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300000003

第3章 后院起火,曹操休掉糟糠之妻(1)

王师凯旋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九月,许都城外鼓乐悠扬仪仗井然,驿道边站满了公卿朝臣。得知曹操班师回朝,天子刘协怎敢怠慢?连忙发下诏书,除省中当值官员外,自司徒赵温以下都要到城北十里以外相迎。

天子之命谁敢不从?曹公之威岂能不惧?满朝文武遵令而行,一窝蜂赶来。冠戴如山峦,大袖似层云,却没人敢交头接耳叙谈半句,因为曹操任命的校事卢洪、赵达也混迹人群中,时刻观察着所有人的举动,谁要是不留神说错一个字,都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众官员尽皆无语,目不斜视眺望北方,手底下整理着衣襟腰带,唯恐有失礼之处。

可在官员队伍后面数丈开外,气氛则截然不同。许都附近的屯民也听到消息了,一传十十传百,惹得临近村庄的百姓都赶来凑热闹。有不少人拖家带口扶老携幼而来,因为有士兵拦着不能上前,连靠近驿道的树上都爬满了人,大家都想争睹王师回朝的气派,更想看看那位定许都、兴屯田、灭吕布、败袁绍,美其名曰“立下不世之功”的大官究竟长什么模样。

冷清的官员和喧闹的百姓对比鲜明,所有人都在日头底下站着,等了半个多时辰,才见北方地平线上腾起征尘,大部队渐渐映入眼帘。不多时有戎装斥候快马奔来,向迎接的人群高声呼喊:“曹公率师回朝喽……”

“臣等奉诏迎候……”随着百官参差不齐地一声回应,黄钟大吕丝竹鼓吹骤起,奏的是得胜庆功之乐,震得人脑袋发蒙。看热闹的百姓也越发踊跃,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宛如鹅鸭。

因为是得胜回朝,军队早在半路上调整了位置,老病伤残一律编入后队押运辎重,走在最前面的是曹操的中军。这些士卒多是豫州本土人,凯旋回家自然无限喜悦,这会儿见如此多的人迎接,脸上立时泛出得意笑容,扛着长枪大戟也不觉累,精神抖擞士气高昂,脚下的步子一个赛过一个高,仗着曹操之威要是有路都敢走到天上去。

刚过了千余步兵,又见甲胄兜鍪分外耀眼,曹操的亲卫虎豹骑随后而来。这支队伍是曹氏的子弟兵,都是亲戚族人乡里故旧的后人,统领者曹纯不仅身兼司空府参军,还在朝中挂有议郎的头衔。曹纯今天特意换了身镏金铠甲,手持大槊腰挎宝剑,骑着高头大马当先引路,后面的虎豹骑个个都顶盔贯甲罩袍束带,连马鬃都刷洗得油亮,透着十二万分的精神。

百姓一见此景欢呼雀跃,不知是谁还扯着嗓子叫了声好。可紧接着又见旌旗林立遮天蔽日,白旄节杖随风摇曳、金钺大斧寒光闪闪,数不清的将官众星捧月般拱卫着一名身量不高的中年将军。此人身披赤金铠甲,头顶赤缨兜鍪,腰配青釭宝剑,胯下黄骠战马;脸上观,此人已过不惑之年,灰蒙蒙长须间早有几许白茬,耳边发髻也是有黑有白,但白净的脸膛上却没什么皱纹,浓重的眉毛斜插入鬓,一双鹰隼般的眼睛微眯着,用余光扫视着左右人群;虽貌不惊人却不怒自威——正是大汉司空曹孟德。

曹操紧催坐骑快行几步,赫然凸显在队伍前方。此时尾随的不仅有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将领掾属,还多了许攸、鲜于辅、田豫、国渊、张郃、高览等河北归降之人,这气势威风不亚于天子出巡。如此英雄的将帅、如此气魄的军队,还有谁敢对这位饱受争议的司空大人有所指摘?所过之处官员纷纷跪倒在他的马蹄前,犹如一阵劲风吹伏了层层麦田;百姓们见官员都跪了,便糊里糊涂跟着也跪了,嘈杂喊嚷着迎接的话。

曹操微微颔首,策马而行扫视着跪拜的人群。这一次他不再推辞揖让,将所有赞美都欣然领受。出生入死南征北战,追求的不正是这一刻吗?现在虽不能说大功告成,但已是峰回路转前途光明,也该享受赞美了。何况他脑子并没闲着,接到荀彧的表章就盘算着如何教训那个不知深浅的孙权小儿,还有叛贼刘备尚有几千乌合之众盘踞汝南,等着他去算账。这么多事需要考虑,才没闲工夫跟这帮人客套呢。

曹丕、曹彰、曹植、曹玹、曹冲、曹彪等公子也来了,一路小跑来到马前迎接父亲。曹操只摆摆手:“为父安好,你等退下。”便继续往前走。

他浏览驿道左右,想寻找一张面孔,看到丁冲、董昭、杨沛等亲信时只是微微颔首,并没特意叫他们起来,而是继续张望,直到确定要找的人没露面,才挤出一丝神秘的笑容。走着走着,猛一眼瞅见个冕冠青绶的大官竟长揖不跪,在一片匍匐的人堆里显得格外刺眼。曹操略一皱眉仔细打量,又是少府卿孔融。

曹操暗暗冷笑——大到朝廷小到家族,总会有不顺耳的杂音。像孔融这等腿比脖子硬的家伙也没办法计较,若同他讲理,他有十车话等着,巧言令色繁文缛节,没必要与他一般见识。更何况这枚胡桃的油没有榨干,还有华歆、王朗、邴原、张范、王烈等一大群名士避难在外,要靠孔融的名气吸引,还得继续利用他哩。想至此曹操本欲勒马与他叙谈,又见孔融身边跪着当朝国丈伏完,这就更不能等闲待之了,赶紧下来搀扶:“国丈,岂敢唐突您大驾,莫要折杀老夫啊!”

伏完诚惶诚恐道:“曹公抬爱了。究功劳而言,您挫败贼众立下不世之功,老朽应有此拜。若论官阶,上下之分自当如此。”如今的伏完已不是仪同三司的辅国将军,自董承、王子服因玉带诏之事被诛,他就主动上还印绶,转任中散大夫。

曹操故作憨笑:“话虽如此,您毕竟是国之重戚,不能自贬身份,快快请起!”说着话回首叫许褚牵来匹马,请伏完乘骑,共赴皇宫面圣。待亲自扶他上去,曹操这才回头扫了孔融一眼,笑道:“文举兄,我可得恭喜你。昔日北海之失,多受袁绍父子之欺,如今我也算替你报仇了。”孔融曾担任北海相,是被袁谭击败才调回朝廷的。

曹操呼其为兄,姿态摆得够低了,这么说不过想要孔融一句恭维,可孔融偏不遂其愿:“朝廷大义当前,在下那点儿小得失算得了什么。下官唯贺曹公报国之举,并无分毫私情。”

“文举兄真是大公无私啊。”曹操非但不能驳斥,还得公然称赞,心里涩涩的。

话音刚落一旁窜出校事卢洪,手指孔融阴阳怪气道:“今日群臣迎接曹公尽皆下跪,孔大人独揖不跪,太失礼了吧?”校事的职责就是为曹操监视百官,孔融当面不服不忿,身为鹰犬岂能含糊放过。

孔融瞧不起这等猥琐之人,瞅都不瞅一眼,朗朗道:“我等是受天子之命前来迎候,别人跪不跪本官不便干涉,反正我以为不该轻天子而重同僚。”他这话有理有据,倒把卢洪顶了回去。

曹操佯作呵斥:“大胆卢洪,你不过是一小吏,老夫与公卿讲话也轮得到你插嘴吗?还不给我退下!”卢洪诺诺而退,曹操碰了个钉子,也不想再饶舌,赶紧提及正事,“老夫离京忒久,朝中之事多劳文举兄与诸位大人费心了。”

“皆是荀令君之功劳。”孔融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不过这话也很别扭,究竟是说荀彧功劳大,还是说荀彧把持政务别人都摸不到呢?

曹操装听不懂,环顾四周微笑道:“今日朝廷官员来的不少,侍御史张纮(hóng)怎么没到呢?”

张纮是昔日孙策派到许都朝觐的使者,被曹操表奏为侍御史,留在了许都。孔融与其关系融洽,听曹操特意询问,语气和缓了一些:“张大人请命入宫奉职,正陪在荀令君身边。”

“哦。”曹操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又道,“午时我府里设宴,犒劳此番出征的将领,文举兄也过来凑凑热闹吧。”

孔融料想这不过是句客套话,推辞道:“在下乃白面书生,不堪与诸位将军为伍,别扫了大家的兴致。”他话虽如此,口气却颇为轻巧,似乎根本不屑于与武夫为伍。

哪知曹操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兄台不要辜负我一番美意哟,一定要来……还有,烦劳您邀请张纮,叫他同到鄙宅饮宴。”

“嗯?请张子纲一同赴宴?”

“不错,”曹操在他手腕上用力捏了两把,皮笑肉不笑道,“江东之地避难名士极多,如今河北之危已解,中州局势大定,是不是该商量一下,请那些羁旅高贤都……”

孔融虽执拗,却不糊涂,听曹操说一半便明白了,情知这是要借张纮之口逼孙权遣回避难名士,进而使其向朝廷就范。孔融故友王朗、华歆、孙邵之流都在那边,早盼着他们回来共商国是,一见曹操有此打算心中狂喜,忙应承下来:“下官明白了。明公请放心,我一定拉张纮共赴盛会!”说罢还朝曹操挤了挤眼睛,两人心领神会携手而笑。

在场众官员何曾见过他们俩情投意合的时候?皆万分诧异面面相觑,转眼间又见曹操二次上马继续行进,赶紧把稍稍抬起的头又低了下去……

同类推荐
  •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本书讲述了上起公元前 9世纪的行吟诗人荷马,下迄20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领袖毛泽东。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开国元勋的王者风范,思想家的深邃睿智,政治家的宦海浮沉,文学家的沧桑人生,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科学家的智慧灵感及施行探险家的神奇经历……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一寸河山一寸血1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1册,主要讲述了1928年到1933年,发生在东北的历史。
  • 穿越三国:我的娘子是老大

    穿越三国:我的娘子是老大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在元旦晚会那夜,我被评选为扮演最差的一名,小四和罗宾等人要将我倒挂在教学楼顶,不料罗宾绑绳子时,根本没有绑在固定的地方,小四放手后我从楼顶掉了下去。结果却无意中掉到了三国时期,我遇到一名受伤的女子,我救了她,原以为她会因报恩而以身相许,却没想到她独自离去,丢下了我。我们未来还能够见面吗?敬请关注....
  • 摄政大明

    摄政大明

    穿越了,变成了一个声名狼藉的大贪官。百姓的咒骂、太子的敌视、清流的诋毁、权臣的排挤……还有一心想要卸磨杀驴的皇帝。环境很恶劣,前景很暗淡。本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热门推荐
  • 夸父与小菊仙

    夸父与小菊仙

    花园里的时光飞速逝去,爷爷变成了一株蓝菊,让花园里的时空倒流了,小菊不得不离开了,小菊在蓝菊丛中重现,只留下小瓦惆怅地坐在花园里,小菊却不见了。小瓦吹响了损,等待小菊的来信……,小菊正为爷爷的快速哀老而无奈。人群破坏了花园的宁静,小瓦在花园认识了一个叫小菊的女孩。夸父一路飞奔。原来她是蓝菊仙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谁在宿命里勇敢

    谁在宿命里勇敢

    叶枫从一个程序设计师沦落到黑网吧管理员,从北京到西北,从拥有事业和爱情的幸福小子到痛苦失恋、母亲离世的悲惨命运,紧接着一个离奇的命案又引出了诸多迷离的线索,当被指证为凶手的他为了洗脱自身的嫌疑而不得不选择出逃,却发现有人暗中在帮助自己的同时制造了更难以想象的复杂陷阱。
  • 不做小助理:总裁,咱俩不熟

    不做小助理:总裁,咱俩不熟

    莫西亚是一名普通的白领,热爱金钱,却坚决执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崇拜刘邦,所以无比推崇厚黑学,为人脸厚心黑。李牧是李氏企业的太子爷,为人放荡不羁,因为不想继承家族企业所以游戏人生。可是却在不经意间,被莫西亚平凡的温暖感动爱上了莫西亚,痛改前非成为了众少女心目中的三好男人。
  • 狐戏红尘

    狐戏红尘

    她是一只狐狸精,来到这滚滚红尘历世。这世间有它的游戏规则,更有无数操纵这规则的人。且看一只绝美的狐狸精,如何在这世间保持清明快乐的心、自由无拘的身。
  • 胭脂泪

    胭脂泪

    夜深了,暗光烛火在沉沉的静谧中幽幽晃动,一滴略沾胭脂的香泪,在绢纸上沿细密的纸纹蔓延开来,微微泛起点粉红,尝起来,有脂粉的甜味,还有——血的苦涩……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一斛珠(下)

    一斛珠(下)

    抱皇上的大腿?!罢了,为了脱掉“俏寡妇”的美名,她豁出去了!谁知道龙床不好爬,后宫不好混!没来得及祸国殃民,她竟然被传闻和公公有染!她不过想找个活命的护身符,却得来这种下场!难道她看起来有这么的饥不择食?
  • 逆凡道

    逆凡道

    世界并不是唯一的世界,因为有平行空间;宇宙也有生灭,人亦如此。但死亡真的是结束么?未必!有人说成功是逼出来的,不是被人逼,就是自己逼自己。而主角的人生如果不遇奇遇,也许永远不会脱颖而出,异于凡人!只会是一个淹没在时光隧道里的凡人!
  • 汉纸老婆温柔点

    汉纸老婆温柔点

    映入眼帘得不是拿着鸡毛掸子的老妈,床上的某人,而是一扇黑漆漆的墙。不由猛的睁开眼,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不,靠在床边,艰难的睁开眼。还意犹未尽的翻个身,结果……从床上咚的掉下来。“老妈!你叫我起床不能斯文点啊,太阳都老高了,很痛啊!”苏婉顶着一头凌乱的头发,从地上爬起来,入春的时节最容易睡觉。木头床,四仰八叉的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