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8600000022

第22章 第六辑 我的现实我的主义(3)

有一次,我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碰到一个著名批评家,慌忙上去和人家握手,人家叫我的名字时,却叫成了另外一个作家的名字。我们彼此和善地笑笑,我说你买什么书?他说来买文学名著呀,后来我在大门看见他提了一大兜的《哈利·波特》。

俗不是作家的私人财产,雅也不是批评家的私人财产。

我最爱读和散文一样或近似散文的行文一样的论文,却总是弄不懂批评家爱读什么样的小说。

我爱听表扬,但尊重那些批评我的批评家;我爱批评家批评别人时一针见血,却希望批评家批评我时婉转一些。

我读批评家的论文,最渴望的是从那些论文中让我领悟我的小说在今后写作中有哪些可能性;我写小说时,每次面对他们指导的那种可能性去实践,却都表现出了无能或无力,仿佛每次努力都是走错了门。

作家总是把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书藏起来,生怕别人发现他和那书有联系;批评家总是把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书说出来,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和那书有联系。

作家一见批评家就称老师,批评家一见作家就称大师。

作家写出坏的作品时,批评家对作家的优雅是沉默;作家写出好的作品时,作家对作家的优雅是沉默。

作家和作家多是在笔会上见面;批评家和批评家多是在研讨会上见面。

别人说作家没有情人,作家感到很丢人;别人说批评家没有女作家喜欢,批评家感到更丢人。

说作家和批评家是两个行当,连鬼都不相信;说批评家和作家是同一行当,神说我怎么不知道?

一堆作家中只有一个批评家,那叫众星捧月;一堆批评家中只有一个作家,那叫鹤立鸡群,可二者各半时,就叫黑白相间了。

作家因为读书少而敢于写作,那叫悟性;批评家因为读书少而敢于写作,却叫无知。

有人发现,批评家一失去公允就成名;作家一得罪大众就成名。

还有人发现,批评家越来越有勇气,什么大话都敢讲;作家是越来越胆小,连自家心里的东西都不敢写。

作家的书总是隔三差五被禁掉,批评家说这些作家真聪明;批评家的著作三五十年没有被禁过,作家发现批评家都是智慧家。

想成大名的作家都是去找最坏的批评家,因为他们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想成大名的批评家,都去找那些优秀的大作家,只要你把白的说成黑的。

作家的成名之道是打官司,批评家的成名之道是砍大旗。打官司,许多媒体的笔下都能流出墨汁来,可砍大旗的胳膊一举,斧头的光亮能照亮整个媒体。

作家面对媒体谈写作经验时,多是把日光说成月色,把晴天说成有雨;而批评家面对媒体时,和作家绝对不一样,他们总是把月光说成日色,把光明说成黑暗。

作家和批评家同门而入,被捆绑在一个家庭是一种错误,但目前似乎只能是这个样子。二十年前,我走在河南古都开封通往龙亭的大街上,碰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公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打他也已近了七十岁的老伴,我和几个路人同时都去拉架,都劝那位老人,彼此要白头偕老,相濡以沫。可把那个老人拉开时,他的老伴却从地上坐起来,对我说你拉他干啥呢,我们这样打了一辈子,打打我他就好受了,打打我我也好受了,不打不闹还叫日子嘛。那时候,这件事让我觉得自己无趣而又太爱管闲事。可现在想一想,作家和批评家都是一些爱管闲事的人。不管闲事和不关心闲事要你作家干什么;不管闲事和不关心闲事要你批评家干什么。闲事管多了,说不定你会成为皇帝;关心闲事到了某种境界,可能你就成了文圣。

三、当代文学中的“神实主义”写作

阎连科

1.神实主义的简单释说

神实主义,我想应该有个简单的说法。即:在创作中摒弃固有真实生活的表面逻辑关系,去探求一种“不存在”的真实,看不见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神实主义疏远于通行的现实主义。它与现实的联系不是生活的直接因果,而更多地仰仗于灵神(包括民间文化和巫文化)、精神(现实内部关系与人的灵魂)和创作者在现实基础上的特殊意思。有一说一,不是它抵达真实和现实的桥梁。在现实土壤上的想象、寓言、神话、传说、梦境、幻想、魔变、移植等等,都是神实主义通向真实和现实的手法与渠道。

神实主义决不排斥现实主义,但它努力创造现实和超越现实主义。

神实主义既汲取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现代创作经验,而又努力独立于二十世纪文学的种种主义之外,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生根和成长。

2.神实主义产生的现实土壤

“今天是作家创作的最好时期”——这句话被王蒙先生提出来时,引起了许多人的诟病和争论。对于王蒙这代老作家而言,毫无疑问,他们的人生和创作经历,证明了今天是他们创作的最好时期。但对另外一些创作者和相对于国外许多国家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我们确实不能说“今天是作家创作的最好时期”。但是,就这句话而言,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谈,今天又确实是作家创作的最好时期。那就是,今天作家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社会现实,是作家创作的最好时期。每一个了解中国现实的人,大约都会承认,今天中国现实中未曾有过的复杂性、丰富性和荒谬性。简单地说“人心不古”,根本无法理解今天“人”在现实生活面前的境遇。“道德沦丧”、“价值观混乱”、“之所以人还为人的底线”,这些带有对今天社会生活和人生准则抱怨的文化叹息,只证明我们对这个社会把握的无能为力,证明我们在文学上抱残守缺的摇摇欲坠,并不说明我们对这个社会和人的认识之新鲜和深刻。谁都知道,今天现实生活的丰富与复杂,怪诞与奇异,远远大于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复杂与荒诞。谁都在抱怨,我们没有无愧于时代的大作品和伟大的作家,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注重于描摹现实,而不注重于探求现实。现实主义在当代文学中被简单理解为生活的画笔,作家的才华是那画笔的颜料。描摹现实的作品肩扛大旗,一路凯歌;而探求现实的作品,则被不断的疑问、争论所棒打与呵斥。因为现实主义以描摹现实为己任,对人与社会的颂扬和在颂扬中简浅的忧伤,则被过分放大的颂辞吹向了天空。所以,我们很少有那些对人和社会敢于真正叩问和怀疑的作品。一面感叹我们没有如托尔斯泰那样描写伟大时代的作品,一面又为那些浅简描摹社会现象的作品树碑立传;一面抱怨我们没有如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叩问灵魂的作品,一面又在为与灵魂无关的作品大唱颂歌、鸣锣开道、评奖发奖。李锐有个比喻很有意思。他说:“你要画一棵大树,最真实的方法是你要有一张比树还大的纸;你要画这个世界,你要有比世界还大的纸。”他的意思是,一比一才是现实主义最真实的描写,舍此的放大与缩小,都不是最高度的真实。这说出了我们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我们的写作环境,当代作家每个人在写作中所必须面对的约束,也无法让你抵达社会现实的最内部,抵达人的最真实的内心。久而久之的写作习性,每个作家的内心,也就有了自我与现实的隔离屏障,在写作中点点滴滴地养成了自我的写作管理和本能的写作审阅。一边是丰富、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人心世界,另一边是阻拦作家抵达这种丰富、复杂的社会屏障和作家写作的本能约束。我相信,每个作家都在这种矛盾和犹豫中写作,都明白,当代文学创作中描摹现实的现实主义无法抵达我们理想中现实主义的深度和广度。现实主义只停留在一部分可以感知的世界上,而那些无法感知的存在的荒谬与奇异,现实主义则无法深求与探知。而作家努力冲破这种束缚屏障的挣扎,已经成为当代文学中最大的疲劳和不安。以余华的《兄弟》为例,他说他是描写这个国家的疼痛,这也说明,他对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某种理解和不满是“新现实主义”的大胆尝试,而我们所有的读者与批评家对这部小说的理解,却都是立足于旧有现实主义的窗口和门洞。正因为这样,小说中溢出现实生活真实与逻辑之外的章节与情节,就成了大家所不齿和唾弃、嘲笑、争论的最大根源。比如《兄弟》上部中对故事开篇大段的有关厕所窥视的描写,比如下部中关于“处女秀”故事的推进和展开,这让几乎所有的读者和批评家都咧嘴一笑和甩蛋吐痰。一个字,就是“脏”。如果以“肮脏”和“洁净”来论述作品的成败,《在路上》、《北回归线》、《洛丽塔》、《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万有引力之虹》都没有那么干净。对《兄弟》的理解和争论,真正的根源不是脏与净的审美纠结,而是余华在这部小说中的写作,有的情节溢出了读者对现实主义创作的理解和规范。当我们从文学作品去寻找某种生活的真实时,发现了“厕所偷窥”和“处女秀”的选拔比赛,超越了现实生活被大家认同的某种真实逻辑。还有贾平凹《秦腔》中的“自宫”和苏童《河岸》中的“人头漂流”,都让读者感到现实主义的眼睛中被揉进了“超现实”、“非真实”的沙粒。然而,我们换个角度去看这些情节,从神实主义的门洞去观照现实主义的文学,这些情节因为超越了现实主义的旧有规范,也正有了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神实主义”的意味。今天现实生活遍布的色情文化和情色现实,也许《兄弟》中的“处女秀”表演不是最好的文学演绎,但确实有生活的“神实”之表现,是文学中神实主义在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实践与尝试。“处女秀”超越了现实,进而走进了“神实”,抵达到了被真实掩盖的真实,拥有了臆思的真实和看不见的真实。从神实主义写作去看待这些备受争议的情节与细节,会发现“人头漂流”、“厕所偷窥”、“男人自宫”和“处女秀”这样的情节,恰恰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是当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有了抵达“新真实”之复杂性、荒诞性的可能和途径。而问题是,当我们在现实主义创作中融入神实主义写作时,是水乳交融,还是油水相离?为什么这些带有神实主义的“新真实”走入故事和人物时,总是要伴随着强烈的感官刺激和生理反应?这——大约才是当代文学创作中对漫溢出现实主义习规的神实主义写作不可忽略的一个陷阱。

当然,我们不能言同《兄弟》是一部神实主义的作品,作家本人也更愿意认同它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而事实上,它也确属现实主义的创作一脉。而这里以《兄弟》为例,只是表明作家在把握今天前所未有的荒诞现实时,感到了当下现实主义创作的相对封闭性和现实生活的无限开放性所构成的矛盾。这种矛盾使作家在面对现实和创作时感到困惑和疲劳,甚或有些力不从心,捉襟见肘。而当代文学三十年来对西方现派各种主义、技巧、标识的借鉴,也都证明了某些时候和区域的水土不服,意识到了任何时代文学新主义的产生,都无法脱离那个时代的现实和其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也许,正是这种中国现实前所未有的丰富、复杂、怪诞与当下现实主义写作旧有习规的矛盾,以及对西方现代主义学习借鉴后的明悟,在催生着一种可谓“神实主义”的当下的小说创作。

3.神实主义小说的当代创作

同类推荐
  • 军统特务实录

    军统特务实录

    “ 军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其势力分布渗透到全国各地,乃至驻外领事馆,专门对进步团体、人士从事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秘密活动。虽然它暗杀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在抗日战争中有一定的功绩,但这些功劳也难以掩饰其反人民的本质。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著名散文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百鸟的音乐盛会,欣赏鸟类筑巢可谓是鸟类的百科全书;在享受鸟语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还能增添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明确一种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细腻、沉睡的诗意。
  •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道可道:晚近中国学人珍闻录

    其中多见机智谐趣。却能以小见大,本书分“天分”“勤学”“应试”“授业”“论争”“品典”等共26章,录介中国近现代以来一些学界名流的趣闻掌故,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历史上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涉及人物有梁启超、章太炎、赵元任、鲁迅、白寿彝、竺可桢、傅斯年、梁羽生等。,虽然抹去了庄严格调,报喜特色人物的特色性格
  •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陈独秀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编者筛选了陈独秀谈新文化运动、杂论、论文化、论教育、政论、谈人物、论文学七类文章中的精华篇目,以供读者欣赏研究陈独秀的文章,感受其思想智慧的光芒。
  • 西方神话故事

    西方神话故事

    勒托是提坦神的女儿,是著名的黑暗女神,她是主神宙斯的第六任妻子。当初,天后赫拉发现宙斯与……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富农

    重生之富农

    重生了, 赶走后妈,摆脱过去, 自己的命运要自己做主! 卖卖书,种种田, 一不小心成富农! 不过,那个神神秘秘的挂名哥哥,你能不能不要捣乱?
  • 腹黑少爷:宝贝快投降

    腹黑少爷:宝贝快投降

    我们……我们……”金艾恋干笑了一下:“我们能不以这样的姿势说话吗?”“不可以。”何少寒霸道的说,轻微的呼吸打在她的额头。“可是……可是……”金艾恋显然有点不好意思。而何少寒怎么可能会放过如此可爱的她那,他可是最喜欢她害羞的样子了。“你说你爱不爱我啊?”何少寒趴在金艾恋的身上,抬起她的下巴,让她与自己彻底的对视。“你……你爱不爱我……啊?”“爱啊——”他的语气极度的暧昧,眼神是那么的邪恶:“那你那?爱我吗?”
  • 总裁别闷骚

    总裁别闷骚

    ——他对她势在必得,可在自己满心欢喜时她却成了弟弟的心爱女友。他晃了晃手中载有他俩欢爱视频的小卡片说:“错一次错终身,你没得选择。”面对自己一厢情愿的一纸婚书他对她穷追暗诱。却不容许再一次。失了心,抢也要把她抢回来。【久别重逢】”“老公,你说你前两个月是不是去招小姐了啊?一晚上几次呀,她扬眉浅笑:“先生,给了多少钱?”楚醉阳一听脸都快气歪了,“你胡说八道什么呀,谁去招小姐了,我就你一个女人,人生可以犯一次错,从头到尾就你一个。你还舍得放弃两个多月的福利?要不现在我们补回来怎么样?”伊薇一听傻了眼,怔了半晌她看不起的瞄了他一眼,“你行吗?”
  •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内心淡定的力量》是卡内基亲笔所写,从童年时代到去世前夕,从少年打工到领军钢铁业,从一穷二白到身家亿万,从积累财富到致力于慈善,让读者详尽地了解卡内基的同时,领悟到卡内基成功的奥秘所在,不论是内容选择还是版式设计,都非常具有创意,称得上是一本经典励志书!
  • 他是皇子我是丫头:樱桃语

    他是皇子我是丫头:樱桃语

    我并不想飞上枝头变凤凰,如果不是为了帮阿玛脱罪,我宁可守着芦苇花,做一个乡下傻丫头。我这个迷糊脑袋要在深宫中生存还真不容易!还好有个他,堂堂皇子保护一个丫头简直易如反掌。都说宫中的女人命薄,难道他的爱都是泡沫吗?年华易过红颜易老,做到大宫女又能如何?奈何桥彼岸花,怪只怪,他是皇子我是丫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古典诗词精品丛书·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元曲精品诗词供文学爱好者赏析。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元代出现了又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曲”。清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就充分肯定了元散曲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 穿越奇缘一一缘来为你

    穿越奇缘一一缘来为你

    一夜高烧她穿越到不知名的年代。迷糊中被“火烧深埋”天降甘霖,死里逃生。可女女竟穿到了男人身体一忠武将军!据说他生性冷冽、暴戾、不与人亲近却是年少有为,战功赫赫!可为何他没有下面?那长长的裹胸布!他竟是副标准女儿身!女扮男装欺君罔上罪诛九族的伽锁让她如履薄冰。带兵打仗?不会!伶牙俐齿平息战乱,却让辰王对她心生芥蒂。武艺高强?没有!老天眷顾赐“仙师”一枚嫡传授艺,她却对他一见倾心不能自拔。什么!她家老爷子竟不顾族人性命为她以正女儿之身!眼看性命不保与辰王一笔交易换得有惊无险。可辰王妃的头衔之前就不能商量一下吗?这让她情何以堪?那日对着师傅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你可以不喜欢我,却不能阻止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