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700000038

第38章 魏晋思想风采与文艺对话(10)

嵇康在答向秀的这封信中进一步指出:“嗜欲虽出于人,而非道之正,犹木之有蝎,虽木之所生,而非木之宜也。”嵇康认为嗜欲虽然出于人但并非人性之善,好比木头上的疤结,虽然由树木所生,但不是树木之宜,这样也就巧妙地否定了向秀的先天人性论。他的这种说法,可以推溯到先秦时的孟荀两派的人性论观念。嵇康的观点仍然是从先天设定的人性本静的先验论出发,认定人性以道为正。这一观点类似老庄和儒家孟子、子思的人性论,是将人性与天命之性即道德理念规定为人性的内涵,追求总体和谐与理想之境。嵇康正是以此出发去看待文学艺术问题的。从这种本体论的人性论出发,自然也就否定了向秀的以情性自然、放任自然的人性论了。老子尝云:“慧智出,有大伪。”认为人类的智慧一旦开启就会导致人欲横流,其弊不可收拾。老子倡导在浊世洁身自好,回归内心。嵇康的思想显然倾向于此。他在反驳向秀的文章中提出下面两段话:

今居荣华而忧,虽与荣华偕老,亦所以终身长愁耳。故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此之谓也。

难曰:感而思室,饥而求食,自然之理也。诚哉是言,今不使不室不食,但欲令室食得理耳。夫不虑而欲,性之动也,识而后感,智之用也。性动者遇物而当,足则无余,智用者从感而求,倦而不已故世之所患,祸之所由,常在于智用,不在于性动。今使瞽者遇室,则西施与嫫母同情,者忘味,则糟糠与精粺等甘。岂识贤愚好丑,以爱憎乱心哉。君子识智以无恒伤生,欲以逐物害性。故智用则收之以恬,性动则纠之以和,使智上于恬,性足于和。然后神以默醇,体以和成,去累除害,与彼更生。所谓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者也。纵令滋味,常染于口,声色已开于心,则可以至理遣之,多算胜之。

嵇康在这里反驳了向秀的自然人性论。他并不否定人的正常的生理要求但是他强调必须有善的伦理加以导向。向秀提出,智慧可以用来帮助实现人的欲望,加速人欲的增长与膨胀,给人带来快乐与满足。向秀的观点,反映了当时一些人汲汲遑遑去追求情欲、放纵人生的心态。这是因为当时一方面是儒学修齐治平理想人生观全面解体的时代,另一方面也是生命朝不保夕、缺少安全感的时代。因此,许多人得乐且乐。智慧则是被用来助长了这些欲望,智慧成了纵欲的助推器。

嵇康则在与向秀的思想对话中,针锋相对,毫不让步。他提出,如果智慧只是用来助长感性与欲望,则祸莫大焉。真正的智者在于顺从自然,知足止分,安分守己,这样才能厚生,使生命的意义得到实现。这实际上涉及一个更深刻的道理,即智慧与人生价值的关系。智慧固然是人性的标志,但是运用不当则聪明反为聪明误,这是常有的事,因此,老子说过的大巧若拙就是这个意思。嵇康看到当时许多人汲汲遑遑运用智巧去追求富贵利禄最后送了性命的事例。当时不仅司马氏集团中许多人是这样,曹爽集团中的许多人亦是如此。因此,嵇康尖锐地提出如何将智慧运用到人生问题上,实际上是对于士人命运的反思。针对向秀所说周孔穷理尽性为何不能长寿的诘问,嵇康回答道,恰恰是因为他们太执著于世态,智慧用得太多,耗费心机,以致折寿。他说:

若以仲尼之至妙,资田父之至拙,则千岁之论,奚所怪哉?且凡圣人有损己为世表行显功,使天下慕之,三徙成都者。或菲食勤躬,经营四方,心劳形困,趣步失节者。或奇谋潜称,爰及干戈,威武杀伐,功利争奋。或修身以明污,显智以惊愚,借名高于一世,取准的于天下,又勤诲善诱,聚徒三千,口倦谈议,身疲磬折,形若救孺子,视若营四海,神驰于利害之端,心骛于荣辱之途,俯仰之间,已再抚宇宙之外者。若比之于内视反听,爱气啬精,明白四达,而无执无为,遗世坐忘,以宝性全真,吾所不能同也。

嵇康认为,如果以孔子的天分,换成田父(农夫)的愚拙,爱惜自己的生命,养气保和,则即使至千岁也可以做到。他进而提出,圣人以天下为己心,劳神苦心,形累神疲,虽欲养生其可得乎?嵇康明确提出,孔子相较于老子所说的全性保真、遗世坐忘,并不智慧。他明确提出不能认同孔子的这种人生观。嵇康提出即使是儒家所说的中庸也还是以守礼修身为标志,仍然没有摆脱世情的束缚,是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然或有行踰曾闵,服膺仁义,动由中和,无甚大之累,便谓人理已毕,以此自臧,而不荡喜怒,平神气,而欲却老延年者,未之闻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嵇康在养生论上更多地汲取了老子的思想,用来培养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嵇康在这里与向秀相比,从更高的维度去认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实际上牵涉到人生价值与幸福的认定问题。幸福是人生最高的价值之一,而幸福的来源与实现,并不是简单地任从自然,需有智慧的运用,而智慧的运用又牵涉到伦理的向善求美的问题。

嵇康由此进入人生的至乐即最高的幸福境界,来申论审美人生与艺术之关系。他的美学观与文艺批评观念直接由此导出:

以大和为至乐,则荣华不足顾也。以恬淡为至味,则酒色不足钦也。苟得意有地,俗之所乐皆粪土耳,何足恋哉?今谈者不睹至乐之情,甘减年残生以从所愿,此则李斯背儒以殉一朝之欲,主父发愤思调五鼎之味耳。且鲍肆自玩而贱兰茝,犹海鸟对太牢而长愁,文侯闻雅乐而塞耳。故以荣华为生具,谓济万世不足以喜耳,此皆无主于内,借外物以乐之,外物虽丰,哀亦备矣。有主于中,以内乐外,虽无钟鼓,乐已具矣。故得志者,非轩冕也;至乐者,非充屈也。得失无以累之耳。

嵇康强调,真正的大和是超越世俗之荣乐的,如果以老子的恬淡为至美,则酒色不足为乐。嵇康自觉地用至乐大和来抗拒世俗之乐,并且升华到人格修养与磨炼意志的高度去论述,显示出他的高风亮节,而并非高谈阔论。嵇康明确提出,那些主张依靠外在的声色权势以实现自我的人是缺少内心世界的人,是以外乐内,根本不足为道。而以内乐外,内里充实,外在的快乐才是最高的人生境界与幸福。如果看不到至乐之境的意义,而一味追求荣华富贵,放纵情欲,就会像李斯与主父偃那样自蹈死地。这些观点虽然在《淮南子》中即已发端,但是嵇康这里的论述却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与针对性。他从追求“至乐”,即精神之乐、大和之境的角度出发,在《声无哀乐论》中采用对话体,来阐发全新的音乐观念,在中国文艺批评史上树立了新的风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嵇康与向秀的思想对话,达到中国思想史上的最高境致,触及人生与天道的最深玄的地方,并且毫不回避对孔圣的价值观念的批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在讨论到一些最根本的问题时以及遇有孔孟的问题时,碍于圣人的面子,再伟大的思想人物也往往要回避。而唯有在魏晋那个特定的年代,且是像嵇康这样的人物,才能如此无所顾忌地批评孔子,对人生的根本价值观念加以议论,并谈论得如此深刻与透彻。更可贵的是,嵇康与向秀作为好朋友,在思想对话与交锋时能够针锋相对,毫不留情,从而层层深入,到达人生与伦理的最高境界。如果不是对话而只是独语,则无法把价值观从如此复杂的矛盾中展现出来,将士人心态表现出来。他们的坦诚而激烈的对话和交锋,在中国古代思想对话史上,留下了可供深思的宝贵遗产,也是真正的“君子和而不同”的魏晋风度的表现。他们关于养生即人生问题的对话,直接涉及音乐理论问题。这就是关于音乐境界的对话。

二、关于乐境与人生的对话所谓乐境也就是音乐的境界,是音乐理论的最高范畴。魏晋年代的音乐与文学,与人生问题相关联。士人自觉地将乐境与人生联系起来。关于音乐美学的讨论,与人生价值观的讨论密切相关。其中必然涉及对于传统音乐理论的评价问题。由此可见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在六朝思想文化中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人文精神的延续。在先秦儒家文化中,诗教与乐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音乐被视为培养君子人格境界的工具,是礼乐之教的途径。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的著名观点。邢昺疏曰:“此章论人立身成德之法也。兴,起也,言人修身当先学起于诗也。立身先须学礼,成性在于学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既学诗礼,然后乐可以成之也。”(《论语集解疏》。)从这段解说中可以看出,孔子将《诗经》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视为修身养性的教科书。孔子将诗乐教育置于礼仪教育之前,并将它们视为达到礼仪教育的工具。《礼记·仲尼燕居》假托孔子的话说明了这一点:“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在孔子看来,乐是较诸诗更高级的一种艺术教育的途径。所谓“成于乐”,是指音乐可以深入到人性的最高层次,即人性的自由自觉境界。这也是道德的最高层次,即孔安国所谓“乐所以成性”,而“成性亦修身也”(刘宝楠:《论语正义》引。)。荀子虽然倡导礼治,但他同时也十分重视乐教。他著有《乐论》一篇,是对中国封建社会中乐教理论的系统阐发。后来《礼记》中的《乐记》就是在他的这篇音乐美学论文的启发下产生的。(关于《礼记》中的《乐记》的成书年代,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它产生于荀子《乐论》之前,一种则认为它产生于汉代,基本是沿袭了荀子《乐论》的观点。本书采用后一种说法。)这篇论文直接的驳斥对象则是当时号称“显学”的墨家的“非乐论”。墨子在他的《非乐》中,指责乐是王公大人穷奢极欲、劳民伤财的产物,因而对音乐作了全盘否定,主张加以禁止。荀子则从“养情说”出发,在《乐论》中指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无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

荀子认为对音乐的喜爱是人的一种本性,但是音乐如果没有先王的教化与疏导就会流于淫荡,因此,乐教的功能主要由统治者来实行与操作。荀子认为,礼是社会与自然界一切事物和谐的体现,而“乐”则是“礼”的内在秩序的审美与情感化。在《乐论》中他强调:“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荀子认为人类的等级秩序是政治好坏、国家兴衰、民族繁衍的重要保证,而音乐的作用,就是使这种礼制得以加固与润滑,软化过于森严的礼制带来的人际关系的紧张。其中心环节则是唤起人们的同宗同族之心,所以说“乐合同,礼别异”。荀子站在新兴大一统封建专制帝王的立场上,认为国君的统治要赏罚分明,秩序严整,礼乐则有助于烘托帝王的威势。因此,国君不仅不应该放弃礼乐,而且应该主动追求富丽奢侈之美,大张礼乐文明之事:

知夫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悍也,故必将撞大钟、击鸣鼓、吹笙竽、弹琴瑟以塞其耳;必将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以塞其目;必将刍豢稻粱、五味芬芳以塞其口。然后众人徒、备官职、渐庆赏、严刑罚以戒其心。(《荀子·富国》。)

这样的话,礼乐的富丽奢靡就冠冕堂皇地成为专制帝王教化乃至震慑百姓、炫耀威势的摆设了。在大一统帝国中,帝王对臣民的所谓乐教,总是教化与威慑的结合。故而春秋战国时的老庄道家对此大不以为然,进行过尖刻的抨击与批判。荀子的这种理论,后来成为专制帝王崇尚奢华之美的依据。乐教在专制大一统封建帝国中,与威势相结合,最终成为统治者教化百姓甚至威服百姓的器具,表现出专制和恶劣的一面。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儒家的乐论与统治者教化百姓的需要相结合,成为先秦至两汉重要的思想器物,并且与政府设立乐府的制度融为一体,成为名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嵇康倡导越名教而任自然,对此当然是不能认同的。他以道家的自然音声论来批判这种乐论。但嵇康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方法,运用对话体来阐释自己的观点。文中首先引出作为儒家乐论的代言人“秦客”的观点: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问《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今子独以为声无哀乐,其理何居?若有嘉讯,今请闻其说。”

秦客所说的前论是指《礼记·乐记》中的观点。《乐记》从荀子的《乐论》中汲取了基本的音乐观念,中心思想是强调音乐表达人的哀乐之情,是时代与社会心理的反映。作者提出审乐而知政:“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从这段话可以见出,中国传统的文艺观十分重视美与艺术之中的社会蕴涵,认为从中可以捕捉社会变化与信息,以调整自己的统治。《乐记》的作者强调音乐与人的文化修养有关,在情趣上有高低雅俗之分。依这种高低雅俗之分,可以见出君子与众庶以及情感品味如何制约着人们对音乐的鉴赏与理解。而在这种知音过程中,人格的高低、文化的雅俗都可以见出:“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礼记·乐记》。)这种观点表现了《乐记》作者宗法社会中的身份等级观念。这种身份等级观念鲜明地表现在封建等级社会对于文化与审美的贵贱区别之上。在《乐记》看来,禽兽是谈不上文化教养的,它与人类没有沟通的可能性,知声而不知音,即只能辨别自然的声音而无法听懂人类的音声;一般老百姓也只能大概听出有“节奏文采”的音乐之美;真正能欣赏大型乐舞之妙、享受其中之乐的唯有贵族,他们不仅有享受的身份与资格,而且还有相应的鉴赏能力。儒家还记载孔子在齐国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而知风。秦客由此而批评嵇康提出的声无哀乐不合圣人之道。秦客的观点显然并不是首创,而是在祖述前人的说法。嵇康则从音声出于天地自然、天籁胜于人簌的道家思想出发,提出:

主人应之曰:斯义久滞,莫肯拯救。故令历世滥于名实。今蒙启导,将言其一隅焉。夫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故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遇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

同类推荐
  •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雨巷》收入其诗歌,散文和诗论。其中《雨巷》以其优美、伤感、惆怅、朦胧而富于音乐美的特性,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太玄真一本际经》简称《本际经》,为隋唐早期道教经典,也是一部最重要的敦煌道经。全经以祈请和解说的方式,叙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对诸天真、仙人说法,宣扬重玄体道,“开演真一本际法门”。旨在教化“三乘”导入“一乘”,并阐释了道教真理观的一切诸法之根本。内容涉及“道体无本”的“道体论”;“道性自然”的“道性论”;“十二法印”与“三洞”分类法及“重玄”之道相结合的“判教论”;因果报应、功德行业、科仪戒律、修行次第、炼养方法等的“修道论”。
  •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收录了叶延滨最重要短诗作品,主要包括《干妈》、《环行公路的圆和古城的直线》、《囚徒与白鸽》、《寺中扫帚声》、《蜜月箴言》、《时间到了》、《最后的年轮》、《现代生态学》、《月族》、《石碑与青藤》、《一个人在城外》等百余首,供文学爱好者欣赏。
  •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精选了冰心所作的散文。主要内容有、笑、梦、闲情、好梦、往事(一)(节选)、往事(二)(节选)、寄小读者(1923-1926)、再寄小读者(1942-1944)、再寄小读者(1958)、山中杂记、南归、关于女人、像真理一样朴素的湖、小橘灯、忆意娜、一寸法师、樱花赞、一只木屐、尼罗河上的春天、腊八粥、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和玫瑰花等。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不会管理自己就战胜不了别人

    不会管理自己就战胜不了别人

    想努力学习,却管理不了自己的散漫和懒惰;想谦虚待人,却管理不了自己的自负与骄傲;想和谐共处,却管理不了自己的自私与偏见。因此,我们随时要给自己准备两盆水:一盆冷水,用来洗头。冷水洗头,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一盆热水,用来洗脚。热水洗脚,让自己永葆管理的动力和激情!
  • 天才宝宝最凶悍

    天才宝宝最凶悍

    她是异世的一缕游魂,占住了这个小妾的身子。人家穿越都是娘娘妃子的,可她倒好穿成一个小妾,还是一个不受宠的小妾。什么?她一穿过来竟在这里生孩子,疼得死去活来的她,孩子竟然被某个不生养的女人给抢了,做梦吧,她要抢回来。可是她怎么抢得过人家王妃,宝宝说话了,姐姐不要怕,俺宝宝帮你了,什么?才三个月大的宝宝竟然会说话了,原来她是她亲亲弟弟。太好了,激动,鼓掌放鞭炮,宝宝的密制宝典,第一招,哭给那个男人看,第二招,笑给那个男人看,第三招,毒给那个男人看,第四招,死给那个男人看,不要啊,人家不想死,宝宝说,谁让你真死啦,是吓那个男人的。宝宝有话说,俺也是个穿越的,而且幸运的和姐姐一起穿了,可是倒霉的是姐姐竟然直接穿成娘了,而且这个可恶的王爷竟然敢如此对待我们家的姐姐,我要绝食啦。俺宝宝现在的任务就是和娘亲逃出去,然后给娘亲找个郎情妾意的夫君,这个臭男人,滚得远远的,洗厕所去。宝宝给娘亲比武招亲了,条件如下。一:人要长得帅,男人流口水,女人流鼻血。二:家里要有钱,金子当豆子,施舍要化子。三:一生只准娶一个老婆(就是俺娘)。四:要疼妻宠妻爱妻,娘子说下雨,绝不说晴天,(即便娘子是错的,也是对的。)五:外带一个拖油瓶,就是她儿子我。六:武功要绝世,打得过摘星阁的四大高手,(貌似很多人吐血,摘血阁的四大高手,谁能通过啊)好,如果你以上都做到了,可以抱得美人归了。什么?这个一脸黑线条,据说是他爹的男人来报名了,不是报名的,来直接命令他们回家的,可能吗?某小鬼奸笑,冲着摘星阁的四大高手大叫:“这人来砸场子了,把他给打出去。”某男气得吐血。某小鬼言论,这个家伙还想娶俺娘亲,人长得丑,不通过,家里钱不够多,不通过,老婆已有三个,不通过,虐待老婆,不通过,还有武功太低,不通过,如此一无是处的男人,竟然想娶俺娘亲,你们给我听好了,如果此人再来捣乱,见一次打一次。皇后系列文<天价皇后>摘星阁的四大高手垂首:“是的,公子。”-------------------------------------------------------------------------★★★★★★★★★★★★★★★★★★★★★★★★★★★★★★★★★★★★推荐自己【完结】的文文:《五岁宝宝是恶魔》【已完结】——链接:《红楼之黛玉新传》【已完结】——链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文至武圣

    文至武圣

    文明的路在崩溃,悠悠千古岁月,葬掉了多少璀璨文明。 这一纪,文明再度陷入黑暗,是谁,要葬掉一切,将痕迹也抹除。 是文者,是武者,是大千世界亿万生灵,是他们,成就了一个个辉煌的文明。 也是这亿万生灵,亲手葬下了自己的文明。 文道,武道,阵,音,玄,所有的一切皆湮灭在时空长河,传承之路,在逐渐消失。 一位少年人,在这样一个时代横空出世,以华夏璀璨的文明,要唤起这个世界逐渐陨灭的文明。
  • 人生的感悟大全集(超值金版)

    人生的感悟大全集(超值金版)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许多风景我们无法亲自体验,有许多路我们无法一一走过,有许多人我们无法相识相知,有许多情感我们无法细细体会。然而,当你手捧这本书的时候,会马上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拥有一份意外的收获,它将帮助你在古今中外的时空隧道里任意驰骋,在人生情感的喜怒哀乐里信步徜徉。
  • 湘西鬼话

    湘西鬼话

    若干年前,一个青年男子流落湘西,遇到了一只白狐,后来似乎那只白狐化做了一名白发女子,并给他留下一子。若干年后,那只已经给埋藏到棺材里的白狐给人挖了出来。究竟那只白狐是不是狐仙,后人们破开层层迷雾,一步步寻访到当年那个极度迷信和排外的小村。几乎没有了任何的一个知情者,留下的,只有一些流传于乡间的传说……
  • 绝色红颜——紫眸王妃(完结)

    绝色红颜——紫眸王妃(完结)

    紫眸,绝色,任何人见到她之后都说她的妖怪,所以她也觉得自己是妖怪,所以不敢面人,离她近的人都会离奇的遭遇横祸。她也不想这样,她只想和人好好相处,但是好像都是事与愿违,难道这一生都不会有疼她爱她的人??再次失忆,她做了他的妻,这种欺骗的婚姻能维持多久?番外正在上传中,其他网站全文均为盗链,不全!!!即将完结,请关注幽幽的新文《后宫红颜·汉殇——羽妃传》,多多留言,不胜感谢!!
  • 必剩客的春天【全本+出版】

    必剩客的春天【全本+出版】

    唐恩窈和庹西溪均已进入“必剩客”行列,空闲的时间,她们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在这个春天里,她们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优质“桃花”:风度翩翩的“富二代”,斯文儒雅的“离婚男”,心宽体胖的美食家,古灵精怪的名侦探,门当户对的小军医,忽然间“良心发现”的“窝边草”同事,还有难以忘情的旧情人……也许真的“相亲的路上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但更可能的是在无数次的坚守中“转角遇到真爱”。无论如何,“必剩客”们的“春天”,在路上了。——————————————————————————————实体书《必剩客的春天》于2012年三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上市。当当、卓越均有销售。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