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000000003

第3章 序三

吕进

案头上翻开的是朱增泉的三部待出的诗稿:《中国船》、《生命穿越死亡》和《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这三部厚厚的诗稿,这几天带给我奢侈的艺术享受。可以说,朱增泉是优秀的抒情诗人,是郭小川之后最有影响的政治抒情诗人,也是李瑛之后最好的军旅诗人之一。这三部诗稿带给我暖暖的回忆,我和朱增泉相识于1991年,算来已经是二十一年的老朋友了。

1991年,我到石家庄参加河北诗人刘章的研讨会。当年我的儿子考上北京大学。按照当时的规定,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新生在跨入校门前,得先军训一年,北京大学的新生是到陆军学院,地址也在石家庄。于是,我到石家庄又是去开会,又是去送儿子。我主编的《外国名诗鉴赏辞典》是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这部辞典销量超过万册,还得了北方十八省市的图书奖。我还从来没有去过这家出版社,听说我到了石家庄,从未谋面的社长和主编请我吃了一次饭,第二天又帮助我把儿子送到陆军学院。

研讨会期间,诗评家张同吾告诉我,朱增泉想请我们几个人去他部队看看,互相认识一下。我在《解放军文艺》和其他一些刊物上读过朱增泉的诗,印象中这是一位老山前线的将军诗人,其他的不甚了了。

朱增泉在晚上来车把我们接去,下车一看,哇,这个军人怎么这样儒雅和英气呀!让我想起大学时代读过的一部苏联小说,作家写到主人公跳出坦克那一瞬间时,用了一句非常漂亮的俄语:“哦,我的军神!”于是就闹出了诗歌界一时传为笑柄的故事。我问:“朱政委,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朱答:“早稻田。”我说:“啊,留日的。”朱增泉大笑:“我早年在稻田劳动啊!”后来才知道,1959年他在家乡江苏无锡参军时,只有高小文化。靠着长期自学,后来通过成人自学考试取得了大专学历。再后来,这位博览群书的将军,就不止于大学学历了,不信请读读他最近推出的五卷本《战争史笔记》。

这部一百四十余万字的巨著,全程回顾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五千年战争史,给我们带来的准确信息是:朱增泉从一个将军完成了华丽转身,不但转身为诗人,不但转身为作家,而且现在又转身为学者了。《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史笔记》有史有论,史家胆识,兵家眼光,诗家情怀,不仅受到军内外读者欢迎,而且获得军事史、战争史专家的好评。我读后的最强烈的感受是:“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另一个强烈感受是:我的这位朋友,武可统兵,文可治学,令我从心眼里佩服。

在我的记忆里,无锡是个出人才的宝地。民间有个说法,“惟楚有材”,其实吴楚相近相邻,无锡也是人杰地灵。这里出画家:东晋时期的大画家顾恺之、民国时期的大画家徐悲鸿都是无锡人。这里出文艺家:明代写《徐霞客游记》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创作《二泉映月》的民间盲人音乐家阿炳、新诗的先行人刘半农也均出自梁溪。另外,荣氏企业的创始人荣德生、当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王选、国学大师钱穆、还有被我们这一行称为“学术昆仑”的学者钱钟书,都是无锡人。

化外在为内心,化事件为感情,化经验为体验,这就是诗的生成过程。诗人是这样的人:似僧有发,似俗无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他是本真生命的言说者。内化是写诗的基本功,诗人对物理世界没有兴趣,他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对客观世界进行主观的内酝酿、内加工,使外在的一切露出它的本相和本义,成为诗的美妙世界。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朱增泉的诗,无论军旅诗、抒情诗、政治抒情诗,不一定都是在写军旅生活,但是都是在写军人,他写的都是戎马军人眼中的时代与世界。从把群山看作头戴钢盔的士兵方阵的成名作《钢盔》开始,可以说,在朱增泉的诗的世界里,无论什么题材,一切皆著军人色彩,或显在,或潜在。

翻开这三部诗卷,兵气迎面扑来。阿尔泰的桦树林,秋天全都披上黄金甲,“参加一年一度的阅兵盛典”;至于黄河冰凌,干脆就说:“黄河冰凌,兵也”。即使“夜读”,诗人的感觉也是:

书籍如列队的兵甲

在四围排排肃立

等待我检阅

真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想起李白《从军行》里的句子:“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朱增泉诗篇的兵气的确是“拥云间”的。而且朱增泉后来转战到航天战线,也为“开辟天路”付出了他的心血,他的确到了“云间”。

显然,爱国主义和英雄情结是支撑起朱增泉诗歌世界的两块基石。兵,就是两块基石的体现者:

打过仗的人

就像混凝土中的石子和钢筋

注定要由他们

充当人群中的坚硬成分

其实,这两块基石从《诗经》开始,就支撑起了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军旅诗,也支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现代军旅诗。朱增泉的军旅诗雄豪大气,浪漫洒脱,与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流行的精致委婉的军旅诗风相映成趣,丰富了军旅诗苑。但是,朱增泉给中国新诗带来的震撼主要并不在这里,他的贡献是,出现在他的笔下的,是一位穿军装的当代人,他向人们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心灵世界:对战争的思索,对军人命运的思索,对文化渊薮的思索,对时代的思索,对世界的思索。“战争最响亮的口号是和平”。在“享受和平”的岁月里,军旅诗人应该有怎样的现代襟抱,这就是朱增泉的诗篇所致力展现的。诗人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方之表,骑马挥洒,上天入地,铺开了崭新的艺术视野和道德深度,这样,他就纵身跃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军旅诗的跳高标杆,成就了今日朱增泉。

1999年我应重庆出版社之邀,编选了一部三卷本的《新中国50年诗选》。这部诗选的编选条例是:一位诗人原则上入选一首。但是,朱增泉的好诗很多,最后确定破例选两首:《莫斯科红场的黄昏》和《昂纳克走向法庭》,都是国际题材。埃里希·昂纳克是两德统一之前东德的统一社会党总书记,也是最后一位东德领导人。朱增泉写他在柏林墙被推倒后接受审判的情景:昂纳克啊,“席卷世纪的风暴∕已凝聚成满脸皱纹——”,“你耳边是否重又响起那首歌∕要去作一次最后的斗争?”诗的结尾一节是这样的:

我的同情心未曾泯灭啊

请原谅,昂纳克

我不能赐予你同情

同情崩溃,这不是我的使命

太妙了!这里有世纪忧患,这里有侠骨柔肠。历史感,诗人心,都带了一股兵气。的确,昂纳克们留下的是一部需要后人回味和研究的书,也许要经过几百年以后,历史才会发言。但是,“同情崩溃,这不是我的使命”。

国无法则国乱,诗有法则诗亡。当然,诗其实是有法的,它摆脱的是外在的僵硬的“法”,心灵的世界是最不能忍受枷锁的。不过,诗总是有自己文体的艺术规则。新诗只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而已,它也得遵守中国诗歌的“常”,守“常”求“变”。读朱增泉,就会使人想起“善医者不识药,善将者不言兵”这句话。他是有自己的艺术套路的,但他不爱谈诗歌理论,他是懂得藏拙的。当然,如果把发现诗美的能力和表现诗美的能力两相比较,朱增泉发现诗美的能力的确更强。比如,他在抒情诗《飞向宇宙》一辑中,在西昌这座月亮城,在发射塔下,在乌兰察布草原飞船着陆场,都发现了诗,这很厉害,说明诗人的感觉系统确实敏锐。但是在《发射塔》这样的诗篇里,诗人遇到了高科技,在表现上,显然在超越世象获取诗意上不够自如,叙述多了,事理多了,这就影响到了诗的纯度。

朱增泉得过鲁迅文学奖,这在中国诗坛是一个很高的荣誉。那是鲁奖的第二届,评委会主任李瑛就是军旅诗人。在北京香山武警政治部招待所评了三天,先后三次投票,才决出五部获奖诗集,朱增泉的《地球是一只泪眼》是第一次投票就通过的。满布汪洋大海的地球被想象成一只泪眼,这个意象真是神来之笔啊,诗人的忧患之心、悲悯之情全在这个意象里了。

朱增泉的诗,我觉得,他在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地抒发诗情的时候,得留心内敛和节制,也就是要注意“清洗”,把叙述成分、说理成分最大限度地“清洗”出去。这样,朱增泉的诗就会更纯,诗意就会更浓。当然,前提是保持自己的个人风格。这也是我读完这三部诗稿后提出的一点苛求吧!

《中国船》、《生命穿越死亡》和《忧郁的科尔沁草原》的出版,是中国诗坛,尤其是军旅诗坛的一件盛事,我愿意向朱增泉将军寄去一个老朋友的欣喜与祝贺。

同类推荐
  •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此书将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首次完整集结,并配有纪伯伦为该书特别绘制的插图,十分精美。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充满了反叛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是在深渊最深处对自由之神的呼唤。《叛逆的灵魂》呼吁人民打破奴性的桎梏,纪伯伦也因此激怒了当局政府而被驱逐;《草原新娘》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并控诉舆论与礼教对爱情的摧残;《被折断的翅膀》是作者以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蓝本而作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文中的哀恸与绝望扣人心弦。此书没有纪伯伦在《先知》等其他作品中一贯的包容、温柔的模样,而是满满的愤怒与不平,他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呐喊出来,震撼人心。
  •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张海君主编的《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收纳整理的诸多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就是通过不同的情境再现让我们感受善良的力量,进而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的意愿。不谈因果循环,单单就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带给大家小小感动的同时,也能够唤醒大家心中那一股最原始的、小小的善念!
  • 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

    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

    许多人不想重现汶川大地震的灾情,是因为人的生命在那一刻变得极端的脆弱与痛苦、无助与悲恸。但这是历史,这是客观。不记述这生命之苦,就不知道人类从动物世界走向衣冠楚楚、讲吃讲穿的文明历程的每一步痛苦与辉煌,这对人类更好地走向未来也是无益和有害的。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梅山诗稿

    梅山诗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所写诗歌集结,主要为古体诗,内容多以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抒情为主,辅以叙事,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全书由四百多首诗歌组成。以时间为轴串联起来。书名取自书中诗《梅山诗稿》。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能赚钱的9种女人

    最能赚钱的9种女人

    她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把目标瞄向任何一个“男人当道”的领域来赚钱,也能够冷静地剖析自己,痛定思痛,敢于为自己“刮骨疗毒”,然后凭借实力,让每一个女人都能深受启发,科学地总结出最能赚钱的九种女人,留下来和男人一道“平分秋色”!,让自己完美至臻。没有丝毫假大空之嫌。本书将可读性、实用性、有效性深于一体,让女人在吸取力量的同时。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人,对真实的女人成功事例加以深入浅出的精辟分析总结,将她们的成功因素、性格特点、人格魅力全方位展现在您的面前,其“侵略性”不容忽视。在这个“她时代”,本书有针对性地以女人的性别特征、思维特点、做事方式为基础,女人有了大多的空间和余地
  •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毒宠邪凤:逆天召唤师

    毒宠邪凤:逆天召唤师

    (包月免费看此书)她,绝倾殇,魂穿异世,成为绝氏府邸人尽可欺的废物七小姐,当凤凰涅盘重生,下天风起云涌,谁与争锋,是何番景象?召唤,修灵,炼丹,炼器,身旁美男成群,魔兽大军,亮瞎一帮狗眼。骂她是废物?毁她清白?断她筋脉?特么的,通通丢到炼丹炉里炼丹!绝倾殇的人生原则: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毁我一粟,我夺人三斗,人欺我一分,我报人十倍。当轻狂如她,撞上冷魅如他,将会演绎出怎么样的嗜骨之爱?她如何凤战苍穹,睥睨天地,凌驾于万神之上!(扣扣号:398167130)喜欢的MM们可以加号,敲门砖,帝沧澜。
  • 读故事 学做人

    读故事 学做人

    做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成为我们每个人毕生努力经营的事业。本书从古代先哲中吸取做人精髓,阐释了做人要自强不息、要厚德载物、要掌控好人际关系、要培养良好心态、要常常自省、要慎言语、要诚信、要有自己做人的个性等。这些做人道理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用生动小故事向您娓娓道来。如果把一盏灯放进全黑的房间,黑暗会瞬间消失,房间顿时有了光明。这时,如果增加十盏、百盏或千盏时灯,房间就会变得越来越亮。愿书中的这些哲理故事能成为点亮你人生的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把不快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使原来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舌尖上的花朵

    舌尖上的花朵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重生斗罗大陆

    重生斗罗大陆

    他为了复活家人,不小心穿越到了魂界,意外的得到传说中的重生魂器,从此遭到魂界里器灵,魂兽,神,魔的追杀。遇兽斗兽,遇神杀神,遇魔除魔,这就是重生斗罗。在此过程中,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魅力组建一个护器远航队,前往聚魂宫。重生魂器,唤醒斗魂。斗罗魂生,惟我独尊。斗魂神诀,斩妖除魔。
  •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真正爱民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朴实亲民的形象。王瑛同志生前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6年7月被确诊患肺癌晚期,仍坚守工作岗位。2008年11月27日病情恶化,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幸去世,年仅47岁。参加工作27年来,王瑛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群众,坚持艰苦奋斗,保持清正廉洁,做出了突出成绩。
  • 前朝公主不愁嫁

    前朝公主不愁嫁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第一眼看到他,她便惊呼:“我见过你,你是我梦里的那个男人!”于是,他邪邪一笑,不客气的将她拥入了怀里,“原来,你连梦里都在想着朕……”他俯身要来亲吻她,她却不小心划伤了他,只是为嘛最后走的时候,是他抱着她?她原本只是太后身边的小宫女,却在被皇上看到的当天封为了公主。因为逃避男友的吻,却没想,竟然和他一起穿越,她以为南宫翼只是霸道,她以为南宫轩只是掩藏了自己,她也以为,她喜欢的仍是氤氲不散的曼佗罗,却在最后,明白了,什么都在变,包括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