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900000046

第46章 很笨,更笨,极笨,还是得“往下笨”

——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全球性忧虑

“往下笨”,英文Dumbing Down,当今文化辩论的这个大题目,至关重要性,可以说是文化的生态问题。

此词居然至今没有一个可用的中文对译。我看到过的几种译法,叫人无法一笑了之:误译来自不懂,这么多译者都不懂,因为整个知识界不关心。上海电信集团《硅谷动态》一译文,说是许多公司用花花绿绿的图表介绍业务,是讨好外行的“沉默下沉”;《普世教会》2988期说格拉斯哥天主教会用半裸招贴吸引年轻人参加活动,是“失守自己的立场”;台湾《环境咨询中心》一篇文字,说政客“保持沉默”并非小事;另一篇文字,讨论游戏软件越来越不需要动脑子,是“降低自己的阶层”。所有这些译法,都加了英文注,都说即是Dumbing Down,看起来,英译中译界,已经抢先在往下笨中“沉默下沉”。

这些文章倒是可以看出,往下笨已经遍及许多领域。实际上,在政治,传媒,教育,宗教,文学——任何与文化沾边的活动,甚至所有的“上层建筑”,都被指责为往下笨,双方剑拔弩张,争论已延续多年。

笨则笨矣,何谓“往下”?请看好莱坞拍片,只要票房成功,就连着往下做续集,影评家称之为“很笨,更笨,极笨”(Dumb,Dumber,Dumbest)。《大白鲨》(Jaws)已有四集,一代代鲨鱼就是不改吃人本性;《杀人狂》(Psycho)有四集,法院判不了监牢关不住;《死不了》(Die Hard)果然不死,第二集名为《更死不了》(Die Harder),第三集干脆叫作《死不了兜着走》(Die Hard With A Vengeance);《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拍到第三集,满银幕不断炸出大火球,人影四爪乱舞飞起来,可称“炸呆子”电影;《警察学院》(Police Academy),竟然连续拍到七集,第一集就被讥笑为“吃爆米花发呆”,能如此坚决笨到底,在好莱坞也算是奇迹。唯一到第三集居然拍出新意的是《返回未来》(Back To The Future),但是每一部都留下“且听下回分解”的绊子,居心不良太甚。《泰坦尼克号》如果能浮出水面,哪个公司都愿意拍续集;《拯救大兵》果然被《珍珠港》跟上,不腻死最笨的观众决不罢休。

实际上,任何有可对照的“原本”的文化产品,新本都比原本简单易解,鲜有例外。电影改编文学名著,全部简化原作,不能说因为艺术手段不同非简单不可。实际上电影图像代替大段文字描写,技术更为灵便。简化的原因,就像名著改写本,是为了将就耐心太短的现代文化消费者。《法国中尉的女人》电影完全删去原作的元小说成分,来了个大团圆。《英国病人》电影,删去了原作许多严肃讨论和诗意场面。

至于电视连续肥皂剧,几乎使人类演变成“沙发土豆”(CouchPotato)这个新物种。英国的《加冕街》《东区人》,澳大利亚的《邻居》,美国的《家里家外》据说都有连拍近二十年的历史,每周一集二集,着迷的观众一辈子看不腻,度假时还请人录下回来补看。英国的电视新闻,经常报告某肥皂演员去世,还沉痛地配上镜头,我没有看到过一条诺贝尔奖得主的讣告。

据统计,美国98%的家庭有一台以上的电视机,比卫生设备拥有率还高。学前儿童每天看电视四小时以上,在进学校之前,已经看了近一万个小时;学童在学期中(假期狂看不算),每天看三小时电视,做功课不到一个小时,而读书报仅16分钟,跟母亲说话14分钟,跟父亲说话才5分钟。

又有统计说,一个两岁的女孩,已经能认出几十种商标(不是几十个词),7岁之前,已经看过几万广告,12岁已经列入各种消费统计,如此,到17岁,她关于商场之外的世界所知真是不多。全球人口沙发土豆化,电视已经成为最严重的损害健康因素。

我原先的猜想是,电视节目往下笨“白痴化”,原因恐怕是人口素质下降,越来越笨。后来发现并非如此。

英国电视一向流行“知识比赛”节目,只是观众不多。最近却有两个节目,大获成功,移到6点至9点黄金时段。一个称作“最弱环节”(Weakest Link),女主持人像个一百年前小说中的女教师,用刻毒的话辱骂回答不好的“最弱者”,请他们滚蛋,最后剩下一个人独得奖金几万英镑。此节目狂受欢迎。德,法,意,葡,以,土,西,爱,瑞典,都向BBC买版权移植此节目,大都选用酷似迫害狂的女人主持。美国NBC版则请此英国女主持飞过去,去年4月开播时,观众1700万,每次奖金十多万美元,此女也成为英国传媒界工资最高的人。另一个节目,称作《谁想做百万富翁》,15个问题,顺着低奖往高奖排列,最后可望得百万英镑。此节目也大获成功,去年在香港有了个粤语版,风靡港岛。

奇怪的是,题目相当简单,例如“英,意,法,荷,哪个国家用过断头机?”“日,希,葡,中,哪个国家受到过核攻击?”“象,虎,鼠,狗,猛犸像何种动物?”也有难的,多半是关于电影和大众音乐的题目。靠回答回答如此题目,也能坐收巨款,岂不是人人可得之?

实际上,人人可以申请,批准参加只有极少数,实际上参赛的,都是有意选的一般“老百姓”。吸引观众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能回答出其中大部分问题。此类节目之吸引观众,不在于知识,在压宝赌输赢。

我看到另外两个节目,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一个叫“大师头脑”(Mastermind),每年决出冠军,题目生僻,得奖者知识面绝对丰富,因此此节目无疾而终。另一个“大学挑战”(University Challenge),每周一次。每个大学出一个四人队,每年决出冠军。已经延续40年,至今进行。而且重新召集60年代,70年代的冠军队,让灰发人与近年的冠军队对垒,结果多半是年轻的胜利。

随手举几个例子:

1962年题目:“如果华盛顿可以称作美国国父,请说出以下各国的国父:土耳其,哥伦比亚,现代中国,海地。”

2002年题目:“11世纪圣徒斯蒂芬的冠冕是欧洲哪个国家的徽号?”

1962年题目:“贝多芬的第三,第六,第九交响乐各叫什么名字?”

2002年题目:“哪位导演1993年拍片时渐渐失明,整个银幕用了蓝色?”

我想中国博闻强记的大学生,能回答1962年题目,答不了2002年题目。

灰发人反应慢,记性差,知识面也不如年轻人。证明每个时代最好的头脑,依然很好,甚至一代代更好。唯一不同的是,《大学挑战》只能在纳税人出资养的BBC占一角。一般观众不看:连问题都听不明白,更不用说回答。

在美国也有同样情况:20年前台上台下交流的“讨论”节目,由很受观众欢迎的黑人女士主持,题目有时候很浅薄,有时候批判锋芒毕露,非常出色。但是论题一旦过分尖锐,例如讨论美国畜牧业有没有得疯牛病的危险,结果美国牧场主到处挂辱骂牌子:“美国只有一头疯母牛”。

于是换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男人,主持同样格局的讨论:上台的女人,向观众坦白自己的外遇,然后请出蒙在鼓里的丈夫以及姘夫,让她当着这两个人再坦白一遍。结果当然是满台男女乱打乱骂,台下一片喊好,警卫适时冲上台拉开厮打的人们。此节目还换一些花样,“坦白”同性恋,畸恋之类,上台的人物越来越肥胖难看,打扮也越来越暴露丑陋,话说得更加不堪入耳,打骂猖狂几乎要当台动刀子,台下的呼啸赛过罗马斗兽场。最后花样玩尽,在美国难以为继,到英国电视台来混骗了一阵,同样愚蠢而肮脏的勾当,终于彻底消失,不知所终。

看来笨也有到底的时候,此种节目翻来覆去,西方电视观众能看得下去,也真是奇迹。

不过不必担心奇迹消失,自有人前仆后继坚决地笨。在近年的文化辩论中,各业各行都有人做了细心的研究,“往下笨”似乎已经无远勿届。本文开头提到过一些教会的“普及式”传教,教会把圣经故事制成动画片,已经是多年的做法。最近名作家朵莉斯·莱辛(Doris Lessing)提出抗议,认为这是剥夺了青少年读“千年最佳书”的机会,因为没有1611年“钦定本”那美丽的英语,《圣经》不过是一些“乱糟糟的故事”。

初等中等教育不必谈了。电视台采访10岁的小学生,问一些最简单的问题,例如“希特勒是谁”?回答“好像是丘吉尔的朋友”。

高等教育,也一样质量下降。有调查者用1895年的中学数理化考卷考大学生,及格率很低。美国学者协会(NAS)发表报告,抽样40所大学的考卷,测定20世纪学生文学知识之变化,发现如果以1900年为100分,1914年一次大战前则是99分;1939年二次大战前降为73分,1964年越战前降至69分,1993年伊拉克战争前降到很丢脸的25分——取战事之前,“学生尚不至于分心”之际,以求公允。这条曲线一直在往下落,最近40年几乎是自由落体。

当然,这与教育面普及,受教育者占同龄人比率提高有关,在美国能受高等教育的人,早就占同龄人一半以上,英国与欧洲也早已接近一半,高等教育不再高不可攀。但是如果学不到什么,教育普及又有何用?

当然这个测定很受争议,因为“文学知识”现在是奢侈,对各种20世纪新式文化产品,例如影视传媒,大部分学生现在头头是道,为当代教育方式辩护的人,认为不过是知识面不同而已。

这就牵涉到“文化”的定义。往下笨问题多年争论不清,关键就在这里。但是对此种“文化民粹主义”的人,几乎来自各个社会倾向。“往下笨”当然是贬词,有人更刻毒,说“文化产业”已经把群众变为“广众”(admass,盲目跟广告走的大众),“民主”则变成“笨主”(Dumbocracy)。辩护者称之为“当代文化”,“多元文化”,“反精英文化”,时髦称呼是“后现代文化”。

攻击文化民粹主义的,最早来自“右翼保守派”。尼采在19世纪(100分的世纪)已经开骂,说“群盲呕出胆汁,称之为报纸”;20世纪上半期分数不低,李维斯就声称电影报纸通俗小说,“都只提供最低级的满足”,完全违反阿诺德对文化的定义——“世界上说出来想出来的最好的东西”;最近耶鲁的布鲁姆(Harold Bloom)则指出瞧不起知识分子成了当代时髦病,他要求重建“经典”概念;英国保守党的思想库则提出:“英国根本不是多种族社会,也不需要多元文化,提倡这些东西是历史性的胡说八道”;而欧洲国家,以法国为首,愤怒指责美国是往下笨的罪魁祸首,迪斯尼,麦当劳,好莱坞,成为美国文化入侵的尖兵。

但是近20年来,对文化民粹主义抨击最力的,却是左翼思想家。自从马克思主义出现了詹明信所说的“文化转折”,当代批判思想的重点对象,就是消费文化。早在1957年,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的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就在《读写何为?》(The Uses Of Literacy)一书中指出强加给粗识文墨者的文化产品,恶俗不堪,而且塞满资产阶级道德。1995年他又出版《如今的生活》(The Way We Live Now),对40年俗文化汹涌,痛心疾首。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rno)指责现代传媒“把启蒙的可能,变成野蛮化的可能”,不仅败坏趣味,更是痴钝感觉,为集权主义铺路。商业艺术看上去是供顾客选用的商品,实际上是操纵顾客的技术。英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威廉斯,早在1961年的《文化与社会》中就提出必须让大众文化摆脱商业控制,他的批判至今尖刻,他的建议也至今没有实现可能。

既然左翼右翼都批判文化民粹主义,为什么当代文化还是排山倒海毫无阻挡地往下笨?

很简单,两个更有力量的“体制化机构”,就是需要往下笨:传媒与政客。这两者都依靠数量化,靠选票与钞票的数字,所以两者日益靠拢。意大利总理贝鲁斯可尼传媒大王当政客,克林顿政客下台做传媒,此种人越来越多。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这个局面:BBC总裁戴维斯(Garvyn Davies)在“媒体论坛”做主题发言,指斥批评BBC节目往下笨的,“都是伦敦白人中产阶级”。此话引起强烈抗议,《卫报》上连续多日刊登知识界的文章,对戴维斯极为不满,说他的指斥不仅是乱套政治帽子,而且是侮辱电视观众:“我供应垃圾,因为你们只能欣赏垃圾。”

偏偏这个戴维斯本人,三年前有著作,指责媒体有意往下笨。这三年中往下笨减少了吗?没有,反而变本加厉。唯一发生的变化,就是戴维斯本人被工党政府任命为传媒领袖。因此觉得有必要“感谢选民”。实际上政客与传媒都是靠“装作讨好大众,实为操纵大众”过日子。有文章说,任何时代都有精英,只不过是一批精英取代另一批。戴维斯这种人,是控制当代政治与传媒的“精明式精英”。

争论到这个份上,已经够复杂的了。应当说,当代文化的普及,不是毫无好处,许多先前享受不到文化生活的人群,现在成了“收视率”“上座率”“点击率”的主人;同时,也无法否认,当代文化的商业化图像化简单化,负面越来越大,而且随着全球化经济,恶果漫向整个世界。

回到本文开始,往下笨的争论,在中国尚未引出波澜。不少人说中国刚有商业文化机会,哪怕是垃圾货,享受几天再说。即使有往下笨的情况,也尚未下堕过久,不必杞人忧天。

不过,看看生态问题,当年不也是振振有词“先发展,再治理”?须知文化的流失,也像水土流失,后悔时,已经难以修复。

同类推荐
  • 梅关

    梅关

    《梅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 梦游者的地图

    梦游者的地图

    《梦游者的地图》主要介绍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地,也分了几部分:布衣北京、名士风流、城市备忘录、梦游者的地图,没有故乡的人。把旅游过的地方作为一张地图
  • 星月菩提

    星月菩提

    “菩提十书”之《星月菩提》:在这匆忙混乱的时代,要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月已经不易,要开启心中的星月就更难了。天上星月在黑夜中照耀我们,心上星月则让我们在人世的幽暗里有恒久的光明。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三部,处处流露自性芬芳,在微细的爱里观照动人的智慧;时时体现星月光明,在微尘与毫端,探触无量的有情世界。“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热门推荐
  • 雄师渡天堑

    雄师渡天堑

    4月21日,6月2日解放崇明岛,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三大战役之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60余万守军的长江防线。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4月20日,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此役,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历时42天,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共歼敌43万余人,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华东和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东至江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和平谈判宣告破裂
  • 王妃威武:拿下腹黑王爷

    王妃威武:拿下腹黑王爷

    她是传说中灵云山上的灵女,二十一世纪的全能运动员,再次轮回到古代她成了将军府的掌上明珠,街头的祸霸子,一道圣旨她嫁给了发誓见一次揍一次的腹黑王爷,从此过着风生水起斗腹黑的生活,被封住的记忆一点点恢复,她该如何完成她的使命?
  • 滴血的十字

    滴血的十字

    新区教堂刘牧师在一次布道中意外死亡,失去意识之前,口中喃喃“圣母”。此后,蹊跷的事接连发生。一位女同工死在家中,法医给出的死亡诊断却似是而非……无业游民朱古力和刑警队金队长奋力追查,但始终未触及真相。然而随着方长老被杀,他们似乎幡然醒悟,但真相就是如此吗?
  • 假面(上)

    假面(上)

    孩子帮著的《假面(上)》讲述的事情发生得突然而安静。随着黑暗期降临的,还有一段徘徊在底线的危险爱情和一场抽丝剥茧的精密迷局。
  • 吃货养生小秘密

    吃货养生小秘密

    气、血、阴、阳,或虚或郁,或湿或瘀,形成人体的九大体质,如何通过食物来调和?五谷杂粮,有温有热,有寒有凉,怎么选择方可趋利避害?红黄白黑绿,色彩缤纷的食物,透露哪些玄机?酸甜苦辣咸,寻常五味,如何对应五脏六腑?春夏秋冬,温度变化,饮食如何调配?血型天定,和饮食又有怎样的联系?这本书将为你一一揭晓。
  • 神仙,谁稀罕?

    神仙,谁稀罕?

    天界头号大帅哥、差点继承大统的皇太孙迦弥仙君竟然被凡界一丑少女迷得七荤八素,且到了神仙也不愿做的地步!啊?如何勾引的?切,人家小姑娘本本分分,可不是狐媚子,再说狐媚子有靠一副丑脸勾引男人的么?矮油,反正天雷勾动地火——搞上了喂……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将军为后

    将军为后

    大楚王朝唯一的女将军柳雁飞被赐婚给了本朝的皇太孙,下一任的皇帝,江桥。江桥,字宇楼,出了名的克妻之人,迄今已克死四位未婚妻。女将军的爷爷鲁国公接过圣旨,手都抖了。满朝文武一片哗然。两位当事人:“……”
  • 重生之世族嫡女

    重生之世族嫡女

    独守空房三年,以为能融化夫君对她的怨,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狠心的陷害,三尺白绫结束她无知的一生。老天垂怜,她竟然意外重生,重回到及笄那一年,既然可以重来,她就要活出自我,寻找真爱,绝不嫁那无情赵王爷。重生后的她,不再是任人搓圆掐扁的无知少女,虽然不幸被卷进了夺嫡的漩涡里,她依旧顽强地生存着,见招拆招,遇神杀神,遇魔杀魔,再涉足商场,成就一番事业,勇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最终成为天运皇朝第一位兵部女尚书。唯一让她她头痛的是桃花运也随之而来………无情赵王爷:玲珑,本王真的爱你,非你不娶。南宫玲珑:去!找你的青梅竹马去,本官不当第三者。某王爷难堪。笑面狐狸(右相:玲珑,你的英姿深深地勾走了本相的心,所以,本相跟定你了。南宫玲珑:来人,把右相大人的狼心奉上。瞬时一颗血淋淋的狼心捧到了右相的面前,某女笑哈哈地说着:“右相大人,你心在此,请带回相府好生供养。某相垂泪。冷酷将军:该死的女人,你摸了我的身,睡了我的床,你敢不负责?南宫玲珑:将军,你认错人了。她玉手一挥,一排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站到了将军的面前,某女笑盈盈地说着:“将军,她们都说摸了你的身,睡了你的床,看看,你可认出其中一个?别被人睡了找不着主儿负责哈。某将军吐血。男扮女装的敌国妖孽王爷:我们拜过天,拜过地,入过洞房,你是我王妃了。南宫玲珑脸都绿了,那是她不知道他是男的,和他结拜为异性姐妹,还同床共枕了一个月,汗,谁想到自己成了梁山伯,这妖孽倒成了祝英台。(注:本文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素华映月

    素华映月

    ”她另有昵称,一一。你只许有我一个。”只有你一个?你便是我的一一。“仲凯,请勿模仿,阿迟,祖父依着孙女辈的排行。--情节虚构,你让爹娘好等。穿越而来,家长里短,给她取名“素华”;父母叫她阿迟,“爹娘早就盼着有个宝贝小闺女了,爱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