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600000023

第23章 第六辑 我的现实我的主义(4)

把当下创作延推至三十年前,八十年代初有两篇小说非常值得回味。一篇是谌容的《减去十岁》,一篇是吴若增的《翡翠烟嘴》。前者写“文革”十年,每个人都浪费了十年生命。于是,机关里有人传说,中央有文件规定凡经过十年“文革”的,档案年龄可以每人减去十岁。这样该退休的可以不退,准备提拔又因年龄偏大使组织上犹豫不决的,就成了年轻干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上上下下都为可能“减去十岁”而欢呼雀跃。后者《翡翠烟嘴》写一乡下老农,为拥有一珍贵的翡翠烟嘴而对生活和人生都充满希望,甚至全村人都为村里有这个翡翠而骄傲。后来,故事七折八颠,从城里来了个古董专家,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翡翠烟嘴是假的,是赝品。但这个专家不仅没有道破真情,而且还添油加醋,说这个烟嘴要多好有多好,说多么珍贵就有多么珍贵。价值连城,是无价之宝。于是,这个假的翡翠就成了烟嘴的主人和这全村人生活与生命的精神支柱。这两篇小说在当年都有相当影响,《减去十岁》还拿了全国小说奖,但终因和主流文学——比如谌容自己的《人到中年》相比较,都属于旁枝绿叶,大河之小溪,终于被人们淡忘并不再被人所提及。今天我之所以提起这两篇小说,是因为它们在新时期文学中,是最早明显含有神实主义创作因子的短篇佳制。尤其是谌容的《减去十岁》,它写的是“空穴来风”的中央文件规定要给经过十年“文革”的人,每人减去十岁,这是一种不可能的真实,是一种不存在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是一种被现实主义真实掩盖了的神实主义的真实。在这两篇小说问世之后不久,我们的文学流派纷呈杂陈,各有旗帜。“寻根文学”中充满着民间文化的气息,如王安忆的《小鲍庄》,你难说故事中哪个情节和细节多么的神实主义,但那部小说所营造的氛围,却充斥着神实主义小说的神秘、民间、巫文化等等的因子。还有韩少功的《爸爸爸》,贾平凹的《美穴地》,以及后来李锐的《厚土》系列,都有着神实主义的描写和情节。而以苏童、余华、格非为主笔的新探索小说,则明显以汲取西方二十世纪文学经验来抵抗中国文学长期受制于文学为政治服务、做政治的文学秘书的同时,使这时模糊、朦胧、不自觉的神实主义创作,有了新的汲取之资源。那一时期的新探索小说,为新时期的中国文学真正打开了世界文学的天窗,也在无意间给后来可能产生的神实主义小说做了现代性的文学准备。莫言以《红高粱》的写作,让中国文学有了腾飞的欲望,而在当时并不如《红高粱》那样使人振聋发聩的《透明的红萝卜》,则被后人更为回味和咀嚼。但若从神实主义去考查莫言的小说,长篇《酒国》则更有非凡的意义。直到现在而言,因为莫言写作的多变,恣意汪洋的文风挥洒,把中国传统写作与西方现代写作的融会结合,尽管研究者甚多,但并没有一条写作之线被研究者从莫言的小说中真正抽拔出来。批评家对莫言的研究,更多的还是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突破或切入;而莫言则更多地谈他与福克纳的某些联系和欣赏。然而,如果从神实主义去看待莫言的创作,也许我们可以把莫言庞大、复杂的写作,理出更为清晰的头绪,让他小说中超越现实主义的那些部分,架构更为明朗,内容也更为易于理解和富有中国文学的东方意义。回到《酒国》上来,因其结构和写作方法的过分复杂,致使作家在语言上的才华也因为结构而受到限制。也因此,使这部小说至今还不为读者和一些批评家真正理解和接受。《酒国》在小说结构学上的意义,自然不可小觑,但我想它在神实主义写作上的价值,则更为值得探讨和追究。小说的故事,是围绕着“红烧婴儿”这一事件展开的,而今天人们对《酒国》的阅读,都把“红烧婴儿”这一核心内容,停置于夸张、狂欢、想象、魔幻的层面之上,而所忽略的,却正是《酒国》是那么直接、鲜明地把我们文学中的“神似”之传统,率先转化成了不被人们真正接纳的“神实”。其后的《丰乳肥臀》,开篇三万多字,写的就是人们在生育中对“生人”的漠视和对“生驴”的重视,这也正是神实主义写作中更为注重的“生活被掩盖的精神”,而非生活与现实的某种逻辑的真实。只不过这里写的“生活的精神”,是阳光的另一面,是白昼之后人们都闭眼睡眠中的暗夜之难以观察、也不愿去正视的一条黑色的幽谷。《檀香刑》最被人们诟病的是故事中对人之“刑解”的描写,但这种“刑解”却和《酒国》中“红烧婴儿”一样,是从“神似”走向“神实”的践笔。从神实主义的门洞走进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则更为成熟并具有代表意义。主人公在这段最典型、突出和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六道轮回”,托生猪狗的行为、命运与叙述,从现实主义去讨论,这只是小说故事的展开、推进、演绎的形式和结构,是外衣而非内核。但若从“神实主义”去考查这部小说,“六道轮回”恰恰是小说内容的组成,是神实主义对现实主义写作的丰富,也是现实主义写作向神实主义的进一步靠拢。

从神实主义去理解《生死疲劳》这部莫言之“快作”,有其更多的审美意义。相对而言,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张炜的《古船》和《九月寓言》,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李锐《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林白的《万物花开》,如此等等,当然都不是神实主义之作,但其中都不乏“神实主义”精彩之笔墨。

关于神实主义的当代写作,这里必须强调的不是作家在写作中如何地“神”——神奇,神秘,神经;而是你透过“神的桥梁”,到达“实”的彼岸——那种存在彼岸的“新的现实”和“新的真实”,是今天奉行的现实主义无法抵达和揭示的真实与现实。凡为现实主义无法跟进的幽深之处,神实主义恰可路通桥至,如聚光灯样照亮那幽暗的角落。一切被隐蔽的荒谬,在神实主义面前都清晰可见,明白无误,可触可感。神实主义留给我们写作的困境是,我们是否能够在提笔时真正地摒弃现实主义写作的某种习惯性思维和约束,正视现实主义可便描写、感知世界而难以探进的那种被遮蔽的、无法感知的世界的局限,真正搭上神实主义的摆渡,发现和洞明江水东流那情理之下的暗漩和逆流,发现现实生活表面的逻辑因果之下那种看不见的、不被读者和情理认同的荒谬的真实和存在。

王安忆有篇相当写实的小说,叫《我爱比尔》。小说中有个情节使我久久想念,称颂不已。她写一群女罪犯在监狱里边,因为春天到了,百草皆绿,万物花开,一切植物都从冬眠中苏醒过来,而这些女罪犯也因为春天的到来,莫名地烦躁、激情。于是,她们开始了彼此之间的辱骂和打闹。当然,其结果是要受到监狱严冬般的更加寒冷的管理与处罚。《我爱比尔》中的人物、情节在我阅读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已经淡忘许多,但“春天和女性”这个情节却长期在我头脑中留存下来,并且历久弥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是神来之笔,是“神实”之笔,一下子让读者搭上了神实主义的心灵摆渡,走进了日常间我们无法看到、无法体会的女犯人——女人最幽深的内心深处。当时我读《我爱比尔》时,这个情节让我惊叹不已,以为这是王安忆细腻的神奇,是女性作家的一份独有。但是今天,我不再这样认为。因为我明白那是神实主义在王安忆的写实小说中的神光一照。这一照,达到了人的内心之黑暗幽深。可惜,《我爱比尔》中的神实笔墨只此一处。只此一处,也让我感佩不已。还有迟子建的《逆行精灵》,在现实主义写作中神实主义的灵光一现,也让我感佩和欣喜。

这儿,依照读者的疑问,再谈几句我的小说。神实主义是我从我的创作和阅读中体悟出来的,自然和我的写作有密不可分的某种联系。在《受活》那部小说中,我曾经说过:“现实主义——我的兄弟姐妹哦,请你离我再近些;现实主义——我的墓地哦,请你离我再远些!”自此以后,我成了“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这种被争议,表面是你写作中的“某些问题”,比如《为人民服务》、《丁庄梦》和《风雅颂》等小说中的“那些问题”。而实质上,是你的写作超越了现实主义能够接纳的范围过多。有人把你归为“荒诞派”,有人把你归为“后现代”和“超现实”,还有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狂想现实主义、寓言现实主义、梦魇现实主义等,这让你莫衷一是,啼笑皆非。现在我想,你们都把我归为神实主义为好。因为神实主义,更能理清我的小说,也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我未来的小说走向。《年月日》、《耙耧天歌》、《朝着东南走》、《日光流年》、《受活》、《风雅颂》等,它们都是或部分是神实主义的尝试与实践。尤其我最近完成的长篇小说《四书》。如果说《四书》之前我对神实主义还是模糊、朦胧和犹豫不决,那么,在《四书》的写作过程中,有关神实主义的想法已经在我头脑里渐次清晰,逐步成形。所以,如果《四书》可以顺利出版,你们可以不把它归为神实主义,但一定不要把它说成是现实主义。你们觉得它不是现实主义,又一时不能把它归为别的什么主义,那就请您,暂且把它归为神实主义吧。

4.神实主义写作的一脉由来

神实主义写作在当代文学创作中是刚刚开始,还是在批评家和读者的忽略中已经成形渐果,这不是一个作家应该关心的问题。我要说的,是神实主义不是哪个作家的发明创造,不是一个作家的梦中呓语,而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早已有之,只是我们没有从神实主义的角度去考查和研究。比如《西游记》中猪八戒在高老庄的所行所为,他对凡尘世俗生活的向往渴求,又如何不是神实主义的笔墨呢?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妖魔们都想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这又哪儿不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死亡之恐惧最真实的某种精神的移植描绘?《聊斋》是被我们盖棺定论的志怪小说,而其中的《狼》、《婴宁》、《陆判》、《促织》、《聂小倩》等等,都是多么的“神实”精制,让人感叹。《聊斋》中许多篇目其从“神”向“实”的掘进,都显得灵巧轻捷,而又入木三分。社会之“实”和人心之“实”,都被蒲松龄的“神实主义”之笔光照亮了现实生活之目无法视见的幽暗之角落。

鲁迅的小说,毫无疑问是我们后来者难以超越的典范,《呐喊》和《彷徨》,是鲁迅成为现代文学巨擘的山峰。然而,也有人更愿意推崇和研究他的《故事新编》。鲁迅说他的《故事新编》“其中也还是速写居多,不足称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而且因为自己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这段话说明鲁迅并不怎样看重他的《故事新编》。而且在这段话中,除了鲁迅的自谦,也确实可以让我们看到《故事新编》的许多篇章中,文字松散,确有油滑之嫌。但恰恰在这部不为鲁迅看重的《故事新编》中,又几乎篇篇都有神实主义之趣之意。笔写古代,意在当今。古是故事之躯,今是用意之的。以其最为著名的《铸剑》为例,这篇最初名为《眉间尺》的小说,实在道尽了任何一个时代权势的残暴。而当鲁迅在小说笔指封建权势之时,在《阿Q正传》中,赵太爷家儿子考上秀才之后,阿Q也跟着自觉光彩起来,称自己也是秀才的本家,还长着秀才三辈。于是赵太爷把阿Q叫到家里,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并骂道:“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而在《铸剑》中,写到因为封建权势的残暴和抗争——王的头和眉间尺的头在大鼎沸水中相斗撕咬时:“王头刚到水面,眉间尺的头便迎上来,狠命在他耳轮上咬了一口。鼎水即刻沸涌,澎湃有声;两头即在水中死战。约有二十回合,王头受了五个伤,眉间尺的头上却有七处。王又狡猾,总是设法绕到他的敌人的后方去。眉间尺偶一疏忽,终于被他咬住了后项窝,无法转身。这一回王的头可是咬定不放了,他只是连连吞食进去;连鼎外面也仿佛听到孩子的失声叫痛的声音。”二者比较,《阿Q正传》的文字考究,结构严谨,细节充沛,人物描写可说个个生气入木,实在是现代文学中的扛鼎之作。而《铸剑》的语言、对话、结构,比起《阿Q正传》就没有那么精道准确了。甚至有的段落,给人一种粗疏简陋之感。然而,在封建权势给“人”带来的侵害这一点,《铸剑》却丝毫不比《阿Q正传》给我们带来的震颤和思考差。当然,《阿Q正传》的文意决然不仅仅是告诉我们人在封建权势面前的精神胜利法;《铸剑》也决然不是以一个传奇故事来传递人和权势争斗的智慧和意志。但为什么《铸剑》会给我们更深的诧异和惊愕,比起《阿Q正传》有一种完全不一样的审美和思忆?这也正是现实主义和神实主义所带给我们不同的审美验效。现实主义写作,归根结底,你要建立在“实”的基础上。而神实主义,你可以建立在“实”的基础上,也可以建立在“神”的基础上,尤其重要的,是可以、也必须建立在“神—实”相合的“神实”基础上。

同类推荐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金开诚、刘永鑫编著的《桐城派散文》讲述了: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 ,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创于戴名世、方苞,经刘大槐发扬而影 响渐渐增大,到姚鼐时发展到了鼎盏时期。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后人称为 “桐城三祖”。《桐城派散文》中桐城派的发展几乎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彻底消亡,时间跨度前后共二百多年, 桐城派的影响之久、流播之广、声势之显赫,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都是罕见的。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淡的边缘,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边缘美丽。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海的边缘,平及暴烈之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幸福与痛苦之间。边缘之人往往麻木。空灵与物化之间,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边缘寂寞。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生存与毁灭之间,于求生和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人怀警惧,江的边缘,心无块垒,是水的边缘。,咸的边缘。远离了神话之后,是生的边缘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著名散文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百鸟的音乐盛会,欣赏鸟类筑巢可谓是鸟类的百科全书;在享受鸟语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还能增添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明确一种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细腻、沉睡的诗意。
  •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重点课题。通过对清代最初的几位讲求今文经学经学家经学思想的分析,力图对今文经学的兴起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说明清代今文经学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只讲公羊学,也不是仅讲今文经学,而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今文经学逐步被重视,《公羊》学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三科九旨日益为人们所关切。
  • 落泪是金

    落泪是金

    有这样一群人,从山里走来,带着贫困,走进神圣的殿堂。他们之中有的父母不堪忍受沉重的负债,带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永远离开了人间;有的因物质的匮乏而扭曲了心灵,也开始堕落。《落泪是金》探究了中国贫困生在通往高等学府的崎岖路上,经受着个人与家庭的艰辛和痛苦。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祸水红颜之倾城绝恋

    祸水红颜之倾城绝恋

    如果说他们的姻缘是上辈子注定的,那么这一辈他们为什么不能在一起?身负绝症又如何?巧了,她正好会医。只是自古情债难还,一个是对他情深似海的哥哥,一个是对他恩重如山的恩人,还有一个是她相随相伴的知己,但是这些都不是她的最爱,她爱的只是那个不完美,但是却爱她如命的南无殇。美,是别人对他的评价,世人看得见他的外表,却无法窥视他的内心,虽然她也是看上了他的外表,但是这不妨碍她继续来窥视他的内心。遇上她,是幸,是劫,是磨难。遇上他,是幸,是运,是幸福。
  • 小妾有点坏

    小妾有点坏

    她替姐姐嫁入轩辕府当轩辕老爷的第八房小妾,喝了点酒,晕忽忽的进了一间房。轩辕彻出外谈成生意回来没通知任何人!以为她是娘给他找来的小妾。于是,就这么将错就错下去。
  • 重生:妃常毒辣之嫡女

    重生:妃常毒辣之嫡女

    前世,苍茗兰倾尽所有,却被无情背叛,魂归西天!当她再睁眼时,她回到了十岁那年,重来一世,终于看清深爱男子的阴谋。前世她对不起太子,今世便用行动为他护国!前世她受江国寒暗算,今世绝对不相信他的表白暗许。好在,她的身边有江元靖与她共进退,不离不弃……
  • 日界线

    日界线

    这个夏天,浓得流不动的暮色下,那个牵着你的手一路走过斑马线去的男生,他掌心的温暖和整个世界的燥热似乎有些不同。这个冬天,刺骨冷寂的冰雪中,这个写着华美文字动人青春故事的女生——夏茗悠,她字里行间流转的冰凉忧伤和这个城市的寒冷也似乎并不一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残暴皇上腹黑妃

    残暴皇上腹黑妃

    推荐本人新书《火爆明星佣兵妻》求收藏求点击喽。此书重复的章节早已经修正,请亲们安心看。得铭煜者得天下皇权至上的朝代!她却如同一股清泉瞬间爆发!带着狂野的不羁,席卷整个七国!悲催的!她只不过是想安安静静的喝喝小酒,没事儿调戏调戏美男,可是偏生让她和国家社稷扯在一起!瞬间成了七国最抢手的娃娃。遇到了桃花朵朵!可是她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全是烂桃花?没有一朵顺眼的!      
  • 苦儿流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苦儿流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英雄无敌之国战

    英雄无敌之国战

    这是一个靠着亡灵魔法起家的神圣牧师,混迹在英雄无敌的世界中的故事!....................................................................新书【九转金莲】已经上传,请大家支持一下
  • 鸾倾宫之如妃当道

    鸾倾宫之如妃当道

    一朝为妃,宫中权势瞬间倾倒。恩宠于身,傲然新旧容颜更替。如玥满心以为,这是她入宫以来最好的时候。大权在手,能与皇后分庭抗礼。恩宠不减,即便新人娇艳,可皇上的心始终怜惜自己。岂料小公主的夭折,再度掀起后宫里血雨腥风的争斗。刺骨的伤痛背后,竟然是蓄谋已久的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