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3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是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也就是由佛教徒及其组织、佛教思想文化和佛教仪式制度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佛教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佛教作为一种历史积淀的宗教文化现象,包摄着相互联系、交渗互涵、极其广泛的内容。

它包摄着信仰观念。佛教的一整套神话、教义信条,体现了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超现实的实在性的虚幻信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666~6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佛教信仰观念是对客观现实的、幻想的、虚灵的、神奇的反映,是颠倒了的世界观。这是佛教文化的最深层结构。

它包摄着社会意识。佛教信仰观念的许多内容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在不同阶级社会里,往往是特定阶级利益和需要的反映。在佛教社会意识里,既有着历史和时代现实生活的投影,也包含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折射。

它包摄着道德规范。佛教社会意识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宗教伦理道德规范。佛教对人生的价值、意义作出了特定的判断,提出了一整套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历史上曾产生过正负两方面的巨大影响。

它包摄着文学艺术。佛教十分重视通过文学艺术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推广自己的教义和思想。佛教文学艺术对于吸引广大信徒,形成信徒的宗教意识、心境、激情、道德感、美感,以及影响世俗文化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包摄着心理习俗。周恩来曾非常精辟地说过这样的话:“只要人们还有一些不能从思想上解释和解决的问题,就难以避免会有宗教信仰现象。”(《周恩来选集》,下卷,2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宗教是有宗教需要的人的一种真诚而又虚幻的心理需要。从宗教的信仰和仪式中激发出来的特殊的情感体验,使教徒们获得内心的宁静和解脱,并且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逐渐渗透到民族的情感内核、心理结构和风俗习惯之中。在中国,佛教信仰就饱含着藏族、蒙古族和傣族等的民族情感和心理结构的凝聚。把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宗教的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获得自我意识时,对自己力量的虚妄认识,对自己软弱的可怜补充,是一种必然的异化现象。同时,宗教也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必然阶段。宗教现象是和人类的文化现象紧密联系着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迄今为止的人类文化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神话,一般地说,也是包含宗教的和世俗的两个方面。在中国,自汉魏两晋南北朝以来,儒家、道家(和道教)、佛教三家的思想文化汇合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多种成分的复合结构。有的学者说:“不懂佛学,就不懂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撇开佛教文化,连话也说不周全”。这是深切了解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的有识之见。我们对佛教的分析研究,必将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透彻的了解。

佛教在中国流传、发展了两千多年,经过试探、依附、冲突、改变、适应、融合,深深地渗透到传统的中国文化之中。人类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批判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文化,就必须反思过去,探寻佛教文化在人们传统观念中生存的种种因素,分析佛教文化在人们心灵中积淀的种种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取中国佛教文化中一切有价值、有活力的精华,来充实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

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无神论与有神论是对立的。要克服、超越宗教的价值体系和种种偏见,我们应当借助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性根据,要克服、消除宗教心理,我们还必须运用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力量,应当通过大力颂扬人的尊严、价值、才能、个性的文艺作品,去和高扬神的威严、恩德、灵异、神性的宗教形象表现相抗衡。只有恢复人的真正尊严,才能推倒神的虚构威严。

笔者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为读者了解“中国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提供一点基础知识。为此,本书的内容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简要地阐明佛教的诸要素,另一方面揭示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内在关联。

在阐明佛教诸要素方面,本书设七章,从佛教的历史、经典、教理、仪轨制度和寺院五个侧面加以论述。首先叙述印度佛教的创立、意义和历史演变、对外传播,并以较多篇幅系统地阐述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变化及其中国化、民族化的过程,以便于读者对于佛教获得一种历史感。接着是从多种角度简述卷帙浩繁的各类佛典,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的佛教学者的作品的形成、类别和结构,并有重点地论述佛教的基本理论,剖析佛教信仰和观念的特质。随后是介绍佛教宗教实践活动的主要仪式,确定教徒宗教生活和维护僧团组织秩序的重要制度。最后是介绍佛教僧侣活动的基地和佛国世界的缩影——寺院,并对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寺院,从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两方面加以简要说明。意在通过历史、理论、制度和实际的多方面说明,使读者能对佛教有一种立体的、全方位的了解。

在揭示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横向联系方面,本书设六章,分别从政治意识、伦理、哲学、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加以论述。在阐述佛教与政治、哲学、伦理三者的关系时,着重跟踪历史的发展进程,从不同时代的历史实际出发,力求客观地揭示彼此之间的真实关系。文中强调佛教与中国政治关系的复杂性,认为佛教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一致是基本的,这表现为佛教往往被封建统治阶级利用来对付社会危机、干预社会危机和逃避社会危机。但是佛教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也有矛盾的一面,“三武一宗”的四次灭佛事件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文中还指出,佛教在长期为封建统治阶级作为麻痹人民革命斗志的工具的同时,也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进步的人们所利用,表现出佛教社会功能的多重性质。在阐述佛教与中国伦理的关系时指出,虽然佛教也力图保持自己宗教伦理的个性和特征,但是在长期专制社会中始终采取迎合、附会、调和、融合儒家伦理的基本立场,成为儒家伦理的附庸和补充,表现了中国儒家伦理本位的巩固和强大,也表明了佛教的适应能力和妥协性格。至于佛教与中国哲学的关系,情况又有所不同。初期中国佛教哲学依附于魏晋玄学而流行,随后不久引发出佛教哲学与世俗哲学的论战(如神灭和神不灭之争、因果报应和反因果报应之争等),此后中国佛教学者转而注重佛教理论的改造和创新,形成了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提出了许多与印度佛教哲学不同的命题和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后来又为宋明理学所吸收,与中国固有哲学合流,成为古代传统哲学的一部分。本书在阐述佛教与文学、艺术、民俗三者的关系时,着重从中归结出几个主要问题,来展示佛教在这些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文中通过对佛教翻译文学,以及佛教对诗歌、说唱文学、古典小说、文学理论批评和词汇的关系的简要论述,认为佛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是重要的、显著的。文中在简要介绍佛教的建筑、雕塑、绘画和音乐之后,认为佛教在中国艺术史上的贡献更是主要的、巨大的。本书认为,佛教在文学、艺术上所起的作用和在伦理、哲学上所起的作用不同,它的积极作用超过了消极作用。本书还就寺院的节日、僧侣的生活习惯对于民间节日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作了简要叙述,借以进一步窥见佛教文化影响之深广。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当然不止于这些方面,但上述这些方面却是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本书第十四章,阐述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这是一篇带有总结性质的文字,意图在于揭示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异同,以便从宏观上更好地认识、把握中国佛教的基本风貌,尤其是中国佛教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殊性格。至于最末一章,简要论述了中国佛教的对外影响,与开头一章论述中国佛教渊源于印度佛教,是首尾呼应的。

本书绝大多数章节的题目和内容,都有浩繁的佛教文献,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互相矛盾的史料和观点,可作素材。限于本书的篇幅和笔者的能力,撰写时仅限于引证最必要、最典型的资料,对于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见解,也不予论列。笔者只是根据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观点径直从正面论述有关问题的基本史实和基本思想。本书采取纵横交错的叙述方法,由此必然在内容上出现某些交叉重复的现象,这一方面当然要尽量避免和减少,另一方面为了保持不同主题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仍保留了某些必要的重复。

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社的朋友就约我写一本能够雅俗共赏的佛教小书,我自己也有撰写这样知识性读物的设想,所以就满口答应下来,并开始收集资料,看书,思索,写作。但因中间忙于其他更为迫切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致使这项计划停顿了很长时间。近数年来,由于现今人们观念深处的传统文化与扑面而来的改革浪潮的碰撞,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反思热潮,这股思潮深深地感染了我,于是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紧写作,终于在1986年秋基本完成初稿。随后又拨冗抽暇,经过四个月的集中整理、补充、修改,共成15章。敝帚自珍,顿生喜悦。然也自知这只是阐述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大要而已,离雅俗共赏的要求尚为远矣。

本书如果能够对于宗教学工作者、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外交统战工作者,以及导游和旅游者,提供各自需要的某些佛教知识,这对于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欣慰了。自然,我希望本书对于我们伟大国家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能有所裨益,因为运用自己的专业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崇高职责。

中华书局时任副总编辑陈金生同志和时任副总经理熊国祯同志,对于本书的写作给予了真诚的推动;在写作过程中,已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石峻教授帮助我确定全书的架构,并看了初稿的某些章节;著名画家范曾热情为我题写书签。这些都是我衷心感激的,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谢意。

笔者于1962年在中国佛学院进修期间,曾问学于知名佛教学者周叔迦先生。先生亲自为我开列阅书目录,精心指导,热心教诲。本书的佛教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两章,均系参照先生的论述而成,除随文标明外,再借此表达我对恩师的缅怀之情。

笔者本人并不信仰宗教,但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不赞成复兴宗教,但也不鼓吹消灭宗教。这是经过长期的观察、思索之后,作出的理性判断。我把自己的任务限定为从学术的角度研究宗教,力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叙述和评价宗教的复杂现象,肯定在我看来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在我看来应当否定的东西。由此又应当说,本书是阐述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初步尝试,许多论点是个人的管窥之见,偏失疏漏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同类推荐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捡个丫鬟非常弱

    捡个丫鬟非常弱

    长的不绝美,身份不特殊,我认了米有爹娘疼,老是被虐待,我认了可是…为毛我是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也就算了…为毛还遇上群战?!“你们继续…”看着眼前血腥的画面,某人讪讪的爬回棺材。————————这是一个漂亮的神医美人捡到了一个贰货穿越丫鬟的故事。这个丫鬟.长相很弱!?这个丫鬟.身手很弱!?这个丫鬟.脑子很弱!?到底弱不弱!谁捡谁知道!
  •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在《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中柯维将“第3选择”进行了多领域的解读,无论是政治家、企业家、各级学校和医院组织的管理者、职场人士、所有步入婚姻的人以及青少年,都能从本书中获益。无论在职场、战场、会议室还是厨房,都同样适用。
  • 私房养生经

    私房养生经

    40岁前要知道的私房养生智慧,从古至今奉行不渝的养生箴谏。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私房养生圣经,集传统中医养生智慧与现代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百科全书。 运用易经思维,阐释天人相应的养生之道;走进身体的内层,一目了然地审视我们的身体;私房养生=外修+内养,健康光晕由内而外散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媚妖绝恋柔情君

    媚妖绝恋柔情君

    红玉,一个妖界有史以来最为奇特的妖精,她不仅身份奇特,感情经历奇特,性格奇特,语言奇特,她还有一个巨大的奇特的秘密隐藏在自己的心中。有人说她幸运,有人说她不幸,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切才是刚刚开始……倾寒,一个为了心爱的女人守护了几千年不娶的男妖,只爱心中那一份感情,即使他一辈子都对人冷酷,也要用最美丽的笑容面对他此生唯爱的女人,此份爱不掺杂任何杂质,不离不弃,用最理性的爱面对自己所爱的女人时,却发现与爱的女人却越走越远……
  • 星辰微暖萤火光

    星辰微暖萤火光

    一场考试的失利,令她与他不期而遇。原本像平行线一样的人,却被一封封书信紧紧拴在一起。飞舞的红色萤火虫,寻不到的白色月亮门,徘徊在楼下的卷发男孩,事实扑朔迷离;被背叛的友谊,被欺骗的亲情,被反抗的命运,未来晦暗不明。他们,像雪地里跌跌撞撞的行人,固执地守着彼此的秘密,慢慢前行,直到萤光倏然大亮,直到眼泪变成春花。待真相一一揭开,她还他一个清白,他许她一个未来。青春本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所幸,她一抬头,就能看见他如星辰般熟悉的眼眸。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萌少追爱:小魔女不好惹

    萌少追爱:小魔女不好惹

    “公孙敬,我受不了你,你有那么多前女友,我要跟你分手!”说完,转身离开。他一下子抓住了她,可怜巴巴地说,“不要分手嘛,那38个我一个都不要,我就要你……”她转过身来,看着这个超级萌爆了可怜娃子,再看看四周揭示职责自己的目光,火山再次爆发,“不许装可怜,不许装可爱,不许卖萌!什么都不许!”说完,搜的一声跑掉了。他则是赶紧追了上去,于是赛跑游戏再次开始!
  • 重生之娱乐金融

    重生之娱乐金融

    重生回到了1980年,原本只是三流作曲家的他来到了一个歌坛的黄金时代,且看他如何混迹娱乐圈,登顶天王巨星!凭借娱乐圈赚的钱如何发展自己的经济帝国,老美称他是经济制裁者,倭国称他为黑色魔鬼!因为他在股市,席卷了这些国民的经济!凭借后世的眼光,他成为了娱乐与金融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