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900000045

第45章 这阵风,从西方还是东方来?

这些本是我们的固有文化价值,现在却东风转西风。

我指的是“新价值”,近30年,在全球范围内,人们渐渐认同的一套价值观。例如女性主义,环境保护意识,动物保护意识,少数民族权利,多元文化,反无限制科技等等。

这些价值看起来是一个个单独冒出来的,没有共同源头,不形成体系,无法伞以一个“主义”。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形成后工业时代一套系统的新价值观,而且都是“制动价值”。

18世纪西方工业化时代,开始形成两套互相环扣的价值观:一套促进产业的数量化发展,例如为起点公平而设的自由竞争,人生而平等,例如所谓浮士德精神:个人主义,适者生存,全球帝国利益;另一套对产业的数量化发展起制动作用,例如为终点公平而产生的劳工权利,社会保障体系,例如为分散权力而产生的民主代议,民族主义。

两套价值看来是针锋相对,一右一左,互为死敌。实际上两者相辅相成:一边是动力,一边是制动。正由于互相制约,没有一套价值能够贯彻始终。资本乐见起点公平,劳工乐见终点公平,两者都不可能顺心遂愿;权力集中与权力分散,不会有一个皆大欢喜的形式;霸权国与受制国之间的抗争,既不会对抗到乙方彻底失败,也不会妥协到双方拥抱言欢。有权者与无权者,有钱者与无钱者,没有共同语言,却并非永远没有共同利益:任何一方过分得势,都会使社会在单向压力下畸形,一方胜利,意味着同归于尽。

尽管每套价值的拥护者,认为是在为唯一的正义而战,对立的那套价值却一样有无数敢于牺牲的勇士。历史的舞台,需要燃烧着仇恨的斗士,意识的历史却并不是历史的意识。

许多人认为现代化是上述第一套价值成功的历史,冷战结束与自由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利。我认为,冷战结束标志旧的对立结束,新的抗衡开始:传统的社会主义,让位于新的价值对峙。

任何现代化要成功,必须有上述两套价值协力:没有制动,动力价值就会无限扩胀,像没有刹车的汽车,只能加速,直到翻崖坠毁;乱踩刹车,也一样会翻车,或干脆走不动。现代社会像个活动亢进的孩子,闯了不少大祸,尤其在20世纪,闹得人心惊肉跳。但毕竟存活过来,能活到现在这年龄,世界竟然没有毁灭,我们不得不感谢两套价值的互相牵制。

最近30年,世界起了很大变化,进入了所谓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越来越取跨国公司形式,知识工业产值超出制造业。细察一下,可以发现根本的动力价值,基本没有大变动,制动价值,却变化很大。虽然要求重点平等阶级与民族,依然是起制动作用的利益集合,但出现了一些新的“弱者群体利益”:女性权利,少数民族权利,同性恋权利,老年人权利,残废人权利。此外还出现了人本之外的“概念集合”:生态意识,动物权利,反无限制科技等等。

这篇短短的文字,无法深入讨论这些新价值。就社会作用而言,它们是对既成体制的文化批判。幸亏这套价值,用语常常“矫枉过正”,行为往往过分激烈,因此明显是作为平衡力量存在,似乎没有在任何一国政治中独占称霸。“政治正确主义”一旦无限制使用,也会泛滥成灾。至多在大学校园风风火火,让“政治不正确”的教授日子难过。

这篇文章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新价值,与“传统”制动价值一样,从西方传向东方,而没有在东方产生。

光说这些新价值与后工业社会相应,不能回答问题,因为东亚相当多国家,已经或正在进入后工业时代,而且在部分接收这些新价值。而且这些新观念,一个大特点,就是价值全球化:其中一部分,如生态意识,动物权利,反无限制科技,不可能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取得成效,必须全球行动。所有这些新价值,都是给全球化经济踩刹车。既然动力价值——例如跨国公司——没有放过中国,为了不引起价值失衡之灾,中国也就得考虑吸纳这些制动价值的必要。

为什么,为什么新价值观依然从欧洲来?

不能说东方没有试图推出新价值。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方企业精神”,曾声震一时。英国人MacFarquhar首先提出东方产生了“21世纪主导价值”。后来居上的杜维明,把东亚价值系统化成“新儒家理论”,并且坦然声明,这就是“亚洲工业地区的新兴经济伦理,东亚企业巨子所代表的价值取向”。

在《儒家意识的自我反思》一书中,杜维明列举新儒家/东亚价值观之牟牟大者:

1.忠于职守的集体合作;

2.要求政府的协助指导(在138页,他承认“就是政治控制”);

3.反对唯利是图,注意节约修身自律之类的人格陶养。

杜维明声称这些与西方的“谋利动机,市场竞争,征服自然,优胜劣败和个人主义资本主义精神有显著不同”。看起来这是对工业时代的价值观的修正,但明显不是从制动方向进行的修整,而是加强动力方面。好像东亚的成功,就在于东亚资本不像西方必须与制动利益对抗,而是可以漠视社会正义与福利保障:既不需要照应劳工利益(因为他们都“忠于职守”),又不用害怕民主分权(因为“政府协助”)。

至于“人格陶养”,让全体公民都不再“唯利是图”,这根本不是儒家理论:孔子区分“君子”与“小人”,就明白言不及利的价值不可能成为社会公识。杜维明的说教,听起来像宋明理学家,在往社会基层推行礼教。或许我们是错读了杜维明,他只是想叫已经做了“外王”的企业巨子补一点“内圣”,带一点儒商风度?

“东亚价值”曾经时兴一时,让不少东西方政治家与知识分子说了好多迷糊话。英国保守党首相梅杰,就曾经训诫英国工人,不要一味要求立法确定最低工资线,与每周最长工作时间,而应当学学东亚工人的“工作哲学”;又例如日本首相曾扬言“日本胜过美国,因为美国种族混杂,而日本种族纯粹”。单方面的动力价值观,哪怕“修身自律”,一味发展下去,恐怕会闯祸,就像20世纪好几种独尊一时的单面价值,越头头是道,越闯大祸。

既然“东亚价值观”,只是为既成神权——东亚大资本与政治寡头——制造神话。90年代中期,这个神话结束于一场不大不小的金融危机。如果一场金融危机就能使整套价值观破灭,这价值产生过程本身就大成问题:它原本只是为“东亚经济奇迹”炮制理论根据而已。今天某些学者还在设法重申这套价值,例如宣称“凡是华人社区,都抗住了金融风暴,必有原因”,好像还没有另一个杜维明来套一个“新新儒家”理论框子。

价值的建立,并不出于实践,而是出于实践的缺如。

我绝对不是说儒家对现代社会没有用。恰恰相反,儒道佛的三教合一互补,不是西方的各教宗“互相容忍”,很可以作为价值制动的原型。

20世纪的第一代第二代新儒家,一直在朝制动价值方向工作。张君劢的“玄学”论,是中国最早对泛科学主义的批判;梁启超对欧美文化的批评,虽然是基于对一次大战后欧洲的观察,未免片面,但是不无灼见;此后牟宗三,熊十力,梁漱溟,都努力让儒学朝佛学靠拢,新儒学渐渐成为产业时代的制动力。我至今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第三代”新儒家,思考方向完全翻转,变成单方面动力价值的辩护士?

一个半世纪以来,东方知识分子总是迷惑于这样那样的单面价值,尤其是当此种价值换上中国外衣之后。我们应当检讨一下,一床国产棉被,就能让那么多知识分子眼花,看不到东亚的现代化过程中,一直有一些重要的价值缺失?

其实,后工业时代“新价值”中的许多内容,完全可以从东方产生。而且东方思想的确推动了新价值产生。很多新价值提倡者声称他们是在回向东方智慧:对生态主义的西方信徒,道家经典是他们的圣经,道法自然是他们的响亮口号;反对“科技无禁区”的人,一再重提老子关于过分智巧的警告;动物保护主义,与佛教的众生有灵力戒杀生有显然的相应;对残废人,智弱者的关怀,更是佛教式的悲悯;至于老年人权利,当然与中国传统一致。

至少,因为本是我们的固有思想,东方人应当对这些新价值并不感到陌生,甚至应当有自然的亲和。然而,事实情况好像并非如此:这些新价值又一次在西方形成。而我们又一次被动接受:整个国土快要沙漠化时,我们被迫接受了环保意识;某些中国特有物种将要绝灭,我们才接受了国际化的抢救;活取熊胆,是在国际抗议下才禁止的。

对于新价值的其他诸项:鲜鱼活炸,眼开嘴翕,依然是美食家津津乐道的名菜;烫石滚酒让活虾表演最后的死亡之舞,是豪华餐馆的高尚享受。看来只是吃喝小事,却是观念缺如的标记。

至于限制科技发展,似乎尚在国情之外:中国传媒和厂商,把任何东西套上“科学”两字,就能炒得全国人发烧:什么基因食品,核酸补品,免疫调节,脑白金,纳米技术,纷至沓来,前仆后继,一个骗局揭穿马上有下一个。北京有个连锁百货公司,竟然大名“京客隆”,(可能是为了生意兴隆而克隆一番)这个新科技词,在西方引起的大多是反感或警惕。显然,现代中国深入人心的泛科学主义,在当代威风未减。

中西许多名家,曾经反复论证,工业社会价值在西方产生是历史的偶然,中国本来很可能“自行走上现代化道路”。现在西方又一次领先推出后工业社会价值,而且许多是吸收东方文化启示才形成的,这又如何解释?

本来这应当是“中学为体”的大好时光,为什么我们创造的“东亚价值”只能寄诸遗忘?为什么我们又一次从西方接过本来属于我们的观念?难道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现代文化的一个基本机制?那就是:一套单面价值,无法推出过程。

同类推荐
  • 没有人能独自旅行

    没有人能独自旅行

    这不是一本随便的旅行书,是一本旅行后的记忆录,期待了未知的相遇,邂逅了愿意爱下去的人。只为了追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
  • 随喜菩提

    随喜菩提

    “菩提十书”之《随喜菩提》:由生命的苦恼走入佛门是很好的,但闻法欢喜走入佛门,不是更好吗?在痛苦中求悟是很好的,但以喜悦的心求悟不是更好吗?以厌离世间的心走向净土是很好的,但以欢喜净土的心走向极乐世界不是更好吗?本书是“菩提系列”第九部,让我们体验生命的滋润,从“相逢一笑”走向“喜无量心”的世界,欢喜无量地活在人间,走向净土。
  •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故都的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密勒士评选》曾评出当时中国文坛最具知名度的五位作家,郁达夫位列其中。他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出版家,并且与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同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现代文学和出版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本书集结了中国现代名家朱自清、周作人、郁达夫等对儿时的美好回忆,通过对民俗风情、家乡亲朋、儿时乐土、美食游戏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童年趣事的怀念。同时,也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人性、习俗和风貌,完整地呈现了当时的历史风情和民生状态。
  • 万水千山走遍

    万水千山走遍

    我国地大物博,奇观胜景美不胜数,自古就引得文人政客“江山如此多娇”的赞叹。能将这些美景一一游览,实为人生莫大的荣幸与乐趣。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多数人都要借助他人的画笔去欣赏心中的风景。郁达夫说:“江山亦需文人捧。”为此,《悦读季·名家经典:万水千山走遍》特意精选了朱自清、老舍、张抗抗、舒婷等名家的这类作品,但愿这些锦绣华章绘成的画卷能够定格天南地北、五湖四海那些最美的风景,伴你足不出户纵心游览万水千山!
热门推荐
  • 生气不如争气

    生气不如争气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巅峰也有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真正的人生需要磨炼。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是一种消极的表现,最终受伤害的也只有你自己。人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你自己的心态。以积...
  • 邪魅老公找上门

    邪魅老公找上门

    美女总是会让人怜惜,更何况是强势大胆的美女,更是受到男人的喜爱。荷尔蒙的不同,看待的眼光也带着别样的不同。我还是无法理解男生。这种心理公共课程,原本应该是没有多少人喜欢上的,应该是因为李艳的魅力吧,她的这个心理课程居然每次都是爆满的,而且明眼人都可以看的出来,教室里雄性和雌性的比例明显是不对等的。我觉得她的课上的很好,虽然经常有些出人意料的说辞。她今天穿着牛仔裤,可以很好的修饰她……
  • 重生之文化帝国

    重生之文化帝国

    有多少人期盼自己的人生可以重来一次?当杨一幸运而茫然的被时光逆潮卷回了那年夏至将至之时,前世的遗憾终得弥补,今生的理想亦要实现——和一如风一如冰两个女孩之间的牵绊,在校园里是比后来者“韩寒”更加惹人争议的偏科鬼才、话题人物,象牙塔外却是阳一文化这个超然帝国的掌舵人。无数动人的文字和音乐,电影和游戏,还有山河美景,民俗传统……在打上“阳一出品”的标签后,他开始向整个世界输出华夏文化。而无数欧美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们,亦在这个云中帝国之下仰视着惊呼——黄祸又来了!(有提建议和闲来聊天的么?6*5*9*9*1*6*8*7,群的气氛还很不错)
  • 驭夫魔后很猖狂

    驭夫魔后很猖狂

    她,温柔无害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无情很辣的心,只要出手必定带血而归,然而,在她最没想到的时候,一把利器刺进了她的心脏,耳边响起鬼魅般的声音:“我说过,下一世定将带你入魔。”但一朝穿越,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时耳边是愤怒的辱骂声和嫌弃声,她是不祥之兆!呵,只有软弱的人才会用天当借口,谁敢轻她,辱她,伤她,她定将杀他,废他,灭他!(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妃池中物:魅后无双

    妃池中物:魅后无双

    命运弄人,为何让他们在这样的时间,以这样的身份相遇?吾生君未生,君生吾已老。恨不同时生,日日与君好。纳兰烨收拾好一身萧索,孤独的走出书房,莹柔的灯光辉映,月牙衣袍比降下的白霜更凄更凉……金丝楠木的棺材里,熟悉的容颜呈现的是死亡的淡青,仍记初见时,这张脸是多么的惑魅人心,有神的眸子闪烁着狡黠和邪魅。可如今,所有的表情都不见了,所有所有的一切,都如幻梦一场般,一夕之间消失殆尽,遗留给无双的,只有此刻毫无生气的容颜.......瞳孔猛地一缩!心,如滚油浇心,五脏俱焚!浑身陡然剧烈颤抖,双臂踉跄的伸向棺里想去抚摸他,抱抱他:“南宫月,你曾许诺过要一生一世好好待我,怎么可以先离我而去了呢?
  •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历来闻名世界的长寿之乡都地处高寒地带或远离尘嚣、无污染的偏僻地区。然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发达地区的江苏如皋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唯一地处平原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如皋的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长寿现象独具魅力,当地百岁老人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名列世界前茅。环境稀松平常,却养育了众多百岁人瑞,这一长寿现象背后到底蕴藏什么奥秘?世界长寿之乡的人们在饮食、生活起居、运动以及日常养生、养性方面有着怎样的智慧?长寿神话真的是可以复制的吗?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生活妙招

    生活妙招

    本书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家庭健康生活宝典,其内容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防病治病、养生保健、饮食天地、时尚品味、购物理财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把丰富宝贵的生活经验奉献给广大读者。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破译人性弱点的密码

    破译人性弱点的密码

    本书分别从人性中的贪得无厌、自寻烦恼、缺乏目标、消极怯懦、沉溺幻想、优柔寡断、依赖借口、忽视细节、满腹抱怨、内心浮躁、爱慕虚荣、自私自利等几大弱点入手,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些弱点,并正视自己,审视内心,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而战胜自身最顽固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