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00000057

第57章 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3)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般若学经过“格义”和“六家”的纷纭争论,通过鸠摩罗什对《中论》等“三论”的传授,和通过僧肇发表《不真空论》等文的总结,从而达到登峰造极之后,就转而趋于沉寂,而为日益兴盛的涅槃学所取代。涅槃学主要是杜撰和阐发佛性学说,“涅槃佛性”问题是东晋末年南朝佛教理论的中心问题。在这种佛教风气转变,佛学潮流变化,即由谈“空”转到讲“有”的转折时刻,竺道生早年精于般若,后来盛唱涅槃,“真空”“妙有”,契合无间,独立思索,有所突破,因而历史地成为上接般若,下开涅槃,宣扬佛性说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竺道生开创佛教一代新风,他的涅槃学标志着中国佛学史继般若学之后进入第二个阶段。竺道生佛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般若学,而他和般若学者不同的特点,在于不停留在对世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概念分析上,而是把般若实相学和佛身说内在地结合起来。他认为体证、返归般若实相就是佛,所以进而鼓吹宇宙神秘本体实相就是佛身,即佛的法身。竺道生认为宇宙本体实相就是“理”或“道”,所谓成佛也就是把握宇宙本体实相的“理”。由此竺道生还高唱法身无色、佛无净土、善不受报等新解,批判其他种种关于成佛的粗俗的说法。

竺道生讲涅槃学,是为了引导人们信佛,所以他把般若实相和佛的法身结合起来后,又进而把佛的法身和众生的佛性统一起来,着力阐述了众生成佛的原因、根据、可能的问题。他强调众生都有“佛性我”,说:“理既不从我为空,岂有我能制之哉?则无我矣。无我本无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卷,354页。)佛教所谓的“我”,不是相对于人来说的物质性的自我或精神性的自我,而是指实在自体。竺道生认为“无我”是指没有由“四大”构成的人身的物质性的自我(实体),而不是没有“佛性我”,佛性这种实在自体是有的。所以他又说:“佛性即我”,“本有佛性,即是慈念众生也”(《大般涅槃经集解》,《大正藏》第37卷,448页。)。竺道生还认为成佛也不是离开人的现世,他说:“夫大乘之悟,本不近舍生死远更求之也。”(《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卷,392页。)“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④众生都有佛性,众生即是佛,这是竺道生的一个基本佛学观点。竺道生不讲彼岸世界,不讲净土天堂,而是强调此身悟不离迷,这是他的佛教学说更能迷惑人的地方。竺道生赋予佛性以多元的内涵,佛性是众生的最善的本性,也是最高的智慧,又是最后的真理。佛性是众生的实体,也是宇宙的本

体。由此竺道生又发挥了以下三个论点:

第一,本体只有一个,众生与本体相冥合就是佛,所以,佛性不是每个众生的神明、灵魂,成佛并不是不灭的灵魂转变成为什么具体的有个性的“人佛”。

第二,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包括某些佛教学者所谓不具信心、断了善根、不能成佛的“一阐提迦”(Icchantika)在内,也都能成佛。这个观点,虽然一度受到佛教界的严厉驳斥,为此竺道生还曾受到当时以佛教戒律为名的开除处分,但是,不仅后来在大本《涅槃经》中得到证明,而且更重要的是符合统治阶级的总体利益,从而迫使一些原来以为宣扬成佛的平等会引起人们对现实不平等的不满的近视的卫道者,也开始认识到宣传虚幻的成佛的平等,正好诱骗人们忘记现实世界等级的森严,因而后来得到统治者和佛教界的大力倡导。

第三,众生返归本性、悟解真理的根本途径是去欲除惑。竺道生说:“厌苦求乐,而非本善。”(《大般涅槃经集解》,《大正藏》第37卷,396页。)又说:“妻以守节为欣,失节则忧。”(《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卷,393页。)这是用宗教的出世理论为世间的专制社会的道德辩护,进而为巩固专制统治效劳。

竺道生不仅阐发了所谓成佛的原因、根据的问题,而且论述了所谓成佛的步骤、方法的问题,这就是曾引起时人强烈反响的、他的独到的佛学思想中最著名的创见——顿悟成佛说。小乘佛教主张渐悟,在大乘般若学中间由于对体用关系理解不同,以及对所谓菩萨修行次第的“十住”阶次的理解不一样而分成两派。如道安、支遁、慧远、僧肇等人认为在“七住”以前是渐悟过程,到了“七住”对于般若实相的无生无灭的真理有了坚定的彻底的领悟,出现小飞跃,然后再继续修行而进入大飞跃,方得成佛,这叫“小顿悟”说。竺道生不同,他认为“七住”内没有悟道的可能,必须到“十住”时最后一念“金刚道心”,即有了犹如金刚般坚固、锋利的能力,一下子把一切妄惑断尽,得到正觉。这就是所谓真理玄妙一体,不可分割,众生本有佛性,不可宰割,只要真正悟解佛理,返归本性,此即成佛的“大顿悟”。这是一种快速成佛法。它得到当时的重要名士谢灵运的全力支持,并为此而作《辨宗论》一文,这个事实本身深刻地说明了这种纯属虚构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顿悟成佛的说教,是颠倒地反映了如何成为最高专制统治者的理论要求,体现了当时儒、玄、佛各家一致关心的普遍意向。

竺道生的佛教学说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竺道生强调:“入道之要,慧解为本。”(《高僧传·竺道生传》)认为“慧解”是探求佛学的根本方法。所谓“慧解”,就是要彻悟言外,忘言得意。这种方法对于肃清依语滞文的风尚,转变对外来佛教经典的盲从,在佛教的一定限度内自由发挥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竺道生倡导涅槃学,也使佛学进一步摆脱了对玄学的依附。魏晋时代相当多的般若学者以玄学的思想路数去理解般若学,谈玄讲空,融为一体,蔚然成风,佛学并没有独立,而是“玄学”的附庸。竺道生虽然也受玄学的体用学说和言意之辩的影响,但他的佛学已大体超脱玄学的框架,宣扬的是出世间的佛学,而不是世间的玄学。僧肇是从相信老庄唯心主义哲学转而信仰佛教般若学的,他的学说也是独立于玄学的,但是他着重宣扬的是般若性空的佛教唯心主义,而竺道生则着重鼓吹佛性本有,从而在宣扬佛教信仰主义,扩大佛教影响,发挥佛教麻醉作用的优势方面起了更重大的作用。竺道生及其宗教活动标志着佛学完全走上了独立的道路,预示着我国佛教研究新时期的到来。竺道生的佛学思想还成为唐代以主张明心见性,提倡顿悟成佛为宗旨的慧能一派禅宗的渊源,并且经过禅宗的流行而对宋明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魏晋佛学和玄学的异同

从上面对魏晋佛学和玄学的历史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大体面貌和基本特征,从而也可以进一步概括出它们的错综复杂的异同点。

魏晋佛学与玄学的相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不同:魏晋佛学是讲出世的,讲所谓众生成佛的;魏晋玄学则是讲治世的,讲封建最高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的。前者以超政治面貌出现,后者则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就是说,它们哲学理论所赖以发挥的出发点是很不一样的。佛教原本是一种出世解脱道,认为“内圣”不一定要“外王”,它是从求得人生的解脱出发,逐步地进到否定客观世界的哲学理论分析,用虚无主义来为出世主义作论证。玄学则主张“内圣”和“外王”的统一,“内圣”是为了“外王”,因此它是从政治统治的角度出发,逐步推衍出最高统治者的最高道德是合乎本体的,由此而有本末、有无之辩,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论证封建统治的必然性、合理性。正因为这样,还导出两者在具体内容方面的若干差异。如关于性情问题,魏晋玄学一般地认为性情是自然而有,完满无瑕,不需教化的。何晏强调性是先天之全,情是后天之欲,人们不能任情达理,主张情要合乎理。王弼又认为圣人是有情又不累于情的。但是魏晋佛学不同,它认为情是惑情,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源,主张灭除情欲。这种区别表示出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意识的禁欲主义特色。

(二)思想渊源不同:魏晋时代思想发展史表明,魏晋玄学是中国原有的儒、道等思想演变而成,魏晋佛学则是印度佛学和魏晋玄学以及中国先前传统迷信观念等演化而成。魏晋佛学既然是吸取魏晋玄学又继承印度佛学再重新组合而成的思想,也就是一种既不同于印度佛学,又不同于魏晋玄学的思想。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佛学和印度佛学虽有密切的关系,但还是有所不同的,那种把魏晋佛学完全等同于印度佛学的观点是简单的、皮相的,而且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再是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虽有密切关系,但也是有所不同的,那种把魏晋佛学完全等同于魏晋玄学的观点,也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由此也可以明确两者互相影响的先后次序,那就是玄学先影响佛学,然后佛学再反过来影响玄学,那种不分先后,笼统地认为魏晋时期佛学和玄学互相影响的观点是不符合史实的,至于那种认为玄学的产生是受佛学的影响的看法则更是无根据的。魏晋玄学的产生是中国本土的内在原因起作用的结果,佛教作为外来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能成为产生魏晋玄学的思想渊源,相反,它本身还需要依附玄学才能得以流行。

(三)地位不同:魏晋佛学和玄学虽然都受到专制统治者的提倡,但是当时居于正统统治地位的是魏晋玄学。玄学直接和门阀士族统治相配合,成为帝王和名士治理国家和立身行事的指导思想,而佛学是玄学的助手,处于附属的地位。只是在东晋末年,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由于寺院经济的空前发展,佛教的地位才显著上升,几乎取代了玄学的地位,并且被梁武帝几乎钦定为国教,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思想工具。

(四)作用不同: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魏晋玄学相对于它先行的汉代经学,从神学目的论演变为唯心主义本体论,由神创造宇宙说演变为宇宙万物体用说,以“忘言忘象得意”的方法取代了烦琐注经、象数类比的方法,这对于人们摆脱神学目的论和烦琐哲学的支配,解放思想,发展哲学思维是起过积极作用的,虽然它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消极作用的一面。而魏晋佛学则以它的宗教信条麻醉人民的思想,把人们引上脱离现实世界的歧途,因此从总体来看,佛教所起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魏晋佛学和玄学的相同点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唯心主义的思想性质相同: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主流派都是倡言“空”“无”,否定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上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路线。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的唯心主义间架有两个最重要的共同支柱,一是本末体用之辩。印度佛教般若学原来没有这套范畴,但有“真谛”和“俗谛”的“二谛义”,可以和本末体用之辩相牵合。魏晋时中国佛教学者正是把这两者沟通起来阐述般若理论的。二是言意之辩。般若学者和玄学家都持“忘筌取鱼”、“忘言得意”的方法。由此可见,魏晋佛学和玄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它们的理论无疑是颠倒的,但是这些理论所表现出来的高度抽象思维水平,则是我国哲学思维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二)都具有某些辩证法因素:魏晋佛学和玄学对有无、生灭、本末、体用、言意等论述是唯心主义的,但又包含了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于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发展变化、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外在现象的联系和区别,把握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复杂关系,都有启发、借鉴的作用,是我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三)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有相同之处:魏晋佛学和玄学对儒家“名教”的态度并不完全相同,玄学是儒道思想合流的产物,是竭力维护“名教”的。佛教宣扬出家出世,不能公开赞同忠孝礼教。由于“名教”毕竟是直接论证和维护封建等级制的最有效的工具,因此佛教也只得采取妥协态度,这样那样地调和佛法和“名教”的矛盾,强调佛教有助于“名教”,信奉佛教有利于天下太平。这种背离印度佛教教义的做法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样,调和与“名教”的矛盾也是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的一个共同点。

(四)都是门阀士族的统治工具:魏晋玄学以其鲜明的政治色彩直接为当时统治阶级服务,佛教则是披上超政治的外衣,以超政治的形式来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因此,对于佛教我们既要看到它的超世间、超政治的主张所导致的和世俗剥削统治阶级矛盾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以颠倒的、迂回的形式来为世俗剥削统治阶级服务的这个更重要的一面。

最后,通过对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的发展和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一是要研究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的原理。历史一再证明,唯物史观是指导我们研究佛学史和哲学史的根本指针。

二是要研究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必须注意全面性。如果不研究魏晋玄学,就不能真正把魏晋佛学研究透彻,而不研究魏晋佛学,也不能对魏晋玄学的发展彻底弄清。因此,全面地研究魏晋佛学和魏晋玄学是研究魏晋乃至尔后的思想史所完全必需的。这就是说,系统研究佛教思想,还必须同时研究反佛教的思想,才能总结出它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同类推荐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绝世庶女药师

    绝世庶女药师

    新婚之夜,新郎大怒弃她而去,因为她竟然没有丝毫灵力,无法合体双修。身为七轮世家庶出的她成为家族耻辱,被剥骨而死,为她保守秘密的母亲也因此被囚禁在冰湖之中。若有来生,我必赶尽杀绝!星火不留!她的遗言响彻天地。三千年后,一缕阳光照进古墓,灵力涌动,枯骨换新颜,她睁开双眼,一个盗墓贼正站在石棺前笑她陪葬品少的可怜。是区区盗墓毛贼误闯了废柴庶女的坟墓?是迟来的天才美人撞上能召唤各路神兽的万兽之王?弑父杀仇,挑战王者,雪耻方休!就凭三千年静修给了她遍身灵力!就凭母亲留给她的胭脂戒指!凤鸣天下,龙隐凡尘,锦瑟之合,绝世无双!
  • 乖乖徒弟霸师傅

    乖乖徒弟霸师傅

    若友友觉得这本更的慢,可以看羽毛完结作品链接:http://m.pgsk.com/a/587866/千年前,她决然离去,并将他永远的封印,不想心底的愧疚让她酿成大祸,她种下的因自由她来承担。从此她漂浮在宇宙尘埃中,只为等他再次回归。这世间再没那般妖孽的男子,也没那清淡如水的女子了,一切只不过是他们故事的开始。千年后,山崩地裂,人间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霎时间人类变得支离破碎颠沛流离。转世为普通人的她也没能逃过家破人亡,孤身一人,经人指点拜师学艺。那一年初遇,他是高高在上的云灵仙门的尊者;而她只是再平凡不过的人类。琉璃殿中唤出她最真切的心念,“尊者,你能收我为徒吗?”他不语,淡然一撇,微微点头,一大一小定下师徒情分。那潋滟风华的身影尘埃不染,日日看他独守忘念殿,这里的空气都比外面稀薄几分,就如他冰冷的气息。她对自己说,以后再也不让他一个人孤单了。然而现实往往比预想的还要残酷,莲花复合万古深渊大开他元神合一,终于苏醒。她已碎的心抱着灰飞烟灭的危险,只为再次将他覆灭。亲们动下手指,点击下方的加入书架,喜欢的亲们点吧!友友好文:http://m.pgsk.com/a/688873/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唯宠

    唯宠

    她,一个清冷优雅高贵如斯的女子,面临未开花结果的恋情,她放弃了大好前途,只为了一句‘等我’而默默无闻着。她,作为S市的高干子弟,从不高调宣扬,也从不将身份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哥哥身为家里的长子,身上背负着太重负担,而她却被哥哥保护的极好,低调的生活着,是哥哥背后无忧无虑的乖乖女。当追了她三年,在一起两年的初恋男友,为了女人的身体和事业的追求,果断和她说出了分手,她嘴上嘲讽的勾起一笑,冷淡的同意分手。当她苦苦暗恋三年的高中同学,突然回国。这让她心底泛起丝丝生机,这次,她还会再次错过吗?他是B市低调花心鼎鼎大名的左家二少。他,多变无常。而她,永远摸不透他在想什么。他说,你和我是同一类人,我们都是生活在哥哥的保护下,痛快畅意,唯心所欲的活着。分手后的这一年究竟是她的桃花运盛开,还是冤家找上门?片段一:“莫音,我们分手吧!”“我觉得婚姻没有父母的祝福和支持是不幸福的,陶子前一段时间对我表白,她爸说只要和她在一起,我年底就可以升为学院副院长,你知道的,我家庭条件一般,又是外地的,这次是我难得的机会,所以……”夏阳的意思很明显了,她莫音没有厚实的家庭背景,给不了他事业上的帮助。陶子,那个美丽开朗,在私立音乐学院中,跟她玩得最熟的老师,竟然……片段二:林清礼:“莫音,我喜欢你。”莫音的手握着手机颤抖了一下,尽管她听到电话那头窃窃笑声,但眼泪还是缓缓落下,平定了一下心情,淡淡的说道:“玩大冒险又输了?”林清礼:“我这次选得真心话。”片段三:左左转身,看着一脸认真的莫音,说出一番让她抓狂的话,“男人逢场作戏,玩玩罢了,又不是认真的。”莫音冷眼看向左左,快速的吐出一串话,“那是因为左少没有找到心爱的女人,当然不理解那种天天想着一个人,什么好的东西都想捧到她面前的感觉!”左左桃花眼眨呀眨,邪勾起唇角,与之前那个忧伤沉稳的男人完全不同,他吹了一声口哨,“哟,妹妹,看样子,你很了解相思之苦,那么,你心仪的男人又是谁呢?”配乐:蔡依林《柠檬草的味道》伊戈尔?克鲁托伊《悲伤的天使》钢琴曲伊戈尔?克鲁托伊《你是上帝赐予我的》钢琴曲DjOkawari《flowerdance》钢琴曲一杯花茶,一首配乐,希望妞们看书愉快。四首配乐,是我写这篇文必听的,淡淡的忧伤,淡淡的感悟。人生就是这么起起伏伏,这么狗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总裁的绯闻妻

    总裁的绯闻妻

    不小心和帅帅的总裁睡到了一起。第二天,全市各种各样的八卦杂志,都印满了他们的不雅相片。而她因为和某总裁有一腿而闻名全市。从此之后,她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她的男友,抱着别的女孩子来到她的面前,恬不知耻地向她要分手费。接着,禽兽后爸,向她索要巨额的赡养费,还把某总裁逼得焦头烂额。总之,一场绯闻,让她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名人,而她也只有一声叹息,做女人难,做个名女人更难!他,邪魅,无赖,偏偏长的俊美。他从来不会把哪个女人放在心上,就算那个女人出现在他的床上也不行,就算她哭着喊着告诉他,他得到她最宝贵的第一次也不行。
  • 降服薄情CEO

    降服薄情CEO

    “只是个女人而已,远比不上集团的利益,”男人冷酷的声音传出。新婚之后,然后被送给另一个男人,留下一句:我愿你永远不识后悔的滋味。从容离去,接着,再也遍寻不着。三年后,名动全球的商场笑修罗雪倾世出现在男人面前,有着一张和那个女人一模一样的脸,却更多的是冷漠。女人笑的妩媚:“你要做我男人吗?”男人无言以对,女人耸肩,转身离开,嘟囔一句:“你不愿意,那我找别人好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