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认证本来是一种为了提升企业内功,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从而利于消费者的良好行为。而企业和认证机构却在关系斡旋中形成“双赢”或“双输”的局面。
经历和主导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职业人士,内心深处一般都清楚这些体系认证在现场审核与获取证书过程中的真实内幕:未实施强制认证之前,无论是ISO体系认证,还是其他体系认证,都走不出一个潜规则的圈子。只有少数企业天真地希望通过体系认证来达到提升企业内功的目标,大多数企业真正需要的只是一纸证书,以便于涂脂抹粉、给自己脸上贴金后,再通过这些证书进一步获取更多的企业资质,或者直接用于企业外部的形象宣传。
而颁发这些证书的认证机构也是商业企业,他们也需要获取丰厚的利润来支撑机构的运转,来保证企业员工养家糊口。如果双方不能密切配合,就会形成“双输”的局面:企业不配合认证机构的现场审核,现场临时补充平时子虚乌有的记录,如完善体系要求的相应步骤和手续,不能达到体系认证规则上载明的基本标准,导致认证审核最终不能走完过场,那么,企业就不能顺利地拿到证书。对于企业来说,这绝对是一个重大损失。同样,认证机构不主动“放水”让受审企业顺利通过审核,自己也白白辛苦了一场,即使呼天唤地,最终也得不到企业的银子,损失同样巨大。
目标很明确,企业需要的是证书,认证机构需要的是银子。双方对于彼此的利益诉求都心知肚明,而且同时有求于对方,只有紧密配合,才能顺利达到各自的目的。“共识”摆在了面前,这个所谓的认证审核过程,实质上也就成了买卖证书的造假过程。于是,为了各自利益,双方开始了友好合作:认证机构装模作样,被审企业紧密跟随,彼此心照不宣,共同达到标准上的要求。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最后,圆满完成了造假过程,真正实现了“双赢”,你好我好,皆大欢喜!
也许是“居庙堂之高”的有识之士发现了这些类似于猫与老鼠的合作游戏,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企业的一些第三方认证逐步上升到强制认证的高度。国家的出发点应该是希望企业通过强制认证,使产品在质量和安全方面达到让消费者放心的目标。如果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能够站在国家的高度,站在客观公正、公事公办的立场上严格把握标准,真正履行监督职能,实事求是地审核和检验企业认证体系的执行情况,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那么,就完全可以杜绝产品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造福于民的效果。但是,强制认证这一利国利民的举措实行不久便出现了两种情况:
第一,在强制认证面前,许多“大老粗”企业不能达到标准,不能顺利通过审核。面对随时可能被强令停产停业的现实,企业不得不想方设法主动屈服和顺从于认证机构,对认证审核人员百依百顺,甚至采用非常手段拉拢腐蚀认证审核人员、满足他们的任何无理要求,然后,通过审核人员“高抬贵手” 顺利通过现场审核,达到获得证书的最终目标。
第二,强权造就恶棍。认证机构自从成了半官半商的机构后,越来越如同大爷一般,审核人员也越来越以至高无上的“判官”面目出现在企业面前,加上部分企业对“皇权”的恐惧,无形中也抬高了强制认证机构的社会地位。最终演变成许多认证审核人员无视认证标准,轻易地将否决权当成自己耀武扬威的撒手锏,直至将个人的所得利益凌驾于任何审核标准之上。
2006年10月的一天上午10时左右,某强制认证机构在事先未通知企业的情况下,进入本企业进行现场审核。当时企业正在召开管理层会议,俺正在会上发言,下楼接待仅仅去迟了15分钟,两名正在会议室内“吞云吐雾”的审核人员便大发雷霆:“你们面对的是国家的监督审核,你们是什么态度?你们这是公然拒绝接受国家的监督!”一顶大帽子便铺天盖地甩了过来。
路过会议室门口的大老板和各位股东看不下去了,连忙进来劝解:“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刚才确实是我们接待不周,没想到你们今天会来,我们正在召开的工作会议也暂时停止了。现在,我们将功补过,会好好配合你们的工作,马上接受你们的审核和指导。”
没想到,这两名审核人员给脸不要脸,冲着大老板和股东们嚣张地嚷道:“你们这是什么态度?不愿意接受审核,没关系,我们马上通知总部停了你们的证书,明天就会有人来关掉你们的大门!”
股东们看到这二人蛮横无理,话不投机,便不再搭理他们,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看俺,一个个转身离去。
俺心里清楚,此时此刻自己无路可逃,必须面对,不能回避。因为企业如果真的被停了强制认证的证书,后果也是明摆着的——虽然不一定会关门,但强令停业整改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于是,俺赔着笑脸,希望化解矛盾。一方面,俺马上安排专门陪同审核人员的向导人员,并私下告诉负责体系认证的专员安排好他们的午餐;另一方面,俺授意秘书小姐找财务人员给他们报销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电话费,甚至还有洗脚费、娱乐费等,最后,按照行业规矩每人又递上一个1000元的红包。
按照平时的惯例,大家会认为“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可是这天,俺却好像遇到“超人”或神仙了。这二人收受了俺的“表示”后,根本不领情,丝毫没露出正常工作的态度。他们对于俺安排的向导人员和配合人员不理不睬,旁若无人地坐在会议室内,不动声色地打开手提电脑,对照审核条款,逐一开始划“×”。半小时过后,他们得出了审核结论:现场审核多项不符合,建议停证!
负责体系认证的专员拿来这份现场审核文件和一份收费通知,让俺签字确认。俺扫了一眼,带着这两份文件来到会议室,看来,不敲打一下这些不知死活的恶棍是不行了,任凭他们这么折腾,企业将永无宁日!
俺走到会议室主席的位置,慢慢落座,跷起二郎腿,不紧不慢地点起一支香烟,似乎漫不经心却又“官腔”十足地问道:“怎么回事?”
其中一人接过话题,带着挑衅的口气回答:“结论在这里,你自己看吧!”
俺转向两名审核人员:“既然结论产生于态度,你们如此计较态度和接待问题,并依据态度来决定审核项目是否通过,那么,俺们今天就专门来就事论事,专门理论一下。”
“第一,你们未通知本企业就直接来审核,这是你们的权力,但我们并没有任何不接受的意思。相反,我们该如何安排、该如何配合,也做出了相应的、周密的布置,甚至正在召开的高层会议也让路了,你们还要怎么样?
“第二,你们未进入任何审核现场,却在这里出具审核结论,否决所有的审核项目。这种做法是否正确我们也不清楚,但我们有一个不懂就问的习惯,我们会向国家认监委咨询并讨回一个明确的说法,到时候,千万别埋怨我们做得过头了。
“第三,大家都是在外面工作的,都要遵守游戏规则。无论是谁,都不应该摆出自高自大的样子来吓唬别人。说穿了,本企业与你们只是合作关系,大不了你们身上多一份监督责任,并不存在管与被管的关系,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说得难听一点,你们只是利用这种半官半商的机构,披着合法的外衣捞银子而已,有本事你弄一顶官方的帽子戴戴,你像官方那样对俺发号施令,并且只检查不收费,俺才算真正怕了你。现在,既然是收费项目,是有偿服务,俺们企业即使谦虚一点,或多或少也算是你们的半个衣食父母,哪有只要衣食不要父母的做法?
“第四,如果你们想继续这样玩,俺们就奉陪玩下去,最终你们可能失掉的是‘铁饭碗’,至少你们的资格证被注销掉应该不难做到。而俺们企业却不会因为死了屠宰户而去吃活猪,俺刚才已经下定决心,我们不会在你们这一棵树上吊死。同类的认证机构又不是只有你们一家,据俺所知,虽然国内仅有四家,但除了你们,还有三家我们可以寻求合作。以前,在明知俺们企业与你们机构正常合作的前提下,作为你们的竞争对手,另几家认证机构尚且隔三差五地抛来媚眼,现在,俺们主动投怀送抱,俺就不相信对方会坐怀不乱、置之不理,不相信他们与银子有仇。
“第五,既然你们未做现场审核,却敢出具这个结论,这样的认证审核从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角度讲,我们也不需要。因此,你们今天的审核费用俺拒绝支付,审核结论俺也不会签字。以后,也不再欢迎你们来审核,我们另找其他的认证机构。
“第六,从你们进入本企业到现在为止,你们出具的审核文件白纸黑字放在这里,对老板、股东和本企业职员咆哮的画面这个会议室也是有监控录像可查的,要不要带一份回去给你们领导?”
当着他们的面,俺给下属三条指令:一是体系认证专员负责给国家认监委起草一份公函,说明事件的前因后果,希望认监委干预此事;二是秘书小姐给这家认证机构的企业老板打电话,先通报事件,然后快递相关资料;三是通知系统管理员将监控录像先制作十张光盘备用。
刚才还趾高气扬、自我感觉良好的两名审核人员此时此刻如同霜打的茄子一样彻底蔫了下来,脸色由白变黄,最后呈现出一副不折不扣的苦瓜相。
俺站起身,看也没多看他们一眼,只说了一句“送客”,便扬长而去。
次日,这家认证机构的老板亲自打来电话,先是虔诚地道歉,然后一再要求登门拜访。俺支支吾吾,不置可否。
接着发生的事情让我们不能不承认他们的神通广大:可能这两名审核人员也担心企业会鱼死网破,将事情闹大,便紧急调动各种关系,找到俺企业所在地政府机构里的几名重量级人士出面调解。县官不如现管,“土地神”的面子企业不能不给啊,于是几次推杯换盏之后,双方握手言和,你好我好。只是经历了这场风波,企业对审核认证的项目更慎重了一些,相反,对方也从此表现出更加合作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