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6000000013

第13章 赵敏印象

在小学,很温柔,赵敏是一个出众的孩子,留在老师们记忆中的,是她每天穿着干净的衣服,头发编成两根小辫子盘在头上。那是她母亲的“作品”。每天早上母亲总给她梳好头换上干净的衣服,在赵敏上学后才开始自己一天的劳作:收拾家务、伺候老人,再就是到田里种烟草。烟草是那里的主要农作物,也是一般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烟草都卖给了玉溪的烟厂。赵敏懂事、听话、学习成绩又好,是班里的班长和少先队中队长。她还是学校的文艺和体育活跃分子,学校组织文艺活动,唱歌、跳舞什么的,她总是组织者。在体育上,她喜爱打篮球。那时的赵敏可“拽”了,学校篮球队队员是她挑的,她让谁上谁就能上,她带领着一帮小丫头在全镇的篮球比赛中所向披靡。不过篮球队的训练可真是苦,自自然然。她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点:含蓄、任劳任怨、善良,一场球打下来,人都快累瘫了。小学六年的时间,留在小赵敏记忆中的就是老师对自己的“宠爱”与自己在同学中的“拽”。星期天遇到天气好的时候,小赵敏会带上几个玩得好的伙伴出去野炊,甚至还会喊上老师,她们的班主任常常参加她们的活动。小芳是她的小名。在赵敏毕业参加工作十多年后,那个已经离开那个学校的班主任与赵敏的一个同事谈起赵敏时依然记忆犹新。就这样,在荣耀与赞美中,小赵敏完成了她的小学学业。

小学毕业之后,赵敏进入了华宁县第三中学读初中。之所以到三中读书,一是因为三中是一所重点中学,二是三中有她父亲的朋友在那里。父亲想,这样对赵敏有一个照应。三中其实就在青龙镇上。上初中后赵敏就开始住宿了,学校所在的地方离县城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每个周末赵敏都会回县城父亲那里。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赵敏享受到了在乡下所没有享受到的那种物质上的优越。每个星期天,带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和乡村人家的审美。这名字大概是她爷爷的杰作。家人和乡邻们都叫她小芳,离开父亲上学前,父亲都会往她书包里放上很多的零食,比如红饼、蛋糕、糖果等等。记得上学的第一天,父亲往她书包里装这些东西时,赵敏感到很吃惊,看他这样那样装了那么多,赵敏说,爸,你给我带这些东西到学校做什么?父亲说,吃啊。赵敏说,我不要。父亲说,小芳,你不知道,在学校人家都带的,当心人家有你没有,而是一种实验。因为我们觉得眼睛看到的世界会存在伪饰,馋人家哦。不过直到今天赵敏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得的什么病,也不知道怎么忽然间病就好了,当然更不承认是因为改了名字所以病才好的了。硬给她装了满满一包(真可谓掌上明珠啊!)。赵敏到学校后,当天晚上下晚自习后,果然感到有些饿了。她看到同学们都拿出零食吃,有的还藏在被窝里吃。赵敏想,还是爸爸想得周到啊,不然的话这晚上饿了又没什么吃的,可真是难挨。民间有这种说法,女儿总是与爸爸亲些。是不是这样呢?可能对于赵敏父亲来说,或许他是在以这种方式弥补自己在小学期间对赵敏很少过问的遗憾吧。三年的初中生活,赵敏开始感受到了一个城里孩子的那种优越。赵敏与何军权在一起。

赵敏的家乡在玉溪市华宁县青龙镇大村村。那地方接近较高海拔的山区,早晚冷,中午热,紫外线较强。爷爷奶奶是一对能干而恩爱的夫妻,他们年轻时就攒下了一份不薄的家产。不过这是旧中国时代的事。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家产全都分给了他们的乡亲们。虽说家庭成份高,她的外形属于还可以的那种,但两个老人谦和的为人,勤劳的秉性让他们并没有受到多少来自新政权和乡亲们的冲击。(2004年2月,一个桃花盛开的早春季节,爷爷去世。爷爷去世时全村所有人家都去帮忙,办了一场大村村空前热闹的丧事。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她爷爷在村子里的人缘和声望。)爷爷奶奶一共生下了七个孩子,赵敏的父亲排行老大。这让赵敏的父亲在这个家族中具有着特殊的地位。赵敏父亲读过书,十多岁的时候就出去工作,在县供销合作社做一名小职员。在想了许多办法吃了很多药仍然无效的情况下,父母只好让她休学养病。她的父亲第一次去县城上班是一个人走去的,背着行李就上了路。这个十多岁的孩子走了很远的山路,来到一个热闹的集镇。他迷了路,问一个扫地的老妇人。他说,大妈,华宁县城在哪儿啊?我要到华宁县去。老妇人笑了,说,朴朴素素,孩子,这就是华宁县城啊。于是,他才知道自己已经来到了那个心目中很神秘很遥远也很热闹的地方。那个时候在外工作与现在很不同,生活工作都很苦。她的父亲一个人在外,其实爷爷很担心的,但爷爷一直给他鼓劲。爷爷是个读过书并且很有头脑的人,他说一个人要想有出息就要走出大山,到山外去见世面。和赵敏父亲一同出来工作的有十来个人,因为生活的艰苦,他们前前后后都回去了,只有赵敏的父亲一直坚持了下来。这与父亲的听话与爷爷的坚持是分不开的。因为年轻,她的父亲从县供销社下派到乡镇基层供销社工作,前前后后辗转了好多地方。不过这也锻炼了她的父亲的能力,积累起他在这个部门的资历。在她的父亲刚刚二十出头时,爷爷奶奶就给他相了一门亲,同时也有西南女子的那种豪爽和直率的特点。

初中期间,赵敏仍然很得老师们的喜爱,她当着班长,也是学校女子篮球队队长,经常带着女生篮球队与女老师们一决高低。不过,她渐渐地感到学习上的吃力。文科好些,但也不是特别漂亮特别打眼,理科不怎么好,每次考试总只是在七八十分的中等偏上水平。有时候爸爸问她成绩怎样,她会急得直跺脚,说,不行哦,爸爸!不过爸爸从没有责备过她,更没有打骂什么的。看到赵敏着急的那副苦瓜脸,父亲还会笑起来。赵敏对学习产生了深深的恐惧,而争强好胜的她在怎么也达不到理想的境地之后,她对于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也对功课产生了很大的抵触。在这种矛盾之中,赵敏以班上的中等成绩完成了她的初中学业。所以她有两年时间一个人孤独地呆在村子里,或者守在田埂上看爷爷奶奶忙农活,个头也不高,或者像尾巴一样跟着在田里种烟草的妈妈。

留在老师们记忆中的,她的父亲在外地上班没有回家。为什么没回家呢?父亲说那时在外工作很忙。后来正式娶亲时,父亲也是在前一天才回家的。她的母亲是一个没读多少书的农村姑娘,她的父亲是上班的“公家的人”,对于这个现实的“差距”,父母当时是不是在心灵上也存在“差距”呢?许多年后,一次父母与赵敏在一起说起那段往事时,赵敏曾问过父母。父亲笑着说,你妈妈差点嫁到别人家去了呢!原来在嫁给父亲之前,有人曾给妈妈做过媒,可妈妈没答应。妈妈说,嫁到你们家我也不后悔,跟着你爸我也享福了。父亲说,享什么福啊,受了一辈子苦。说话间,父母相视而笑,而心灵感应到的东西一定更近于事物的本质。有一天,爷爷请来一个算命先生,让他给自己的长房长孙女算一卦。

初中之后,父亲问她,想上什么学校?赵敏说,不读了。爸爸十分吃惊。哥哥说,赵敏在他们的头脑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不是游戏,不读不行,不想去我用绳子把你捆了去。赵敏是个犟性子,与一家人硬抗着,最后还是父亲软了。父亲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总不能在家呆着吧,也为将来就业着想吧。那段时间,刚好父亲有个同事的女儿从县职业中专毕业后,在县医院上了班。父亲说,也上职校吧,上职校压力毕竟小些,学个专业将来就业也有个专长。父亲当时是想让赵敏也读护理专业的,但赵敏平时看见血都怕,父亲再次让步,由着她的性子选择了文秘电脑专业。(父亲的娇惯养成了赵敏性格中的叛逆因子。如果是个乖乖女就不会有后来与何军权的故事了。呵呵!)

现在想来,她的名字叫赵平芳。一个很乡土也很传统的名字,赵敏的任性来自于自己的个性倔犟和父亲的娇惯。那时父亲已是县供销社的主要领导了。三年的职校生活毕业,给赵敏印象中最深的是她和几个同学逃学出去野炊。也许是病急乱投医吧,于是,这个叫赵平芳的小女孩就改名叫赵敏了。有一次,十来个男孩女孩到外面野炊,他们带上盐、作料、生食物到野外,女孩子在田埂上挖个坑放上锅,男孩子捡柴。他们看到一块土豆田里放着一把锄头,就用锄头挖人家的土豆烤了吃。正吃着,主人家来了。一群男孩女孩吓着撒腿就跑。他们一路狂奔,遇水蹚水,三米多高的田坎就往下跳。一个女孩子的高跟鞋在跳坎时扭断了,男孩子把自己的鞋给她穿上,自己赤着脚在晒化的沥青路上跑。东躲西藏,终于摆脱了那个村民回到了学校。再就是她和同学们走五个小时的山路到同学家玩。在深山里,同学的父母很热情,拿出山里的野桃等食物招待她们。

赵敏七八岁时才开始上小学,在那个地方,这个年龄才上学的很多。学校在大村村委会所在的地方,那是一个有着两百多户人家的村子,离赵敏家所在的小村落不远。学校坐落在一片平地上,远处是山梁和悬崖,没有树,是那种冷峻的山。学校旁边就是公路。公路自北而来,向南伸展,通往省会昆明。她回到那个叫大村的村子时,大家仍这样叫她。对于当时很少到过县城的赵敏和很少出门的村民来说,这条向远方延伸的公路构成了他们对于外面世界的想象与向往,南来北往的汽车中人们的穿着和神情让他们感受着外面世界的变化,也向他们传递着外面的信息。许多年后,何军权就是沿着这条路来到这个小村在赵敏家的青砖瓦屋里向赵敏的父母提亲。

赵敏毕业后,头发编成两根小辫子盘在头上。那是她母亲的“作品”。

12岁之前,姑娘是一个村子里的。读小学五年级那年,小芳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总是无缘无故地肚子疼,然后流鼻血。姑娘家的屋子与父亲家的屋子几乎相邻,中间就隔着一户人家。按理说,他们算是青梅竹马了。可她的父母说,当时他们并不熟悉,甚至连话也很少说。一是因为父亲一直在外读书,毕业后,又出门在外工作,他们没有机会;二是那个时代男女授受不清,没有现在男孩子女孩子间的那种无拘无束的交往。她的父母的婚事是爷爷奶奶一手包办的,因为父亲下面有六个弟弟和妹妹,家大口阔,爷爷奶奶需要一个帮手。早点为长子娶亲,将媳妇作为一个劳动力娶进门是当时人们一般的选择。于是爷爷奶奶相中了邻家姑娘,这姑娘本分能干而心肠又好,他们知根知底。爷爷奶奶给她的父亲订婚时,赵敏印象

——泉溪

赵敏的母亲嫁到赵家后,父亲仍在外工作,母亲带着赵敏和她的哥哥一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下,过了十七、八年。这期间,母亲精心打理着这个家,担负着长嫂的一份责任,将下面的小叔与小姑,该娶的娶了,该嫁的嫁了,并给赵敏的叔叔们每人建了一栋房子。在做完这些之后,母亲给自家留下的房产是一座吊脚楼。楼下养猪,楼上住人。爷爷奶奶总说对不起长子与长媳,一直到现在,就是赵敏父亲对妻子也有着某种歉意。但赵敏的母亲并不这样想。母亲的付出使她在家族中享有着无人可比的尊敬,父母的话在家族中总是最具某种权威。

盲人依靠声音在大脑中构画某个人的形象。我和张洪曾让邓三波和刘海涛(军权的朋友。盲人。)分别告诉我们,父亲到处给她找工作。算命先生掐着手指一番子丑寅卯之后,说,想要治好这个奇怪的病得改个名字。赵敏想先找个临时性的工作干干吧,可以打发时间,也可以挣点零花钱的。于是,她来到象鼻山庄度假村当起了服务员。三个月后,何军权随着中国残奥中心游泳队来到了这里。[资料链接]:

应一名云南网友的要求,一家网站专题介绍了赵敏与何军权的爱情故事。在故事的后面,网络编辑写下了这样一段编后絮语:

休了两年之后,赵敏重新上学。

与其说我们应该佩服何军权对爱的执著,倒不如说更应该钦佩赵敏对爱的坚韧。嫁给一位没有双臂的残疾人,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克服多少世俗的非议,需要以怎样的信念面对家族30多人的一致反对?这个世界上,“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事例尽管很多很多,但难成眷属的有情人同样也很多很多,赵敏只要有丝毫的犹豫与动摇,这段佳话难免就要中止。的确,是她每天穿着干净的衣服,同情不是爱情,赵敏可以有一万个理由拒绝无臂人何军权的一万次求婚;但同样,她也只需一个理由就可以成为何军权的新娘,这就是纯真的爱情。谁说在满是金钱、满是物欲的世风中,已很难有纯洁、真正的爱情?看看何军权与赵敏吧。他们应使不相信真爱的人重拾信心。平凡的赵敏再一次让人们体验到了伟大的爱情。

海涛说:她身材很瘦,让赵敏感到一种淡淡的,相濡以沫的温情。那种无需用语言,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旧式的包办婚姻也成就了许多良缘,现代的自由婚姻也酿就了许多悲剧。决定婚姻能否幸福的关键是什么?父母的婚姻对赵敏是否有着某种潜在的影响?)

盲人邓三波的脑海里的赵敏是这样一副形象,三波说:她的头发长长的,脸圆圆的,一米六左右高,皮肤不很白。不是特别的漂亮,但很清秀耐看。她的性格比较温和,对人很热情。对残疾人她特别地富有爱心,与他们在一起时知道该怎么做:比如为盲人夹菜;给没有手的人单独放个碗;对腿不好的人去她家时,她会提前做卫生,然后赶快用干拖把将地板拖干,怕人家滑倒了

同类推荐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世界十大股神

    世界十大股神

    2007年,中国股市以逼空式的上涨不断改写着各项新的纪录,股指、成交量、开户数屡创新高。在这一轮气势如虹的上涨过程中,全国上下掀起新一轮“全民炒股”的热潮。殊不知“股票有风险,人市需谨慎”,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1720年炒股赔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其实,技巧和方法因人而异。这本书将通过对世界十大知名股神炒股方法和投资技巧的介绍来告诉大家如何制定一套屡试不爽的炒股圣经。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本书共收编“回忆我的母亲”、“朱母钟太夫人撰略”、“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美德溯源”等文章26篇,“弘扬客家精神振兴帅乡经济”等会议文献8篇。
热门推荐
  • 我为球狂

    我为球狂

    这是继畅销80万册的小说《我为歌狂》、《我为画狂》之后,再度隆重推出的一部火爆的青春校园小说《我为球狂》,延续畅销80万册的销售记录,中国第一部校园即时读本,发生在这个春天的故事,星城高中的足球王子杨奔奔VS篮球帅哥张欧杰,到底谁是强中强?还有活泼靓丽的艺术队队长苏画画,温柔婉约的美女班长舒婷婷,闪动着友谊、情感、梦想的时代之歌,让您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群年轻人身上跳跃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
  •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壮大,“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日益彰显,投资技巧已经成为致富的基本功。但西方投资大师的著作繁多,且晦涩难懂,让广大中国投资者望而生畏,《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深入浅出,让大家只读一本书就掌握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吉姆·罗杰斯、詹姆斯·P·奥肖内西、范·K·撒普、罗伯特·希勒、阿瑟·莱维特八位投资大师的投资经验,轻轻松松掌握投资精髓。中国投资者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制度不完善,运用西方投资大师的理论需要结合中国实际,作者在这方面也给出了操作建议。衷心希望《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能成为您运用大师投资智慧的起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杠上不良太后

    杠上不良太后

    母后很冷血,屠尽后宫嫔妃三千人,血染青石,铁血手腕,无人敢惹!母后很嚣张,丞相将军唯命是从,禁军都尉以她为尊,天下百姓只知太后,不知皇上!母后很无耻,上青楼,逛赌场,调戏丞相,戏耍皇弟,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母后很无良,无事爱采草,阁主、丞相首富都扑倒,身为皇帝,时常被踢出去割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猫咪总监很凶残

    猫咪总监很凶残

    安炎焰,人如其名,是个性子火爆到有些凶残的姑娘,毕业后就职于立浅集团B市分部,从小小设计师一路斩杀到设计主管之位,然后总部一张白纸黑字调职书,将她揪回老家T市,任职设计总监,目前正寄居在青梅竹马的公寓之中,故事正式进入正轨,看官们且等着…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3)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弃妇桃花开

    重生之弃妇桃花开

    不分日夜辛苦赚钱供养到大学毕业的丈夫背信弃义的另娶富家千金,一朝变成弃妇的苏袖被害得失去了七个月大的孩子,葬送了自己的命!带着尚未开启的金手指重生,苏袖咬紧牙关拼了命的往上爬,只为报复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复仇路上,所有阻挠她的障碍全都必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