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900000030

第30章 婚礼是问号?葬礼是惊叹号!

只有两个场合,人人可以扮演主角。不管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可以成为全场注视对象:一是婚礼,二是葬礼。

既然人生只有这两个场合保证有观众,何不与众不同一番?

60年代起,在西方一代代比着劲儿折腾,弄出各种“花式婚礼”:蹦极婚礼,海底婚礼,跳伞空中婚礼,雪山婚礼,北极婚礼,冲浪婚礼,倒悬婚礼,天体婚礼。

死亡不可能像婚礼那样具有动感乐趣:死亡是落幕,是永寂的开始,是最后的句号。

但是有些人却觉得,婚礼方式至少还要两人同意,死亡却可以更加任性,独断独行。后人还不能不按遗嘱办事,不然拿不到遗产,或是良心责备,对不起老友。

近年,“60年代人”开始死亡,自然也要折腾一番,于是开始盛行“个性主题葬礼”。

不少死者留下遗嘱,要求把葬礼移到他们平生最喜爱的地方进行:爵士乐台,拳击圈,钓鱼池塘,保龄球分数牌前,酒吧间,弹子房,舞厅,乐池,甚至游泳池的水里。

许多殡仪馆也跟上生意经,开始“新思维”:亲友处理这种古怪遗嘱总有点半心半意,租特殊地方办葬礼毕竟不易。例如足球俱乐部一般都很迷信,不肯出借场地给前球迷办葬礼。殡仪馆却保证执行到位,像剧场一样备了各种道具工匠,可以隔夜搭成死者要求的任何场面,例如一个像模像样的球门,让所有的吊唁者都射一脚。

而且,婚礼不管什么花招,必是休假游乐式样,品种实在不够多,要发明创新,不落陈套,还是挺难的。葬礼却能够安慰各种工作狂:课堂讲台,吊唁者可以在黑板上签字;大型电脑屏幕,上面不断闪出网友发来的伊妹;旅馆接待台,每个吊唁者可以拿到一枚纪念钥匙。

苏格兰有位农妇,要求把她的遗体放在牛食槽的草料中,哞哞叫的奶牛合唱最美的安灵曲。

美国圣路易一个家庭主妇,觉得一辈子在厨房度过,何不从厨房升天?一边是烧烤的焦香,一边是香槟的叮当。

澳大利亚有个警官,一生破案不多,退休后死得伤心。他要求吊唁者个个在葬礼时戴上手铐,以安慰他的职业荣誉感。

英国有个导演,说他一辈子只是幕后指挥,死了也不宜违例。因此把他放在台下暗处,吊唁者在台上,在水银灯下容光焕发,其他观众代他为演出鼓掌欢呼。

有一位更绝:要求把骨灰装在十个烟花里,然后请亲朋好友到公园,半夜看他升天,死得轰轰烈烈,光辉灿烂。

主题葬礼,不一定会让牧师失业,越来越多的牧师愿意到特殊葬礼场合安魂,牧师就死者方便。这在西方倒也有传统:打仗时,死在哪里就在那里做弥撒。

我参加过英国一位著名汉学家的葬礼。这位中国哲学权威,一生力图用先秦诸子与巴黎后结构主义颉颃。考虑到观众水准,葬礼不宜谈哲学。不知是否是此公遗嘱要求,吊唁者一个个站起来回忆他一生的无穷趣事:一个中国哲学专家在西方日常生活中,不免洋相百出,出口尽是有心无心的幽默。这些小事全被记起来了,于是整整一个小时满堂哄笑。我本准备“代表中国学人”说一番沉痛哀悼,这下子不得不噤口不言。

格雷《墓园哀歌》有名句云:“谀辞岂能安慰死亡冰凉的耳朵?”看来不完全对,死者与生者可以共享笑话。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箕踞放盆而歌:这位西方汉学家真是道家哲学的身体力行者。

(后记)

只有两个场合,人人可以扮演主角。不管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可以成为全场注视对象:一是婚礼,二是葬礼。

既然人生只有这两个场合保证有观众,何不与众不同一番?

60年代起,在西方一代代比着劲儿折腾,弄出各种“花式婚礼”:蹦极婚礼,海底婚礼,跳伞空中婚礼,雪山婚礼,北极婚礼,冲浪婚礼,倒悬婚礼,天体婚礼。

死亡不可能像婚礼那样具有动感乐趣:死亡是落幕,是永寂的开始,是最后的句号。

但是有些人却觉得,婚礼方式至少还要两人同意,死亡却可以更加任性,独断独行。后人还不能不按遗嘱办事,不然拿不到遗产,或是良心责备,对不起老友。

近年,“60年代人”开始死亡,自然也要折腾一番,于是开始盛行“个性主题葬礼”。

不少死者留下遗嘱,要求把葬礼移到他们平生最喜爱的地方进行:爵士乐台,拳击圈,钓鱼池塘,保龄球分数牌前,酒吧间,弹子房,舞厅,乐池,甚至游泳池的水里。

许多殡仪馆也跟上生意经,开始“新思维”:亲友处理这种古怪遗嘱总有点半心半意,租特殊地方办葬礼毕竟不易。例如足球俱乐部一般都很迷信,不肯出借场地给前球迷办葬礼。殡仪馆却保证执行到位,像剧场一样备了各种道具工匠,可以隔夜搭成死者要求的任何场面,例如一个像模像样的球门,让所有的吊唁者都射一脚。

而且,婚礼不管什么花招,必是休假游乐式样,品种实在不够多,要发明创新,不落陈套,还是挺难的。葬礼却能够安慰各种工作狂:课堂讲台,吊唁者可以在黑板上签字;大型电脑屏幕,上面不断闪出网友发来的伊妹;旅馆接待台,每个吊唁者可以拿到一枚纪念钥匙。

苏格兰有位农妇,要求把她的遗体放在牛食槽的草料中,哞哞叫的奶牛合唱最美的安灵曲。

美国圣路易一个家庭主妇,觉得一辈子在厨房度过,何不从厨房升天?一边是烧烤的焦香,一边是香槟的叮当。

澳大利亚有个警官,一生破案不多,退休后死得伤心。他要求吊唁者个个在葬礼时戴上手铐,以安慰他的职业荣誉感。

英国有个导演,说他一辈子只是幕后指挥,死了也不宜违例。因此把他放在台下暗处,吊唁者在台上,在水银灯下容光焕发,其他观众代他为演出鼓掌欢呼。

有一位更绝:要求把骨灰装在十个烟花里,然后请亲朋好友到公园,半夜看他升天,死得轰轰烈烈,光辉灿烂。

主题葬礼,不一定会让牧师失业,越来越多的牧师愿意到特殊葬礼场合安魂,牧师就死者方便。这在西方倒也有传统:打仗时,死在哪里就在那里做弥撒。

我参加过英国一位著名汉学家的葬礼。这位中国哲学权威,一生力图用先秦诸子与巴黎后结构主义颉颃。考虑到观众水准,葬礼不宜谈哲学。不知是否是此公遗嘱要求,吊唁者一个个站起来回忆他一生的无穷趣事:一个中国哲学专家在西方日常生活中,不免洋相百出,出口尽是有心无心的幽默。这些小事全被记起来了,于是整整一个小时满堂哄笑。我本准备“代表中国学人”说一番沉痛哀悼,这下子不得不噤口不言。

格雷《墓园哀歌》有名句云:“谀辞岂能安慰死亡冰凉的耳朵?”看来不完全对,死者与生者可以共享笑话。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箕踞放盆而歌:这位西方汉学家真是道家哲学的身体力行者。

同类推荐
  • 旅韵心梦

    旅韵心梦

    一书是王炳武发表过与未发表过的小说、散文等作品的“合订本”,纵览该书全部内容,无不渗透着一位旅游工作者热衷于旅游事业的工作热忱和辛勤付出。
  • 大地的阶梯

    大地的阶梯

    一位法国汉学家认为,在阿来作品中,《大地的阶梯》的文学价值其实超过了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大地的阶梯》是著名作家阿来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写的所看、所想、所感、所闻。文章构思独特,笔风流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藏的地理人文、过去与现在。于是全文既有散文的随意与洒脱,又有着小说的生动与感人。在他的笔下,藏族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神秘、遥远、浪漫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存在。阿来以纯美的语言、超拔的意象表现了追风流云而又辽阔寂静的高原生活。他把从成都平原开始一级级走向青藏高原顶端的一列列山脉看成大地的阶梯,文字与景色一样气象万千。
  • 一个人与他的铁道旅行人生

    一个人与他的铁道旅行人生

    “每逢开启新的旅程,手握通往远方的车票,自我与位置世界的羁绊,是驱使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在这本被喻为“青春成长的心灵钙片”的散文随笔集中,作者不但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她出国留学,从心理变迁到生活变迁的真实故事,同时也将非洲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校园文化等展现给读者。孟梦用真实的笔触撰写了游历非洲的惊险、兴奋和异同于东方的趣闻轶事;在现实生活中体认到非洲民众的达观、热情和近原始状态下的煎熬与苦难;在学习和交流中明晰了多元文化的相抵与相容……
  • 红泥炉(全集)

    红泥炉(全集)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游记、随笔为主,以轻松明快的文笔,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感悟。带给人以愉快的阅读享受。下册以严肃的文笔,对山西的人文历史、未来发展做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以睿智的、深刻的思考带给读者以深思及人生的启迪。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鬼魅丐帮公主

    穿越之鬼魅丐帮公主

    在一个假日里,上官媚儿带着另外三个姐妹去野外探险,却离奇地走进了一个奇怪又诡秘的山洞里。在洞中她们经过了一场惊魂失魄的逃命后,最后穿越到了古代一个国家里。别人穿越都进了皇宫当公主或妃子,而她们却倒霉地穿越到了丐帮里面去,当了个女乞丐。穿着破烂的衣服,住着四面通风的茅草屋,还要整天提防别人的陷害和追杀。而这一切是因为她们的真正身份并不一般。她们又该如何运用现代社会所学的知识,和山洞里得来的异能,扭转被动为主动,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呢。
  • 朗月寒星

    朗月寒星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别样的江湖

    别样的江湖

    本书的主人公叫肖开元,他毕业于上海名校,职业是咨询顾问,高薪白领。他被2006-2007年疯狂的股市冲昏了头脑,对金钱过度的追求,最后误入赌海,负债百万。但肖开元没有沉沦,顽强地振作了起来,重入职场。他遇到了不错的上司,让人啼笑皆非的下属,还有“作女”客户。当貌似一切顺遂的时候,肖开元忽然发现,他早已踏入了一个“江湖”……虽是个职场故事,但也讲了男人的磨难与成长,讲良知,讲爱情,讲亲情,讲友情。其实,连作者孔二狗也不清楚,这究竟是最精彩的商战故事,还是最凄美的爱情小说……
  • 那些美轮美奂的舞台剧(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美轮美奂的舞台剧(每天读一点英文)

    《每天读一点英文:那些美轮美奂的舞台剧(英汉对照)》收录了莎士比亚、萧伯纳、谢里丹等文学泰斗的经典戏剧。让你在感受舞台磅礴气势的同时,学会戏里戏外做人的道理!
  • 狂妃侍宠:为夫是只兽

    狂妃侍宠:为夫是只兽

    她,前一世为佣兵王者,意外死亡,与一只九尾妖狐签订死生契约。才明白原来自己是残破灵魂。当她灵魂完整之时,虐狗男女,拐萌兽,绝世风华倾尽天下!他,尊贵至极神秘莫测,传闻冷情冷性残忍又暴戾!人见人怕,花见花凋!却唯对她情有独钟,倾尽一切!“你不要跟着我!”苏烟染瞪着身后那个“不明生物”。“不明生物”邪笑道:“我没跟着你,我只跟着我媳妇!”“。。。”〖群号:416464391记得回答问题哟!黎儿在群里等你们到来!〗
  • 走,没事就去墓地走走

    走,没事就去墓地走走

    要有多大胆才敢没事去墓地遛弯…… 不过自古闲人不怕死,没事就吃雄心豹子胆,所以还是墓地还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旅游景点,要故事有故事,要画面有画面,不时还得出现几个打酱油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儒道至圣

    儒道至圣

    这是一个读书人掌握天地之力的世界。才气在身,诗可杀敌,词能灭军,文章安天下。秀才提笔,纸上谈兵;举人杀敌,出口成章;进士一怒,唇枪舌剑。圣人驾临,口诛笔伐,可诛人,可判天子无道,以一敌国。此时,圣院把持文位,国君掌官位,十国相争,蛮族虎视,群妖作乱。此时,无唐诗大兴,无宋词鼎盛,无创新文章,百年无新圣。一个默默无闻的寒门子弟,被人砸破头后,挟传世诗词,书惊圣文章,踏上至圣之路。感谢阅文官方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