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000000026

第26章 宋元明清时代真理观(3)

颜元反对把书本知识一概视为真理,强调事物事理的检验功夫。他曾痛切地指出:书本上所穷理,十之七分舛谬不实。朱子却自认甚真,天下书生遂奉为不易之理,甚可异也。(《习斋记余》卷六《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认为那种以书本知识为不可改变的真理的观点是错误的,同样,一个人也不是有了书本知识就算有学问,“学问以用而见其得失”(《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上),是否真正有学问要通过“用”来检验,颜元举医学知识为例,深刻而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他说:譬之如医,《黄帝·素问》、《金匮》、《玉函》,所以明医理也,而疗疾救世,则必诊脉、制药、针灸、摩砭为之力也。今有妄人者,止务览医书千百卷,熟读详说,以为予国手矣,视珍脉、制药、针灸、摩砭,以为术家之粗,不足学也。书日博,识日精,一人倡之,举世效之,岐、黄盈天下,而天下之人病相枕,死相接也,可谓明医乎?愚以为从事方脉、药饵、针灸、摩砭、疗疾救世者,所以为医也,读书取以明此也。若读尽医书而鄙视方脉、药饵、针灸、摩砭,妄人也,不惟非岐、黄,并非医也。尚不为习一科,验一方者之为医也。(《存学编·学辩一》)这就是说,学习和应用应当统一,理论和实践必须结合。也就是强调知识必须通过实行、实用来检验,只有经过实践的认识才是真理。颜元的观点对于反对理学、心学的无用之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八、戴震的“同然”论

清代中期唯物主义者戴震,在批判程朱理学的斗争中,指出理学家所谓的“理”,其实只是少数人主观臆断的“意见”,并不是人人普遍承认的“理”,他提出了“同然”即公共承认的真理标准观。

戴震认为,客观事物的理则是必然存在的、可以认识的,他说:“事物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孟子字义疏证》卷上《理》)“耳目口鼻之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原善》卷中)由此戴震进而认为,万物的理是人心所共同承认的:天地之大,人物之蕃,事为之委曲条分,苟得其理矣,如直者之中悬,平者之中水,圆者之中规,方者之中矩,然后推诸天下万世而准。……夫如是,是为得理,是为心之所同然。(《孟子字义疏证》卷上《理》)戴震解释“心之所同然”,说:心之所同然始谓之理,谓之义;则未至于同然,存乎其人之意见,非理也,非义也。凡一人以为然,天下万世皆曰‘是不可易也’,此之谓同然。(同上)“心之所同然”,即公共承认。万世不可改变的,叫做理,也叫做义。没有获得公认的,只能是“意见”,不是理,不是义。戴震把客观真理和主观意见加以区分,这是正确的。但是,戴震认为,“心之所同然”才是真理,这种以共同承认为真理的标准,是不正确的。戴震的“心之所同然”,实际上是非历史的抽象的东西,是在主观的范围内探求标准,是唯心主义的。戴震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和辩证性、不懂得真理是一个过程,错误地把真理看作千古不易的、永恒的,这是形而上学思想。唯物主义者戴震之所以在真理观上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是由于他从静观的唯物主义出发,不是把事物看作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立体,而是作为静止不变的平剖面去看待的。在他看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仿佛火光照物,光有大小明暗的区别,对事物的认识也就有深浅精粗的不同,而万世不易的永恒真理,则是如日月之光的圣人才能照察和发现,为众人所共同承认。由此,他还把“知”和“行”割裂开来,贬低“行”的意义,说什么“重行不先重知,非圣学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下《权》)。这方面和王夫之、颜元比较起来,显然是后退了。

结语

一、真理与谬误的区别以及形成谬误的根源

中国古代哲学家都重视真理与谬误的区分,重视对谬误根源的分析。如先秦时代的庄子、后期墨家和荀子就对这些问题有所论述。唯心主义者庄子认为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无法区别的,他认为形成谬误的根源是“小成”、“荣华”,并以此怀疑知识、怀疑真理,同时又追求一般人不可能具有的“真知”,实质上又陷于神秘主义。后期墨家批判庄子怀疑真理的观点,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唯物主义者荀子强调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并认为形成谬误的原因在于认识为局部、片面现象所蒙蔽,他还指出避免“蔽于一曲”,探求真理的道路。王夫之对于真理的客观性也作了明确的论述。一般说来,唯物主义者既承认真理与谬误的区别,也承认客观真理的存在。

佛教从宗教立场出发,十分重视所谓佛教真理与世俗观念的区别,吉藏和“四重二谛”说和玄奘、窥基的转识成智说都以贬低、排除世俗认识为宗旨。他们都以世俗认识为谬误,建构出一套信仰主义理论作为真理,是和一般认识论根本不同的。

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及其相互关系

关于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庄子和李贽都认为真理是有限的、相对的,进而导致怀疑绝对真理、否定真理标准的相对主义;认为真理是因人因时而异的,即主观的,进而导致否定客观真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在庄子、李贽的论证中,包含了不能以任何个人的主观看法为真理准绳的合理思想因素,因而也具有反对独断论、反对传统观念、反对陈腐教条的作用,而且如果唯物主义地运用和发展这种观点,也不难得出承认客观真理和真理标准的结论,但是怀疑论的立场决定了他们得出没有绝对真理、没有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后来,王夫之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认识到真理是一个过程,并对人类认识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真理的相对与绝对的统一,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是中国古代真理观的精粹思想。

三、真理标准观的类型和思维教训

中国古代唯心主义者的真理标准观大约有四种类型:一是如董仲舒的“引名”说,“名”体现“天意”,所以实际上是以“天意”为是非的标准,这是神秘主义的真理标准观。二是与上一类型相联系,因圣人言论代表天意,又引申为以圣人言论为是非标准。圣人言论体现在著作中,又以圣人的著作即经典著作为是非的标准。三是以自己个人的“心”、“良知”为判别是非的标准,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标准观。四是否认有是非的标准,宣传相对主义。此外,中国佛教学者还宣传二重乃至多重真理标准,认为真理标准有不同层次,世俗认识也算真理,但相对于更高一层的佛教认识不是真理,而是谬误。最后以“无所得”为最高真理。这实际上也是取消真理的真理标准观。

中国古代唯心主义者真理标准观的特点是,从神的启示或思想方面去找标准,他们都把真理标准归结为理论问题,否定以感性经验和实践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他们的以思维为第一性、存在为第二性的唯心主义立场所决定的。他们还往往以善恶论是非,把道德论和认识论混同起来,这是他们的地主阶级立场所使然。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的真理标准观,大体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感性经验或理性认识为标准,如张载的“共见共闻”说和戴震的“心之所同然”说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以客观事物、行动和行动的效果为标准,如墨子“三表”说中的第三表,从荀子、韩非到王充的“符验”、“参验”、“效验”、“证验”说,直至王夫之的“行有知之效”、“力行而后知之真”说则属于这一类。这两类真理标准观的共同进步性是:在反对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斗争中,不从个人的感觉、观念、思想和理论中去寻找真理的标准,而是坚持认识来源于感性、真理反映客观事物的唯物主义认识原则,力图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路线去解决真理标准问题。在这两类真理标准中,前一类的有些主张实质上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后一类要远比前一类科学、正确,尤其是这一类中以行动及其效果为标准的思想,含有素朴的实践标准观点。人类对真理的实践标准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王夫之等人的素朴的实践标准观点,是人类真理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里程碑。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在真理标准问题上最根本的缺陷是,没有真正懂得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王夫之等人虽然提出了“力行”的标准,但是,他们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和作用的理解是狭隘的、片面的。他们往往把社会实践局限于生活实践、道德实践,而不懂得社会实践主要是生产活动和阶级社会里的阶级斗争。虽然生活实践、道德实践也是实践内容的一个方面,但是没有把生产活动提到实践的第一位,毕竟使他们的实践标准观大为失色。他们不懂得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不懂得认识的辩证法,也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作用,他们的认识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他们往往只是这样那样地解释世界,而不是去改变世界。正如马克思所深刻指出的:“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版,第1卷,16页。)。因此,他们都不懂得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而且主要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活动。古代唯物主义者不懂得科学的实践概念,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改造世界的作用,也就不能真正了解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因而也都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

[原由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

同类推荐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热门推荐
  • 温柔时刻

    温柔时刻

    草原上的小骏祥从小就患了小儿麻痹,可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
  • 良辰好景,腹黑老公宠逃妻

    良辰好景,腹黑老公宠逃妻

    军训时被他当牛做马也就罢了,最后还一张结婚证葬送了年华,“还敢不敢三天两头举报我欺负良家少女?”“我错了,我道歉,求你离婚吧!”“婚姻,岂是儿戏。”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女性烟火

    女性烟火

    女作家空灵和她出狱的诗人丈夫来“西部一线天”采风时已是第二年的秋天。第二年的秋天是个什么样的秋天呢?这真是个硕果累累的秋天。这个秋天埋葬了很多往事,又开始了很多新的故事。
  • 霸王别姬之风华正茂

    霸王别姬之风华正茂

    天哪,她怎么就这么倒霉啊!穿越成新娘也就算了,还是个哑女?最最关键的是花轿半路被劫,她竟被邪魅男子凌辱了?遭遇退婚不说,居然还被活人装棺!侥幸逃脱,她华丽蜕变,成为一代女奸商,更招惹美男无数,命运开始翻转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王无限宠:大牌狐妃太狂野

    邪王无限宠:大牌狐妃太狂野

    当剽悍阴阳师狗血穿成白痴小狐妖,叶紫夕淡定一笑,她一双阴阳鬼眼定人生死,魔武双修,上有妖孽师父,下有腹黑萌宝,极品妖兽在手,纵横三界,唯我独尊。第一次大战,她误闯禁地解开封印,妖孽邪王破冰而出,强吻她,挑衅她,更是对她展开霸道追逐。他说:“我说一,你不能说二。”某女撇嘴:“那我说三便是!”他说:“你宫中美男太多,统统送我宫里来。”某女不屑:“我正好选一批新的。”他说:“六宫尽废,明日封你为后。”某女狂傲一笑:“想娶我,先追吧,就怕你没这本事了!”【女强爽文,爆笑萌宠】
  • 绝世天才傲妃

    绝世天才傲妃

    草包?废物?未婚生子为人不齿?靠!21世纪的天才杀手又怎会任人欺凌?一朝穿越,她成了藏得最深的那个!腹黑无耻,我行我素!昔日的废物,而今盛世风华,睥睨天下。
  • 太极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太极拳(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太极拳是武术理论与道家思想完美结合的产物,是在道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间、形意结合的拳法,此拳法真气充盈,形气一体,无极而生,乃自然运用之造化,如太极之象。浑然一圆,故称太极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全世界就是你

    我的全世界就是你

    已出版,出版名《你就是我的全世界》那年他四岁,她两岁,她口齿不清地跟在他身后叫:“哥哥……哥哥……”他奶声奶气地问:“你知道哥哥是用来干嘛的么?”“用来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