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41

第41章 道教哲学

一、道教及其历史演变

道教是中国古代汉民族的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它起源于殷周时代的巫术,即巫祝祭祀鬼神(鬼道神道)和战国时代的方士求仙采药。道教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复合地吸收了儒家的神道观念和祭祀仪礼、道家的“玄”的形而上观念、阴阳家的阴阳五行思想,还吸取了佛教的业报轮回和解脱,乃至济度众生的教理、仪礼等,把鬼神崇拜、神仙方术和古代唯心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内容庞杂的完整的神学体系。

道教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交织在一起。道教的前身是战国燕齐方士的方仙道——修炼和求不死之药。随后是黄老道。此道由西汉时方士结合黄老学说而成。至东汉时,方士在政治上失意,转变活动方向,有的进山林,成为山林隐逸者,即成为道士。早期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叶,它包括两支,即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后者奉老子为教主,张衡、张鲁相继弘传。自三国至五代是道教的改革与发展时期,张鲁归顺曹操以后,五斗米道自四川、汉中一带流传到江南,以天师道面目出现,为豪门贵族所奉行。晋代葛洪著《抱朴子》内外篇,全面阐发道教理论。北朝寇谦之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改革“三张(张道陵、张衡、张鲁)伪法”,创立新天师道,加强了与统治阶级的关系,史称北天师道。南朝陆修静、陶弘景,力使道教的宗教形式更为完备,史称南天师道。至隋唐时代,道教更为兴盛。宋代以来,道教趋于分化,至明清时代,就走向衰落了。

二、道教的哲学理论

道教理论也是解脱人生痛苦的解脱道,其基本主张是靠身心的修炼而达到成仙的目的。从宗教哲学的角度来说,道教理论可以概括为这样两个问题:人为什么可能成仙?人怎样才能成仙?这样两个问题的哲学基础是形神问题,即形神俱不灭说。

(一)“羽化登仙”

中国古代早有“长生不死”和“肉体飞升”的说法。道教由神仙家演变而来,也以“长生不老”、“白日登仙”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成仙也叫“羽化”。“羽”,鸟的翅膀,有“飞升”的含义。中国古代神话称天上“仙人”为“羽人”。道教也用“羽化”来说明道士的变化飞升,由此道士也称“羽士”、“羽客”。《抱朴子》在成仙问题上的说法有些矛盾,它一方面认为“仙人有种”、“仙人禀异气”,似乎并非人人都能成仙;一方面又说人“皆可长生”,人们经过修炼都可成仙。但是,他重视的是后一说法。人成为神仙以后,神通广大,法术无边,如入水不濡,入火不,鬼不敢近,刃不能中,乃至腾云驾龙,随时变现任何事物。神仙境界是超世间的极乐圣地,“饮则玉醴金浆,食则翠芝朱英,居则瑶堂瑰室,行则逍遥太清”(《抱朴子》)。可见,道教和儒家、佛教不同,它追求人的生命的无限延长,向往永恒的奢华生活,因而带有贪生哲学、享乐哲学的特色。

(二)修炼成仙的途径和方法

道教宣扬成仙必须修炼,修炼的途径和方法,基本上是养神炼形两方面:第一是在思想、精神方面强调“守一”。《抱朴子》引《玉牒记》说:“知守一养神之要,则长生久视(不老)”。“守一”的“一”,就是“道”,“玄”。《抱朴子》说:“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玄”或“道”既然是自然的始祖,万物的宗主,守住它,保持它,就可以成仙:“其知玄道者,可与为永;不知玄道者,难与为存。”(《抱朴子》)第二是具体的修炼方法,大体有两类:一类是采用占卜、祈禳、禁咒、符箓(所谓天神的文字)等术,以求延年益寿,后来演化成符箓派。另一类是主张炼丹,服食丹药,称为丹鼎派。此外,还有养气也叫食气、服气,即吐纳呼吸法、辟谷(不食五谷)等方法。道教成仙是虚构的幻想,道教的修炼方法有的完全是神秘主义的,有的则有健身延年的作用。

(三)形神俱不灭说

道教宣扬“肉体成仙”,也就是认为形体和精神都是可以不灭的。葛洪对此作了充分的论述。他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同上)。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都由气生,人的形体和精神都由“气”构成。由此,葛洪认为要修炼成仙,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养气”。他说:“苟能令正气不衰,形神相卫,莫能伤也。”(同上)通过“养气”,使形体永远不衰朽,精神就永远有了住宅;通过“养气”,使精神永远不散失,形体也就永远神而明之。这样形体和精神也就永远不相离开,永远不会消灭,两者不离而俱得超化,一起进入仙境。葛洪认为“气”是极细微而清轻的,如果通过“养气”修炼得和“气”一样清轻,那么人就可飞升到天上成仙。葛洪还引《仙经》说:“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抱朴子》)成仙有三类,最上等的是举形升虚,即神形一起升天成仙,叫“天仙”;次等为“地仙”;下等的叫“尸解”。所谓“尸解”是指人先死,人死如蝉蜕,虽留尸体,但变形而与神一起仙去。即人先死后形神一起升天,“尸解”也是形神不离的。历史上因吃了道教的金丹而身亡的不乏其人,也从未见过活人成仙的先例。葛洪宣扬成仙三等说,提出“尸解”的说法,正是为了摆脱道教的困境。但是,成仙必须死后实现,实际上等于宣告长生不死说的破产,等于宣告形神俱不灭理论的破产。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热门推荐
  • 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

    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

    从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角色定位、工作态度、行为准则、细节管理、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愿景管理等八个方面,采用精彩案例加上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让所有的企业管理者明白:如何才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企业管理者,让自己真正起到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也让自己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无论是渴望突破的中高层管理者,还是希望被提拔的基层管理者,都会在《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替身罪后

    替身罪后

    暗夜中,男人戏谑的审视着,他身下这张苍白的姣好容颜。黑曜石般的眼中带着点点笑意,嘴角勾起冷酷又残忍的笑意,而后他缓缓沉下身体,将那青涩的纯真狠狠碾碎……**穿越而来,醒来时已是当朝丞相的独生爱女--秋若言,出尘脱俗,人淡如菊。为了父亲,她甘愿入宫为后。大婚之夜,独守空房。她却并不在乎,她本来也不想和他有所纠缠。……残存的记忆里总是有一抹影子在梦里徘徊不散,他是她这身体本主的爱人吧?厉傲瑄,温润如玉、俊美如斯,且是天厉王朝的二皇子。为了她,甘愿让出皇位。只是,这终究是成全了他,还是他。看着她,成为自己的弟媳。曾经的一切一切狠狠的鞭笞着他的心:“言儿,要怎么样,我们才能回到过去?”……天厉王朝的君主---厉傲竣,本是天厉王朝的三皇子,后登基为帝。天生的皇权统治者,冷漠、残暴、阴戾,为了报复,他让她做了皇后。可是,却从来不宠幸她,让她成为后宫的笑话。俩个原本不想纠缠的人儿,却死死的纠结在一起!残暴如他,邪魅启音:“秋若言,你不在乎是吧?你越是不在乎,朕就越要毁了他!”女子一双清明的水瞳,此时染着浓郁的氤氲,心如刀绞:“那你,先毁了我吧!”男子立体的五官刀刻般俊美,整个人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邪恶而俊美的脸上此时噙着一抹放荡不拘的微笑道:“言儿,朕也回送你一样心意,这心意只属于……你和我!”……所有的心结打开,彼此的心意相通,终以为他和她能够相知相守了,怎奈?!“厉傲竣,我们之间,完了。”孩子没有了,亲人不在了,她也心如死灰。“你休想,我和你,永远没完没了!”男子浑身颤抖,怒吼出声,把她紧紧的搂在怀中。南宫陨--天厉王朝的将军,为了她甘愿放弃初衷。可看到,她被别人拥在怀中,他是要放弃,还是毁灭…………一朝一夕,她从东宫之主,沦为亡命红颜。放手间,天涯相隔。然,世人皆不知,一方凄哀殿中,他却宁为这罪后,轮回倒转。霸道的男人征服的是身体,温柔的男人征服的是心灵。繁华落尽,阴谋尽显。她同他,抑或,他和她,能够再续前缘?☆☆★★★☆☆★★★☆☆★★★☆☆★★★☆☆★★★☆☆★★★☆☆★汐奚做的《替身罪后》视频地址:?pstyle=1◆◇◆◇◆◇◆◇◆◇◆◇◆◇推荐自己的新文:《夜妃》*男子俊美绝伦,脸如刀刻般五官分明,嘴角始终噙着一抹放荡不羁的浅笑。
  • 房

    A市很小,小的在这个辽阔的国度里面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自从换了新市长后,A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阔而平躺的道路横冲直撞。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伊万·安德列耶维奇捉奸的两天:大街上令人恶心的自白,床底下肮脏的表演……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生动画面。作家就是靠别出心裁的结构,抓住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 爆笑小公主:吃货无敌

    爆笑小公主:吃货无敌

    小狐狸囧囧下凡间,无敌符咒吃货横行,“凹凸曼,凹凸曼,赐予我肉包子、赐予我大鸡腿、赐予我红烧肉……”熙儿不懂世事只懂贪吃,而这样的她萌萌哒可爱无敌,世间经历千奇百怪,魔界妖王?龙宫太子?天界雷神?就连现代歌星都在追她?汗!熙儿对他们可不敢兴趣,她唯独对热乎乎好吃的肉包子最喜欢!
  • 机会是拼出来的: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机会是拼出来的: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对于人的一生而言,职场生涯几乎占据了人生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每个人在职场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折射出他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职场上的挫折,大约只有10%可以归结为个人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其余的90%都源于我们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抓不住机会,二是我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以及不成熟的为人处世之道。
  • 店员培训必备手册

    店员培训必备手册

    通常来讲,顾客到你的店铺去购买产品或者去享受服务,他们首先关注的往往并不是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本身,他们首先关注的是你的人,也就是你这个店铺的店员,随后他们才会决定是否要消费。这是因为顾客只有先对店员产生了好感,然后才会去喜欢你的产品和服务。而店员的专业服务水准,是能否在这个环节上打动顾客的关键点所在。
  •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