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2400000027

第27章 湖北人说话怎么了?(1)

在人们的印象中,湖北话就是“骂人”的话。但湖北“弯管子”的普通话在狗年春晚小品《招聘》中第一次亮相就博得了个满堂彩;网络上,“汉味RAP”唱得红红火火。湖北人,说自己的话,让别人说去吧!

1.有滋有味湖北话

湖北人说的话属于北方方言区,基本吐字跟普通话相差不了多少,只是音调不同而已。远不像上海话、广州话、福州话等,一开口叽里呱啦的,仿佛不是中国腔调,而用的是另一套语言。但湖北方言也有武昌、汉口、汉阳、青山话之分,常年生活在湖北的人可察觉出这些细微的差别。

最正宗的湖北话为汉口方言;最不标准的湖北话为青山话;最“弯管子”的湖北话为武汉广州军区普通话;最混杂的湖北话为大专院校内使用的南腔北调的类似普通话的湖北话。

湖北人说湖北话天经地义,因此很少有人会去追问湖北话的起源。其实,湖北话是漂在长江里、系在码头上的,它在三镇贩夫走卒的肩膀上晃荡,随着湖北商业的兴旺而发扬光大。

“武汉是一个移民城市,九省通衢,南来北往的人很多,需要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口语作为交流的标准,就这样,以武昌官话为基础,再在汉口与各种语言‘杂交’,武汉方言就产生了。”著名评书艺术家何祚欢说出了湖北话的来历。

何祚欢说,湖北话发展有两个重要时期。一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汉口和北京、佛山、苏州四个地方成为全国四大物资集散地;二是近代以来,张之洞督鄂的18年间,武汉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商业的流通带来了文化的吐纳,南北文化在此融合,不仅锻造出心直口快、热情细腻的湖北人,也逐渐历练出一套极富个性的汉派方言,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

“1949年前,汉正街、花楼街一带是武汉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武汉话最正宗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南来北往的人最多,他们在这里求生计,当然要学说武汉话,同时他们也影响了武汉话的发展。”汉正街和花楼街正是湖北最市井的地方,难怪湖北话少了几分咬文嚼字的感觉,多了几分直率的铿锵烟火气。

“地道的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反映,表达的是地域特点和地方性格。武汉话特别能显示武汉人的热心快肠和急性子。”何祚欢这样说。

说到语言腔调,应该追溯到人类产生语言的蛮荒时代,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不同的生产交流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语音特点。

北方寒冷多风沙,说话时口型不宜太大,因此语音中多卷舌,鼻音重;四川多山,山上山下喊话,要着力提高语言尾音,更有山体回声,悠扬委婉;江南气候宜人,说话时可以细声慢语,不会有语言障碍。

武汉当年是湖区,多数人必定靠湖而生,采摘莲藕摸些螺蚌,男人划着木筏下湖,女人烤熟了一只野鸭,会对着湖面喊叫:“回来七楼(吃肉)……”率直响亮。

所以在汉腔里,形成了三大方言特色:

没有卷舌音。和北方大量的卷舌音相比,武汉语音中几乎找不到:zh、ch、sh、r这些卷舌音,即便是邻近武汉的荆门等地区,卷舌音都相当厚重。没有卷舌音的结果使得语音过于裸露,少了一些修饰。

武汉语音中可以清楚分出五个声调,可是没有轻声。而是在三声调旁边加了一个调,比如“污、物、武、吴、误”这五个字的字音,武汉话区分的非常清楚,在北方话里,“武、吴”分不开。音阶多可以使得音色丰富,可是没有轻声调,又使得语音过硬。

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武汉话里,“陈、程”不分、“身、生”不分、“真、争”不分。

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武汉方言中词汇的变化是最突出的。武汉话中部分方言词语被淘汰,例如扎台子、过八字、得元宝等。其次,部分词语改变词素,例如影戏改为电影,中时改为中午,伯伯、爹改为爸爸,姆妈改为妈妈等。还有部分词语改变词形,例如印花改为邮票,青果改为橄榄,熨帖改为舒服,迭于改为故意等。同时引进部分通用语和异方言词语,例如撮(搓)一顿、侃、大排档、宰、搞笑、搞定、酷、减肥、爽、洗手间、买单等。另外,也有一些新创的方言词语,例如水货、你吓我、下课、晃晃、打晃晃、吃弹子、老圪子、穷亲戚、念条、破脑壳、麻木、挂眼科、掉得大、撞猴子、蹦蹦、飞虎队、搭白算数等。

2.此“汉话”非彼“汉语”

“信了你的邪红得像个番茄信了你的邪……瘦得像个撇撇(瘦长的意思)……”

——段思思《信了你的邪》

这首名为《信了你的邪》的歌红了,在网络上以超人想象的速度被下载传唱。这是一首用纯湖北话演唱的“说唱乐”。一向被湖北人认为上不了正席的湖北话,在2006年初,在《卖豆皮》、《信了你的邪》的方言歌里,以一种难以估量的速度热乎乎地融进了人们的生活。

一直以来,在中国大地上都是标准的北方方言当道,电台播音员说的是普通话,唱歌要起普通话的调,连说相声小品,也是东北演员大行其道。而方言似乎一直躲在一个不惹人注意的角落里。可是2006春晚小品《招聘》,湖北“弯管子”普通话第一次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就受到欢迎。方言歌曲在网络上赚了个钵满盆满,说明方言也有折服人的力量。

近年来,在湖北以武汉方言腔调为特色的作品已经成为流行风潮。如电视情景剧《经视人家》、舞台话剧《搭白算数》、《你嚇我》、《活到就要活快活》,在这座城市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声道。可惜使用武汉方言的人群越来越少,用汉腔演绎的电视剧时不时让人产生哭笑不得的感觉。

套用《天下无贼》里面一句台词:“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2006年初最火的文化现象是什么?方言!

几年前,张艺谋拍申奥宣传片,一位牙齿掉光的中国太婆,瘪着嘴对全世界说:Welcome to Beijing(欢迎你到北京来),国人深受打动。老人“溜”洋文那一刻,给了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最真实、最亲切的吆喝。而今天,敢于用方言话来诉说一个地区的集体性格,也是这个地区,这个城市最真实,最亲切的吆喝。

曾经有人“莫须有”地将武汉称作“东方芝加哥”,意指其繁华。可惜“叫了几次没什么人反应,也就没有叫开来”(《武汉这个地方》),武汉人还说,武汉话差一点成了普通话,道理也很简单:中国人是“汉人”,汉人不说“汉话”说什么?这话的可笑之处是,把“武汉话”简化为“汉话”,又把“汉话”等同于“汉语”,整个一个“自然综合症”。

很多的外地人都说湖北话好懂,但不好听,硬邦邦的,说话跟吵架一样。湖北人自己也觉得自己的话不那么好听。很多的外地人又说,湖北话看起来好学,其实是非常不好学的。这话倒也不错。因为那些学湖北话的外地人,自以为把湖北话已学到手,并炫耀般地在湖北街头操一口湖北话时,而这个时候的湖北人多半会客气地笑笑,问:您家是从四川来的吧?重庆的,还是成都的?

想学说湖北话的外地人,总是不由自主地带着浓重的四川口音,不知是因为中国领导人中说四川话的人多,以致四川话比较普及,还是在外地人耳里,湖北话原本就是和四川话一样?但奇怪的是,所有的把湖北话说成四川话的外地人,还会义正辞严地坚持对湖北人说:“四川话比你们湖北话好听!”有些事情真是总也说不清楚。

湖北话在某种程度上真算不是是什么“雅言”。比方,它不如上海话那样轻柔如风,也不如广州话流动如水;不如北京话那样字正腔圆,亦不如成都话那样亲切甜美。湖北话说出口,给人感觉直咕隆咚,有一种木头从面颊上划过的感觉。它的每一个字的音调都似乎往下掉,掉得让听者害怕被砸了脚背。情人们要用它来传达爱恋之情时,恐怕很难有那种柔情万千之意味。有时想,如果用湖北话来说“我爱你”三个字,一定很滑稽,没准就像听到三块石头落到地上来的声音一样。

让操熟了湖北话的人去说普通话,真会给人一种土得掉渣的感觉,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如果在电视节目里听一些湖北市民面对记者采访,涨红着脸憋一口武汉普通话时,往往听着听着,便忍不住失笑出声。湖北人自己对自己所说的普通话觉得好笑,他们自称自己讲的普通话为“弯管子话”。湖北人学普通话远不及河南、河北人学得像。

“别人要我到‘鲁豆桥’转车,但站牌上没这个地方!”外地人有时会发出如此感慨。细问之下,“鲁豆桥”原是“六渡桥”。这种因湖北方言造成的尴尬、误会几乎每天发生。

外地人普遍反映,湖北话报“街道口”、“鲁巷”等站名,他们中的多数听不懂。问路不光怕问不到,最怕的是听错了。

不信你可以试一试,你让湖北人读男男女女,他一定会读成“兰兰吕吕”。有一个曲牌名叫“南吕一枝花”,结果湖北人读成了“兰吕一枝花”。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与城市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湖北话也在慢慢向普通话靠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朱建颂,长期从事武汉方言研究,曾主编过《武汉方言词典》、《武汉方言研究》等专著。他对湖北话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从学术的角度作了这样的分类描述:

语音方面,一些字音转变为普通话读音,典型例字如“绿”,“绿豆”、“绿头苍蝇”等读lou(楼),“绿地”、“绿油油”等读lǖ(虑)。其他如“全”、“泉”从qian改读quan,“俊”从jin改读jun,“旬”、“寻”、“巡”从xin改读xun。语法方面,许多武汉方言特有的句式变得和普通话一样。例如“打得他赢”改成“打得赢他”,“吃不饭成”改成“吃不成饭”,“气得人死”改成“气得死人”,“对不你住”改成“对不住你”。又如“衣服把钉子挂破了”改成“衣服被钉子挂破了”。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武汉话的确与北方语系——普通话有着相类似的地方,而且也在慢慢地向着普通话靠近,但武汉话终归是方言,是湖北这一地区人文性格的集中体现,而并非“汉语”。

3.最具有湖北特色的俗语

湖北话特有的词汇中很多是经典的作品,使用频率相当高,即便是在现在的高科技得到广泛运用的社会里。关于最具有特色的武汉词汇,可能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来想去,笔者觉得“冇得、拐子、个板马”这三个词从古至今最能代表湖北,只要一说出口,别个就晓得你就是湖北人,因为这三个词几乎没有流传在外。

冇:有字里面差两横,自然是没有。湖北读(mào),第四声。《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到是有这个字,但是读第三声,所以不是一个字。广东白话里也有这个字,但是读mǒu,后面还经常加个啊——“冇啊!”,算是比较接近。但武汉的冇搭配很多,比如“吃(qǐ)了冇?”、“冇得整”“心里冇得砣砣”“心里冇得玫瑰”等等。

拐子:《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到是有这个词,我们先看看它的四个解释:1.腿脚瘸了的人;2.一种简单的木制工具,把丝纱绕在上面;3.下肢患病或腿有残疾的人走路拄的棍子;4.拐骗人口、财物的人。上述四个专业解释几乎没有一个是褒义的或人们喜欢的,但是您如果口口声声喊一个湖北人“拐子”,他绝对很高兴,你就是喊他“姐拐子”,他都不会在意的。

个板马:绝对正宗的武汉叹词。各种词典,包括1993年版的《湖北常用方言词典》里还没有这个词。据考证,很有可能是“你这个鸨母养的!”的简称,但是经过N代武汉人的广泛使用,已经显得没有那么恶毒了。话说两个四五岁的小男生在玩一大堆玩具车,他们摆(pǎi)了道路、路口、红绿灯和很多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当车都一字排开集中到路口的时候,大小孩对小小孩说:“慢点!慢点!堵车了!”小男生显得有点不耐烦地说:“个板马!又堵车了!”旁观者叹息曰:“用得好!肯定是跟司机学的!”

当然,还有许多俗语也是湖北特有的。比如:

一末带十杂

这是一则湖北土生土长的熟语。意思是,凡是事务繁杂多头,一身兼任数职,大小诸事统揽,里里外外奔走,都可以用这则熟语,不限于演戏和做家务。

一文钱不落虚空

本是旧时湖北一些叫花子(乞丐)的常用语,意思是:施舍一文钱都会得到神明(老天爷)的好报。用来打动人们发出善心施舍东西给他们。却释作“形容花钱精打细算”,似乎别有见地,然而离题太远,不免令人生疑。

一冷一热,光棍受吓

这是一则地道的湖北谚语,其中“光棍”是个多义词,在这里则指单身汉,湖北或称“寡汉条”。单身汉所置的衣被及日用设备都很少,尤其没有可替换的。如果遇到乍寒乍暖的气候,更换不及就要起恐慌。

一痣痣嘴,好吃无底

即痣长在嘴边则馋。关于痣的俗语,湖北群众中有一条较流行,说法是:“一痣痣嘴,好(去声)吃无底。”其他说法难以听到,然而嘴馋跟长痣毫无关系。许多没有痣的人却够馋的。

一升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

这则俗谚的的意思是:接济人的时候,常有为数虽少却得到感谢,而为数虽多却遭到不满的情况。

人上一百,种种色色

说的是许多人聚在一起,便什么样的人都有了。也可以指人才应有尽有,好办事情;也可以指问题多如牛毛,难以解决。所谓集思广益、人多嘴杂都由此出发。

人无利息,谁肯早起

俗语说的是:人如果不是为了利益,谁肯早早起来动弹呢。其中所谓“利息”,泛指利益、收人、好处,不限于金钱。

人怕当面,树怕剥皮

意为人怕当面揭穿而难堪、树怕剥掉皮而难活。

人要忠心,火要空心

其意为:人应该忠诚才能立身处世,柴应该架空才能烧得炽烈。这是用生活常识比喻为人之道。有人专靠耍手段?混世欺世,十分可耻,即使能得逞一时,却不能得逞一辈子。

人狠不缠,酒狠不喝

湖北有一则格言:“人狠不缠,酒狠不喝。”意思是:遇到不讲道理的人就不跟他来往,遇到过于烈性的酒就不去喝。颇像北京说的“惹不起躲得起”,充满了无奈之感。其中的“缠”,可能是湖北独有的词,意思是来往、理睬、和好,大概来自儿童语言。

4.湖北“汉”语辞典

介于湖北方言的生涩,武汉“弯管子”普通话的用词用句与普通话也有着显著的不同之处,因此为了能对湖北人文性格进行一个整体的巡礼,在此把湖北方言与普通话作了一个对比,以供参考之用。

(1)常用语辞典

拐子:哥哥,大哥。

老头儿:对自己的爸爸称呼。

兄弟:弟弟,小弟。

老杆:年龄大而有经验的人。

总拐子:老大,一群人中的老大。

油子哥:没事做,整天穿戴整齐,游手好闲的年轻男子。

晃晃:没事儿做到处游荡的人。

打晃晃:一种5人以上换着上的麻将打法,输了的人下。

贱三爷:家住汉阳的男士。

板,板厚:钱多或身上带的钱多。

刨花:面值很小的纸币。

荷包暖和:有点钱。

荷包不暖和:没有多少钱了。

蓝精灵:蓝色的100元人民币。

弹子房:喜欢骗人的人。

麻脑壳:十元一张的人民币。

荡子:商业陷阱,俗称笼子。

队伍:女朋友,女友。

小屁嫩子小孩:不听话的小孩。

小罗子:小孩子。

闷罐子:不喜欢说话的人。常说三杆子打不出个闷屁。

条子:指身材。蓄条子节食以便保持好的身材。

模(mé)子指长相。模子好:长得不错。

耙子:指个子,个头,多指腿的长短。

胯子:腿子。

烫饭:胆小怕事的人。

踹模(m)子:经常受窝囊气的人,很窝囊的人。

屁机油:小气鬼,很小气的人。

犯子、丑犯子:很小气,遇事不爽快的人。

扁担:搬运工。

太平洋的警察:喜欢多管闲事的人。

撇撇:一种纸叠的玩具,很薄。

撇撇块头:薄的象纸一样很瘦的人。

岔巴子:喜欢插嘴和多管闲事的人。

坝脑壳:后脑是尖的的人。

同类推荐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自觉成就一切

    自觉成就一切

    主动的人,才会得到更多赏识。当自学成为一种习惯时,你也就拥有事业成功的通告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女配要崛起

    重生之女配要崛起

    上一世,被白莲花玩转与鼓掌,因此被误解被抛弃。重生一世,定要活出自己的色彩!
  • 孽妃

    孽妃

    ★文案★三千宠爱在一身,苏乔恃宠却不骄。温驯动人之下,她素手纤纤,挑起宫战无数。妃嫔,可以侍寝,不可以怀孕,这是她的底线。这个底线无关争宠,只是为了,,,血统!月妃也好、紫妃也罢,无论她们出身多么高贵,都不配为大泽皇家延续血脉。只因,这个帝王亦是贱种!★★精采一现★★★强势的攻占,妩媚的承欢,却换来意外的咆哮:“那个男人是谁?夺了你身子的男人,是谁?”压下心底的怒与恨,浅笑吟咛,吐气如兰:“皇上在乎的,是这个吗?臣妾并未放在心上呢!”★后宫初见,尉蓝惊醒于她的阴狠:“何时,你竟然视人命如草芥,连未曾面世的婴孩也不放过?”抬头浅笑,还是那抹纯真:“怎么?哥哥心疼了吗?可知同样的一条生命,也曾因为哥哥而葬生娘胎。哥,可曾心痛如斯?”★策马疆场,看着箭雨斑波落下,满目血流成河,夜狼亦心惊转身:“这,真是你想要的吗?”红颜一肃,温柔如故:“将军何出此言?野泽王野心勃勃,皇上病重宫中,本宫不过是代驾而征、尽心报国而已。我不杀敌、敌亦杀我,将军,双手满是血腥,却还参不透死生吗?”★★细致行文★★“乔儿。。。”令他痴狂的背影一颤,慢慢转过身来,纤细的身姿不盈一握,红唇轻启微微一笑:“皇上,是,在叫臣妾吗?”不,不是。是,就是。她明明就是苏乔,不是他的灵乔,可为什么两人的身影总在他的面前交织?一个饱满柔韧、一个纤细温馨,明明是那样的不同,可总是扰乱着他的神经。他爱的灵乔,早丧生在大火之中,一场为了他而燃烧了两百零九条人命的大火!!!爱他的苏乔,却在宫中,巧然一笑,依门盼着他的临幸。------每一夜的侍寝,都是她的恶梦。醉生于温柔缱绻之中,赤臂轻揽着他埋首的精壮,红唇中逸出的,究竟是忘情的吟哦,还是,耻辱的噬咬。。。“乔儿。。。”他深情的唤。“皇上,是,在叫臣妾吗?”倩兮一笑,她轻声询问。他脸上刹那一现的,是迷茫。不是,也是。她就是这样的,要让他纠结,时刻在身上演绎着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身影,只为了提醒他,爱的存在,可何况不是在提醒着自己,恨,依然在。。。肚子里的孽种,唯有陨落,是对每一条背负在她身上的血债,偿还的利息。。。★人物★---风灵乔,风族之主。她是泽内的雪莲花,纯洁大气,尊贵而略带调皮。内定的皇家之媳,爱上了那个身份并不尊贵的男人。当爱情敌不过血统、当阴谋噬杀了纯真,她,已不再是她。
  •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探索机器人的世界(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正是在促进民族富强和人类和谐繁荣的责任驱使之下,我们完成了动物与海洋、植物与海洋、宝藏与海洋、科学与海洋、海洋中的食物链、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等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以期更多的优秀青年立志于投身海洋事业,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独家千金亿万宠溺

    独家千金亿万宠溺

    人前,她是美丽的天使,人后,她却是人人敬畏的恶魔。她落跑之际,他紧紧地抱着她,霸道的宣示主权。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