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37

第37章 先秦哲学与人类生存智慧(8)

关于金、木、水、火、土五行,《白虎通义》说:“言‘行’者,欲(犹)言为天行气之义也。……其位卑,卑者亲视事,故自同于一,行尊于天也。”(《五行》)“五行”是为“天”所运行的五气,是在天的支配之下的,对“天”来说是“卑者”。同时,“五行”中也有尊卑等级之别,其中“土”最为尊贵,居于中央,不居于四方中任何一方,也不属于四季中任何一季:土在中央,中央者土。土主吐含万物,土之为言吐也。何知东方生?《乐记》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土所以不名时者,地,土之别名也,比于五行最尊,故不自居部职也。(同上)“土”虽然和其他四行不同,不担任某一具体职务,但是却具有支配其他四行的能力,主管万物的吐含和变化:《元命苞》(纬书)曰,“土无位而道在”,故大一不与化,人主不任部职。(同上)五行相生相克,揭示了木、火、土、金、水的部分物理性能,《白虎通义》则对五行的这种关系赋予伦理的性质。例如,对于水胜火,说:火,阳君之象也;水,阴臣之义也。臣所以胜其君何?此谓无道之君,故为众阴所害,犹纣王也。(同上)对于火烧木,解释说:木生火,所以还烧其母何?曰,金胜木,火欲为木害金。金者坚强难消,故母以逊体助火烧金,此自欲成子之义。(同上)《白虎通义》就这样将五行的运行及其关系伦理化,把五行的物理性能和变化说成具有道德目的。经过这番歪曲和比附,自然物被神秘化了,自然现象被赋予社会属性,自然界被模拟成一幅等级结构的图画。《白虎通义》的这套神学呓语,既具有极大的荒谬性,又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把封建等级秩序强加于自然界之后,《白虎通义》又倒过来着重以等级化、道德化了的自然来附会和说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论证封建社会等级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它说:“爵有五等,以法五行也;或三等者,法三光也。”(《爵》)宣扬封建等级是取法于“五行”或“三光”的。又说:“父死子继何法?法木终火王也。”(《五行》)胡说世袭制是取法于五行中的木生火的前因后果关系的。还说:有分土、无分民何法?法四时各有分,而所生者通也。

王者赐,先亲近后疏远何法?法天雨高者先得之也。(同上)荒唐地把分封赐爵制说成是取法于四时和天雨,把亲者得重赏厚赐说成是犹如高处先着雨一样,是合乎自然的。《白虎通义》把等级制、世袭制和分封赐爵制等,说成是以三光、四时、五行为标式的,因而犹如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一样,是不可改变的。

《白虎通义》以阴阳、天地的关系来附会“三纲”,它说:君臣父子夫妇六人也,所以称三纲何?一阴一阳谓之道,阳得阴而成,阴得阳而序,刚柔相配,故六人为三纲。(《三纲六纪》)宣扬“三纲”中双方的关系,犹如天道中阴阳的关系一样,虽然相反相成,但主从的地位界限分明,阳尊阴卑,阳绝对统摄阴,阴绝对服从阳。又说:“子顺父、妻顺夫、臣顺君何法?法地顺天也。”(《五行》)“三纲”的尊卑关系是天经地义的。《白虎通义》把封建等级制度说成是自然界“阳尊阴卑”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特别宣扬“三纲”思想,从而使所谓纲常名教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更突出地发挥了束缚人们的绳索作用。

《白虎通义》还着力宣扬“人皆天所生”(《三军》),个人的命运也是天命决定的,每个人的思想、才能乃至等级、地位都是先天就确定了的,并且以大量笔墨渲染所谓天生的圣人应当居于等级制的最高峰。《白虎通义》说圣人具有天生特异的精神:“圣者,通也,道也,声也。”(《圣人》)圣人是对于“道无所不通的”,代表上天说话的。不仅如此,圣人还和神一样,能与“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同上)。即能和日月一同发出明亮的光辉,和天神一道主使四时的运转,与鬼神一起定天下的吉凶。“圣人皆有异表”(同上),具有天赋特异的血统和结构。《白虎通义》还宣扬圣人的作用比亿万群众还大,“万人曰杰,万杰曰圣”(同上)。把圣人的地位抬高到吓人的高度。这一系列对圣人的无以复加的神化,其目的是为了论证圣人是天生地应居于宝塔式的等级阶梯的顶尖,理所当然地应当统治其他低下的等级。所以,《白虎通义》又宣扬圣人“与天地合德”,而“德合天地者称帝”(《号》),圣人应当为皇帝;而皇帝也就是圣人,因为“非圣不能受(天)命”为天子。接着《白虎通义》就更露骨地叫嚷:“天子者……为天之子也。”“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爵》)帝王是“天”的儿子,又是人民的父母。而“天之为言镇也,居高理下为人镇也”(《天地》)。天子是代天行事,他居高临下,镇治人民,是符合天意的。《白虎通义》宣扬这种“王权神授”的谬论,是为了借助天命来论证以帝王为首的等级统治秩序是神圣不可动摇的。

《白虎通义》的《三正》篇等进而还宣扬历史就是一部以帝王为中心的等级统治发展史。它说,帝王的相承、王朝的更替,是承天地、顺阴阳的。历史是帝王受命于天的传授史,是历代帝王秉承天神意志而创造的,因此,以帝王为最高等级的封建等级社会也是不可更变的,历史只能是封建等级统治的永恒重复。这是从天命论出发,导演出来的极端的历史神秘主义。

※※※

列宁深刻指出:“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阶级的差别也是用居民的等级划分而固定下来的,同时还为每个阶级确定了在国家中的特殊法律地位。”(《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6卷,93页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我国封建社会延续时间很长,新中国成立前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封建主义的思想和积习年深日久,其中封建尊卑等级观念至今还渗透到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带来很大的恶果。正因如此,批判封建等级制和封建等级观念,就显得十分必要。

[原载《学术月刊》,1981(4)]第一章魏晋玄学的范围、主题和分期

研究魏晋玄学,必须准确地把握其真实意蕴,而要把握魏晋玄学的意义,又必须对古代学者关于魏晋玄学的论述和魏晋玄学家的思想资料进行“再思”,深入地了解魏晋玄学的范围、主题和分期。古籍中比较全面地涉及魏晋玄学的范围和内涵的,是《南齐书·王僧虔传》引王氏诫子书。文中谈的《老子》、《庄子》、《周易》,以及论注百氏、荆州《八袠》、《才性四本》、《声无哀乐》七个方面,正是魏晋玄学的基本内涵。可见魏晋玄学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涉及道家的基本著作《老子》、《庄子》和儒家的哲学著作《周易》以及各家的大量注解,还有才能和本性的关系,自然与感情的关系问题等。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上述内容,在南朝刘宋时代开始被明确地称为“玄学”。史载,宋文帝“好儒雅,又令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南史》卷二,见《宋本纪·文帝》)随后宋明帝“立总明观征学士以充之。……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言阴阳者遂无其人”(《南史》卷三,见《宋本纪·明帝》)。当时无人言阴阳,五部学实际上仍然是四部学,而道学就是玄学,因玄学属于道家学说,故可互称。可见,玄学是南朝刘宋时代官方立的四学之一。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说:“《庄》、《老》、《周易》,总谓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三书是魏晋南北朝谈玄的主要经典,也是谈玄的主要内容。

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用“玄”来标志当时区别于儒、文、史的新道家思潮,不是偶然的,是“玄”这一概念长期运用和演变的结果。“玄”作为哲学概念始于《老子》:“此两者(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与无同为“玄”,深远难测。嗣后《庄子》的《天地篇》讲“玄德”,《天道篇》讲“玄圣”。《韩非子》有“玄虚”(《解老篇》),《吕氏春秋》有“玄明”,汉代扬雄明确以“玄”指“道”,张衡的《玄图》也以“玄”为“自然之根”。至魏晋时代,“玄”更成为极流行的观念,玄远、玄化、玄旷、玄言、玄教、玄悟等,被广泛使用。所谓玄学就是道学,就是新道学。

在“三玄”中,《老》、《庄》比《易》居于更重要的地位。玄学家重视《易》,但都是以《老》、《庄》解《易》,而不是以《易》解《老》、《庄》的。这一点,宋代理学家程颐也早已看出来了,他说:“王弼注《易》,无不见道,但却以老、庄之意解说而已。”(《二程集》,第1册,8页。)这也说明,魏晋玄学家的学说倾向和精神气象,主要是继承先秦道家尤其是秦汉以来的黄老道家的思想和风采,基本上是道家的新发展。

魏晋玄学既玄远又现实,既抽象又具体。魏晋玄学家探讨的主题,正如汤用彤先生所指出的,是理想人格问题,他们和汉代经学家拘拘于君臣父子之道不同,醉心于人格的完美。由此而有“自然”与“名教”之辨。“自然”指天道的本来状态,天道是自然无为的。“名教”属于人事,是官职名分、名目(对人物的评论)、名节,与礼乐等的总称。最理想的圣人的根本点,在于如何处理和体现天道与人事的关系。玄学家注《易》、《老》、《庄》都是从社会人事政治方面去说明消息盈虚之理,以阐明最高的理想人格。魏晋玄学不等于哲学,哲学是魏晋玄学的主要内容。从哲学角度看,魏晋玄学家的思想重心是有无问题。有与无是名教与自然的更进一步的抽象化,名教是有为,是有,自然是无为,是无。有无问题原是先秦道家哲学的轴心,魏晋玄学家探讨有无问题的特点在于采用新的方法,即自觉地用本末范畴作为研究的根本方法,从而把有无问题的探讨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也正是魏晋玄学的根本特征之所在。

根据以上简要的论述,似可作如下之概括,魏晋玄学,从所据的经典来说,就是“三玄”之学;从其主题来说,是探求理想的人格,即“名教与自然之辨”之学;从其哲学内容来说,则是着重探讨本体论的玄远之学。

关于魏晋玄学的分期问题。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历史性的社会思潮,可以选取各种角度,作出各种不同的分期,如以玄学与佛学的关系为尺度,或按时代的先后都是可行的分期法。不过我想以玄学家与当时政治的关系及由此而产生的玄学思想重点的变化为根据,来划分魏晋玄学的不同阶段。因为,在魏晋之际,玄学与政治的关系甚深。在魏末,主张“自然”的一派是曹氏党,如嵇康、阮籍,主张“名教”的是司马氏党。司马氏统一全国之后,原来主张“自然”的,有的也转而认为“名教”与“自然”没有什么区别,如山涛原来与嵇康、阮籍一样,崇尚“自然”,后来做了大官,又转为主张“名教”与“自然”的统一了。又如才性问题,属于司马氏党的钟会、傅嘏强调才性的“合”、“同”,而忠于曹氏的李丰、王广则主张才性的“离”、“异”。陈寅恪先生十分强调玄学家与政治的内在联系,指出,玄学一旦脱离政治,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这是十分深刻的。据此,魏晋玄学似可分为三期;(一)何晏、王弼,宣传“名教”本于“自然”,主张贵无论;(二)嵇康、阮籍,重自然,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三)裴、郭象,重名教,主张崇有。王弼是魏晋玄学的重要奠基者,郭象是魏晋玄学的顶峰。其后张湛,虽也讲贵无,但与王弼不同,且讲生死,离开政治,是玄学家向宗教学家的过渡人物。至于佛教学者僧肇,在理论上取消有无、本末的对立,宣扬出世主义,与政治失去联系,客观上宣布了玄学的终结。当然,此后玄学作为一门学问仍然受到统治者和一些学者的重视,但是,作为一种奔腾向前的主要思想潮流已经失去势头而趋于停滞,也就是到了它的历史尽头了。

[原载《文史哲》,1985(4)]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哲学

同类推荐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热门推荐
  • 校草亲亲太难缠

    校草亲亲太难缠

    谁也说不清楚,下一秒,将发生什么事。就像谁也说不明白,桃花运,会什么时候来一样。在杜梓瞳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她被塞进了云上学院,本来就觉得够倒霉了,偏偏还惹上了那么个刺头儿,好吧,她本着能躲就躲的性格,不和他相遇就没事了,可偏偏某一天,家里竟然先后来了两位骨灰级美男,最让她咋舌的是,两人都自称是她的未婚夫,天哪,有没有谁来告诉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每个人阅读这套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认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视角,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理性地认识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历史是抚慰内心的清凉剂。相信每天读点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
  • 阴阳师.第二卷

    阴阳师.第二卷

    平安京大旱,藤原师尹的大宅内,又传出侍女夜夜遭人吸血的异闻,一时间人心惶惶。师尹哭求安倍晴明速速解决诡异事件……高僧智兴患怪病连日昏迷,唯有请安倍晴明行泰山府君祭,才能起死回生。然而晴明若行此法,自身恐将陷入险境……
  • 西游记(青少版名著)

    西游记(青少版名著)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的巅峰之作,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整整九九八十一难取经的故事。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慈悲、宽厚但软弱、迂腐的师父唐僧;富有反叛精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自私狡猾、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僧……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条取经路,面对各种难以想象的妖魔鬼怪、险恶绝境,他们既有矛盾,又有合作与情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客户管理的100个关键细节

    客户管理的100个关键细节

    产品的多样性、同类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已告别了过去单一的选择,琳琅满目的商品在争着向客户抛“媚眼”,期待客户的青睐。这一切都宣告着客户至上的时代来临,只有客户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也是企业竞争的体现。因此,我们有必要打一场围绕客户管理的仗。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超值金版)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超值金版)

    全书十三篇,为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著,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军事著作。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又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孙子,名武,字长卿,《孙子兵法》,生于春秋时代的齐国。孙子原是陈国陈完(后改称田完)的后裔,名将田书和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是其先祖。正因如此,孙子得以从小诵读《司马穰苴兵法》《太公兵法》以及《管子》等优秀军事文化典籍,为其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兵法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逆天凰妃:毒医大小姐

    逆天凰妃:毒医大小姐

    一朝穿越,现代女神医成为异世废柴大小姐。当身体里的灵魂成为天之骄子,那个人人轻贱的废柴破茧成蝶震惊众人。弱肉强食的世界,风云悸动,她翻手覆雨,凤飞九天。再世重生,她定活出自己的风采。笑看人生,执子之手,天地之下,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