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700000022

第22章 秦汉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8)

屈原的《离骚》是诗人遭谗离忧后创作的一部抒情长诗。诗中抒写了自己忠而见疑、信而被谤的不幸遭遇,讥刺楚怀王任用群小、疏远贤臣。篇中援用大量神话传说,想象奔放不羁,情感高亢激愤,与“温柔敦厚”精神相左。汉初黄老之学流行,儒学尚未定于一尊,许多文人感于自己的遭际,效《骚》命篇。王逸的《楚辞章句》中就收进了许多汉人的效《骚》之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贾谊的《吊屈原赋》。作为与屈原有着相同遭际的不幸之士,贾谊与屈原的灵魂是相通的。他在渡湘水凭吊屈原时触景生情,深发感慨,作《吊屈原赋》。他赞颂屈原的刚直不阿、愤不容世。嗣后淮南王刘安作《离骚传》,赞扬《离骚》:“《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怒,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刘安的评价虽然带有“温柔敦厚”的余响,但他对屈原愤不容世的抗争精神作了高度的赞美,称之可与日月争光。这就突出了正统儒者的偏见。比刘安略晚一些的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对屈原的人格与《离骚》作了进一步的肯定。司马迁首先援引了刘安的话来称赞屈原的人格,同时又吸取了老庄思想,从情性自然的高度来称赞屈原的狂狷行为。庄子虽然说过“有人之形,无人之情”,认为道体无情无信,情性须顺应道的发展无情无欲,但又认为“道”“于大不遗,于小不拘”,存在于一切事物中“道”以自然为根本。既然如此,情性也就顺应自然。所以庄子又提倡“任其性命之情”,以抗拒礼法的束缚。庄子后学提出:“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渔父》。)司马迁受庄子的影响,在《史记·律书》中批评儒者一概反对争、“猥云德教化”的说教,提出:“自含(血)(齿)戴角之兽,见犯则校,而况于人怀好恶喜怒之气?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螫加,情性之理也。”司马迁认为人的情性发动,乃是自然不易之理。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指出:“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司马迁强调人之疾痛惨怛发为诗咏,乃是天经地义,自然之理。由此出发,司马迁接着指出:“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的这种评价,由于建筑在自然观基础之上,因而较之贾谊、刘安更为深刻,更有说服力。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从“发愤著书”的亲身感受出发,考察了历史上伟大作家的作品,认为它们都是抒发愤懑的产物,并总结出了一条文艺创作的规律:“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这些说法,继承了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有力地冲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对中国后世“哀怨起骚人”的思想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参见钱锺书:《诗可以怨》(1980年作者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教授恳谈会上的讲稿)见《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屈原的作品在汉代由于不符合正统儒者的“中和”尺度,遭到了多次批评。首先站出来指摘屈原的就是扬雄。扬雄本人在政治上游移不定。汉成帝时为给事黄门,哀帝时董贤、丁傅等权臣用事,政治昏乱,扬雄为避祸,闭门自居,并作《解嘲》,自称:“惟寂惟寞,守德之宅。”但至晚年,王莽篡位,他又作《剧秦美新》讴歌之,并为朝中大夫。扬雄这种游移性格,使他对屈原的执著精神根本无法理解。《汉书·扬雄传》:“(扬雄)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其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扬雄对屈原的评价,依据的是儒家的中庸哲学与老子的和光同尘思想。他认为屈原沉江自杀是不知时变,失之狂狷。扬雄评价屈原的作品也是持中庸的尺度。他在《法言》中说:“或曰:屈原、相如之赋孰愈?曰:原也过以浮,如也过以虚。过浮者蹈云天,过虚者华无根。然屈原上援稽古,下引鸟兽,其著意,子云、长卿亮不可及也。”这里虽说屈原高于司马相如,但又认为屈原和司马相如的作品都存在着“过”即不达“中和”的弊病。一者“过浮”,一者“过虚”,都属于“浮”(不及中)的范围。

到了东汉班固作《离骚序》,比扬雄走得就更远了。《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在这部不朽之作中,诗人以瑰丽奇特的想象、悲愤沉痛的情感、飞动华美的辞藻,抒写了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遭遇。在西汉初年,许多文人与贵族对《离骚》钟爱有加。东汉王逸编纂的《楚辞章句》中,收录有许多汉代文人与贵族仿效屈原赋而作的骚体赋。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都对屈原的《离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班固对他们的评价是大不以为然的。他在《离骚序》中一开头就针对淮南王刘安和司马迁关于屈原的评价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昔在孝武,博览古文,淮南王刘安叙《离骚传》,以《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斯论似过其真。

他认为淮南王刘安与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太过,他自己是要起来纠正他们的偏颇的。他对屈原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他说:“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残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班固在这里指责屈原有三点过失:一、“露才扬己”,太出风头,招致群小的嫉恨,不懂得和光同尘,保护自己;二、“责数怀王”,怨恶同僚,这是悖越君臣之道;三、“忿怼不容,沉江而死”,这更是极端的行径,不足为训。班固以其明哲保身的庸人哲学对屈原的高峻人格进行非议,同时也对《离骚》中的艺术特色作了否定,“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班固用儒家的经义与法度来对作品进行先入为主的评判,以儒家的中和标准扼杀富于想象与反抗精神的屈赋。这种批评标准实质上是很偏差的,也是并不合乎孔子的中庸精神的。在班固看来,屈原《离骚》在思想内容上不足以道,只有形式上的华丽典雅而已:“然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自宋玉、唐勒、景差之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刘向、扬雄,骋极文辞,好而悲之,自谓不能及也。虽非明智之器,可谓妙才者也。”屈原的高峻人格与作品在班固看来只是“妙才”,而非“明智之器”。从这些评价来看,东汉时代的一些文人,对于文艺作品价值的理解是很狭隘的。

稍后的王逸,在对屈原及其楚辞作品全面研究和注释的基础上,对班固的评价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王逸(生卒年不详),东汉安帝与顺帝时人。他作的《楚辞章句》,是最早的完整注本。王逸高度赞扬《离骚》创作富有情采蕴涵。王逸在《离骚经序》中指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悯其志焉。”王逸指出屈原创作《离骚》借用了想象的手法,大量运用比喻,举一反三,引譬连类,使《离骚》的意境瑰丽奇谲,想象纷繁万状。人们在欣赏《离骚》时,得到了醇美的艺术美感,深深同情屈原的不幸遭遇,悯惜其高尚志向。

王逸根据孔子倡中庸又不废杀身成仁、言时变又反对“乡愿”的思想,提出了他所倡导的“人臣之义”,以批驳班固、扬雄贪生怕死、和光同尘的媚世哲学:

且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是以伍子胥不恨于浮江,比干不悔于剖心,然后忠立而行成,容显而名著。若夫怀道以迷国,详愚而不言,颠则不能扶,危则不能安,婉娩以顺上,逡巡以避患,虽保黄耇,终寿百年,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楚辞章句序》。)

同类推荐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
  •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我读.5

    我读.5

    《我读5》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所选的题材范围颇广,比如《自由》《巨流河》《寻找家园》《寻路中国》《容忍与自由》《消逝的燕京》《隐居·在旅馆》《隐私不保的年代》……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淡的边缘,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边缘美丽。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海的边缘,平及暴烈之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幸福与痛苦之间。边缘之人往往麻木。空灵与物化之间,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边缘寂寞。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生存与毁灭之间,于求生和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人怀警惧,江的边缘,心无块垒,是水的边缘。,咸的边缘。远离了神话之后,是生的边缘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热门推荐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其为惩创,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是忠也。其文古,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其义深,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维忠与孝。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清和月吉,然而史册所载,方可刊而行之,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如欲使家喻而户晓,此可以为劝者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嫌疑人

    嫌疑人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逆仙

    逆仙

    一条充满荆棘的血腥复仇之路!!!仙之八门、九宫,新颖设定,新的征途,从这里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楼梦中梦之瑕不掩玉

    红楼梦中梦之瑕不掩玉

    九天之外,离恨海边,有一仙境,亭台楼榭,玉树琼花,紫气迎其上,清泉石上流,看不尽的鲜花神草,品不完的玉液琼浆,赏不够的良辰美景,说不尽的神采飞扬。原来这里就是掌管世间风月的仙姑警幻仙子的住处……太虚幻境。太虚幻境里面住着的都是些翩跹女儿,有的是早就成仙的,有的是正在修炼的。有的是花精草魂,有的是肉身飞升。警幻仙子本就是个不落世俗之人,心中完全没有了红尘中的情爱,只剩下一颗惦念天下女儿的慈悲之心……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贵族校草拽拽未婚妻Ⅱ

    贵族校草拽拽未婚妻Ⅱ

    靠,刚高中毕业就结婚,有木有搞错!我才不会真的跟他有夫妻之实!哼,不就是家里两个臭钱么,姐也有,姐还比你多!拽什么拽!结果,好好的大学,却不能跟小正太玩了,都是这个臭男人搞得,他还挺得瑟,不行,我得收拾收拾他,再这么下去,还反了他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