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700000010

第10章 人性教育,把自由还给孩子(4)

多倾听学生的心声,是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给教师一次挑战,充实自已的机会。还是上面那位老师,在讲《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在理解、分析课文内容后,他让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经过一番合作,学生们有了自己的答案。有一小组的同学认为:“我们认为作者的学习态度在当代的中学生身上较少发现,但这种学习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学习的。不过我们小组不赞成作者从师尊师的方式。没错,老师是应该值得我们尊敬的,但我们不能唯师是从,应该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敢于向老师发问。同时作为老师,也应该放下师道尊严,应该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融洽在一起,让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见人,和蔼可亲,使学生乐于和老师交往,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实践”。从学生的这翻回答,不难听出他们的心声:原来学生需要的不再是孔子似的老师,而是朋友关系、伙伴关系似的老师,同时我们的学生在某一个层面,某一个向度的知识,及其语言的丰富性,思维的独特性已越过了我们。当我们放下尊严,露出友善的笑脸,用天街小雨般的爱感化每一棵成长的幼苗;当我们走下“神坛”,坐在学生们中间,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滋养每一颗幼小的心,此时,班级就成为师生共同融筑的温馨的“家园”,教师就能够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制造了一种充满人性美的氛围,每一个学生也才可能敞开自己的心灵,把自己的真实的世界毕露出来,这样也有助于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人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与心灵的互动,心灵的相互启迪。我们所要培养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人。因而我们教师必须用自己的心灵去教学,真正视学生为朋友,可以肯定,只要我们允许学生追求精神与思想的自由,追求独立完整的人格,追求心灵的丰富与滋润,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一定会成为我们的“铁哥们”!

12.给孩子的心灵以足够的空间

把自由还给孩子,很大程度上是要求老师们不要在心灵上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不要无节制的给孩子的心灵塞满东西,要能让孩子的心灵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他的想象,他的创造。

有一次,在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举行的宴会上,一些贵族认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完全出于偶然。

哥伦布没有辩驳,他在宴席上拿起一个鸡蛋,对这些贵族说:“诸位先生,你们能把这个鸡蛋立在桌子上吗?”

那些贵族拿起鸡蛋,左立右立,怎么也立不起来,只好请哥伦布来立。

哥伦布把鸡蛋朝桌上一磕,鸡蛋立住了。

贵族们很不服气,说这样他们也会做。

哥伦布笑笑说:“问题是你们这些聪明人,谁也没有在我之前想起这样做!”

虽然这是一个笑话,但却说明一个道理:有创新意识的人往往能产生奇思妙想,发现别人所没发现的东西。

人们常常感叹,我们今天的时代,这种具有发散性思维的人才太少了,原创性的东西也太少了,为什么呢?

原因当然很多,但有一点却不容我们忽视那就是我们在教育上,从小时候起就没能给孩子的心灵以足够的空间。

给孩子心灵足够的空间就是给他们以自由,而自由又是创新思维的源头,这就好比水对人体的作用一样,一时一刻都不能少。人体缺了水,细胞就会枯萎;心灵缺少自由,头脑就会僵化,灵感就会消失。所以有位作家说:“我不愿有一个塞满东西的头脑,而情愿有一个思想开阔的头脑。”

看看下面这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老师问同学:“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这是一个传统的脑筋急转弯题目,不够聪明的人会老老实实地回答“还剩9只”,聪明人会回答“一只不剩。”但是有个孩子却是这样反应的。

他反问:“是无声手枪吗?”

“不是。”

“枪声有多大?”

“80分贝至100分贝。”

“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

“是。”

“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不犯。”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

“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

“没有。”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它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它的鸟?”

“没有。”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没有。”

“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

“不算。”

“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10只?”

“没有花,就10只。”

老师已经满头是汗,但那个孩子还在继续问:“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

“都怕死。”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这位学生的话还没说完,习惯于标准答案的老师已经晕倒了!

这个笑话所体现的正是:孩子的思想,心灵在没有受到压制禁锢时,其所具有的活力是多么的自由奔放,充满想象。

13.宽容是为人师者最大的美德

宽容是老师展示高超教育艺术的一柄利剑,它往往和大度连在一起,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深刻感受到老师的爱。

这是在美国加州一所中学的课堂上,老师正在讲数学,突然,从教室的后部传来了粗犷的流行歌曲声音。这声音很大,全班都能听到,以至于讲课的这位数学教师不得不停下来,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笑着向学生们说:“这么美妙的歌声真把我给陶醉了。这首歌曲我也特别喜欢,就是我自己唱不好。我们今天下午抽个时间,一起请这位同学给我们唱—遍,好不好?”班里一片掌声,“那么,我们继续来解这道题……

这位美国教师的做法真高明。

一是遇到特殊情况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巧妙地加以解决;

二是“化险为夷”,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是维护了在课堂上随便唱歌的学生的自尊心与面子,从而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而所有这一切,都来源于作为教师的一个可贵的素质——宽容。

原来,那位学生在头天晚上看电视,被红极一时的一个摇滚歌星的歌曲迷住了,到校上课,仍不能从头晚的兴奋中走出来。上课哼歌,纯属“情不自禁”。

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学生都是孩子,为什么要到校学习?就是他们还很不成熟,不仅仅是知识、能力的欠缺,还有自控力的不完善。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地理解,体谅学生的这种客观的“不完善”。

对学生宽容,一是学生不是敌人;二是学生都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成人都难免犯错误,何况他们;三是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宽容是心底里对学生过错的谅解。

奥地利著名教育家布贝尔说过:“教育者的最大任务是帮助塑造人的品格,即完全是为了把自己培养为独一无二的个性。”他主张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信任感,只有通过这种师生关系,才能帮助学生按照个人的意志自由选择道路,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而宽容,正是体现教师对处理师生关系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而我们的老师,大多数却缺乏这种宽容、大度的胸怀和虚怀若怀的性格。学生有错误,他们往往就大发脾气,对学生横加训斥,胡乱指责。对犯错误的同学,有的教师一味责怪训斥谩骂;有的横眉怒目,变相体罚;有的则望之兴叹,撒手不管。一句话,很难宽容。其结果呢?看起来学生是检讨了自己的错误,保证今后不再重犯,然而,这只不过是他们一时的敷衍,过后就可能忘掉,根本上没有得到任何教育。

我们的老师中有一部分特别善长于挖苦讽刺学生,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往往抓住不放,一竿子打到底,其实,这正是最不合格的表现。因为讽刺与挖苦不仅是对老师人格的一种贬低,更会扼杀学生的自我教育精神。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说:“学生的大脑忙着接受训斥和处罚的信息,也就无暇静下心来裁判心灵中旧我与新我的论战。”魏书生老师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先做好事,然后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求反映出事前、事上、事后的心灵深处旧我与新我是怎样论战的。这种做法,既使他们体验到自我放纵的痛苦,又发展了“新我”前进的阵地,在痛苦与欢乐的交织中迈出了新的一步。

总之,宽容就是要让学生能有一段认识和转变的过程,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选择最恰当的时候,最适合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多方位教育。

同类推荐
  • 决胜中考招招灵

    决胜中考招招灵

    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总会有几个重要的人生关口。在初中阶段,一个最大、最重要的“坎儿”,就是中考。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共同的目标,为了使孩子能拥有良好的修养、光辉的前程,能立足于未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即使中考只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性考试,但对家长来说,中考却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对此,一位家长这样说道: “如今,高考门槛降低了,录取率逐年增高,对于考生年龄又放开了,年纪再大也能考,机会很多。可中考就不一样了,一锤子买卖,考砸了,也没有什么补救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帮孩子把好中考关。
  •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女卷)

    新概念作文十六年纪念版精华范本(才女卷)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育也在大幅度改革,许多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题已经相当接近,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正如王蒙所说,新概念由旧概念来。倡导新概念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提高青年学子对作文的兴趣,告诉他们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5)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记录身体成长轨迹(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记录身体成长轨迹(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教你学武术(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武术(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热门推荐
  • 帝王密爱:第一傻妃

    帝王密爱:第一傻妃

    如烟殿。透过翻卷如云的宫墙,恢弘大气的宫殿若隐若现。其中精致的阁台轩榭;错落的假山奇石;唯美的奇花异草,各种绮丽交相辉映,愈发衬出这宫殿华丽不凡。然而,天上漆黑黑的乌云压顶,沉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一阵寒风徐徐吹来,带着刺骨的冷意。在这冷清天气的映衬下,原本绝丽的如烟殿此刻却染上了一股凄凉诡异。透过雕梁画栋的阁楼中,几户敞开的窗户,隐隐的听到了几声痛苦……
  • 剪影芳华

    剪影芳华

    桃夭,桃夭,原来,妈妈取这个名字,只是为了想要逃避一段夭折的人生。这是桃夭第一次这么深刻的理解自己的名字,那一年,白明远离开。遇见夏涵,指尖相触的一瞬间。这,就是开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落英

    落英

    情难自禁的叶吟风与邱文萱走到了一起,两人在唇枪舌剑的工作过程中逐渐生出情愫。并邂逅叶吟风的老对手田宁,都市女孩郭夏夏一直暗恋公司老板叶吟风,田宁对她有成见,却误解叶吟风对她也有好感。叶吟风和邱文萱最终走向了婚姻的店堂,也遭到了叶家父母的强烈反对,由于家内不和,叶吟风和邱文萱分手,两人过得并不幸福,并在叶吟风遭受意外打击时给予宽慰,而一通敲诈电话更是让叶吟风对邱文萱的身世产生了怀疑,不但气走了郭夏夏,他秘密雇人对邱文萱展开调查,却在她即将离开自己时冲动地向她求婚。叶吟风的堂兄因生意失败而自杀,屡次刁难,叶吟风对美貌温柔的邱文萱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郭夏夏离开叶吟风后加入群新公司,一个令他震惊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逐渐从叶吟风的阴霾里走出来的郭夏夏终于接受了田宁,不得已之下,自以为从此能过得轻松幸福,堂嫂邱文萱带着女儿前来投奔,殊不知危险正悄悄向她靠近……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武逆凰妃

    武逆凰妃

    当21世纪叱咤风云的佣兵女王,转眼成为恶名昭著的纨绔千金,当强者之魂,霸气重生!金簪抵着男人的脖子,“敢碰我,我要你命!”嚣张,是有资本,狂妄,是够强大,不可一世,乃是天纵奇才。她要夺回属于这个名字的一切,重塑昔日辉煌,搅翻异世,走出一条青云大道;终有一日,站在云霄,俯瞰人间,傲视漫天诸神,告诉他们,墨风华不需要任何同情,因为我就是神迹!冷眼睥睨,看尽人间魑魅魍魉,素手轻覆,操纵凡世生离死别——且看风华无双,冠绝天下!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如果你想成为富人,便要研究富人,探寻他们之所以成为富人的原因,因此你需要放眼看天下的富人,去获悉他们成功致富的秘密。《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一书集结了众多富人的理财宝典,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诠释理财的妙处,全面解析富人由穷到富或者由富到更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