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600000026

第26章 新中国成立后国共的几次秘密接触(3)

曹聚仁从台湾日月潭拜别蒋氏父子,十分兴奋地回到香港后,即将谈判情况及六项条件报告给中共中央。曹心想,只等北京方面同意后,台湾方面将派代表与中共代表作进一步谈判,如此,祖国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然而,正当此事进行之中,“文革”爆发,一些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受到冲击。蒋介石得知这些情况后,对中共的政策产生了疑虑并改变了主意,否定了与曹聚仁商妥的六项条件,由此中断了与中共的联系。

四、李宗仁归国,力促国共合作

1955年8月,客居美国的李宗仁在美国发表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1956年4月28日,李宗仁的政治秘书程思远应邀前来北京观光。5月12日,周恩来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了程思远。

据程思远回忆,周恩来十分赞赏李宗仁的建议,但有一点周恩来不能同意。周恩来说:台湾不能像李先生所说的那样非军事化,祖国统一以后,台湾还需要那里的驻军维持地方治安嘛!周恩来还对程思远说了一番重要的话:我们主张爱国一家,和为贵,团结对外。我们欢迎李宗仁先生和所有在海外的国民党人士都回来看看,保证来去自由。

周恩来的这番话,由程思远带给了李宗仁,使李宗仁动了回归之念。

于是,1965年7月20日,原国民党第二号人物的李宗仁携夫人郭德洁归国。26日上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接见归国的李宗仁一行。毛泽东说:“跑到海外的,凡是愿意回来,我们都欢迎,他们回来,我们都以礼相待。”李宗仁在谈话中深以台湾问题久悬不决为虑,毛泽东说:“李德邻先生,不要急,台湾总有一天会回到祖国来的,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当日下午3时,李宗仁在全国政协礼堂三楼举行盛大中外记者招待会,发表讲话说:“1949年1月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曾派人对我说,蒋介石挟军队逃往台湾,台湾地位尚未确定,因此对蒋介石很不满。1955年美国共和党派人找我,要我出山,取蒋介石而代之。我告诫台湾当局要小心,以免步南朝鲜李承晚后尘。我与蒋先生共事几十年,意见相左,但并无仇恨,如果蒋先生愿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我宗仁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蒋先生目前处境尴尬,望国民党同仁好自为之,望台湾同仁和海外各方人士认清民族大义和大势所趋,不要一误再误,毅然奋起,率相来归,为祖国最后统一作出贡献!”

11月5日,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程潜和夫人郭翼青设宴欢迎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故人重逢,感慨万端。在欢迎李宗仁的宴会上,程潜发表讲话说:“再过几天,就是孙中山先生诞辰99周年纪念日了,李宗仁先生回到祖国,亲眼看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不仅已经成为事实,并且远远超过了。应该说,宗仁先生所选择的道路,是合乎中山先生的愿望的,是正确的。毫无疑问,宗仁先生这一抉择,正是台湾和海外国民党人效法的好榜样。我认为,我们当年服膺中山先生革命理想的老一辈人,遵守中山遗教,就必须‘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丢掉包袱,从头学起。只有这样,我们的所作所为,才会合乎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规律,才不会为时代所摈弃。今天,我们借欢迎宗仁先生回国的机会,寄语台湾和海外国民党人,以祖国为重,以晚节为重,从速醒悟,毅然归来,到那时,我愿意再度举行宴会,像今天设宴欢迎宗仁先生一样来欢迎他们!”

李宗仁归国,以及李宗仁的讲话和程潜的讲话,在台湾引起极大震动。

五、第三次密谈:章士钊再度赴港带信,蒋介石密约毛泽东访台

“文革”的爆发,打断了国共两党之间的联系。蒋介石听到大陆方面发生的一些极端的事情,对中共的疑虑又加深了。1968年,他听说一些红卫兵闹到了他的老家溪口,并炸毁了慈庵,十分气愤。他曾嘱咐儿孙:“永记此仇,十艮不忘,为家为国,建立大业,光先裕后,以雪此家仇国耻也。”但是,他不久又听说周恩来亲自出面,保护了他家在溪口的一切房产和祖坟,遂在心里对中共高层十分感激。因为他心里清楚,他和他的部下曾经挖了很多中共领导人的祖坟。

但是,蒋介石此时与中共方面的对立情绪并未完全消除。1972年3月,已届86岁的蒋介石出任第五届“总统”。他在宣誓时说:“只要毛共及其叛国同党一日尚存,我们革命的任务不会终止,纵使我们必须遭受千百挫折与打击,亦在所不惜,决不气馁。”但此后的三年,蒋介石只公开露面三次,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反共复国”工作。

晚年的蒋介石又想起了他在大陆的日子,想到了与大陆沟通的问题。他想起,就在他出任第五届“总统”之前的一个月,即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把他称为“老朋友”。这个消息在美国和香港已经传了很久了。蒋介石注意到,毛泽东对尼克松说:“实际上,我们同他的交情比你们长得多。”对毛泽东说的这句话,蒋介石思考了很久。

此时的蒋介石十分孤立。在国际上,中共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而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则越来越小,连美国总统、日本首相也都访问了大陆。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有些犹豫。

正在蒋介石犹豫之时,中共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主动行动。

在大陆,中共恢复了“二二八”纪念活动。廖承志发表讲话,重新强调“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欢迎“台湾各方面人员来大陆参观、探亲、访友”,并保障“他们安全和来去自由”;1975年,中共方面又特赦了国民党数百名战犯和特务,还给他们安排了工作,愿意去台湾或者香港的,来去自由。

蒋介石得到这些消息后,心中赞佩毛泽东胸怀博大。但他还是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原因主要是他没有找到合适的沟通人选。原来的曹聚仁已于1972年逝世,在台湾方面,实在是找不到一个像曹那样能与大陆顺利沟通的合适人选了。

就大陆而言,进入70年代,在国民党代表被赶出联合国、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中日关系改善的有利形势下,毛泽东和周恩来又把和平解决台湾的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国共两党重开谈判,仍然需要一个在两方面都说得上话的人居中联络。于是,90岁高龄的章士钊再度请缨赴港与国民党方面联络。

周恩来得知章士钊的想法,感到十分为难。因为章士钊几年前从病床上摔下来造成骨折,一直行动不便,只能靠轮椅代步。如此情况,怎能做长途旅行呢?于是,周恩来便向毛泽东汇报了此事。

毛泽东反复权衡,认为章士钊的作用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于是提出:“如果准备得好一点,是不是可以去呢?比如说派个专机去。”最后,在征得章士钊家属同意后,中共中央决定派章士钊到香港。

经过周密安排,1973年5月,章士钊从北京乘专机起程赴港,周恩来亲自到机场为他送行。章士钊到香港后不到一个月,因频繁的活动、过度的兴奋及对香港气候的不适,加之年事已高,到6月下旬便一病不起。

周恩来得知章士钊病重的消息,即派医疗队紧急赴港,指示尽一切办法稳定病情,然后护送回北京治疗。然而,当医疗队赶到香港时,章士钊已于7月1日病逝。

章士钊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他在香港的活动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中国共产党多次发出和谈建议和邀请,也出于对台湾的前途的考虑,蒋介石又动了与中共重开谈判的念头。

1975年春节期间,蒋介石将这一使命交给了抗战前曾主持过国共两党秘密谈判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陈立夫接受任务后,即通过秘密渠道向中共中央发出邀请毛泽东到台湾谈判的消息。

毛泽东得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但此时的毛泽东身体也已经很不好了,周恩来也重病在身,两人都不可能亲自赴台。于是,毛泽东找来邓小平,亲自向他交代:你可以代表我去台湾,两岸可以以此为契机,尽快实现“三通”。

陈立夫得知毛泽东打算派邓小平来台湾的消息后,十分高兴。为了配合这次沟通,陈立夫还在香港发表了一篇题为“假如我是毛泽东”的文章。文章说:“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路,以造福国家人民。”他还写道:希望毛泽东“以大事小,不计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国共两度合作的前例,握手一笑,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

但是,正当陈立夫积极努力寻求与大陆沟通之时,蒋介石却因病于1975年4月5日去世。一年半之后,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也与世长辞。

海峡两岸的沟通再次中断了。

六、两岸关系拨云见日,峰回路转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虽然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台湾海峡两岸也一直处于紧张的军事对峙状态。但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从未放弃和平统一祖国的努力。他们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关于保留香港资本主义制度,使之继续发展,关于争取祖国和平统一和发展祖国建设事业的一些原则性设想和探索,他们努力争取到的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国内外形势,是他们对祖国统一的历史贡献,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状况和中国的实际,适时地调整祖国统一的方针,在“一纲四目”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将它确立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运用“一国两制”理论,成功处理港澳问题,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结束了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的局面和两岸同胞隔绝38年的历史。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增进了解,共同繁荣,促进了两岸“大三通”的实现,两岸关系迈进和平发展新时代。

两岸关系,拨云见日,峰回路转。实现两岸统一、结束骨肉分离这一符合历史潮流的良好愿望,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客观的现实。

同类推荐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习近平同志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构画了未来几年四川发展的宏伟蓝图。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旅馆

    小旅馆

    由于离大学近,许多美丽的女大学生出入于小旅馆,与小雷发生了复杂迂回的爱情故事,但当爱情遇到挫折时,小雷在事业与爱情之间。不得不做着痛苦的权衡。,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女众多的外语学院校门外的狂欢与消逝的过程。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的小雷,从机关单位辞职后去社会上拼搏,却一事无成,锐气磨尽,他把致富的最后希望寄托于在大学附近开一个小旅馆上。小旅馆开张后,遇到了许多事情,也受到来自周围商铺其他创业者的竞争与打压,当生意好起来之后,小雷又受到房东的妒恨与村镇干部的欺凌
  • 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犹太民族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伟大成员之一。她创造了以《圣经》和《塔木德》为代表的灿烂辉煌的希伯莱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大师、科学巨匠。研究犹太做生意的智慧、控制金钱的智慧,还不如学习犹太人的处世智慧,因为后者是前两者的基础。
  • 网游之大道无形

    网游之大道无形

    只身入海岛,拜师苦练丙火真经;单剑渡天劫,力抗雷火笑伏金蟹;联袂闯洞府,夺宝破阵暗藏玄机;隐匿观虎斗,正邪夹缝巧取宝鼎。且看网游之大道无形,水老三的游戏生涯,不一样的剑仙世界!“水三爷我只需偶而淫荡,一切就立刻搞定!”若水同学语。
  • 妖王的亲亲妖妃

    妖王的亲亲妖妃

    此乃男强女强宠文她乃现代金牌杀手,因在执行任务时,却被一直嫉妒自己的银牌杀手暗杀。一朝穿越,成赫兰国丞相之女,爹不疼娘不爱。姐妹丫鬟仆人欺负她。搞笑,从来都是她欺负别人,何来你们欺负她?妹妹安排杀手杀自己?很好,有胆量,那你就等着痛不欲生吧?让人死不可怕,等死才可怕。哥哥也想杀自己?那就将他身败名裂,再送去要饭。公主嫉妒自己,想毁自己的容?好,那就让蜜蜂蛰她。因得罪公主,而被迫嫁给传说中的妖王?说他残忍,绝情,鬼魅。是个妖?为啥见了后,这人绝美如斯,不似凡人呢?他好像跟传说中不一样啊。他乃影歆国妖王,因出生时皇宫内所以的喂养的动物狂躁不堪。搞得皇宫恐吓不堪,便被人说成是妖。于是刚出生的他便被封为妖王,赶出皇宫。片段一:“王爷,王妃差点被首富家大少爷调戏了。”云逸说道“什么?派绝顶杀手,灭了他全家。”正在书房画自己王妃画相貌的妖王说道。竟敢调戏自己小女人,注定被灭门。片段二:“王爷,王妃把皇上赐来的夜明珠,全都当石头扔水里玩了。”云逸说道。他可是好心疼哎,多么珍贵的夜明珠啊。“是吗?既然她喜欢,把国库里的夜明珠偷来给她玩。”妖王毫不在意的说道。只要自己女人能开心,即使把月亮摘下来都行。云逸擦汗,这王爷实在是太宠他家王妃了。片段三:“王爷,王妃说她想看看皇上的玉玺是什么样。”云逸对这些已见怪不怪了。“派人把皇上的玉玺偷来给她看。告诉她,玩坏了都没关系。”妖王毫不在意的说道。别说一个玉玺,就是她要天下都没关系。云逸听到,当场吓个半死,那可是皇上的玉玺啊。。。不过谁让她家王妃喜欢呢。片段四:“王爷,夏禹国皇帝送给王妃,黄金万两,要娶王妃为皇后,并且今生只王妃一人,而且王妃已经收下了。”云逸怕怕的说,要知道他家王爷很宝贝自己王妃的,王妃也是的,竟然收下了。“什么?”一向淡定的妖王,此时不淡定了。只见一个身影后,妖王已不见了。
  • 黑熊舞蹈家

    黑熊舞蹈家

    沈石溪的《黑熊舞蹈家》是一本中篇故事集。收录了六只熊的故事和两只狮子的故事。其中《母熊大白掌》描写了主人公“我”与猎户亢浪隆在捕猎母熊大白掌的过程中,亲眼目睹大白掌为救小熊仔不惜粉身碎骨的气概,作者对母熊大巴掌在生死存亡关头的细致描写让人深受震撼,使人深刻反省猎杀动物这种用生命作赌注的残忍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