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参观澳门监狱后,我们有一个体会,感到他们在戒毒的方法上,也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参观的过程中,看到了磨炼他们耐心,培养他们意志和转移他们对毒品依赖的手工劳动,也看到了他们举办的展览及手工劳动的工艺品。同时,在“复康小组”内还开设了电脑课、陶瓷课、手工艺班,组织了体育活动、电影观赏、小组分享、专题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还专门派出教师对他们进行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
二、启示
多一些激励。澳门监狱的“复康小组”戒毒计划值得我们借鉴。充分调动了吸毒者的戒毒愿望,从“我要吸毒”到“我要戒毒”,都靠一些教育措施来使他们主动要求戒毒,从而自愿加入“复康小组”的戒毒计划。比如监狱在自办的《启报》上刊载了介绍“复康小组”的文章,并通过黑板报、狱警来介绍“复康小组”,使他们了解“复康小组”,从而积极要求参加到“复康小组”的戒毒计划中去。
多一些配合。戒毒工作应该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我们应该借鉴澳门监狱在教育部门聘请教师,参加社工部门的培训,与司法事务部门的后续工作及卫生部门配合方面的戒治工作经验,改变我们现在劳教戒毒工作单打一的局面。
多一些方法。“一朝吸毒,终身戒毒”,说明了戒毒工作的艰巨性,我们现在劳教戒毒的格局和方法,总的来说还比较单一,心理辅导工作,也还刚刚开始。就是开始了的,也因缺乏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而显得不是那么有效。这就需要我们多一些方法来提高戒断率,比如说亲情教育,毒品危害教育,解教前的准解教制度等。
多一些经费。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劳教戒毒工作的开展,由于四川财政不好,劳教经费严重不足,更谈不上对劳教的戒毒工作了。如像四川省新华劳教所收容戒毒劳教人员上千人,但没有专门的戒治经费,没有经费就谈不上戒治工作,更谈不上还有什么设施、设备了。所以,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应给劳教戒毒工作专门的经费支持,使劳教戒毒工作能很好地开展起来。其实我们有许多像澳门监狱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经费的不足而显得苍白无力。
(第二节) 东部归来看自己
2007年8月,四川省成都戒毒劳教所组织干警去东部进行考察学习,笔者作为带队,考察了深圳二所、厦门劳教所,感触颇深,写成此文,并发表于《中国劳动教养》杂志。
我们到东部考察的两个所,应该说都是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所。深圳二所以其先进完善的基础设施,被誉为“中国第一所”,厦门劳教所因为当年彭真委员长视察该所并发表著名的“三像”题词而闻名全国劳教系统。这次,我们不仅领略了两所的宏大气派,也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折服。
深圳二所当时的静态投资约3亿人民币,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现有民警350余人,保安72人,收容劳教上千人。走进深圳二所,第一感觉就是大、气派很漂亮。除了面积大,就是2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办公楼就近万平方米。办公楼的电梯是日本产的,大厅富丽堂皇,两个足球场绿草茵茵,劳教舍房、习艺车间、图书室、心理咨询中心、民警办公室都漂亮。难怪同志们戏称:“大队长的办公室比我们所长的办公室还好。”第二点感受是强烈的文化底蕴和民警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在没去前想,身在特区的人,金钱意识和向上意识一定很浓,比如人们都说:“到了深圳,你才知道钱少。”实际上我们只说对了一半。深圳二所民警奋发向上、勇拿第一的精神随处可见,在操场上有激励向上的标语,在办公楼前有“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题词,在办公室里党旗、团旗、党章、团章、党员的标准、团员的标准挂满墙上,就连党员民警的工作牌也写上了“中共党员”的标志。我理解,这是创造文化底蕴,保持国徽光芒。
厦门市劳教所也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花园式的环境,整洁规范的所区让我们眼前一亮,我注意了一下,从走进所区到出所区,没有看见一张纸屑,我们到食堂,正好劳教人员在开饭,所长因值班没有接待我们,而在开饭现场,几百人很静,只听见勺子和碗的声音。
据厦门劳教所政委介绍:厦门劳教所成立于1969年,现为二级局单位,场所占地65亩,建筑面积27887平方米,现内设8个处室,9个大队,其中政治处和监察处为正处级单位,其他处室和大队为副处级单位。
东部看了别人,西部再看自己,从思想到灵魂获得一次质的蜕变。
第一点:发展才有前途。深圳二所,尽管他们早就实行了收支两条线,尽管他们下拨的经费也不少,但他们仍然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教经济。
第二点:创新才有出路。论实力,我所无法与深圳、厦门两所相比;论人力,我们只是别人的十分之一;论面积,我们只是弹丸之地——一支烟可以进行二次“环所游”。但作为小所的我们,冥思苦想,我们怎样来做强做大。想了许多,终于想了一个办法——资源置换。现在航空港的土地价每亩已达250万元,我们所33亩土地价值近亿万元,卖掉,去双流买上100亩,也就3000万元,余下的再建一个新的、大的戒毒劳教所。这也许是天方夜谭,也许这是一个梦,但我希望梦想成真。
(第三节) 新疆归来有收获
2009年4月,我去新疆学习考察劳教工作,感触颇多,收获较大。
“新疆是个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这一耳熟能详的歌曲,伴随我走过童年、少年、青年到今天,曾勾起我对它的向往。
新疆的劳教工作,在全国系统内早有名气,我一直想去看看,体验体验。在今年4月,我前往新疆进行学习考察。
“不虚此行”,是我和同志们在考察后感触最深的。中国劳教制度、劳教工作在政法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党和政府对劳教工作的重视,都在新疆劳教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边陲、条件并不优越的自治区。
在新疆看了许多,听了许多,感到处处都有新东西,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有限的篇幅难以完整记录。在与新疆的同行们座谈时,笔者用了“三个高”来概括新疆的劳教工作,这也许远远不够,但这表达了笔者对新疆劳教工作的敬佩。
一是地位高。在新疆我看到了劳教工作的崇高地位。略举二例。
例一:自治区主要领导,其他工作会议可以不参加,但一定要参加劳教工作会议。例二:当我们行驶在乌鲁木齐到吐鲁番的高速公路上时,在100公里处就可以看到一块牌子,上面醒目地写着:“乌鲁木齐劳教所专用通道,其他车辆禁止通行。”这是高速公路指挥部专门为劳教所开的一个通道,这是难以想象的,在全国也仅此一处吧!
二是起点高。有为才有位。新疆劳教工作的地位,不是等来的,而是争来的。新疆现有13个劳教所,就有8个所是部级文明劳教所,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他们的每一个所的硬件都大气、得体,绝无小家子气;都是一次到位,绝无添加的痕迹。看了觉得舒服、爽心。他们虽然地处西部,但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理念,他们的硬件、软件,并不比东部落后,有的甚至超过了东部。
三是工作效率高。在新疆有一个棘手、令政府头痛的问题,就是流浪儿童。5年前,他们主动将这一问题争取过来,对流浪儿童进行教育,并在工作中做出了成绩。如今已办成了全新的工读学校,自治区党、政都很满意。解决了政府难以解决的问题,受到了如此“待遇”也就很自然了。
到了新疆,看到他们的工作做得好,于是思考他们为什么做得好?因为新疆劳教工作的昨天,也是十分困难和落后的。用新疆同行们的话来说:新疆的发展,就在近10年。
有一位好的领导。就是自治区司法厅副厅长,劳教局局长谢晖。谢晖是在新疆系统内成长起来的干部。他思想活跃,能力强,有很多创新的思想,并精通劳教工作。这都为他领导新疆劳教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新疆考察时,我体会到:谢副厅长在系统内有极高的威望,走到各所及局机关,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问不问,谈论谢副厅长是必然的话题。我看得出他们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而绝非溜须拍马。人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没有谢副厅长,就没有新疆劳教工作的今天。看着近百名穿着白色制服的三级警监,看着矗立在城市里的电梯公寓,看到每一位民警在城市里宽阔明亮、舒适惬意的住房,笔者理解了新疆劳教人民警察为什么对谢副厅长怀有崇拜之情。
有一个好的思路。人们都说:思路决定出路。有一个好的思路,并照此发展,就一定会有好的出路。新疆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首先,抓了难点,解决好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劳教工作的难点就是戒毒工作。新疆劳教系统花大力气抓了这一工作,并赢得了政府的认可。它们是全国最早挂牌“戒毒管理局”的省区,基本解决了与公安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上的衔接。通过抓戒毒工作,改善了办所条件,创造了硬件全国一流的业绩。其次,抓了亮点,解决好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谢晖副厅长在接见我们时说道:“新疆劳教工作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新疆劳教工作在继承劳教工作的同时,大胆创新。如在戒毒工作上,在管理工作上,在处突上,在教育流浪儿童上,处处闪烁着创新的亮点。当然,这也是领导者的专业素质决定的。再次,抓了关键点,解决好了从严与从优的关系。新疆选拔了一批懂专业,实干强的领导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因为只有熟悉劳教所的领导,才能带领民警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新疆劳教所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是很大的,从南疆到北疆,横跨两千多公里,但他们都乐意去。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一名交流任一个所纪委书记的领导给我道出了原由。其实很简单,就是解决了后顾之忧。
有一套好的机制。它具体体现在:规划机制,一旦形成了就不再改变。用人机制,用好的干部,实干的干部。场所安全机制,教育机制等等。有条不紊,规范,制度化,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破不立”。西域归来,看看四川劳教工作,笔者强烈感觉到:四川劳教工作纵向比较有很大的进步,横向比较的确落后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必须冷静面对。但四川劳教工作的基础比较好,也有一些在全国系统内叫得响的经验,只要我们知耻而后勇,就一定能跨入全国系统先进行列。对四川劳教工作下一步的走向,结合这次去新疆后的思考,提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要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就目前看,我省劳教工作思路应是:总体推进,重点突破,配好班子,创新发展。总体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建文明劳教所的工作。要把创建文明劳教所工作作为做好劳教工作的重点。尽快制订创建规划,调整创建思路。笔者认为:创建文明劳教所应从基础好的小所抓起,力争在两年内有二至三个所成为部级文明劳教所。
二是劳教资源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重合,而是科学、合理的整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科学地、合理地用好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就是,成都戒毒劳教所与康复中心整合,成立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康复中心),在原矫治所的基础上改建“戒毒(矫治教育)研究所”,专门从事有关劳教及戒毒的研究。各所都要按照自身专业的特点开展工作,做到各有所长,各有所为,在自己的专业上做出成绩。
三是加强基础工作。做到“三个规范”:首先规范领导干部任用机制和民警奖惩、从优待警机制。规范或规定不朝令夕改,使民警明确奋斗有目标,干事有方向。其次规范执法机制。要严格按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做好执法工作,并使之规范化。要严格制度规范,严格执行文明管理。执法问题是大事,是劳教所之核心。绝不能认为这些是小事,小事不管好,必然酿成大事。再次规范安全机制。实际上就是安全的兑现机制。
重点突破两大工作难题。一是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尽快挂牌戒毒工作管理局和相应的处室,使这一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成立三至四个强制隔离专所,对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科室进行调整。撤销管理科、教育科、生产科,成立戒治科、执行科、习艺安全科,大队改为社区。通过建制的改革,达到强化戒治、淡化教育的作用,以避免“二劳教”现象的产生,并按照《禁毒法》的要求及戒毒的规律,科学开展戒毒工作。其次要加强对戒毒工作的研究。最大限度地避免我省劳教戒毒工作研究“各自为政”的现象,尽快拿出我省统一的戒毒模式,尽快启动康复中心的工作,避免资源浪费的尴尬局面。二是涉藏人员的工作。可主动考虑要求将涉藏人员的工作纳入劳教工作,在雅安成立“法制教育学校”,以学校的名义对涉藏人员进行教育,为政府分忧,为社会担责。涉藏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大事,劳教系统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党和政府分担这一工作。这也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也是四川劳教工作的一次机遇。
配好班子两项工作。选好一个人,即选好各所的“一把手”。劳教所所长应该从基层选拔,应有10年以上从事劳教工作的经历。如果没有,也必须在副职岗位上分管管教工作3年以上(对强戒所所长,更应如此)。实践已经证明,凡是在基层有过管教工作经历的任领导,这个所就能出成绩,就有起色。当然,对解决待遇,可借鉴新疆的“特派员”制度等。做好两件事,在培养干部上,除了具备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外,还应结合劳教工作实际,培养“一懂行,二有长(专长)”的民警。要鼓励民警成为外向型民警,过去都是专家、教授走进劳教所,我们的民警也要到大专院校授课,任教授,起到宣传劳教工作的作用。培养专家型民警,有我们自己的专家;培养实用型民警,学历不求高,但求实用。
创新发展一件大事。就是要全力支持创新,各单位每年有创新发展的成果,并按成果的级别来考核单位和领导的实绩。
进一步调整场所布局。分三种类型进行调整:新建型调整,做好规划后不变,切忌“指点江山”;整合型调整,将原成都戒毒劳教所与康复中心整合,组建四川省成都强制隔离戒毒所;改建型调整,在大堰劳教所分离出“艾滋病”专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