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600000006

第6章 第二辑 现实 存在与现实主义(2)

张:你的小说关注现实,又有非常强的形式感。当然,你对形式的认识和追求会不会破坏了你的文本形态,让你的形式看上去显得“坚硬”,你似乎并不在意。我记得还曾和苏童讨论过这一点,他毫不讳言地说,形式上太坚硬,一定会影响小说的诗意和意蕴。

阎:这是每个作家的文学观的差别。我以为我的形式正是我说的插入现实的文学的楔子,是我踏入现实的途径。没有这样的楔子,这样新的途径,我将无法进入现实。或者说,就没有我理解的区别于别人的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这是其一。其二,无论你是怎样的文学观,就思想来说,我觉得一个作家彻底不关注当下的现实、他人的命运不能说是不对的,但至少可以说你的现实主义是狭隘的。反过来,如果现在的中国作家都来关注中国现实,现实主义也会显得特别单调和简单。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所有的作家都不关注现实的时候,现实主义就一定出了大的问题。我想,中国有一两个鲁迅足够了,但如果没有一两个鲁迅,你说我们的现实主义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里,我并不是说鲁迅就是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我们今天去说张爱玲、沈从文、汪曾祺都非常了不得,也可以说他们也都是现实主义作家,是另类的现实主义作家。但无论如何,现实主义文学中不能缺了鲁迅那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再有,你刚才讲到中国现实的迷乱、混乱,而《受活》又在相当的程度上表现了我们的现实和历史,表现了我们今天现实和历史的某种混乱。那么,你说《受活》不是现实主义吗?《受活》就是现实主义吗?其三,我理解今天的现实主义,就应该是我一再重复的话:“面对现实和历史,用你的形式,发出你的声音。”这才是我所理解的现实主义,我所试图追求的“现实主义”。

张:对。一个作家,他与普通人看待社会生活的目光和对事物的判断是不一样的,他必须越过既有的一些价值观念,发现现实中左右人们内心和灵魂的东西,洞悉到一个民族文化、性格、品质等方面的变化,细腻地深入到生活和人的精神肌理。就是说,一个作家对民族的爱和忧虑,得用心灵去体察,去表达,这是对现实主义作家的起码要求。

阎:说实在的,我以为我关注现实、关注民族问题时是有偏颇的,并且我经常说,我关注得不够准确、深入和直接。但是,对我来说关注是必须的。所以,我一直在强调我的长篇小说,一定要有一种现实的疼痛感。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疼痛感,就不要把自己和现实主义扯到一块儿。如果这种疼痛不存在,写作对于我就可能失去了激情,失去了意义。但是有一点,就是刚才提到的,你用什么方式去关注、去写作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张:写作的方式,就是一种打量生活的方式。我们会在作品中注意到,你所看到的生活是温暖、灿烂的,还是凄凉、沉重的,抑或是极其荒谬、荒诞的。这不仅决定了现实主义作品的底色和基调,也决定了作家叙述的方向。在这里,一个作家的审美判断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阎:比如说小说中的荒诞性,我以为荒诞性恰恰就是现实性,是现实主义,可惜大家不这样认为。你觉得这种现实的荒诞有些生硬,可我没有这样的感觉,我以为是大家太固守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太固守于生活现实主义。是这种新的现实主义元素在我们的作品里、视野里出现得太少,你才会觉得它来得太突然、坚硬,在阅读上没有准备。比如《受活》中要购买列宁遗体,让残疾人组成“绝术团”出去演出这些情节,大家一时可能接受不了,可我写作的时候,就觉得它是现实的、发生的。当然,这个“发生”与“不发生”是相当复杂的,它是作家的一种写作观、世界观,别人不认同时你也没办法。再比如,日本翻译这本小说时,他们一再说:你这样写残疾人是对残疾人的不尊重。而我一再讲,不是我对残疾人不尊重,是生活对残疾人不尊重。可他们就觉得这也表达了你作家的不尊重,你怎么和他们解释也说不清楚。

张:哦,是这样啊。这里,不是作家的道德感发生了问题,而是生活本身的道德体系发生了混乱,作家如何表现这种现实则非常重要。另外,大家对于你的这种“现实主义”的不理解,可能还因为对你的小说形式一时还有些不大适应吧?

阎:我一直都没弄明白,大家指的《受活》形式“生硬”,具体表现在哪儿呢?

张:比如,它“腾”一下蹦出来个“注释”、“絮言”,包括我一会儿想专门问到方言、俚语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汉语写作”的问题。这种写法不就是我们说的“陌生化”问题吗?

阎:对,这部小说因为它的荒诞性决定它的陌生化会特别多。但现实主义就不需要陌生化吗?也许这部小说的形式,我是有些过分讲究了,比如为什么要出现“一、三、五、七、九”这样的章节形式。其实,我要讲究的是在乡村里存在的“阴性文化”问题,因为在民间奇数都是不吉利的数字。再有一个,就是讲究到所有的人名、地名都是植物名、动物名,而没有我们现实意义上的人名。后来我想这些可能都不是特别有必要,反而把它过分复杂化了。可是,为什么我们要固守的现实主义一定就必须是这样子,而不能是另外的样子呢?如果这样,那我就只能说“现实主义——我的墓地哦!”那样的话。

张:我也准备与你探讨“现实主义墓地”这个问题,像《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这三个文本,可以说给批评家和理论界提出了一个难题。因为他们以往习惯于用某种固定的眼光来看任何一部作品,所以这三部作品你就很难去说它像什么,是什么主义。显然它们不是用我们能够理解的现实主义可以解释的。那么,马上就有人提出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狂想现实主义”,又有人说它是“超现实主义文本”和“黑色幽默”等,总之,不会是我们所理解和认识的那个传统的现实主义。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你在《受活》篇首的题词:“现实主义——我的兄弟姐妹哦,请你离我再近些。现实主义——我的墓地哦,请你离我再远些!”这是一种对现实主义的纠缠不清的作家感情。实际上,你也在不断追问你自己,我怎么来面对现实,怎样面对现实主义的问题。所以,这还是一个文本和现实的关系问题,这是你对现实主义的理解的问题。

阎:我说《受活》是地道的现实主义,大家不满意,因为大家认为“不真实”。可《丁庄梦》呢?它是现实主义吗?大家同样不满意,同样不会说它是现实主义,因为它太“真实”了,真实感太强了。大家一方面不满意《受活》中那种“不真实”,另一方面又不满意《丁庄梦》的“真实”。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困惑,也是文学发展到今天“现实主义的困惑”。我觉得,在有些批评家那里,关于“现实”和“现实主义”,已经是一个混乱得理不清的概念了,是一笔糊涂得不能再糊涂的糊涂账。现实主义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而不是传统的、单调的。如果把现实主义这样偏颇地去理解,其实我是宁可不要现实主义,不要主义的。

张:那么让你对你的小说进行新的现实主义命名时,你会怎样命名呢?

阎:没想过。

张:为了区别传统现实主义,区别现在大家“公认”的现实主义,一定要让你对你的小说命名呢?

阎:这应该是我来问你的话。是应该由作家来问批评家的话,如果让你来为《受活》、《日光流年》、《耙耧天歌》和《年月日》这样的小说命名时你会如何命名?

张:我可以命名你的小说为“反现实主义”或“民间现实主义”。

阎:其实什么主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作家要写出好的小说来。

二、作家,应该表现出对“人民”的厚爱

张学昕阎连科

张:我记得你和李陀的一次“对话”里面有一个说法,讲现在的文学是一个“小人时代”的文学。实际上这个“小人”,好像你们指的就是中产阶级,就是一座房子、一幢别墅、一瓶香水、一顿很美的晚餐就极为满足和骄傲的一伙人。我觉得这个时代的很多东西确实让人振奋不起来,有点琐屑的感觉,时代缺少那种能让你觉得为之一震的东西。这不由得让我们注意到“人民”和“人民性”的问题。这也是近年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代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

阎:这是个太大、太容易受人嘲弄的话题。现在的文学,谈论人可以,但你谈论“人民”,就像一个疯子说我想当皇帝一样,易于遭人讥笑。

张:但是,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永远也离不开它的人民性。这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不能不面对的现实。

阎:我以为,说人民时一定要把文学中说的“人民”和我们长久以来文件、报纸、领导讲话中说的那个“人民”的概念区别开来。应该把我们说的人民加上一个引号。前者说的人民,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的成分,有一种阶级性,有另一种意味,就像文件中说的“我们要领导人民……”如何如何;而我们谈的“人民”,少有阶级性,或说根本没有阶级性,它更多的是指“所有心怀良善而普通的人们”,包括那些怀有善心的有罪之人,是指那些千千万万被人领导的人。这其中只有一种“爱”的思想,而没有别的什么。可惜,现在你分不开这个“人民”和平常所说的人民哪个概念更准确。因为“人民”这两个字,是非常精确地用汉语概括了“公民”那样的一种东西,但现在通常说的人民,已经被意识形态通俗化,其中没有了崇高的意味。而我们在文学中谈“人民”、“人民性”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说文学是神圣的、崇高的。如果文学没有了神圣、没有了崇高,那就不要去谈文学的人民性了。现在,我们的时代正处在一个漫长的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中,过去的“阶级”没有了,但新的“阶级”——准确地说是有阶级性的“阶层”,又凸显出来了。这个时候,谈文学的“人民性”,我的理解就是希望文学的格局要大,关注点要大。什么“中产阶级”,什么“白领”,什么“底层文学”,什么“农民工小说”,如此等等,这是文化、文学中的新阶层论、新阶级论。而谈“人民性”,关注“人民”,这不仅使文学具有的崇高的品性,也是因此才有可能使文学摆脱新阶层论、阶级论的约束,进入大的格局。“白领”、“底层”、“中产阶级”、“农民工”等,对于文学来讲,你说他们有谁不是“人民”呢?不在“人民”之中呢?

张:谈到时代的转型期的现实中的“人民”,你觉得文学需要或者应该在这个所谓“转型期”中对人民承担什么吗?

阎:我不知道该承担什么,只知道在这个时代文学不能两肩空空。也许,社会转型期本来不需要文学去承担什么,但是有一点,文学对此不能没有反映,没有丝毫的思考。对转型期中的“人”、“普通人”、“人民”的精神和情感要有细腻、深刻的描绘。就是前面我们讲的,社会价值体系如此混乱,文学难道不应该去反映和思考一些什么吗?在混乱的价值和道德中,所有的人都异常迷茫,文学或多或少是可以对人们的精神、情感有所梳理的。你说,今天我们的小说,把关注点放在现实生活中的“底层人”身上,这非常值得尊敬,表达了作家的社会良知,可仅仅如此就够吗?比方说,你关注妓女就等于关注了社会,关注了农民工进城就是叫关注社会的话,那么,我关注白领和有钱人的生活,就不是关注社会吗?我关注上层就不是关注社会吗?不能这么绝对化。转型期的社会是需要关注,可这个时期的精神、情感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人”,表达你对“人民”的爱和尊敬。通过你笔下的人,体现你的情感思考。透过白领,你思考的就是一辆小车、一瓶香水、一幢别墅;透过底层,你思考的是打工者被拖欠的工资,进城的农民没有房子住,儿子没有学校读书。这不是文学最应该关注的现实的问题吗?

张:这些都是很浅表的东西。但作家一定要找到或发现这些东西背后的现实和存在的问题,无论是现实的美好,还是存在的破败,作为社会存在的主体,人民的存在现状及其背后的精神性问题。

阎:是的,作家应该思考的是透过这样一些日常生活,更深刻地表达你对这一时期人的关切,对文学中“人民性”的表达。

张:好多年前,张承志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得很清楚,他说:“我热爱人民,但蔑视庸众。”你刚才讲到的“人民”,我觉得和张承志说的这个“人民”很接近。这是不是一个作家心中的人民的概念?

阎:庸众也是人民的一部分。张承志“蔑视”庸众,表明了他的世界观和文学观,表明了他鲜明的写作立场,这非常可敬。现在,我们写作都已经没有写作立场了。不过,我以为作家写作要保持恒久的对人的尊重,这里说的对人的尊重,自然应该包括我们说的“庸众”。

张:对于许多作家来说,大众、人民、民间、公仆都代表着或象征着文学和写作的真正方向。但在你的“人民”里,应该说具有着一种神圣性的东西。这来自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民一定是神圣的。

阎:“人民”,一定要有一种神圣性,这是一种对人的尊重和深深的敬意。说我们的小说格局小也好,说作品不够大气也好,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作品中缺少一种“人民性”,缺少对现实中“人民”的那种崇敬感。在小说创作中,一部作品气象的大小,不在于结构,不在于风格,不在于语言是细腻还是粗犷,而在于你对人尊重的深度,对“人民”爱的深度和广度。你的写作情感在你的笔端流露出的爱只是爱某一群人、某一类人,那你的小说即便有最好的结构,最独特的语言,最超常的故事,那也是小气、小格局。可你流露的爱是深刻的,爱是有着“人民性”的爱,即便你的语言、结构,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那你的小说格局仍然是大的格局。同样是经典,同样是名著,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和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还有托翁的《复活》、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比起卡夫卡的《城堡》、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就小说的气象、格局来说,后者还是不能和前者相比的。为什么卡夫卡、福克纳、博尔赫斯这么容易被学习,模仿?而托尔斯泰、索尔仁尼琴等就不能被模仿?因为我们可以模仿别人的故事、语言、风格,但最不能、最无法模仿的恰恰是一个作家对人的爱,不能模仿的是他小说的“人民性”。还有张承志的《心灵史》,你说你如何去模仿?为什么我们现在写不出荡气回肠的作品?除了我们站得不高以外,确实我们的出发点太小、太低。我们的作品中没有大的格局,没有对“人民”的理解和厚爱。

张:也就是说,还是缺少一种带有宗教感的、一种悲悯的大情感和大情怀。这里的爱超出了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关怀、尊重等等,它是一种非常博大的东西。作家不能从俗世中超拔出来,就很难有大作品。

阎:这个不知道怎样理解,我们中国人没有宗教或者说没有宗教情怀,那我们的文学是不是就永远上不去了呢?如果是这样,我就觉得特别悲观。没有宗教,也会有对人的深厚的尊重,对“人民”深刻的厚爱。

张: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另一种形式,在本质上,是人面对自己的生存境遇,在精神的深层表现出的“终极”关怀,我想知道,作为一个作家,你如何面对一个缺少宗教感的民族?还有,你认为宗教情怀对于一个作家能否写出大作品是很关键的问题吗?

同类推荐
  • 飞翔的高度

    飞翔的高度

    本书是作者的精品散文集,包含江山多娇、我爱我家、走进美国等。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人的智慧才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我们相信我们的智慧,就让它高飞;我们凭借智慧,让幻想高飞,让精神驰骋。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视角独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读者收藏!
  • 丁玲文萃

    丁玲文萃

    丁玲,她在三十年代的出现,她的名望,她的影响,她的吸引力,对当时的青年来说,是能使万人空雹的,举国若狂的。收入本书的十二篇短篇小说是丁玲文学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 月光下的银匠

    月光下的银匠

    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在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满月满满的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一切变得模糊而又遥远。这时,你就听吧,月光里,或是月亮上就传来了银匠锻打银子的声音……《月光下的银匠》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13篇,包括《野人》、《槐花》、《群蜂飞舞》、《阿古顿巴》、《月光下的银匠》、《格拉长大》等。
热门推荐
  • 桃花影落十里春:苏小妃短篇集

    桃花影落十里春:苏小妃短篇集

    唐婳嫣:“深夜的寂寞与爱情无关,只与情绪有染,正如那一曲《华胥引》,悠扬动听,但自醉却与旁人无关。”凌子轩:“唐慕灵,你都被那么多男人给甩了,怎么就不考虑考虑我呢?就算看在二十多年的情份上,我也不会才过几个月就甩了你啊!”喵小咪:“拼尽所有想换一场重生,谁知涅槃时才发现,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空。如果要注定被人利用,注定是再多的真情,也换不回当初那片刻的温暖和心动。那些我曾经视之为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竟然没有一个是值得我喜欢的。慕锦瑟:“我等了你很久,陪了你很久,盼了你很久,现在我要离开了,比很久还要久。”
  • 魔鬼搭讪学

    魔鬼搭讪学

    ●你想让自己朋友遍布天下吗?●你想让自己在异性面前魅力四射吗?●你想取得事业和爱情的成功吗?读完这本书,你会对搭讪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你会对搭讪的技巧、方法有一个全新的领悟,你会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更会再学习搭讪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它将带给你的是个人魅力的培养,以及全方位的自我提升,让你第一次搭讪就上手。记住,没有人是交际天才,你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一个深喑此道的老手告诉你问题出在哪,你该怎样一步步地改进。
  • 半夏之恋:小子,赖上你

    半夏之恋:小子,赖上你

    半夏在反应到自己的钱包被偷的下一秒,便发现身后有人加快了脚下的步伐从自己身旁追了上去。钱包递到了自己眼前时,视线之内,是张早已被多数女生在心中反复描摹千百万遍的脸,穿着蓝白相间运动服的纪渊言,苍白的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好像是被匆匆经过的冬日阳光冻结了一样。
  • 每天学点销售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销售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给广大销售人员提供了实用的销售方法,有助于销售人员清晰、准确、自信地传达信息:讲述了一系列销售技巧,以提高销售人员的表达能力,使客户能够感受到销售人员给予他们的关注和敬意,使销售人员对产品的介绍引人入胜,让销售人员的诚信深入人心,帮助销售人员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让销售人员的销售额直线提升。
  • 狼道:生活中的狼性法则

    狼道:生活中的狼性法则

    本书运用企业操作实例、生活中的小品和古今中外的一些故事,对“狼道”做出了形象而又深刻的描述。作者以“狼道”的强悍和智慧给企业管理、个人生活注入新的激素。这本书每一个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应该拥有的,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应该研读的。它汇聚了三千年来以弱胜强的制胜之道,历代官宦秘而不宣的斗争艺术。因此,它也是每一位想以弱小的起点进入强者之林应该阅读的必备书籍。
  • 暖暖小娇妻

    暖暖小娇妻

    初见时的美好,让她一直沉溺在他的世界里不可自拔。她却不知,他选择她只不过是因为她微笑时那张美丽的笑靥。三年的相守,得来的却是他的一句话,“雪千映,我们分手吧。”那一晚,她怀揣验孕报告单静静的坐在他的订婚喜宴上,亲眼看着他和未婚妻满面春风的游走在宾客之中,平静无波的面容下是一颗波澜起伏的心。“滚……”医院里遇见,他一把推开她,他却不知,她怀里的小婴儿是他亲生的骨肉。五年后,她狼狈被袭,他冷冷拈起她的下颌,“雪千映,还记得孩子的爹地是谁吗?”她言笑晏晏:“反正不是你。”他嗅着她身上发香,依稀还是从前的味道,那一瞬,他才知道原来想要的放手从来也没有真正的放下。爱情是咖啡,可苦可甜,区别只在于你加了多少糖而已。我爱你,你知不知?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推荐夏夜挽凉美文:《总裁,不做你的女人》http://m.pgsk.com/a/819875/推荐花雨完结文,粉好看哟!《不嫁总裁》:http://m.pgsk.com/a/252788/m.pgsk.com《天降爱妻》:http://m.pgsk.com/a/721654/
  • 武逆凰妃

    武逆凰妃

    当21世纪叱咤风云的佣兵女王,转眼成为恶名昭著的纨绔千金,当强者之魂,霸气重生!金簪抵着男人的脖子,“敢碰我,我要你命!”嚣张,是有资本,狂妄,是够强大,不可一世,乃是天纵奇才。她要夺回属于这个名字的一切,重塑昔日辉煌,搅翻异世,走出一条青云大道;终有一日,站在云霄,俯瞰人间,傲视漫天诸神,告诉他们,墨风华不需要任何同情,因为我就是神迹!冷眼睥睨,看尽人间魑魅魍魉,素手轻覆,操纵凡世生离死别——且看风华无双,冠绝天下!
  • 新道德经: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新道德经:人生务必遵循的25个辩证法则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成就别人也就是在成就自己;生活中,我们除要正视自身的存在外,还非常需要且非常必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坏蛋老公很温柔

    坏蛋老公很温柔

    ◇◆◇◆◇◆故事到结尾,答案总会揭晓!“他因为你毁了一生,而你却在这里幸福快乐的跟别的男人结婚生子,你不觉这太不公平了么?”他钳制着她的下颚,眼底恨意、厌恶还掺杂了许多其它不明情愫。暖暖心被狠狠的揪着,她居然一无所知,对于从容的事,不仅一无所知居然还恨他,一直直……那么怨他。”他的手缓缓放开,她的身体也如断了线的风筝般直坠向地面。“求你,带我去见他!”“真的要走了?”“我会记得生命中出现过一个你!会记得在我最痛苦、最倒霉的时候,你无条件的帮助我、扶持我!我不会忘记你,一辈子,到死那天都不会忘记。”他没有说话,转身,一步步朝着来时的方向,离开!“江承俊……!”我爱你!后面的三个字,被迫止在喉咙处,她没资格喊出。在病床上足足躺了五年,他死在自己的婚礼上,在为暖暖套上戒指的那一刻,他唇边那抹温柔的笑成为了永恒……而她,被绑定,被冠上沈从容妻子的名谓!****友情链接:星期七《豪门儿子特工妈》:漫沙罗《磨牙小相公》沁沐星辰《误睡总裁房》漫沙罗《女色》:没见过的东家《蹂情》:淡笑雾雨《娘子别想逃跑》:风中雀《有限婚姻,无限指责》:乱鸦《墨奴》:阳乖乖《复仇金龟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