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600000029

第29章 第七辑 随想随言说(5)

现在来说拉美文学。具体地说是拉美文学中的“黄金爆炸时期”,是拉美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对于古典的拉美文学,中国最早熟知的就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流浪汉小说《小赖子》。准确地说,对于我个人,拉美文学最早让我有所了解的是以上两部一个巨大、一个较小的长篇,其他可以说基本空白,完全无法和你所知的俄罗斯文学与欧洲的法国文学相提并论。但是,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今天的当代中国文学,二十几年来,拉美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或强或弱,或浓或烈,一直持续不断,仿佛铁轨伴引着轮子前行一样。在影响最为强烈的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拉美文学在世界上的爆炸,轰鸣声在中国文坛的巨响可为振聋发聩,令中国作家头晕目眩。其影响之剧,可能超出世界上任何一个时期的任何一个流派、主义和文学团体,对中国文学造成的振动基本和地震或火山爆发一样。这儿,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自然是马尔克斯,对中国文坛影响最大的作品自然是《百年孤独》。随之其后的,是他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巴尔加斯·略萨的《绿房子》、《胡利亚姨妈与作家》、《城市与狗》、《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卡洛斯·富恩特斯的《最明净的地区》,伊沙贝尔·阿连德的《幽灵之家》,还有博尔赫斯那些精妙的短篇和散文,聂鲁达那些情感如火山一样的诗,卡彭铁尔那些关于“神奇的现实”的理论和小说。

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为例,因为这部小说的开头是充满着时间跳跃的叙述:“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就这样的一句叙述,在当时的中国作家中,不下十人的十部小说的开头,也同样一字不差地用“许多年之后——”如何如何,去作为自己小说的开头。一些聪明的作家,即便不把“许多年之后——”或“多年之后——”用在小说的开头,也会用在小说故事的中间地带。直到今天,我们读一些富有探索意味的小说,仍然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式和叙述模式来。就今天看来,这样的借鉴与学习,似乎有些幼稚,有些可笑,但也正说明了拉美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之巨。而在当时,这样生搬硬套《百年孤独》的叙述模式,却不是肤浅之举,而是一种创新的时尚,是一种探索的标志。从现在回忆的角度去看那时的文学,我们虽然有些把别人的果子摘来直接挂在自己文学之树上的嫌疑,而不是借来人家的种子,埋入自己的土壤,长成自己的树木,但经过二十几年对拉美文学的进一步融合、贯通、消化和转化,已经可以说,无论是俄罗斯文学还是欧美文学,比起拉美文学来,都没有中国作家更容易理解、消化和那么巧妙地本土化、个人化的借鉴与整合,并使之完全的中国化、个性化地成为中国土地中的种子与花果。

第三,几个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深远的外国作家。说到对中国当代文学最有影响的外国作家,大约每个当代作家都能说那么一个、几个自己最喜欢的作家和一部或几部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但就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我以为当推以下作家他们的作品:卡夫卡《变形记》、《城堡》和《审判》。尤其是《变形记》和《城堡》很少有当代作家没有阅读过,如很少有当代作家没有读过《红楼梦》一样。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小径交叉的花园》。凡喜欢博尔赫斯的作家,大约对其代表作《小径交叉的花园》等精巧之作,都会如数家珍,爱不释手,甚至把其当做“床头书”,寝前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是中国作家在谈其文学和国外作家时,必谈必言的一部书,如同当年“文化大革命”时,我们只要讲话,都必须引用毛主席语录一样。接下来,就是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和《我弥留之际》。在这一行列中的作家,我们还能说出一串作家的名字和作品,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罗伯格里耶的《嫉妒》、杜拉斯的《情人》和伍尔夫的《海滩》等等。但论影响之甚之巨的,还是前几位。

先说卡夫卡。卡夫卡的写作和在全世界的影响,在二十世纪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伟大的作家并不需要太多作品,重要的是你那少量的作品是否确实伟大,确实在世界范围内,有其真正的独创性。卡夫卡以其有限的作品,给二十世纪文学带来的影响,可说至今无人能比。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随着一场政治浩劫的结束,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什么伤痕文学、知青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新探索小说等,这样的文学波浪一个接着一个,一波接着一波。然而,在时过境迁的三十年后,我们重新来回顾这些时,会发现伤痕文学、知青文学、改革文学,也包括那一时期与中越自卫反击战相关的军事文学,其实完全是文学史的意义,而没有太多的文学意义。但其间的寻根文学和新探索小说,却给后来二十年的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了很大的活力,尤其是从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的新探索小说,几乎可以说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根本面貌。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家是人所共知的余华、苏童、格非、孙甘露、叶兆言等。就这批可敬的作家而言,他们受影响更大的是博尔赫斯,但最初点燃了他们探索之火的,应该是卡夫卡。对他们和许多作家影响深远的,也同样是卡夫卡。其中以余华为例,最早给他带来广泛影响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仔细阅读这篇小说,会发现它和卡夫卡的荒诞性有着完全的因果联系。小说中刚满十八岁就要出门闯荡的孩子,所遇到的荒诞世界和荒诞事件,让我们想到《变形记》和《城堡》这样的小说。二十年之后,在余华写了许多小说,在他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已经确立了在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后,余华的新作《兄弟》,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但却在文学圈内,毁誉参半。无论别人如何评价这部小说,但其中的荒诞性,却让我们再次看到他和卡夫卡的某种关系。由余华作为这批作家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家,我们不难看出卡夫卡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之深、之广、之久。这也包括莫言小说中的荒诞性与卡夫卡的某种关系。说到卡夫卡,我想当代作家,其实都乐意接受他和自己的写作有某种联系的判断,因为卡夫卡影响的不光是中国当代文学和作家,他还影响了拉美文学中的马尔克斯那样的大作家,所以,中国作家其实是以自己的写作受到了卡夫卡的影响为荣的。

再说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其实比起卡夫卡和马尔克斯,我以为,并没有那么伟大,但是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却丝毫不逊于他们。因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是要从八十年代说起的。而八十年代之初的文学黄金时期,从根本上说是受制于中国的意识形态,为了尽快摆脱政治对文学的影响,那时候以李陀为代表的批评家和年轻的作家们,不期而遇地掀起了一场所谓的文学革命。在小说的形式和语言上,开始了大胆的借鉴与学习。而博尔赫斯的小说语言,恰恰充满了诗意和神秘,没有丝毫的社会意识的影响,完全是个人化的文学情思和语言叙述,这正契合了当时中国文学急求变化的需要。因此,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那时中国新探索小说的模本。我们去看那时余华的《现实一种》、《世事如烟》、《鲜血梅花》等,去看格非的《褐色鸟群》、《青黄》,去看苏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和《罂粟之家》,去看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等,就是文学发展到了今天,已经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他们那时的小说,仍然给我们在语言上带来一种神秘和美,带来如梦境般的诗意,犹如我们阅读博尔赫斯的小说,也许我们不明白他迷宫般的情境设置,不懂他镜子的那种意象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但他语言的魅力,却依旧使我们可以痴迷和沉醉。

文学就是这样一代影响着一代,他人影响着他人,在发展和变化。当年那么多的作家,痴迷于博尔赫斯,这位阿根廷的盲眼老人,但今天,博尔赫斯似乎已经没有往日在中国作家那么光辉,没有如卡夫卡、福克纳、马尔克斯那么深远持久的影响,就连当时倡导并推动了这一文学思潮的李陀先生,说起博尔赫斯,也说他是世界上的二、三流作家。但由于格非、苏童、余华们的写作,在中国当代文坛持续的变化和影响,从而也使博尔赫斯的影响,虽然声细音微,但却依然存在,依然在影响着一些年轻作家的写作。

回头我们来谈马尔克斯。马尔克斯是与博尔赫斯同时走入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马尔克斯在中国文学中的登场,是伴随着“拉美文学爆炸”这一巨响的概念而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轰鸣。在八十年代中期,马尔克斯没有博尔赫斯在中国文坛那么“细雨润物”,没有那么多和广泛的追随者,但凡接受马尔克斯的那种“魔幻”理念者,在之后都有很大的文学造化。现在,来回头观望这一有趣的文学现象,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一个事实,那就是拉美文学的这两位作家:博尔赫斯和马尔克斯。前者出生于1899年,年长于后者整整三十岁,但前者给中国文坛带来影响的却是年轻一些的作家们,主要是集中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群;而后者出生于1928年,给中国文坛带来影响的却是年龄较大一些的作家,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们和1950年前出生的个别作家们。受其前者影响的作家,不仅年龄小,而且也少有乡村的生活背景,主要文学成就,中短篇较为明显,这和博尔赫斯一生不仅不写长篇,而且还压根瞧不起长篇有一定的关系。而后者,受其影响的作家不仅年龄偏大,而且都有其鲜明的乡村生活背景,主要成就,在长篇上较为突出,和马尔克斯有其相似之处。比如张炜早期的《古船》、近期的《刺猬歌》,陈忠实的《白鹿原》,李锐的《旧址》、《万里无云》,莫言的《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山南水北》,贾平凹的《高老庄》、《怀念狼》、《秦腔》,等等,我们不能说这些每一个我都十分尊敬的作家,他们和马尔克斯有什么关系,但他们的这些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呈现着“魔幻现实主义”中那种“神奇的现实”,却是一个事实。而在这一批顶天立地的作家中,对“神奇的现实”最有领悟的作家自然是莫言。甚至我们可以说,是莫言让拉美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最早发生了联系,而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莫言誉满天下的《透明的红萝卜》和《红高粱》,如让大家感受文学爆炸样,感受到了一种往日文学中没有的文学元素,他的那片“高密”土地,让人感到神奇、有力而不可琢磨,其中所充蕴的不可磨灭的生命的活力,给当时的中国文学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不知发生了什么的震撼。而带来震撼的原爆力,自然是莫言的创作,但给莫言的写作带来启悟的,正是拉美文学,正是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及他的一系列创作。在之后的许多年里,无论是莫言的创作,无论是拉美文学,一直对中国文学,保持着旺盛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从任何一位优秀的当代作家中,无论是正当年轻力壮的中年作家,还是风头强劲的青年作家,几乎我们从任何一个人的口中,都可以听到大家对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的尊重和崇敬,这种情况颇似于我们大家对《红楼梦》和曹雪芹的敬重样。

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第四,今后中外文学关系的趋向。中外文学的关系,绝不会如国际外交关系一样千变万化,瞬息不定。这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的互动关系。外国文学影响着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也或多或少、也许是微乎其微地影响着外国文学。也许,我们在今后,可以在世界上做一个经济大国,军事强国,但我们的文学,却很难同经济同步发展,成为世界上的文学大国。文学如果可以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那文学就不再是文学了。文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文化性、连续性、传统性,不会在一夜间突然崛起,更不会在一夜间突然消失。中国文学要想在世界文学中有显著的地位,还需要很长时间,还需要那么几代作家的写作努力。还需要我们写出真正伟大的作品,需要每个作家把自己的写作个性和潜能,彻底地释放出来,发挥出来。在这个写作过程中,还需要真正从外国文学中汲取营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中国的现实与历史中打捞文学精神的骨髓。

说到进一步从外国文学中汲取营养,我认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俄罗斯文学的价值和拉美文学的价值。为什么说把鲁迅和托尔斯泰比较时,会有一些批评家感到鲁迅的伟大没有托尔斯泰的伟大那么宽广和仁厚?没有托尔斯泰那样仁慈和充满无比的爱?就是因为俄罗斯文学是一种伟大的情怀文学,他们在那个年代的每一位作家,几乎都对他们的民族和俄罗斯大地充满着细腻而伟大的爱。我们去看《静静的顿河》,去看屠格涅夫的小说,去看托翁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对他们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片土地,每一寸山脉的森林与河流,都是那样的呵护和关爱,悲悯和同情。而鲁迅不是这样,鲁迅爱润土,同情祥林嫂,但他也多少有些对阿Q的冷笑和嘲讽。我们梳理鲁迅笔下的人物,他可怜他们,也恨他们,但给人的总的感觉是,恨大于爱。就文学而言,最深刻的恨是一种爱,但最深刻的爱,决然不是恨。三十年代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我们必须承认,那一时期的文学,还无法和俄罗斯文学相提并论。这不是说我们那一时期没有伟大的鸿篇巨制,最好的作品大都是中短篇和散文,而是说我们那一时期的前辈、大师们固然伟大,但从作品之情怀而言,没有俄罗斯文学那么伟大的充满爱和情怀的文学。

情怀是不可以借鉴的,但它是可以培养的。所以,我想,伟大的作家应该有伟大的情怀。应该去重新认识俄罗斯文学和他们的文学情怀,以培养我们可以超越前辈的文学情怀和爱人、爱土地的那种诗性的情思。

重新认识拉美文学,是基于二十世纪的欧美文学,太过讲究技术和技巧,甚至某些文学流派,完全是在讲究技巧、个性的基础上兜圈子,而这时的拉美文学,在个性、技巧的基础上,却始终没有脱离拉美那块土地的现实和历史。无论是魔幻现实主义,还是神奇的现实,他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都绝不脱离作家生存的土地、社会和现实。兴起于中国文学八十年代中期那一浪潮的新探索小说,无论是作为文学史的意义,还是作为每个作家的文学意义,都是有着相当的价值,但之后余华、格非、苏童的写作转向,大约与他们所处的现实的思考不无关系。拉美文学,既不丧失每个作家个性的追求,又都有其鲜明的探索和创新,比如巴尔加斯·略萨对结构的不懈努力和创造,比如卡彭铁尔在小说中的时间观等,但他们的小说,自始至终,都没有脱离现实这块土壤。如何让文学更为个性地、深刻地抵达现实的心脏,这是当前中国文学最致命的软肋,也是我自己在每部小说的写作中,最为痛苦的所在。

所以,我想,我们的写作,至少是我的写作,在今后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这一点上,应该重新认识俄罗斯文学和拉美文学这两大世界文学的重镇之地,双脚踏在自己脚下的土地上,大地上,但其目光,要越过这块土地,多看、多思外国文学,重看重思俄罗斯和拉美文学。

2008年3月28日

同类推荐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本书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妙历程。本书是梭罗在瓦尔登湖林中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生活和思想记录。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归自然的生活实验中所发现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淡定地享受人生。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千家诗

    千家诗

    本书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除订正讹误外,还作了详尽的注解,加入丰富的译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并尽量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配以古典雅致的画作,使读者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浑然天成。本书为每首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更易诵读。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越千年定三国,群雄并起百姓苦,龙领豪杰天下定,日光普照百姓福。驭风转向笑苍天,龙腾世间傲气存。多少豪杰造时世,却看今世吾顶天。
  • 鸾凤鸣

    鸾凤鸣

    ★※【轻松版文案】※★上帝给了她一个公主的身份,她却带着它住进冷宫俗话说的好,是祸水,总会祸害人间的冷宫怕什么,她照样混的风生水起隔三岔五骗骗皇帝老爹的三千老婆,有事没事耍耍瓜田李下的宫女侍卫闲了就躲到龙床下听听那啥…闷了就出宫溜达溜达听老娘的旧情人念念经说说佛,好不惬意但是——古语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又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再云……总之,诸多原因导致一个事实——某女在皇宫混不下去了于是乎,桃之夭夭,转战江湖蒙上帝照顾,一不小心认了个老顽童师傅然后,便宜接二连三,玉面神医是大师兄,武林盟主是二师兄……最最最重要的是,还有个天下第一公子罩着自己,某女奸笑,这下,她可以在江湖上横着走了只是,这两师兄怎么没有一个和自己对盘的?而冷冰冰的天下第一个公子,似乎就是她认识的那个‘他’可是,他干嘛装作不认识她!虽然她骗了他几千两银子,也不至于对她这么冷淡吧她一定要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而且,还要让他负责。谁让他倾城一笑,把她的魂给勾走了呢?…………且看冷宫之凤与江湖之鸾如何演绎一场精彩绝伦的爱情盛宴【看完本文正文只需4.5元,番外0.7元】现半价回馈读者,一次性订阅全部章节,五折收费。广而告之————————穿越文《财迷王妃》【5.5元】架空文《凤戏东宫》下面推荐好友文:南乔妹妹的文《青丝引》玲珑天心《蛮妃的契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是极品炉鼎

    我是极品炉鼎

    一鼎在手,要啥都有。想要丹药?晶果来换;想要硬抢?师姐快上!想要和我对着干?真是瞎了你的狗眼!我可是极品炼炉,惹恼了我,我立刻炼化了你!
  • 环保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环保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里的东西是否越积越多,丢弃觉得可惜,堆放在那又没什么实用?那我们来试试将这些东西变废为宝,制作成您需要的物品!本书给你提供了家庭清洁,平日生活中节约金钱的小窍门。帮您构建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 看完烟火再回去

    看完烟火再回去

    麻辣女记者柳田,一度叱咤体育报足球版块,却被强悍女主编马青赶鸭子上架般扔进了陌生的羽毛球世界,在那里兴风作浪。这位连做梦都是小贝向她求婚的铁杆帅哥迷竟有眼不识羽坛顶级选手关傲君、罗超,一上来就因为小熊维尼内裤的曝光与冷酷的关傲君结下深仇大恨,还好有位温柔体贴的罗超不时为她解围,才没被大明星封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向犹太人借智慧

    向犹太人借智慧

    该书是以犹太人羊皮卷里的经典话语为基础,运用翔实的案例剖析了生活中的大智慧。该书主要是从赚钱和教育两方面入手,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财富积累和人生成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通俗案例中透露出的深奥哲理,对我们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学习有着非常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带着农场玩穿越

    带着农场玩穿越

    她只不过玩玩QQ农场而已,干嘛醒来就换了一个地方?乡村草屋?家中无粮?父亲重伤?母亲懦弱?兄弟姐妹一群?咦?QQ农场跟着玩穿越?可以种田?可以养牧场?什么,空间里饲养出来的鸡鸭兔子全都是灵禽?QQ空间不但可以升级,还可以收尽天下凶兽,成为最强悍的召唤师!贾商追上门?绅士来访?贵人到来?神秘宗门出现?父母的家族驾临?皆因灵禽惹得祸!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见话,且看程筱筱如何利用空间玩转异世!媒婆上门?滚,没见姐要种田么?神仙哥哥?一袭白衣胜雪,骑着仙鹤而来,长得像是妖精般美丽的男子,轻笑时若鸿羽飘落,甜蜜如糖,静默时则冷峻如冰。他泛着魔魅光芒的双眸晶亮无比,那是看她的眼神,俊美如神抵脸庞洋溢浅笑,那是对她的宠爱,眉眼间泛起一片涟漪,那是对她的情意,他轻柔而充满磁性的声音总是叫着她的名字。赶不走,骂不动,死皮赖脸守在她身边,与爹爹狼狈为奸。再厉害的她也架不住坑姐的陷阱,于是——《本文爽文、温馨、溺宠、冤家、1V1,喜欢文文亲亲请点击收藏,砸花花,砸钻钻,留言言,不喜欢点击叉叉号,不必留言人身攻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