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800000025

第25章 黄庭坚诗集三家注述评(1)

黄庭坚诗集在宋代即有三家注本传世。《山谷内集诗注》二十卷收黄庭坚之诗始于元丰元年(1078),任渊注;《山谷外集诗注》十七卷始于嘉祐六年(1061),保存了黄庭坚青年时代的诗作及其删去的作品,史容注;《山谷别集诗注》两卷为补佚之诗,史季温注。这样使山谷诗注合为完璧。注山谷诗的三家均是宋代蜀中学者。任渊根据北宋最早流传的《豫章集》重新系年编次并注释,原名《山谷诗集注》。任渊有引言曰:“近世所编《豫章集》,诗凡七百余篇,大抵山谷入馆后所作。山谷尝仿《庄子》,分其诗文为内、外篇。此盖内篇也,晚年精妙之极,具于此矣。然诠次不伦,离合失当。今以事系年,校其篇目,各如本第。其不可考者,即从旧次,或以类相从。诗各有注,离为二十卷云。”自史容《山谷外集诗注》流行后,遂通称任注为《山谷内集诗注》。在三家注中,任注具有首创意义,而且学术水平较高。陈振孙评价曰:“大抵不独注事,而兼注意,用功为深。”任渊生活于南北宋间,如《后山诗注》提要所言:“去元祐诸人不远,佚文遗迹,往往而存,即同时所与周旋者亦一一能知始末,故所注排比年月,钩稽事实,多能得作者本意。”任渊的生平事迹,迄今仅有《四库全书总目》极简略的记述,尚待钩稽补正;自北宋以来即有学者对任注指责批评,值得进一步辨析;任注的学术意义,则尤待给予历史的评价。

一 任渊及其山谷诗集注

任渊的事迹,史传无记载。许尹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作《黄陈诗集注序》简介注者云:“三江任君子渊,博极群书,尚友古人。”又云:“子渊名渊,尝以文艺类试有司,为四川第一,盖今日之国士天下士也。”以此可知,任渊名子渊,三江人。关于“三江”,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于四川新津县云:“三江,县东三里有三江上渡,又东二里有三江下渡。志云:大江之水,自崇庆州流经县北十里,曰白马江,绕流县南一里;又东与二江下流合,故曰三江。”《山谷诗集注》作者自署“天社任渊注”。关于“天社”,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二云:“天社山,在新津南三里,北枕大江,南接连岭。”据此,任渊为四川新津县人,“三江”、“天社”乃新津县南之小地名。新津在成都南百余里。

在《黄陈诗集注》自序里,任渊说:“始山谷来吾乡,徜徉于涯谷之间,余得以执经焉。”执经,指执经书,从师受业。黄庭坚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七月自戎州(四川宜宾)谪所舟行前往青神县探望姑母,八月底至冬月住在四川青神等地。新津与青神邻近,任渊从黄庭坚学诗当在其少年之时。绍兴三十二年(1162)任渊在四川双流县任,距其从师于黄庭坚已六十二年。若以执经之年任渊为十岁,则为双流县令时已七十二岁,过了休致之年。因此可推测:任渊约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约卒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享年约七十四岁。

《山谷诗集注》初稿完成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任渊在自序里言及师事黄庭坚之后,“暇日因取二家(黄庭坚与陈师道)之诗,略注其一二。第恨寡陋,弗详其秘。姑藏于家,以待后之君子有同好者,相与广之”。此年任渊约二十一岁。书稿经多年的增补修订,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许尹摄蜀帅时作序并支持在蜀中刊行问世,即黄所称之“蜀本诗集注”。

许尹序称任渊“尝以文艺类试有司,为四川第一”。《山谷内集注提要》以为任渊“绍兴元年乙丑以文艺类试有司第一”,疑误。绍兴元年(1131)为辛亥年,而且此年宋高宗逃至越州(浙江绍兴),未遑开科取士。《文献通考》载任渊“绍兴乙丑类试第一人”。《宋史·高宗纪》:绍兴十五年(1145)四月“赐礼部进士刘章以下三百人及第、出身”。南宋初年时值战乱,原礼部科举考试分别由各路举行,称为“类省试”,稍后罢诸路类试,但因川陕两道地理条件特殊,距离行在遥远,故特准仍举行类试。地方类试第一者,可等同于殿试第三名,赐进士及第。任渊在四川类试第一,进士及第,自此进入仕途。此时他约五十五岁,可谓及第已老。

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述:“蜀人任子渊好谑。郑宣抚刚中,自蜀召归,其实秦会之(桧)欲害之也。郑公治蜀有惠政,人犹觊其复来;数日乃闻秦氏之指,人人太息。众中或曰:‘郑不来矣!’子渊对曰:‘秦少恩哉!’人称其敢言。”由此可见任渊思维敏捷和刚正率直。郑刚中为四川宣抚副使,治蜀有方略。《宋史》卷三七○《郑刚中传》:“秦桧怒刚中在蜀专擅……因召刚中。刚中语人曰:‘孤危之迹,独赖上知之耳。’桧闻愈怒,遂罢。”《宋史》卷三十《高宗纪》载:绍兴十七年(1147)七月“召郑刚中赴行在。……以徽猷阁待制知成都府李谬权四川宣抚使。”据此,陆游记任渊之事在绍兴十七年,时任渊当在四川制置使宾幕。

近世文献学家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卷五四辑有任渊佚文十篇,其中一些佚文留下了任渊晚年仕历的线索。绍兴二十八年(1158)王刚中以中书舍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次年四月到任。他到任之初谒成都城南蜀汉先主庙并诸葛武侯祠,决定重修祠庙。绍兴三十年(1160)三月又葺治祠院,培植花木。既成之日,王刚中命任渊撰《重修先主庙记》。任渊论述蜀汉的历史意义云:

惟蜀先主昭烈帝,以宗胄之英,负非常之略,崎岖奔走,经理四方,最后伐刘璋遂有蜀汉。盖将凭藉高祖兴王之地,建立本基,然后列兵东向,诛有罪而吊遗民,以绍复汉家大业。其理顺,其辞直,非若孙、曹氏之自为谋也。当是时丞相忠武诸葛侯实左右之,人品意象,高远英特,骎骎乎伊、吕之间。应变机权,本子道德。内修综核之政,外举节制之师,欲以攘除奸凶,混一区宇,不负其君付托之意,可谓社稷臣矣。彼其臣君,仗义而行,正大如此;是以海内之士,心与而诚服之,举无异论。

南宋时四川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任渊借蜀汉之事阐发了正统观念和君臣关系,其现实寓意是很明显的。作此记时,任渊在王刚中幕下,秋季他受命任双流县令。双流在成都南五十里处。任渊《双流县城隍庙记》云:“绍兴二十五年(1155)有因其(城隍庙)颓圮,改筑治西南者,令长亟易,邑居不宁,父老以咎。傥在是后二年,眉山李焘仁甫来令兹邑,始复其故,栋宇像设,既已具体,仁甫去为宾幕。予以无能,猥嗣其事。”史学家李焘于绍兴二十七年任双流县令,三年任满,时为绍兴三十年,由任渊继任。绍兴三十一年(1161)五月末高宗诞辰,任渊以地方官身份作了《天申节功德疏》向皇帝表示祝颂。岷江水利工程自新都与双流一段新开江是关系到两县及成都灌溉的重要工程,任渊在绍兴二十一年冬采取分段包干、责任分明的方法,革除传统积弊,亲自带领数千民工浚河修堰,于次年春完工,表现出管理事务的卓越才干,并作了《双流昭烈庙碑阴记》以志此事。此年任渊约七十一岁,已到了致仕之年。《文献通考》记任渊“仕至潼川宪”。潼川原为梓州,北宋重和元年(1118)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治所在潼川府(四川三台)。宪为宪司的简称,宋代官名,即诸路提点刑狱事,负责处理本路疑难大案、劝农,代表中央考核官吏。任渊官潼川宪,已应致仕,是否终任,已不可考,大约不久就下世了。

任渊的著述今存《山谷诗集注》二十卷,《后山诗注》十二卷,《山谷精华录》八卷。另有《宋子京诗注》已佚。其文集《沂庵集》四十卷亦佚,存佚文十篇。

以学为诗是宋诗的特点之一。宋初西昆诗人在作品中堆砌事典,已使诗意晦涩难解。欧阳修等改革诗风,增强了诗歌的社会现实内容,提倡清新刚健的风格。诗歌革新运动后期王安石和苏轼的诗歌以高度的艺术成就推动了宋诗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他们将渊博的学识与深刻的哲理带入了诗歌创作,确立了以学为诗的倾向。黄庭坚登上诗坛略晚于王安石和苏轼,在学术成就与哲理深度方面皆逊于他们,而其诗歌的以学为诗的倾向却更为突出。他总结创作经验说:“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尔。”与唐人以兴趣性情为诗的途径相反,特别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他甚至说:“作诗句要须详略,用事精切,更无虚字也。如老杜诗,字字有出处。熟读三五十遍,寻其用意处,则所得多矣。”这成为江西派诗人主张“字字有出处”的理论依据。任渊谈到山谷诗的特点时说:“本朝山谷老人之诗,尽极骚雅之变,后山从其游,将寒冰焉。故二家之诗,一句一字有历古人六七作者。盖其学该通乎儒、释、老、庄之奥,下至于医、卜、百家之说,莫不尽摘其英华,以发之于诗。”(《黄陈诗集注序》)黄庭坚论杜诗已有夸张之处,任渊循此思路理解山谷诗则更表现出学问的广博。他在注解时尽可能求得一字一辞之出处,他说:“山谷诗律妙一世,用意高远,未易窥测。然置字下语,皆有所从来。孙莘老云:老杜诗无两字无来历。刘梦得论诗亦言:无来历字,前辈未尝用。山谷屡拈此语,盖亦自表见也。第恨浅闻,未能尽知其源委,姑随所见,笺于其下,庶几因指以识月。象外之意,学者当自得之。”(《古诗二首上苏子瞻》注)因此,任渊亦充分展示了博闻强记的才能,遍引典籍,兼及佛典道藏、小说杂书、山经地志,确实做到了一句一字皆有来历;有时历引五六家以求出处,可使读者通过字面注释再去寻绎象外之意。任注的特点是博雅而贴切,故成为传世注本之典范,使后来欲注山谷诗者难以为继。然而任何名注本都绝非尽善尽美,所以任注在宋代也曾受到赵与时、袁文、吴大庆和方回等对个别注释的指责。近世钱锺书对任注的补正与纠谬达四十条,可谓集批评之大成。但其中确有可补正者,然亦有未落在实处者,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任注误者。山谷诗《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眇然今日望欧梅,已发黄州首更回”,任注云:“山谷此诗,在黄州所作,盖东坡旧谪之地。东坡举进士时,欧阳文忠公、梅圣俞爱其文,置之异等。”钱锺书辨证云:“按此诗乃崇宁元年十二月中作,时山谷已罢太平州。《外集》载崇宁元年六月在太平州作(二首之一)云:‘欧靓腰肢柳一涡,小梅催拍大梅歌。’又《木兰花令》云:‘欧舞梅歌君更酌。’则是欧梅皆太平州官妓。”《书磨崖碑后》“臣结舂陵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任注:“‘舂陵’或作‘春秋’非是。”《舂陵行》是元结有名的诗篇,任渊据此将原诗之“春秋”改作“舂陵”。钱锺书引《苕溪渔隐丛话》、《匏庐诗话》、《援鹑堂笔记》等诸说加以辨析,最后引宋人袁文《瓮牖闲评》云:“亲见山谷手书作‘春秋’。”以上两条经钱锺书辨证确为任注之误。《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之二)“平原秋树色,沙麓暮钟声”,任注:“‘平原’今德州。山谷是时监德州德平镇。《寰宇记》沙麓在魏州元城县东。”钱锺书云:“按《匏庐诗话》卷上谓‘平原’二字当读如江文通(淹)《恨赋》‘试望平原’,不必指地名说。殊有理。”然而钱锺书忽略了“平原”是与“沙麓”为对,皆是专有地名,故任注无误。钱锺书确证任注误者仅二条。

(二)任注应补者。山谷诗《送王郎》“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任氏未注明句法出处。钱锺书寻出鲍照《行路难》第一首“奉君金卮之美酒,碡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是为山谷句法之来源。《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一雄可将十万雌”,任氏无注,钱锺书补云:“《援鹑堂笔记》卷四十谓本《论衡·初禀》篇论鸟别雌雄云:‘骨节强则雄自率将雌’,山谷节取其字。”《题驴瘦岭马铺》云“老马饥嘶驴瘦岭”,任氏无注,钱锺书补云:“按《剑南诗集》卷五十五《杂感》第三首云‘艰危宁度瘦驴岭’,自注:‘瘦驴岭在舒黔间,前辈或有作驴瘦岭,盖误也’;卷六十七《夏季杂兴》第二首亦云:‘巉巉瘦驴岭’。”以上三条外,钱锺书还补注有第二、四、六、八、十二、十四、十九、三十三、三十四等条。

(三)任注已明,可以不补注者。山谷诗《演雅》“江南野水碧于天”,任注引卢仝诗“水泛碧天色”。钱锺书云:“按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引温庭筠乐府:‘春水碧于天’,皮日休《松岭集》:‘汉水碧于天。’似此为长。”黄庭坚此句是写景之句,并无事典出处,注者征引意象相似之句以供读者参考,注明即可,不注亦可,不必细辨。《次韵杨明叔见饯》第八首“皮毛剥落尽,惟有真实在”,任注云:“马祖问药山:‘子近日见处作么生?’药云:‘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按《涅槃经》云:‘如大村外,有婆罗林,中有一树,先林而生,足一百年。是时林主灌之以水,随时修治。其树陈朽,皮肤枝叶悉皆脱落,唯真实在。’山谷《与王子飞兄弟书》云:‘老来枝叶皮肤,枯朽剥落,惟有心如铁石。盖厌末俗文密而意疏。”钱锺书云:“按天社(任渊)说是矣而末尽。寒山子诗集卷上有‘有树先林生’一诗,与《涅槃经》意同,结句曰:‘皮肤脱落尽,惟有真实在。’山谷盖全用其语。《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八引《正法眼藏》药山答石头曰:‘皮肤脱落尽,惟有真实在。’谓山谷全用药山禅语,而不知药山之用寒山语也。此喻佛典常见,如《杂阿含经》卷三四之九六二等均有之。山谷好掇寒山,梵志及语录,未必求其朔耳。”此条任注已详尽,实可不必补注寒山诗。除以上三条之外,尚有钱锺书所列任注之第一、五、十一、十五、十六、十七、十八、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一、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四十等条,任注已明,皆可不必补注。

钱锺书对任注作了清理和补正,但还有尚待补正者。《又借前韵见意》“梦回雪压摩围山”中的“摩围山”;《再次前韵》第二首“酥滴花枝彩剪幡”中的“彩剪幡”和第三首“春盘一任人争席”中的“春盘”;《题淡厓山》第二首“阆州城南果何似”中的“阆州城”等词语皆失注,宜补。任渊有注而未解者,例如《和答子瞻》“闲窗默坐得玄珠”,注引《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还归,遗其玄珠”;《入穷巷谒李材叟翘叟戏赠》第二首“只可阕中安止止”,注引《庄子·人间世》“瞻彼阙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次韵苏子瞻和李太白浔阳紫极宫感秋诗》“明珠得盈掬”,注引《礼记》“受珠玉者以掬”;《游愚溪》“檀栾摇春烟”,注引梁王《兔园赋》“修竹檀栾夹池水”。此四例皆注明出处,但并未注明其词语之义,宜补。任注失误者例如《次韵李之纯少监惠砚》“扫叶张饮林崖幽”,注云:“山谷熙宁年间尝为叶县尉”;从句意来看将“扫叶”之“叶”解释为“叶县”,实属牵强附会之误。《双井茶送子瞻》“我家江南摘云腴”,注引《神仙传》“太真夫人曰:‘九传丹四名朱光,云碧之腴”;诗中“云腴”乃借指高山茶叶,因其生长于云雾之中,宋初宋庠《谢答吴侍郎惠茶》即有“衰翁剧饮虽五分,且喜云腴伴独醒”,任注误为道家之丹药。自宋以来,尽管不断有学者挑剔任渊之误,但任注中误注和失注者毕竟极少。由此愈可见《山谷诗集注》确为名注本。

中国古代传世之名注本,皆未停留于仅仅对字词、出处和事典的注释,而是由此进一步探索原作者之本旨并阐释文本的真实意义。许尹称赞任渊之注山谷诗:“且为原本立意始末,以晓学者。非若世之笺训,但能标题出处而已也。”(《黄陈诗集注序》)然而宋季方回在《瀛奎律髓》里批评说:“任渊所注,亦多卤莽,止能注其字面事料之所出,而不识诗意。”晚清许印芳不同意方回的意见,他认为:

同类推荐
  •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本书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为感悟对象,如蔡伦、文天祥、钱钟书等历史人物,通过提纯他们身上历史的美质,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令我们悲戚或惊忧。以增强现代人的人格情操;采撷历史精英人性之美,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为的是将生命扶成正果。历史的神情里常有一些深邃的忧伤把我们感动,净化现代人被污染的灵魂。,使我们对其中所有的细节充满敬仰
  •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红楼钟声燕园柳

    红楼钟声燕园柳

    本书是谢冕先生关于北大的一本散文集。谢冕先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他工作和生活了将近50年的北大。那湖,那塔,那园,那月,只要是北大的一草一木都让他笔尖充满情感。北大在他的叙述中充满迷人而纯粹的美……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近百篇经典爱情散文,其中既有当今的网络红文,也有文学新锐的得意之作,这些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有的虽如流星,只是瞬间划过,却在夜幕里留下永恒的光亮;有的虽如落英,仿佛似曾相识,却让人欲罢不能,让你在掩卷之际,忍不住回眸顾盼。这些爱情故事将生活的各个片段、各种场合、各种细节作为切入点,将爱情的细腻和伟大表达得酣畅淋漓,用朴实无华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爱情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都有思考和感悟,悟出爱情的真谛,呼吸爱情的余味。
热门推荐
  • 抗日之无敌强兵

    抗日之无敌强兵

    现代特种兵孙卫国魂穿抗日战场,打鬼子灭汉奸,成就无敌强兵。“我们手中有枪,腰中有剑,何以让区区三岛倭奴亡我中华。宁碎头颅,还我山河!”——孙卫国。
  • 豪门错爱:老婆,是我的

    豪门错爱:老婆,是我的

    “拜托你,把孩子还给我好不好?”“想要孩子你应该懂得怎么做!”女人听到眼前男人的话,忍住眼中的泪水,站起来开始一件一件的脱掉!一场车祸,她看着还没有醒来的他,留下一张离婚协议书离开!五年后再相见,她已是五岁孩子的母亲,看着她一脸幸福的笑容,没有办法想象当年她竟然如此的狠心离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 不爱也是一种爱

    不爱也是一种爱

    本书收录的百则经典美文,围绕着爱的主题,或婉转或浪漫,或温和或充满激情,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融语言美、意境美于一体;有的语言凝炼、言简意赅;有的叙述详尽、丝丝入扣。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大牌校草专属丫头

    大牌校草专属丫头

    乔习突然转入素有贵族之称的映染高中,安静、话少的乖学生是她的新形象,然而不久后就被爆出原来的身份——枫扬高中的乔习。“你以为我们在交往?因为我吻了你?”温文尔雅的副会长微笑的看着她,“那天……是愚人节?”“乔习,你是我的!”霸道的会长一把将她搂入怀中。“跟我走。”青梅竹马的校草拉着她就走。
  • 阁主万安

    阁主万安

    金戈铁马不如一壶甜茶,西风瘦马不如平瘫在家,那么懒的姑娘谁呀?风蔚阁主,顾绝兮。
  •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从西周末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写起,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统一六国止,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历史.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 》、《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基本人物、基本史实,只作了少量虚构,正如原书“序, ,中所说:“《东周列国》一书,稗官之近正者也。”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 编排,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演义。
  • 习惯决定人生

    习惯决定人生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人生”,一个好的习惯能从很多方面影响我们,最终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的人生。习惯是千钧一发中的那一根救命稻草,在最危险的时候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本书基于青少年生活习惯的调查,系统论述了习惯决定人生的重要性以及几大良好的习惯的培养,相信这将成为您创造成功人生的得力助手!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