻,我就跑,轰的一声学校不见了…….正式加入渊海私立学园第一天,我呢,.喜玫玫穿着超级美美的裙子去,哼着歌儿走在宽敞的校园小道,哦不,是大道上。哦,MYGOD,站在大道边一脸坏笑的帅哥是怎样?虾米?唱歌唱到需要以扫地来偿还债务?这位仁兄有没有搞错,我不过唱个歌而已,什么时候就欠了债了。二年级A班的这位学长是很拽厚,居然敢扣罪名在我头上——什么污染学校环境,对校长不敬,所以,要清扫学生会办公的地点一个月作为补偿?切,谁理你,叫我扫地,我就去嗑瓜子,气死你,哈哈。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有的,就是活着———即使在现实世界上不在了,会结识许多人,也永远活着。在记忆中流失了; 有的却历久弥新,人的一生,怎么也忘不了。本书所记,被时光带走了,就是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忘不了,经历许多事
  • 混沌幽莲空间

    混沌幽莲空间

    得上古仙尊传承,小女子却不想修仙,只愿逍遥尘世间,但世事不由人,为救好友被迫迈入修行路,妖,神接踵而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非常俏丫头

    非常俏丫头

    ……*凄凉而深不见底的淡紫色眼眸,你也老大不小了,像是有薄薄的雾笼罩在一片紫色花海之上,那些雾被染上了花的芬芳和颜色,你管得着吗?记住,然而,那样的雾,行为三流。”*“阿丹,所以你最好别再打我们燕丹的注意了——燕夫人如是说。子西,我们小姐的身体不好,他们跑路了,求求你,别和我们小姐争燕公子好吗?她活得也很苦啊——侍女小萍为了主子居然甘愿下跪。”我们燕家绝不会娶一个模样如此古怪的女子做媳妇,你不能这么狠心。”“阿丹,我警告你,仇家追来了,别以为你是少爷,你就了不起。子西,莫名成了丑女。——满脸黑米花的我怎的变成这般景象了啊?顶上的少爷,我知道英杰很爱你,可是我现在已经身怀六甲……所以能不能把英杰让给我呢?——钟云秀满含泪花,要不爷就收了你吧?”*“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是你的了?”“子西,神情凄楚。”“反正你也别想逃掉,日子过得阳光灿烂了……哦!结婚了啊!那个白衣飘飘的身影,嵌满哀怨愁绪的眉眼,嘴巴二流,有着遗世而独立的帅气的哥哥……如今,结婚了啊!“瞧你这模样也是嫁不出去,你要知道自从你被卖进燕府的那一刻起,你就是属于我的。哦……三年前我已经逝去,或许三年后我本就不该存在,这样总黏着我能黏一辈子吗?”突然有一天,此刻弥漫在了我的眼里。你是本少爷的丫鬟,本少爷黏着你,相貌一流,那是看得起你。古怪而透着光泽的栗色卷发,少爷不再欺负她了,不加修饰地洒落在肩上,任性地垂落在脸前,该自己独立了,致使原本秀气绝世的容颜凭空增添了说不明道不尽的妩媚和妖娆。“怎么不能?我就要黏一辈子,那么我该何去何从?*大哥哥结婚了——推荐友文《魔医弃妇》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九天剑神

    九天剑神

    ps:已有百万完本作品《醉掌玄图》,却出现意外,从此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也是自此开始,亲们放心收藏本书…,本以为能温馨美满,高考在即。寒窗苦读,高考功成,逆世而修。薛凌用经历与鲜血,闯荡九天,薛凌却遇到魂妖袭击,颠覆了认知和思想等级划分:奠基、蕴莲、凝神、通灵、龙门、证道、万象、问鼎…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