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00000021

第21章 汉代妇女的地位:从婚姻角度进行考察(3)

第四层次:如果父、母亲和兄、姊都不在世(偶或亦有兄、姊在世者),当事者本人则对其婚姻拥有很大的权力。如诸葛亮与黄承彦女儿结婚,就是由诸葛亮自己决定的。①(①参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及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即使女子亦是如此。东汉时,女子张雨在父母亲双双故去后。为抚养年幼的弟弟,断然决定不出嫁完婚。②(②参见《后汉书·方术列传·谢夷吾》注引《谢承书》。)又如,东汉末年,钱塘吴氏早失父母,“与弟景居。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家族其他成员对求婚极力反对,最后,吴氏说服诸亲,自作主张。“遂许为婚”。虽然吴氏答应与孙坚结婚在颇大程度上是出于“避祸”考虑,但也确实反映出她对自己的婚姻有相当大的决定力。③(③参见《三国志·吴书·妃嫔传》。)

实际上,在两汉时期,就是父、母、兄、姊在世时,女子对于自己的婚姻也有一定建议权。平阳公主与前夫离婚后,欲嫁大将军卫青,她向皇后提出自己的意愿,“皇后言之,上乃诏(卫———引者注)青尚平阳主”④。(④《汉书·卫青传》。)如果说,平阳公主能自择卫青与其身份和地位有关;那么《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对孟光婚事的记载,则说明类似的现象也存在于平民之中:女子孟光“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以后,孟光父母遂从女儿意愿,把她嫁给了梁鸿(伯鸾)。

丧葬习俗也反映了夫妻地位有着某种程度的接近。

第一,在棺椁形制上,夫妻十分接近。出土的两汉时代夫妻墓葬,。丈夫与妻子都是一棺一椁。棺、椁的高度、宽度相差无几,长度上虽有一定差异,但这当是和男女体格大小的不同有关。

第二,在随葬品的安排上,夫妻双方差距也不大。辽宁新金县花儿山汉代贝墓群的七号墓是夫妻合葬墓,女方随葬品的价值不低于男方:女尸周围有鎏金铜蒂数百枚,脚下有大量的彩绘耳杯、彩绘陶壶等器物;而男子却只盖有五张皮革。另外,男女身躯上部同样都有四尺鎏铜贝鹿。①(①参见旅顺博物馆:《辽宁新金县花儿山汉代贝墓第一次发掘》,见《文物资料丛刊》,第4期。)云南昭通桂家院子1号汉墓中,男棺内有长剑一把,五铢钱三组;女棺内的随葬物品并不逊色:五铢钱二组,还有许多金银器皿。②(②参见云南博物馆:《云南昭通桂家院子东汉墓发掘》,载《考古》,1960(5)。)在江苏连云港海州网疃庄发现的汉代夫妻合葬墓中,女方的随葬品包括玉猪、琥珀制成的虎形饰品、五铢钱若干、木制衣物券、木俑以及漆奁,而男方的随葬品只有五铢钱、铁剑、木制衣物券。③(③参见南京博物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网疃庄汉木椁墓》,载《考古》,1963(6)。)此外,在河南禹县白沙汉墓、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群、长沙金塘东汉墓等夫妻合葬墓中,也有相似的情形。④(④参见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禹县白沙汉墓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59(3);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六号汉墓》,载《考古》,1960(5);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载《考古》,1960(9);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12);湖南博物馆:《长沙金塘坡东汉墓发掘简报》,载《考古》,1979(5)。)可见,这在汉代广阔的土地上,分布颇为广泛,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普遍现象。

第三,夫妻双方的葬式也比较接近。这个时期葬式的主要特点是,夫妻双方采用相同的方式入土。例如,江苏铜山县江山西汉墓的夫妻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⑤(⑤参见南京博物院:《江苏省铜山县江山西汉墓》,载《考古》,1980(2)。)甘肃武威汉墓群夫妻入葬方式也是如此。⑥(⑥参见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六号汉墓》,载《考古》,1960(5)。又,值得提出的是,山西孝义张家庄第十一、十二号西汉早期夫妻合墓中,妻子是俯身葬,丈夫则是仰身屈肢葬(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孝义张家庄汉墓发掘记》,载《考古》,1960(7))。为何采取此种葬式,值得进一步探讨。)这和先秦时代的甘肃临夏秦魏家氏族墓地中,男子直肢仰身,女子于其旁侧身屈肢,显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第四,夫妻双方棺具摆设位置接近。在汉代,夫棺和妻棺排列没有一定规律,或是男左女右,或是男右女左。无论左、右包含着何种意义,都说明当时夫妻棺椁摆设并无明显的尊卑差别。⑦(⑦湖南博物馆《长沙金塘坡东汉墓发掘简报》指出:20号汉墓,左为女性,右为男性,“合于汉代尊右的礼俗”(《考古》,1979(5))。按,尊右确是汉代习俗,如《汉书·灌夫传》谓:“贵戚诸势在己之右,欲必凌之;士在己左,礼教与钧。”颜师古注:“右,尊也;左,卑也。”但尚右仅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在汉代,有在地域上继承先秦习俗,以左为尊。周勃入北军,高呼为刘氏“左袒”。周勃系沛人,沛在先秦属楚,而“楚人上左,君必左”(《左传》桓公八年)。在男女性别上,左右的尊卑含义也不清晰。有以女为左,亦有以女为右者。《素问·玉版论要篇》云:“女子右为逆,左为从。”在汉人丧葬中,亦有一些棺椁的摆法是男置左,女放右。如甘肃武威磨嘴子六号汉墓,棺椁东西顺置,男左女右。)有时

为了放棺方便,甚至不考虑有损男子地位,而把妻子之棺放在正中,把男子棺具放在偏室。甘肃武威磨嘴子17号汉墓发掘人员说,原来墓式大小只能够一棺,但为了二人合葬,又在侧壁上作一偏室。从而造成女方之棺居于室中央,男棺则葬在偏室内的摆棺形制。①(①参见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六号汉墓》,载《考古》,1960(5)。)

此外,如果女方家庭经济状况或社会地位高于男方家庭,妻子地位也可能高于丈夫。

入赘婚在秦汉时期长期存在。形成入赘婚的原因在于,男方家庭经济状况拮据,无力娶妻,因此,只能让适龄男子在苛刻的条件下赘于女家,即所谓“家贫子壮则出赘”②。(②《汉书·贾谊传》。)赘婿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为人们所轻视。一遇国家征发徭役,他们便首当其冲。汉代有所谓“七科谪”,赘婿在有罪之吏和亡命者之后,位居第三。在家庭生活中,赘婿地位也很低下。虽然名为夫婿,实则形同仆使,受妻家的成员指挥行事。臣瓒说:“淮南俗卖子与人作奴婢,名为赘子,三年不能赎,遂为奴婢。”③(③《汉书·严助传》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赘婿情形与之相仿。在这里,与其说夫尊妻卑。倒不如说是妻尊夫卑。④(④顾颉刚先生收录了解放前西康昌都地区遗留的古代赘婿制度,可以帮助理解汉代的赘婿:“名在一人之下,实则全家之奴。……宴之日,新郎即作喂猪、理粪、牧畜等奴隶工作。从此衣敝食粗,操重任苦矣。”(《史林杂识初编》,1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3))

值得注意的是,两汉时期各地区妇女的性格特征不尽相同,从而对妇女的社会地位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类型之一,陇西地区。此处妇女性格刚烈,爽快果决。天水、陇西和武威一带,“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这里,“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习俗颇殊”⑤。(⑤《汉书·地理志下》。)生活在这里的妇女,也深受此风影响。有的妇女对丈夫颇为不敬,“跳梁大叫,呼若入冥”,“讻讻籍籍,不可听闻”⑥。(⑥《后汉书·冯衍传》注引《衍与妇弟任武达书》。)有的妇女执刃为亲人复仇。酒泉女子赵娥亲之父被豪强李寿所杀,赵娥亲“阴市名刀,挟长持短,昼夜哀酸,志在杀寿。寿为人凶豪……更乘马举刀,乡人皆畏惮之”,而赵娥亲则“弃家事,乘鹿车伺寿。至光和二年二月上旬,以白日清时,于都亭之前,与寿相遇。便下车扣寿马,叱之。寿惊愕,回马欲走。娥亲因前……挺身奋手。左抵其额,右桩其喉,反覆盘旋,应手而倒。遂拔其刀以截寿头”。朝廷为之震惊不已,地方官吏认为是“男子之所为”的“烈义”行为,因此“刊石立碑,显其门闾”①。(①《三国志·魏书·庞淯传》注引皇甫谧《列女传》。)《乐府诗集》卷三十七汉乐府诗《陇西行》则反映了陇西女子迎接客人时的坦然自重和落落大方,以及来自中原人对此的惊叹和赞扬:

酌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健妇持门户,胜一大丈夫。

类型之二,燕赵地区。此处妇女的性格特征是风流不羁,“多弄物,为倡优”,尤其喜欢“弹弦”,去富贵人家以及其他地区,或为歌伎舞伎,或为诸侯宫中之女,或为他人之妻。②(②《汉书·地理志下》。)而这里的男子也以“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而著称,由于上述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燕、赵地区女子所受的伦理束缚相对要小一些。

类型之三,巴蜀地区。西汉初期,这里风尚是“轻易淫泆,柔弱褊狭”③。(③《汉书·地理志下》。)从西汉中期开始,“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雍和,秀茂挺逸,英伟既多,而风谣旁作。故朝廷有忠贞尽节之臣,乡党有主文歌咏之音”④,(④《华阳国志·巴志》。)“士女贞孝”⑤。(⑤《华阳国志·蜀志》。)因此,巴蜀所属大部分地区的妇女,对“忠、孝节操”颇为重视。故距汉不远的晋人指出,巴蜀地区“自汉兴以来,迄乎魏晋……忠臣孝子,烈士贤女,高劭足以振玄风,贞淑可以方苹蘩者,奕世载美”⑥。(⑥《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论》。)据《后汉书》、《三国志》和《华阳国志》记载,巴蜀地区“贞孝”、“婉穆”、“厥贞”、“令诚”的有名姓的妇女有41人,占汉代“贞节”之女的总数80.4%。因而这一地区妇女受夫权压迫程度高于其他地区。

以燕赵和陇西地区为代表的北方妇女,与以巴蜀地区为代表的南方妇女在性格特征上的这种差异,并没有随着汉王朝的结束而消失。相反,一直延续到南北朝隋唐时期。北齐学者颜之推描述了与汉代有着某种渊源关系的妇女的地域特性:以邺下、河北为代表的北方妇女性格,表现为:“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以江东为代表的南方妇女性格,表现为:“略无交游,①(①《颜氏家训·治家》。)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

尽管南北朝隋唐时陇西、巴蜀妇女性格已与汉代有所不同(其原因可能与人口区域间的流动有关),但我国古代南北妇女的性格差异肇始于汉代则是很明显的。

固然,两汉时期男尊女卑和夫尊妻卑依然是占主导地位的方面。而且,从西汉到东汉四百余年中,男尊女卑、夫尊妻卑的因素也在不断扩大和加强。我在这里只是想强调,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较之汉代以后的一些朝代要高。这里只简要举几个事实。

汉代虽已出现了妓女,但人数甚少。从唐代开始,官妓和民妓才。大量出现,许多良家女子在遭受各种变故后,沦入烟花巷中。唐代长安、洛阳、扬州、湖州等处妓女尤多,《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唐阙史》说:“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娼楼之上,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及至明、清时代,妓女人数更多。清人个中生在《续录·自序》中说“(苏州妓籍)录中诸人,迄今不及十载,存者已仅止二三;而群芳之争向春风,其秀出一时者,又踵相接也。”②(②转引自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29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妓女人数的大量增加,是妇女地位下降的标志之一;妓女所受的痛苦,也是妇女所受诸种痛苦中最明显者之一。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详细记述了当时妓女生活,其中一段云:

而诸妓醵钱向茶博士买烛寸许,以待迟客。或发娇声,唱《劈破玉》等小词,或自相谑浪嘻笑,故作热闹,以乱时候。然笑言哑哑声中,渐带凄楚。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见老鸨受饿受笞,俱不可知矣。③(③张岱:《陶庵梦忆》卷四“二十四桥风月”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对女子约束加强,“无才是德”的观念开始产生,并逐渐普遍化。北宋时司马光对时人教女子技艺颇为不满,他在《司马家范》中说:“今人或教女子以作歌诗,执俗乐,殊非所宜也。”到了明代,人们开始把“德”与“才”完全对立起来。陈宏谟在《教女遗规》中说:“或者疑女子知书者少,非文字之所能教,而弄笔墨工文词者,有时反为女德之累。”①(①转引自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190页。)《温氏母训》更明确地说:“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②(②同上书,192页。)“女子无才便是德”,不仅在行为方式上,而且在深层心理结构上,严重地束缚了妇女的自主,从而使妇女与男子的地位差异进一步加大。

贞节观念的深入。如上所述,汉代女子的贞节观念是相当淡漠的。北宋中期开始,对女子贞节的要求一步步加深。《明史·列女传序》记述了各级官吏褒扬贞节之女的积极态度:“明兴著为规条,巡方督学,岁上其事。大者赐祠祀,次亦树坊表,鸟头绰楔,照耀井闾”,在这种社会气氛之中,大量的妇女以非常自觉的道德形式去遵循“从一而终”的戒条,并达到了宗教般狂热的极致。“乃至僻壤下户之女,亦能以贞白自砥,其著于实录及郡邑志者,不下万余人”③。(③《明史·列女传序》。)此时之“贞”不仅指不能再嫁,还包括夫死妻殉,甚至连身体亦不可让别的男子看见。明善在《节妇马氏传》中写道:

马氏乳生疡,或曰:“当迎医,不尔,且危。”马氏曰:“吾杨氏寡妇也,宁死,此疾不可男子见。”竟死。

妻子标准的增加。在宋代的以后看来,妻子的标准是应当更加柔顺。清人陆圻在《新妇谱》中把汉代班昭《女诫》提出的标准具体化和系统化,从而在严格性上超过了《女诫》。《新妇谱》说:

事公姑不敢伸眉,待丈夫不敢使气,遇下人不敢呵骂,一味小心谨慎,则公姑丈夫皆喜。

甚至在表情和说话的声调上也须小心:

愉色婉容,是事亲最要紧处。男子且然,况妇人乎。但事公姑丈夫之色,微有不同:事姑事夫和而敬,事翁肃而敬。妇人贤不贤,全在声音高低、语言多寡。中分:声低即是贤,高即不贤;言寡即是贤,多即不贤。①(①转引自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284、285页。)

《新妇谱》劝告妻子,不要对丈夫“游意倡楼,置买婢妾”有不满表示。只要丈夫“会读书,会做文章”即可,而“才子举动,不足为累也”。相反,如果妻子“能容婢妾,宽待青楼,居家得纵意自如,出外不被人耻笑,丈夫感恩无地矣。其为胶漆,不又多乎!”像这些露骨鼓吹夫权的观点,在两汉时期也是不曾出现的。那么这种状况是如何产生的呢?最基本的原因,乃是在于汉代妇女从事职业的广泛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两性的法律上的不平等,并不是妇女在经济上受压迫的原因,而是它的结果”。由于家务料理失去了公共性质,因此,“妻子成为主要的家庭女仆,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②。(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69页、70页。)而在两汉时期,妇女尚未被完全禁锢在家务劳动之中,她们从事的职业颇为广泛。主要有下述三大类:

第一类:生产类,即在生产领域方面发挥作用。

同类推荐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孙子兵法(国学启蒙书系列)

    孙子兵法(国学启蒙书系列)

    《孙子兵法》(作者孙武)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卓越兵家的智慧结晶,是世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之一。《孙子兵法(双色注音版)》是“国学启蒙书系列”系列中的一本。在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孙子兵法》,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孙子兵法》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主脉

    主脉

    强者血脉脉脉相传,一个由异人类强者和普通女子所生的孩子是否能继承父亲强大血脉......
  • 女帝修罗

    女帝修罗

    修罗:梵语asura。音译阿修罗、阿须伦、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意译作不端正、非善戏、非天等。为六道之一,十界之一。最初为善神,后又转为恶神之名。重生,成为凤朝国五皇女。在这个母皇娘亲疼、美人爹爹爱的朝代,凤笑天实在没有太大的志向,只想当一个“闲”王。可是,同胞皇兄被迫和亲远嫁让她的米虫梦想破灭。虽然心存善念,但是已经不知不觉向恶的边缘靠拢。直到远嫁皇兄惨死的噩耗传来,邪恶的封印被解开,她彻底沦为恶神。“既然你们拉我进来,要我陪你们玩,那咱们就玩儿大的!”杀人、屠城、灭国,所有的一切我都要你们血债血还!皇甫静夜:西良人,著名商会沧海遗珠的少爷。在女主5岁的时候就爱上她,从此一直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女主。枫:凤朝人,是女主的影卫。心里只有女主一人,对女主忠心耿耿。西野葵:凤朝人,大女主3岁,9岁那年女主的一番话改变了他的命运。成为了江湖上有名的仙医之后回到女主身边。一手医术能使枯木逢春。轩辕炙炎:无国籍,年龄未知。鬼楼楼主,白金色的头发,琥珀色的眼睛。为女主付出最多,是女主暗处最强大的力量。真实的身份很耐人寻味……修斯:碧斯人,大女主4岁。原本是舞姬,被女主救下,成为女主亲兵的中队长,箭术出神入化。随女主出生入死,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苍茫:凤朝国师,是女主名义上的师兄。双目失明,心里只有一个人的影子。是女主在朝中的左膀右臂。桃之夭夭:和渊三皇子,深受和渊女皇宠爱。因为女主的关系不得不远嫁凤朝国,第一次见到女主心就沉沦了。慕容水清:芙蓉楼花魁,才貌双全。曾经被女主拒绝之后伤心欲绝,差点染病翘掉。璇玑公子:玄机山庄庄主。江湖有“得璇玑者得天下”的传闻。身世可怜,设计引女主来到玄机山庄和他成亲。后在军事上给了女主极大的帮助。相里秋白:西良六王爷。风流儒雅,有“白衣秋郎”美称。因欺瞒女主,女主使计离间,相里秋白与皇位失之交臂并被流放。项卓尧:西良大将军之子,军事天才。爱慕女主,但因国家利益不得不和女主对峙沙场。江治(凤佳治):女主二皇姐凤云鹤之子,其实是王妃刘氏和师兄的私生子。长大后是闻名天下的棋公子。剧情介绍:第一卷:童年穿越重生,每天吃喝玩乐,拥有闲散殿下、五好殿下等多个头衔,目标是当个闲王。可是,阴谋出现。同胞兄长被迫和亲,背后的原因真那么单纯么……“既然你们拉我进来,要我陪你们玩,那咱们就玩大的!”第二卷:理智与情感
  •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依旧笑春风

    那样奢侈的良辰美景,正因为举世无双,所以觉得满心欢喜,只恨流年似箭,岁月轻浅,怅然地站在长河的这头……而明月,已经照了千年。也许不过是某天半夜突然浮上心头的一丝情绪,不曾想却萦绕不休,牵绊出早该遗忘的旧时风月……
  • 燕家有恶女

    燕家有恶女

    兄台,听说过燕家堡吗,没听过燕家堡你还算江湖中人?什么,你不混江湖?那你总见过的燕形标记的茶馆、酒楼、当铺,听过燕家小姐的传闻。燕家小姐,出生克死了娘亲,满月就送到了尼姑庵。十二岁第一次回家,逼死了继母,逼疯了幼弟,逼走了父亲。十七岁嫁给指腹为婚的飞鱼山庄少庄主,才三天就红杏出墙被休回家。从此,纵横商场,游戏江湖,抢得美少年无数,连当今皇上最宠的七皇子都躲不过。若是你连这些惊世骇俗的事儿都没听过,真是白做了几年人,问问别人,谁不知道燕家有恶女。。晚上更,一周断更一天。。场景一:她斜睨父亲的盛怒,抱紧怀里吓得失神的少年,“你真不认弟弟当儿子了?”“住口。这贱种不是我的儿子。”“你不要我要。以后,他就是我的夫君了。”“你可知道夫君是什么?”燕傲天问那个在尼姑庵里住了十二年的女儿。“不就是要一辈子在一起,全心全意爱他宠他对他好。”她坦然说。…“好,罢了,”看到她沉静的眸子,燕傲天觉得自己老了,“以后你就留在家里继承家业吧。你的名字,就叫燕惊鸿。”“惊鸿?”她邪气一笑,“父亲大人,你的名字取晚了。我自取了名字,叫笑悠。我先是燕笑悠,再是你的女儿燕惊鸿!”。。场景二:“你就是我要嫁的夫君于修朗吗?娶我可不代表娶了燕家堡。”“好。”他微笑,眸中印着她的容颜。…“修朗,你等我一年,北方的生意出了一点问题。”“好。”他仍是微笑,淡淡地,掩着些许寂寞。…“修,你再等我一年,南方水患,有许多商铺受损。”“好。”他淡淡微笑,忍下心中的不舍。…一年复一年,她十七岁,在外地查帐时,听说他纳妾的消息。于是,一身嫁衣到了飞鱼山庄门口,三日夫妻换得一纸休书。“于修朗,你是我第一个男人,也是我唯一能容忍跟别人分享的男人。从此,你管你的飞鱼山庄,我管我的燕家堡。我们只言商,不言情。”。。场景三:“我知道燕家堡是朝廷控制江湖的工具,父亲让我继承燕家堡自然让我继承所谓的职责。”她低笑,不掩饰眼中的算计。“不过,这是我家祖宗定下的狗屁誓言,跟我有什么关系。你要我做的,只要有利可图,我当然会做。你想扶持谁,我会帮忙稳固他的势力,你需要钱财赈灾,我就是抢也会给你,你要掌握邻国的动静,我连皇帝床上的话都能一字不漏的传给你。我要的是通商的自由和便利,还有,别打你家小七的主意,我定下他了,绝不让他去当什么皇帝。”皇帝震惊,指着她说不出话来。。
  • 红楼情缘

    红楼情缘

    主仆之情在她的眼里只是让她富贵加身的筹码。她不愿大张旗鼓地表示出来。黛玉也只淡淡而笑不与理会。朋友之情在他的眼里只是夺取更多利益的,用着灵牙利齿成功的让贾府的当家人——贾母放弃了联姻的想法。没有了那富贵的外衣,他们才发现自己竟是跳梁的小丑。黛玉——世外仙姝。有着空灵的容貌。慌了、惊了。也有着满腹的才华。真是一场红楼一场梦,可黛玉却不想做任人宰割的羔羊。在贾府之中,黛玉也只当是过眼的烟云不放在心上。友情推荐:古心儿她只是消无声息的反击,回头望来却是空。却让他们无所适从。《傲雪凝寒》那盛世繁景下的种种罪恶,却都在黛玉的反击下显现了出来。黛玉将她们的嫉妒不放在心里,亲情在他们的眼里是利用的工具。黛玉只当是看了一场戏。他们不知道究竟错在哪里。雨若菲彤《红楼之玉溶潇湘》他们将这些都看做理所应当,她不想将自己的才华尽数展现,可是那不经意地风华惹来多少人嫉妒。粉雪蝶舞《教主夫人别装纯》
  • 千年恋:吸血公主寻爱之旅

    千年恋:吸血公主寻爱之旅

    秋风晓月残去伤,湖岸翠色对影长。遥思佳人欲执手,梦醒孤独泪成行。今生无缘空惆怅,来世相约续凤凰。我,李菁菁,愿以我的生命起誓,此生只爱薛楚卿一人,请求上苍赐予我不死之身,以找寻他的来世转生。大唐公主李菁菁能够如愿找到薛楚卿的来世,并与他再续前缘么?
  • 浮华三世,歌尽留离

    浮华三世,歌尽留离

    (正文已完结)她是谁?是草包孱弱的四小姐,还是昏睡寒冰玉床五年的现代人?同一张面孔,一个倾城佳人,一个陋颜遗世,真真假假,错乱了谁的眸?对情嗤之以鼻的她,为何偏偏对他情有独钟,陷得不可自拔?一朝梦醒,素手轻挑,朱唇轻启,一首《魅魂》魅惑天下。衣袂翩翩,缭乱天下的眼……他,白衣飘然,如玉无双,一笑宛如白莲却独独为她绽放。为何却失了‘护你一生一世’的千金之诺……支持新作《温暖如初》
  • 三千独宠

    三千独宠

    【蓬莱岛】她是逍遥王爷的宠妃,却被囚禁在凤阳侯的府中。权倾朝野的侯爷,一个无权无势的王爷……他被世人讥讽绿云罩顶,依然不改初衷。他玩弄权势,用权力把人困在自己身边,可最后失去的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