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600000037

第37章 中苏两党关系破裂始末(8)

其实,早在苏共二十二大之前,在1961年7月底,赫鲁晓夫将“三和两全”的新党纲草案,也就是赫鲁晓夫自鸣得意的“现代的共产党宣言”,送交中国党征求意见的时候,毛泽东就在9月份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指出:现在的问题是,赫鲁晓夫到底代表什么阶层?代表高薪阶层。而他代表的阶层与帝国主义代表的阶层实际上是相同的。高薪对低薪,因此反对他的人都是低薪的普通工人、农民。这和一年之前对胡志明所说的赫鲁晓夫代表现代资产阶级修正主义路线是一脉相承的,表明毛泽东已经把赫鲁晓夫归入资本主义代理人了。

苏共二十二大结束后,毛泽东把对赫鲁晓夫的上述认识,向苏共二十二大会后路过北京的亚洲国家党的领导人公开了。毛泽东对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总书记艾地和越共总书记胡志明等人说:赫鲁晓夫这个人什么事都可以做出来。苏共二十二大指桑骂槐,明里骂阿尔巴尼亚,实际上是骂中国。现在,赫鲁晓夫、肯尼迪、铁托、尼赫鲁,都搞在一起了,东欧和西欧的共产党也都在点名骂我们了。我看赫鲁晓夫是一个反面教员。

在党内,毛泽东讲道:马克思领导过巴黎公社,后来失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第一国际,后来分裂了。恩格斯又建立了第二国际,这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但第二国际后来也变质了,变成修正主义伯恩施坦主义的政党。那时,天好像要垮下来。但是,列宁同伯恩施坦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打败了伯恩施坦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建立了第三国际代替第二国际,并且在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列宁的故乡苏联,出现新的伯恩施坦主义,苏共变为修正主义,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是否因此天就会垮下来呢?不会的。过去天就没有垮过嘛!今后也不会有天垮下来的可能。现在时代和过去不同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民要革命,要反帝,苏共绝大多数党员和苏联人民也要革命,要社会主义。尽管毛泽东断言苏共已经变为修正主义,但在1961年和1962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造成的空前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前,在发生了成千上万农民饿死的天灾人祸面前,中共中央始终是强调中苏团结,避免把苏联推向自己的对立面的。所以,苏共二十二大之后一年多的时间,中苏两党全都克制着,避免发生更大的冲突。

但是,在这期间,毛泽东对现代修正主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毛泽东看来,像苏联那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变为修正主义,是因为旧的资产阶级的残余尚没有消灭干净,新的资产阶级又开始产生,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就是资产阶级在苏联共产党内的表现。赫鲁晓夫与中共的分歧的根本问题是全世界除社会主义国家以外的三分之二的人民要不要革命的问题,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三分之一的人民要不要继续革命的问题。赫鲁晓夫就是代表资产阶级,不要继续革命,不要共产主义。“三和两全”就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一整套理论。既然社会主义国家中还有资产阶级残余和产生新的资产阶级的危险性,那么,社会主义就会有激烈的阶级斗争。赫鲁晓夫变为修正主义,中国也有修正主义的因素,中国国内的右倾思想就是中国的修正主义。

正因为如此,在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再一次批判了所谓“单干风”、“翻案风”、“黑暗风”,并在讲话中把上述“三风”所定性的“右倾机会主义”等同于“修正主义”。毛泽东严厉地说:中国的右倾机会主义,看来改个名字好,叫做中国的修正主义。从北戴河到北京的两个月的会议,是两种性质的问题,一种是工作问题,一种是阶级斗争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斗争的问题。工作问题也是与资产阶级思想斗争的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斗争的问题。这时,“修正主义”这个概念已经根植在毛泽东的思想里了。会上,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全会根据毛泽东的观点发表的公报讲道:“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这种阶级斗争是错综复杂的、曲折的、时起时伏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这种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党内来。国外帝国主义的压力和国内资产阶级影响的存在,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思想的社会根源。在对国内外阶级敌人进行斗争的同时,我们必须及时警惕和坚决反对党内各种机会主义的思想倾向。”这样,导致“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理论初步形成了。

中国党关于现代修正主义的理论以及对苏共“现代修正主义”的抨击,导致追随苏共的社会主义阵营其他共产党和工人党的批判。从1962年11月初至1963年1月下旬,保加利亚共产党、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意大利共产党、东德的统一社会党,分别在各自的党代表大会上批评中共。其中意大利共产党领袖陶里亚蒂在党代会上指责中共相比其他国家更甚,同时陶里亚蒂的观点与赫鲁晓夫的“三和两全”最为接近,为此,毛泽东决定以陶里亚蒂作为反击的突破口,批判陶里亚蒂的现代修正主义论点,其实也是批判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论点。这个策略当时形象地称为“敲山震虎”。毛泽东曾说:陶里亚蒂做了一件好事,如果他不公开攻击我们,我们就不好公开回答,现在是非回答不可了。

1962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党的反击文章《陶里亚蒂同志和我们的分歧》,就战争与和平、对核武器和核战争的态度、“纸老虎”论断、和平共处等问题,表面上批判陶里亚蒂,实际上批判赫鲁晓夫。

文章见报后,赫鲁晓夫当然受到相当大的触动,并组织文章进行反驳。1963年2月21日,苏共中央突然致信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议停止公开论战,建议中苏两党举行高级会议。23日,毛泽东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契尔年科说:赫鲁晓夫一方面说停止公开论战,一方面自己又公开批判中国党。最近你们批判中国党的文章有四篇,现在有几十个党公开指名攻击我们了。对于这些批判,我们都要回答,有来有往。你们可以骂人,我们可以回骂。实际上拒绝了苏共的和解请求。

1963年3月1日和2日,《人民日报》连载发表《再论陶里亚蒂同志和我们的分歧》。文章就这一次各国共产党论战的性质问题指出:由于现代修正主义者向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进行挑战,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正在理论问题、根本路线问题和政策问题上展开一场大规模的论战。这场论战将关系到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整个事业的胜利和失败,关系到全人类的命运。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占统治地位以来,马克思主义者同修正主义者、机会主义者已经经过了多次的斗争,其中最有历史意义的大论战有两次,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大论战。随即就当代世界矛盾、战争与和平、国家与革命、两条战线上的斗争等问题,依然表面上批评陶里亚蒂,实际上批判赫鲁晓夫。

此后,中苏两党双方不再保留任何余地,“撕破脸皮”,公开点名相互批判,终于导致中苏两党大论战,两党关系彻底破裂。不久,两党分歧很快波及到两国关系,并最终导致兵戎相见。中苏两国“同志加兄弟”的友好关系荡然无存。

十三、中苏两党关系破裂原因及历史教训

关于中苏两党关系破裂的原因,当事人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有过分析和论述。

同类推荐
  •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们通过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本书从虚拟社会的概念、历史演进、特征出发,分析和梳理了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重点阐述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特点和应对措施,以及对网络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实践,研究了网络问政、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微博的“革命”、网络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重塑领导干部网络形象及网络公关等问题,为领导干部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大背景出发,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为主旨,紧扣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核心任务,通过系统讲述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一案三制”和“四大类突发事件应对”,结合现实典型案例,进行中外对比,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同时,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热门推荐
  • 秘密使命3:水落石出

    秘密使命3:水落石出

    现代版的“千里走单骑”,坚守与找寻的是传说的神秘宝藏……男人的使命?用生命与鲜血完成,永不回头!任何传说都有一定的事实来源,闯王宝藏也不例外。闯王到底把宝藏在了那里?由谁来打开闯王宝藏的大门?答案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揭晓……无名小卒一夜成名,混得风生水起。他还记得自己是谁吗?是赠性难改痴迷成疯,还是另有隐有天机不露?秘密,一切都是秘密。
  • 物流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物流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本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岗位职责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物流规范化管理要点。全书分为物流概论、系统与信息、采购、供应链、仓储、配送中心、运输、国际物流、成本与质量控制、内部职能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物流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
  • 废材逆袭:女王在异世

    废材逆袭:女王在异世

    她是妖界之王火凤凰。因为妖界的成王之礼而来人界历劫,附身废物小姐身上,从此废物翻身,浴火重来!
  • 战神比肩:绝色战王

    战神比肩:绝色战王

    一片银面,两度交锋,三场谈判,他视她为毕生对手。 一场战约,她卸下面具,屈身潜伏。 谁料不近女色的傲冷战神竟偏爱上身边精怪小厮,倾心相待,宠她入骨。 “如果说我的身份被挑明时,我便要离开了呢?”“如果真有那一天,就算违天逆命,在所不惜。”战约至,风云起。 柔弱少年惊鸿而现,摇身化作风华绝代的敌军领将。千丈崖上,情难断,恨已生。千丈崖上,泪落之时,万念俱灰。“公仪无影,你何德何能?何德何能?本王必要你为自己的行为自取其辱!”“上官玉辰,国仇己恨,本王要你加倍奉还!”五年思念成毒,失去记忆的将门义女,真相终浮出水面,错恨之人竟是毕生至爱,何去何从?
  • 圣山

    圣山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私人订制:豪门100天新娘

    私人订制:豪门100天新娘

    【已完结】五年后,她华丽回归,身边多了一个腹黑之极的恶魔宝宝,“妈咪,谁敢欺负你,我让他见不到第二日的太阳。”“哼,谁要追我妈咪,先让我考考你的EQ、IQ……满分以下,靠边站!”酒会上,他们再次见面,她竟然挽着自己对手的胳膊,款款出现在他面前,他气血翻涌正想上前抢人,却被一个宝宝拦截,语气比他还横,“请拿开你的脏手,不准碰我妈咪。”这个小鬼的眉眼怎么跟他很像?如果是五岁极有可能是他的蝌蚪,可是——“你几岁?”“大爷,我三岁。”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归来记

    归来记

    《归来记》开辟了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100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畅销1亿册,风靡全世界,被翻拍成无数电影、电视剧。广博的科学知识,超乎寻常的胆识,严谨的案例分析,精妙的逻辑推理——每个故事都让人不忍释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英文爱藏:打开生命的窗

    英文爱藏:打开生命的窗

    人生于世,不过是匆匆过客。急急流年,滔滔逝水。生命中没有什么恒久不变的风景。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我们的激情又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生命原本就是一场得失共存的行走,既然来走了这一遭,那就千山万水,随意行去。透过这一篇篇的哲理故事,打开通向灵魂的窗户,在一花一木中抵达生命的豁然之境。作为双语读物,《打开生命的窗》为中英双语对照版,既是英语学习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让读者在欣赏原法原味和凝练生动的英文时,还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品读语言特色与艺术之美,再配合文章后附加的多功能、全方位巩固题型,更有助于理解并学习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