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600000025

第25章 第七辑 随想随言说(1)

今天,我正经八百地、明确无误地,而绝非玩笑地告诉大家这个我不愿意给别人说的秘密,河南的中心,就在我们县。我们县的中心在哪里?就在我们村。那么,我们村的中心在哪里?就在我们家、就在我们家院里的一棵树根上,就在我家院里房檐下的那块石头上。

一、写作是情感焦虑的结果(本文原为在香港城市大学的演讲稿。)

阎连科

1.漂移与稳定

今天在这儿发言,有个限定的题目内容,就是“漂移的城市与文学的进展”。关于漂移,我想对北岛来说比较贴切,他这大半生走过世界上太多的城市,似乎每年、每月都在漂移之中。从而,他不仅拥有了世界上漂移的城市,而且,拥有了我们难以体会的漂移的内心。而我,却和他恰恰相反,不是漂移,而是太过稳定。

我从小就渴望有一种云天游地那样的“漂移”生活,看安徒生童话时,渴望漂移到丹麦的王宫里走一走,在那欧洲的王宫里,住一些日子,像我儿时走亲戚一样。看《西游记》时,渴望如孙悟空一样,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到天宫中走走转转,顺手牵羊地,从玉帝的桌上拿走一个蟠桃,两块玉器。想尝一尝玉帝吃的桃子,到底和我们的农家毛桃,在味道上有什么不同,也许,果真吃了那蟠桃,就会长生不老,也亦未可知。我曾经想,从天宫顺手拿来的一件玉器,哪怕是玉帝宫殿里最不值钱的一件,如扫桌、扫床的刷子的玉把儿,或者蜡烛台灯的玉座儿,随便哪一样,就那么一件,卖掉就一定够我们全家吃穿不愁一辈子。就可以让我、我的父母和姐姐哥哥,再也不用下地劳动,整日间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春夏秋冬,不分白天黑夜,无休无止,无所谓开始,也无所谓结束。

因此,我梦想漂移,梦想挪动,梦想到大的、现代化的城市里去。于是,我开始写作,开始把逃离土地当做我的人生目标。然而,在我写了三十年的时候,在我差不多要五十岁的时候,我还没有最终逃离土地。我的写作还离不开乡村和生我养我的那块土地。我还没有到过丹麦的王宫,也没有到过《西游记》中给予我们东方人描绘的那座开阔无比,又到处充满着宝器和玉光的天宫。现在,我不仅年龄已是五十岁的中年,而且,身体又不是太好,父亲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母亲也已七十多岁,身体也不像城里人那样健健康康,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还可以每天早晨到公园里练剑和打太极拳。

现在,我已经认定,我不属于“漂移”,我只属于“稳定”。我的命运,只让我稳定,而不让我四处走动,梦想成真,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想拥有什么,就拥有什么。我不像北岛那样在全世界上四处漂流,经多见广,同时因为这些,内心也跟着漂移苦痛和愁思。但我不拥有这些漂移的世界,却拥有一个稳定的乡村,拥有一块在我心中贫瘠而又肥沃的,落后而又向往文明的,封闭、封建却可以望见现代化的许多繁荣和现代化的许多灾难场景的土地。那块土地是我写作的文学平台,也是我瞭望世界的一块高台。站在那块土地上,我可以看见纽约、伦敦、巴黎和香港、台湾、澳门,稍一低下头来,眼皮向下一眨,就看到了那块土地上的山川、河流、树木,庄稼和村落。在那块土地,我扭头向左,是一望无际、又靠天吃饭、旱涝不保的田地,我扭头向右,是埋着我无数祖先和亲人一片连着一片的坟地。向前,是活着的人们,向后,是死去的人们。当我的写作,稍稍感到枯竭之时,我坐一夜火车,回到那块土地上去,回到我老家那座乡村的宅院,白天吃着我母亲给我烧的我儿时爱吃的蒜汁面条。晚上,和我母亲睡在一个屋里,听她聊着五年前、甚至十年就已经给我说过的乡村的男婚女嫁,生老病死,聊着左邻右舍谁家的儿子孝顺之至,谁家的儿媳大骂婆婆,如此等等,丰收歉收,锅碗瓢勺,讲这些乡村的鸡零狗碎,婆婆妈妈,直到天将亮时,鸡叫三遍或者五遍之后,我们母子才会在模糊中闭上眼睛,非常香甜地睡去。

有了这一夜的唠叨,就有了我一年、二年、三年五年不竭的写作之源。回到北京之后,我就恍然大悟,如佛教中的顿悟一般,刹那间明白了一条写作的真理。原来母亲告诉我那么多的事情,反反复复,喋喋不休,其实正是在告诉我这个真理。这个真理就是——我家乡的那个村落,就是整个的世界。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国。我们村的村长,就是我们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我们村头那条已经几近干枯的河流,就是中国的黄河、长江,就是鸭绿江和西藏、青海的湖泊和瀑布,我们村后的荒坡、丘陵,其实就是世界的第一高山喜马拉雅山,那条跑着山羊绵羊的野沟,就是中国的三峡,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大峡谷。

事情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那么遥远。我们的那个有六千人口的山村,其实就是一个王国。村长就是皇帝。百姓就是臣民。村头的饭场,就是省、市和省会大都市中的繁华广场。还也许,我可以把小者说大,也就可以把大者化小。可以把世界浓缩进一个乡村,可以把国家的大人物转化成村里落花流水中的头头脑脑,可以把国家机密转化为农民茶余饭后的神神秘秘,可以把神圣的爱情变成河水中的鸳鸯的戏鸣,可以把人间悲剧转化为乡村的男哭女泪。

原来,世界就是我家乡的村落。

我家乡的那一隅乡村,就是整个的中国。

现在,我不再渴望漂移,因为我已经拥有了我的乡村。现在,我在固守着那块土地的稳定,因为在那块土地上,本就可以感受到漂移的现代化给那块土地带来的震颤和脉动。所以,我一再地警告自己:阎连科啊阎连科,在今天变化无穷的社会,你什么都可以失守,但唯一必须坚守的,就是你家乡的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一隅村落。

2.情感与思想

现在,在生活中舒适和健康,成了全世界人们生活质量的标准,是中国人生活是否幸福的衡量指数。但作家不是这样。作家是那种无论你多么幸福,他都在内心充满焦虑和不安的人。作家是那种在世界上最爱自寻烦恼的人。没有焦虑,没有烦恼,就没有写作。没有焦虑与烦恼,也就没有小说的存在。之所以要写作,就是因为内心充满了焦虑和烦恼。

为什么焦虑?

这是一个永难回答的问题。

拉丁美洲一百年的历史,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充满了神秘和未知的黑洞,可那毕竟是过去的事情,就像沿河而下的流水,过去了就决然不能回头一样。然而,马尔克斯却偏偏为这些过往之事,长时间的坐卧不安,辗转反侧,直到他可以坐下写作《百年孤独》为止。直到他终于在某一天的驱车途中,忽然想到“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后,慌忙返身回家,坐在书桌前边写下了这部小说开头的两句话为止。这种不安和焦虑,从最终的结果看,似乎是作家在为文学而不安,是因为欲要写作而焦虑。其实,最初的情况不是这样。最初的情况是,作家在为某一事件而不安,为某一场景而焦虑,为某一时刻突然走入脑海的一个想法和念头而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烦恼无边,等焦虑到一定的时候,烦恼到一定的阶段,他就只能坐下写作了。不写作他自身会有一种要爆炸的感觉。他害怕这种爆炸,会毁掉他的肉体与生命,于是,在某一时刻的欲爆之前,他慌慌忙忙坐下写作了。

焦虑,是一个作家写作的种子。

甚至,焦虑的起点,本就决定着一个作家气象的大小,决定着一部作品的格局和风格,决定着一部作品的方向和成败。

有人为历史中的一个人物而焦虑。有人为现实中的某种思考而焦虑。有人为茶余饭后的一次聊天而焦虑。有人为他看到的新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焦虑。还有的人为看见当年的美女头上霜染的白发而焦虑。这种最初的焦虑的种子,在作家的心中埋下之后,就逐渐膨胀、发酵,最终成为了作品。大家都熟悉的内地作家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他说是他脑子里忽然有一天看见了铺天盖地的高粱棵在风中起伏荡漾的画面,从此就有了写作《红高粱》这部小说驱不散的情绪和人物,他为此焦躁、烦恼,直至可以坐下写作为止。大家有所熟悉的作家贾平凹,三年前出版了他的新作《秦腔》,他在后记中说之所以要写这部关于当下农村现实的作品,是因为每次回到他的乡下老家时,因为所有的男女劳动力都进城打工去了,昔日家乡的街上,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场景,在今天变得冷冷清清,和坟墓一样,偶尔有人走动,也是那些带着孩子的老人,在那清冷中孤寂地行走。于是,这一事件,这一往昔和今日对比的画面,促使他写了他的新作《秦腔》。

莫言为一幅荡动不安地高粱地的起伏画面而写了新历史小说《红高粱》,贾平凹为清冷寂静的“清风街”写了现实题材的小说《秦腔》。为什么会是这样?就在于焦虑其实不是突然的,而是长期积蓄的。在莫言脑子里出现红高粱之前,其实他脑子里早就为那些“土匪抗日”的“我奶奶、我爷爷”的故事和人物而焦虑不安了。红高粱荡动起伏的画面,其实只是让他早就焦虑的积蓄有了一个暴烈的门扉和缺口。而《秦腔》也同样如此,贾平凹并不是说他看见了家乡那清冷的大街就有了《秦腔》的人物和故事,而是说,他很早、很早就对中国改革开放后乡村的“流失与漂移”有了感慨和积蓄,有了不安和思考,只是那些“清风街上的寂静”,加剧和明确了他的这种不安和思考,最后就不得不写作他的《秦腔》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你有了焦虑和不安,无论你因为什么焦虑和不安,对于思想家来说,这种焦虑会成为一种深刻的辨析和思想。对于哲学家来说,这种焦虑会成为对因果的追问和上升为哲学的思考。而对于作家而言,一般不会成为独到的思想和哲学,但会成为独有的情感和作品。不是说作家不需要思想和哲学,而是说作家所独有的是情感,是情绪。你的思想和哲学,是必须通过情感表达的。萨特说到底是一位哲学家,他的小说《呕吐》,说到底表现的是他的哲学思想,而非他的焦虑情感。加缪说到底是一位作家,他的小说《局外人》,表现的是他的焦虑不安的情绪,其中的哲学思考,是通过他小说的情感表达的。就情感的焦虑表达来说,毫无疑问,《局外人》要比《呕吐》好。作为两部同为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前者显然要比后者更成功。《局外人》之所以能成为一部名著,除了其诸多的文学因素外,还有一点,就是《局外人》中的思想和哲学是通过情感和情绪的过滤,用文学的方式表达的。而《呕吐》的思想和哲学思考,却不是这样表达的。《呕吐》不能说是一部失败之作,但就其文学成就而言,应该说和《局外人》相比,便稍逊一筹,其原因之一,就是萨特的哲学思想,在《呕吐》中没有经过文学情感的充分过滤,他不是用作家焦虑的情感去表达哲学思想,而仅仅是用文学的语言和细碎去表达哲学。

作为哲学家,萨特是伟大的。

作为文学家,加缪是伟大的。

由《局外人》和《呕吐》作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也许有些偏颇的一个结论:一切优秀乃至伟大的作品,都必然是情感焦虑的文学结晶。作品中的一切文学元素,都应该通过情感焦虑这个滤器渗落的墨汁来书写,舍此,一切小说的创作,都难有成功的可能。

3.伟大、崇高与世俗

文学是伟大的,文学也是崇高的。

之所以在今天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社会,衡量一切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都可以用钱的多少来丈量尽度时,我们,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还一意孤行地抱着文学的理想,那就是因为文学是崇高的,文学是伟大的。

说到底,文学的灵魂是最为圣洁的。

但是,这种圣洁与崇高,却是根植于庸俗、世俗之中的大树,是从世俗中开出的圣洁之花。换句话说,没有世俗,就没有文学,就没有崇高。我是一位小说家,而不是诗人,不是散文家。写过一些散文,几乎难找一篇让我满意的作品。所以,我不敢断定说,所有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甚至包括那些优秀的电影或电视剧,它们都是根植于世俗的圣洁之花,都源于庸俗之土。但至于小说,我隐隐觉得,愈是伟大,愈是崇高,愈是圣洁,都源于这部伟大之作的灵魂,与世俗密不可分,都必须根植于世俗,来源于世俗。

中国的青年批评家谢有顺,有一句特别贴切、准确的概括,叫“人从世俗中来,到灵魂中去”。说的大约就是这个道理。就是崇高的文学与俗世的那种关系。《红楼梦》伟大吗?可《红楼梦》中最核心的情节,却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一组三角恋爱的关系,其余也大多是男男女女,偷情说笑,吃睡闲谈。难道说这种三角恋爱和吃吃喝喝、说笑哭啼不是世俗吗?不仅世俗,而且庸俗。《堂吉诃德》伟大吗?它是西班牙最伟大、最经典、最神圣的一部作品。可以说,在西班牙语的文学世界中,没有《堂吉诃德》,就没有今天的西班牙文学。可是,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却是这部经典中的主人公骑士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那场庸俗而无意义的战斗。莎士比亚伟大吗?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等,这些不朽之作中,充满着的都是最世俗的铜臭的争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那样的圣洁和感天动地,可这圣洁的爱情,却必须在世俗中展开,它的开始、进展和悲剧的结束,都无法摆脱世俗与庸俗的包围。世俗是这对男女崇高爱情的必然土壤。是世俗造成了这对男女——也是整个人类中年轻人的悲剧;也是世俗成就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不朽的戏剧。《哈姆雷特》是一出宫廷戏剧,宫廷生活对我们百姓来说是那么遥远和神圣,可看了《哈姆雷特》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神秘的宫廷中,也是那样的世俗和庸俗,为了王位,为了权力,为了女人,为了金钱,为了帮派,竟也可以尔虞我诈,可以欺上瞒下,可以钩心斗角,可以伎俩使尽。原来,所谓的神圣,竟是更大的庸俗;原来,一切的神秘和崇高,竟都是世俗的伪装和放大。原来,世界是由世俗构成的。世俗是土壤,崇高只是生长在这些土壤中的花草和树木。

还有但丁的《神曲》,什么天国、地狱、炼狱,这和我们中国人说的天堂和十八层地狱有多少差别?我们老百姓在世俗中说好人死后升天堂,坏人死后入地狱,不仅入地狱,还要过十八道鬼门关之类。仔细想想,这种说法在世俗中是多么无知,多么唯心,多么庸俗的世界观和生死观。可在意大利,在十三世纪和十四世纪,但丁竟然可以把这些世俗写成伟大的《神曲》,竟可以让这些俗世之念的作品,在欧洲中世纪成为最神圣、光辉、耀眼的明珠。类似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我们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经典名著进行再读,我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能够发现一条文学创作的规律,那就是越伟大、越神圣、越崇高的文学作品,和某种特定世俗的关系越是密不可分,越是要把伟大的根须深扎于世俗的土壤之中。

同类推荐
  • 思路花雨

    思路花雨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家庭上遭受打击,又在人生路上经遇了风雨坎坷,其内心的痛苦总是难以描述的。但,他并没有被痛苦压倒,他调适心态,以坚强的毅力,拿起手中的笔继续“战斗”!
  • 听钱钟书讲文学

    听钱钟书讲文学

    钱先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体系性的建构,而是从幽微处发端,在几千年浩瀚的文化时空中纵兴穿行,他的魅力就表现在与传统相向时那会心一笑的默契和超脱中。
  •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在毛泽东的笔下和口中,古老的国学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它能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提供方针政策的指导,它能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贡献力量,更奇妙的是,它能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水乳交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呈现出大中华气派!对于国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甚至神话传说,毛泽东能信手拈来,随意驱驰。他能以古典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来说明一个革命道理,令听者拨云见日:他能从初见者的姓名中寻找到楚辞唐诗,让对办惊叹不已……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空间小农女

    空间小农女

    重生,穿成小女娃,不用吵,睁开眼便分了家,还附带个灵液、灵泉的空间!赚大发了!各种极品必须的装备!不过,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多啊!渣爹、后娘的娃太可怜!种田发家必须的标配!可不可以少点田啊!
  • 犯上豪门老公

    犯上豪门老公

    〈本台快讯〉娱乐圈羡煞旁人的金童玉女情海生变,日前流行天王韩日栩劈腿新晋银柳影后柳君伊,高调携手新欢,而新欢竟是同门师妹李茉莉,柳君伊大受打击,在其家里自杀未遂……“君伊,我们结婚吧!”一高档的餐厅里,邪魅的男子,轻啜一口红酒,嘴角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缓缓放下手中精致的水晶酒杯,望着对面有些失神的女人说道。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邪魅男子勾起的弧度,慢慢的回收,看着对面女人因震惊……
  • 邪王独宠顽妻

    邪王独宠顽妻

    本文为轻松搞笑文,坚决不虐:一朝穿越,苏笑笑得了个便宜儿子。但儿子的爹却不知死哪儿去了?“走,儿子,娘给你找个便宜爹去!”路人甲挺帅的,但没钱!路人乙挺有钱的,但人却实在是不符合她的审美观。苏笑笑拔拉着便宜儿子一路走一路找便宜爹的故事……(全文完)(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生之嫁个将军

    重生之嫁个将军

    李雅34岁时被迫自杀,死后重回到她11岁,一切悲剧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依靠预言般的前世记忆开始了复仇之路,一步一步将敌人算计到蛊中踩死……
  • 悬灯录

    悬灯录

    城中接二连三的离奇事件,长途跋涉而来的疲倦旅人,行里人暗道的『鬼市』,突然兴起的『叶门』,以及六十年一甲子的江湖轮转……祈安小镇风光依旧却也阴沉依旧。十三把遗失的神兵宝器再临,并那些个百年难见的琪花瑶草,可谓在中原武林一石激起千层浪,可美好的事物之后也必有乍起的阵法机关,六爻斑驳。江湖四大世家终于暂放己见,力挽狂澜试图稳住局面,却堪堪只及半分平稳,便又添南疆苗蛊五毒暗行。那安稳现世终归了作虚无,所有毒虫蛇蚁豺狼虎豹伺机而动,是有人暗中指使,还是天命轮回,造化如此?
  •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超级潜伏:前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它无孔不入,世界上最伟大的间谍都为之服务,全世界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之中,令对手心惊胆战;它冷酷无情。跨国追杀前任领导人,使其喋血他国;密探遍布全国,国人谈之无不色变:高效!强悍!无所不为!一个人抵得上一支军队,这就是它——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本书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间谍组织。
  • 大明龙兴

    大明龙兴

    他,被起义军追杀的亡将之子,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武穆遗书》,凭借此兵法,他以五十亲卫开始崛起于中华西北边陲,结义杨昭武,姜玉伯,破山贼,驱鞑靼,平内乱,受封西北招讨使领甘州五卫总督,北出塞外,千里奇袭蒙古联军,大败建州女真精锐,三十封侯,威震关中,受皇命,南驱张献忠,东逼李自成,驰骋中原大地……起义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在华夏大地,辽东虎狼之地的建奴,跃马扬鞭直逼京师,朝中内部各种势力为争夺处益,勾心斗角相互陷害,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总兵,更是骄横跋扈视朝律如儿戏,加上疑心慎重的皇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面对这一切,又会有什么样的决断……
  • 若爱只是一夜繁花

    若爱只是一夜繁花

    他已经寻找了她二十年,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成熟帅气的男子了,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也出现了皱纹。
  • 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

    这本书并不是教你违心、虚伪、奸诈地迎合别人,钻空子,占便宜,而是告诉年轻人在处世方面,在善良、真诚、宽容的基础上,做事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智慧灵活地待人接物。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必定会有所帮助!《每天懂一人情世故》做事之前先“做人”!处世之前先“懂事”!在迷茫失落时,从前人经验中获取前的力量;在无力无助时,从古老的智慧中学习圆通之道。一言一行修炼做人基本功,一一滴积累处世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