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300000027

第27章 企业用人标准专业化难道错了

职场中普遍存在一个用人规律,那就是专业人士从事专业工作。在多数领域,相对于非专业人士,专业人才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成长优势和发展潜力,他们在专业领域已经先行一步,掌握了初步的知识,培训起来也更容易上手。

前几天与朋友们在讨论一种职场现象:许多大中型企业在招聘和选拔人才方面,都有着非常明确和具体的专业要求,如对学历、专业、经验甚至同一行业或同等职位的相关工作经历都有硬性规定。于是,有人就认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这样去要求和规定实际上是“助纣为虐”,扼杀了一些优秀人才,尤其是招聘、提拔局限于所学专业人士的规定将其他非专业毕业的人才拒之门外,这是对人才的毁灭性打击,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用人环境的改善。

这种宏观上的理想主义思维,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希望企业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理念,其出发点本身并不存在什么明显的过错。问题的关键在于,从现实层面来看,企业是否存在这样理想化的用人环境?

大中型企业的用人环境和坚持用人标准专业化的实际做法,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术业有专攻,用人标准专业化的要求相对更合理一些。我们不否认个别非专业人才进入专业化领域之后,能够比专业人士做得更出色,但只要横向比较就可以直观地发现,这类人才毕竟只是特例。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一个用人的基本规律,那就是用专业人士从事专业的工作。在多数领域,相对于非专业人士,专业人士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成长优势和发展潜力,因为他们在这一领域已经先行一步,至少在理论上已掌握了初步的知识,和非专业人士的一张白纸比起来,他们培训起来更容易上手。

我们除去特例,也可以作一些简单的比较。假如聘用和培养一名软件设计方面的新人,在同等条件下,是选择已经具有一定电脑知识的人士还是选择根本就不会使用电脑的人士更为合理呢?正常情况下,哪一个会更快掌握所学知识、更具有培养价值、更容易脱颖而出呢?财务岗位选择财会专业的人士还是选择机械专业的人士更加合适呢?人力资源岗位选择管理类专业的人士还是选择数控专业的人士更加合理呢?只要不出意外,答案不言自明。

第二,基础是门槛,用人标准专业化的要求相对更合情一些。如果简单地认为选择相关专业的人士就是将非专业人士排除在外,让他们失去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非专业人士对专业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什么他们在选择所学专业之初,就不能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专业去系统学习呢?即使走出校门进入职场,他们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重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让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比起科班出身的人士体现得更加突出,让企业看到你的实力和后劲,同样也有机会得到企业的垂青。反之,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只是一张白纸,寄希望于企业仅仅因为你有兴趣而选择你并从头培养,无异于痴人说梦,大多数企业不会承担这种变数极大、培训成本较高的风险。

第三,上岗是目标,企业用人标准专业化的要求相对更现实一些。任何企业都是经济实体,其培训人才的直接目的是希望雇员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尽早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急功近利的本性决定了企业在人才的专业、经验方面会有所侧重,自然会要求所选拔的人才必须具有“速效”的功能。如果培训周期太长,对于企业来说,相当于远水不救近火,大多数企业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同等条件下,当然会挑选能尽快上岗的熟手。

第四,环境未成熟,专业化要求更公平。企业聘用人才中对于相关专业与工作经验的规定,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作为管理者,人人都会明白唯才是举的道理,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假如目前打破了专业与经验的限制,更多的非专业人士畅通无阻地进入专业领域,那么,就会产生一个如何评估、怎样保证公平和真实的问题,就像有人主张废除高考,而大多数理智者则质问,在目前没有比高考更公平的方式下,取消高考后,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衡量考生的真实水平呢?其结局必须是在关系和金钱充斥整个社会、左右大众利益的环境下,盲目取消原有的方式,这一仅剩的教育公平方式也将荡然无存。同理,企业内部也并不是世外桃源,所有的社会现象在企业内也会得到复制,废弃了相关的硬性规定,在当前社会上诚信机制尚未建立的环境中,企业同样会出现更大的混乱和不公。

第五,游戏有规则,管理者空间也有限制。企业的游戏规则决定了管理者对于企业的标准,只有执行的责任,没有变更的权限。无论是中层管理者还是高层管理者,即使个人感觉企业的游戏规则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他们唯一能做的工作也只是说服企业老板改变这些规则,纵使你有一千个好主意、一万个好方案,在未经企业老板核准之前,擅自变更任何标准,那就只能同自己的饭碗过不去,而且凭着你一人之力自作主张,也不能从根本上促使现状得到改观。无论你多么激进,无论你有多少不满,任何理想主义的越权行为,都只能如同飞蛾扑火——一心向往光明,结果变成了一种无谓的牺牲。

同类推荐
  • 责任:优秀员工的第一行为准则

    责任:优秀员工的第一行为准则

    责任,说到底就是一种勇于负责的精神,一种自律的品格,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天赋的使命,一种至高的信仰,一种昂扬的荣誉感,一种力量的源泉,一种不息的信念,一种道德的承载,一种赤子的忠诚,一种深沉的执着,一种纯粹的坚守,一种完美的追求……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都深深懂得,惟有责任才能保证一切:信誉、质量、服务、敬业、创造、效率、生命力、竞争力、成果、完美……负责任的员工,是企业永远的“根本”。
  • 做人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做人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交际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虽然有的人好像天生就具有交际能力,他们又总是能在事业上找到成功、在经济上找到财富,不过,大多数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这种受人欢迎的魅力,他们也需要付出许多的努力来培养这种受人欢迎的品质。《做人高手》从修炼积极的心态、优化外在形象、调整心态增加文化修养、说话要掌握技巧等多个角度来介绍一些做人应该掌握的技巧。
  • 会说话的手

    会说话的手

    片段场景,无不言平凡之微妙,寓天下之大奇。读后或可逗你一乐,本书所收作品篇幅简短,掷书一笑了之,或可启你深思,语言精炼,领悟人生真谛。几句对话,鸟言兽语,故事奇特,人物行踪,寓意深刻
  • 周易教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学

    周易教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学

    易学的本质不是玄学,而是人学,它研究的是人类如何自处,如何与世界万物相处,以及人类互相之间又如何相处的道理。从阴阳两仪、六十四卦中,我们可以学会最有价值、最有境界的人际关系学。
  • 20几岁要感谢折磨你的人

    20几岁要感谢折磨你的人

    很多时候,人们只有品尝了成功的滋味,才会想着品尝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但是我们第一次的成功,总是在满足现状的安乐心态中迟迟不肯到来,如此,我们获得成功的期限越拉越长,等到了三十而立的年岁,可能依旧一事无成。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动力,一种推助力,这种力量也许让我们很痛苦,不好受,但只要它出现,我们就会努力地奋斗,振臂高飞,从而攀上成功的枝头。
热门推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三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三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光明王

    光明王

    他们称佛陀为弥勒,意思是光明王,还有人继续叫他无量萨姆大神,说他是位神祗,但他仍旧宁愿去掉“无量”和“大神”而自称萨姆。他从未宣称自己是神,不过,他当然也从未否认过这点。情势如此,承认和否认都毫无益处。死亡与光明永远无处不在。它们开始、终结、相伴、相克,它们进入无名的梦境,附着在那梦境之上,在轮回中将言语焚烧,也许正是为了创造一点点美。而这无名,就是我们的世界。《光明王》是泽拉兹尼最富盛名的科幻史诗,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曾获雨果奖最佳小说奖,并获得星云奖的最佳小说奖提名。
  •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活着?对于生命,它是灿烂的,是美丽的,但也是脆弱的,是短暂的。本书针对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为我们论说了人活着的意义,让我们懂得生命,珍爱生命,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更加充实,更加精彩!
  • 重生之弃妇傲世

    重生之弃妇傲世

    再次睁开眼睛,她还是那个叱咤商界的传奇女子,只是前世的历历在目……原来是上天给了她重生的机会,那么她不要再做那一个受人摆布的傻女子……带着儿子改头换面和那一个清浅绝世的男子行走天下,远离原本的世界……天下归心,四海升平她却发现自己的心已经走失,再次醒来她却发现这两生两世不过一场游戏一场梦。
  • 九世鬼缘

    九世鬼缘

    孙昭:原是天界第一武神龙奇第十世的转世之人。当年龙奇因犯错被天帝责罚,不得再位入仙班。前九世的结局皆为妖魔在其二十岁时所害,第十世是否可以力挽狂澜呢?吴朋:孙昭的好朋友,与孙昭共同打击妖魔。其实吴朋也并非普通人,他的前世也不是池中之物。周毅:茅山法术传人,收了吴朋当徒弟,是第一个救助孙昭的人。也是第一个说出孙昭是龙奇转世的人。龙米:龙奇的妹妹,当初与龙奇一同受罚。在遇到孙昭之后,便与孙昭一起对抗妖魔。赵陆:钟馗的凡间名字,先是在冥界帮助孙昭,然后受地藏王菩萨之命陪同孙昭一起降妖伏魔。怪皇:孙昭等人费尽艰辛要消灭的妖怪,也是一系列发生在孙昭身上的幕后人。
  • 豪门重生之千金归来

    豪门重生之千金归来

    前世,她被继父一家玩弄于股掌之间,惨遭闺蜜劈腿、前夫抛弃,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被人亲手摔死,整个家庭分崩离析,偌大家业拱手于人。今生,重生到12岁的时候,她发誓,前世的仇恨要一一报回来。前世人为刀俎她为鱼肉,这一世,她要将自己化成利刃刺入仇人的胸膛,血债血偿!人若让她痛三分,她要让人尝到十分痛!以孩童之躯,在成人的世界里步步为营,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建立属于她自己的商业王朝!眼带异能,所有珠宝奇石在她眼里真假立辨;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灵兽随身,帮她遇魔杀魔,佛挡杀佛!她强,有人比她更强,他是世界闻名却神秘莫测的商业帝国掌权人,传说拥有全世界最为巨大财富的男人,天底下只有他不想做的事情,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他一直在小心翼翼守护着她长大,在她的复仇事业中给予最强有力的支撑,化开她的心结,温暖她的寂寞。她说:我穷得已经只剩下钱了。他虔诚地单膝跪地:不,你还有我!
  • 雄辩艺术

    雄辩艺术

    孔夫子也有句千古不坏的名言:“慎于言而敏于行。”这是说话、做事的诀窍。言在前,行在后,可见“言”的重要性和首要性,在中国,首先要会说话,尤其在今天的社会。本书截取的是历代思想家通过雄辩化解危机,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小故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需要而阐述的说话的技巧和艺术。
  •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从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出发,在深入研究哈佛大学教学思想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全面展示哈佛大学的育人哲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成年人的修身指南,更是一本教育孩子的精彩教程,能够帮助家长和青少年在浅显易懂的故事中领悟哈佛大学的教育真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学到人生智慧。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