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教育史上,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在这灿烂的群星中,有一颗特别耀眼,令世人瞩目,那就是孔子。孔子从齐鲁大地走来,以他的思想和学说、智慧和远见,走向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在中国,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议以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历代统治者把孔子捧上“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神坛,打的是孔子的旗号,推崇的则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孝节义”、“男尊女卑”,以及“皇权论”、“等级论”、“尊卑论”等等维护封建统治的“伪儒学”。宋代学者朱熹迎合封建统治的需要,编著了《论语集注》一书,这本书的注文更是科举考试的立论根据(金池主编《〈论语〉译注新旧对照100例》)。从此,《论语集注》在长达六百余年中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尽管孔子的学说长期被统治者曲解和利用,但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孔子学说中的道德观念、伦理思想、教育思想,以及其他精华部分,也对广大民众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对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提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20世纪,孔子的学说又成为董仲舒、朱熹为代表的“伪儒学”的替罪羊,经历了五四时期和“文革”后期两次大批判的劫难。然而,正如孔子的学生子贡所说:“仲尼不可毁。”尽管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其蕴涵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道德观念等一切积极的成果,至今仍为中国人民所珍视。

孔子的学说走向世界,始于四百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把《论语》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从而引起了欧洲人对孔子思想乃至中国文化的关注。20世纪初期,以胡适、冯友兰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的频繁交流,在传播中国哲学思想(胡适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著有《中国哲学史》)的同时,使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在西方得到进一步传播(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1987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国家汉办”。为了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国家汉办”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的品牌,并于2004年11月在韩国首尔成立了全球首家孔子学院。截止2010年10月,已经成立孔子学院322所,遍布全球五大洲,分布在91个国家和地区。另外,还有369个孔子课堂,分布在34个国家(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官网∕孔子学院介绍)。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使孔子“以人为本”、“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孝亲敬长”、“以礼待人”的伦理思想,以及“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由于孔子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孔子名列首位,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一生,是历经坎坷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他三岁时父亲去世,十七岁时母亲去世,二十岁时娶妻成家。他说自己“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先后替人管理仓库、牧场,还从事过承办丧事的职业。但孔子善于学习和思考,经过长期的自学掌握了广博的学识。于是,在三十岁前后他就有一批追随自己的学生。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是在鲁定公九年(前501)五十一岁时任中都宰,五十二岁任司空,不久升任大司寇(掌管司法的官员),进入大夫行列;五十六岁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政绩卓著。因季桓子专权,荒废国政,孔子辞去官职,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奔走呼号。在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里,他虽曾受到过一些国君的礼遇,却始终未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他虽然困惑甚至感到无奈,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矢志不渝,永不言弃。他在结束周游列国生涯回到鲁国时,已是年近七十的老人。孔子在晚年,潜心于古代典籍的整理(相传《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都是由他整理,并对学生进行传授),并致力于教育。子张、曾参、子游、子夏就是孔子晚年最著名的学生。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孔子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享年七十三岁。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虽然没有留下阐述其思想和学说的系统著作,却因弟子们编辑的《论语》而名垂后世,光耀史册。东汉史学家班固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从《论语》各篇章的内容看,《论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论行事,其中,孔子的言论行事是主要的内容。因此,《论语》一书是研究和了解孔子最为可信的材料。由于孔子从而立之年直至去世,在长达四十余年的时间里所教、所带的弟子人数众多,而他晚年所教的学生曾参死于公元前435年,这时孔子去世已经四十四年。曾参临死前对孟敬子说的一段话(《泰伯》篇第四章)说明,《论语》记述的人和事,以孟敬子在曾参病重时去看望曾参所说的话为最晚。杨伯峻先生据此认为:“《论语》的编订者或者就是这班曾参的学生。因此,我们说《论语》的著笔当开始于春秋末期,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初期,大概是接近于历史事实的。”(《论语译注·导言》)

《论语》是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它采用语录体的形式,以简洁朴实、明白易懂的语言,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描绘出了既平凡而又伟大的孔子的形象。“读《论语》这部书,孔子的思想、感情,孔子的举止动作、音容笑貌,常常能从朴素而精炼的语言里跃跃然地活动起来。《论语》对其他一些人的性格,刻画得也颇生动,如子路的率直粗暴,见义勇为,颜渊的谦虚好学,子贡的聪明,都写得较为成功。”(冯其庸《逝川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述论》)

《论语》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教育史、伦理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论语》通过记述孔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以及他的历史观、道德观、是非观。同时,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文明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为“中华十大传统美德”(金池主编《〈论语〉译注新旧对照100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重要理念。

孔子是伟大的,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博大精深,充满着生活的智慧。但是,孔子毕竟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那时整个人类的文明程度、认识水平,与现代社会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今人研读《论语》,目的在于回归传统,与圣人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汲取孔子思想的精华,感悟孔子的治国为政之道、待人处世之道、读书治学之道、修身律己之道,以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而不能盲目地把孔子当作神和偶像来崇拜,更不能随意拔高和美化孔子,把他当作“生而知之”、无所不晓的完人。

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一书的研究者很多,注解《论语》的著作、文献达三千余种(日本学者林泰辅《论语年谱》统计)。古人注解《论语》的著作,比较通行的有三国曹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这些著作重在注释,旁征博引,既比较烦琐,又融入了著者的观点,甚至有误注、误解的地方,不适合一般读者阅读。今人注解《论语》的著作,流行面广、影响较大的有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金良年的《论语译注》、毕宝魁的《论语精评真解》、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傅佩荣的《解读论语》、李择非整理的《论语》、金池主编的《论语新译》等。其中,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注重考证,注释翔实严谨,为《论语》研究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长于义理,谈古论今,理论性、学术性强;毕宝魁的《论语精评真解》译文清晰流畅,解读颇多新意。以上列举的几种今人研究《论语》的代表性著作,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今六十年来《论语》研究的重要成果,虽然各有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是广大读者、专家研读《论语》的必读书籍。

本书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由于《论语》成书距今年代久远,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许多言论具体背景不详,加之语言简洁,有的字词内涵丰富,可作多种理解和推测。因此,后世学者注解《论语》,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在前人和当代学者研究《论语》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注、译和解读,既坚持斟酌损益,择善而从,又不囿陈说,力求推出新意,融入自己感悟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论行事的见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初稿完成后,又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对一些疑难问题反复查阅相关辞书和专著,以求减少疏漏。

在本书的译注、解读过程中,我们参阅了杨伯峻、李泽厚、金良年、毕宝魁、韩喜凯、李择非、傅佩荣、徐刚、金池、雅瑟等有关《论语》的著作,汲取了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恕未一一注明。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说:孔子学说“作为政治哲学,实践证明它的成效是显著的。根据这种哲学,为保持国内和平和繁荣所起作用而论,大体说来中国是地球上治理最佳的地区”。1988年,七十五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的宣言中则说:“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前言)这些外国学者、专家的话,涵义深刻,令人耳目一新。

孔子不朽,《论语》长存。植根于华夏大地的中华文明薪尽火传,如江河奔流不息。在热爱《论语》、研究《论语》的有志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在以《论语》研究为代表的国学研究领域,一定会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感谢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已逾九十高龄仍潜心著述的著名历史学家史式先生和重庆大学教授、著名信息安全专家向宏先生。作为我们的恩师,他们教给我们做人和治学的道理,培养了我们不懈努力、潜心治学的精神。感谢巴蜀书社的领导和编辑,是他们的支持和付出的大量辛勤劳动,使本书得以如期出版。

绵阳师范学院原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四川省高校文科教材编委会委员、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张一璠教授对本书的译注、解读非常关注,并给予了指导。在本书出版之际,谨向他表示由衷的谢意!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恳请学术界同仁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愿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人们回归传统、品读经典、陶冶情操尽一份绵薄之力。

著者

2012年9月于成都

同类推荐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热门推荐
  • 对你情不自禁:不能没有你

    对你情不自禁:不能没有你

    他说:“董知微,我想要你。”他没有说我想追求你,没有说我喜欢你,更没有说我爱你,他只是说“董知微,我想要你”。他从未在她面前露出这样焦躁不安的样子,这样的袁景瑞让董知微感到陌生与心软,之前的战栗被一种深切的悲哀替代。“不!”她在自己窒息之前开口说话,阻止他任何进一步的动作。她不是不知道他深爱着她,不是不知道他用情多深,只是在受过伤后,她不再勇敢、不再自信。她能做的,只能是拒绝与逃避。而这些,他不懂!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地震警报

    地震警报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是在畅销书<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作、改良,引入更多富有时代意义具体案例和教育方法,全面仔细地为父母介绍“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要做的全部工作。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父母更有效、更出色地做好孩子的学前准备,为孩子未来的腾飞垫上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枭雄割据,逐鹿中原,天下谁主?
  • 异世擎天录

    异世擎天录

    运气不好,被雷劈?投胎异世,我也生在大贵族,我也是天才,我就要纵横大陆!但是我得命怎么就不一帆风顺呢?看转世而来的杨擎天如何打造自己传奇的一生。
  • 至尊嫡颜

    至尊嫡颜

    一朝重生,翻手为云,扭转乾坤,继母嫡姐渣男统统见鬼去!玩心思,耍手段,施毒计,难道就你们会?重生复仇路,活出精彩人生!只是,男人心,海底针,某个人,怎么甩都甩不掉呢!这可如何是好!
  • 家有律师

    家有律师

    未婚同居共同购房男友突然要分手,怎么办?年卡只用了一个月,美容店卷铺盖走人了,怎么办?职工在上班途中不慎摔倒,能否认定为工伤?……法治时代,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法律发生关系。本书针对常遇到而又很棘手的法律纠纷及问题分类阐述。案例典型、法条明晰、分析透彻,可谓我们家庭生活的好律师。
  • 缘定三生

    缘定三生

    第一世:他们是兄妹;第二世:他们是主仆;第三世:他们是同学;因为一把玉笛定情,因为一把玉笛缘定三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