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200000004

第4章 《周礼》的阴阳五行思想(2)

其二,《周礼·春官·小宗伯》云:“毛六牲,辨其名物而颁之于五官,使共奉之。”贾疏云:“谓充人养之,至祭日之旦,在庙门之前颁与五官,使共奉之,助王牵入庙。”六牲即马、牛、羊、鸡、犬、豕,平时分别由校人、牛人、羊人、鸡人、犬人、豕人养之。

凡祭祀前被选中之牲,无论六牲中的哪一种,均交充人养之;至祭日之旦,再由小宗伯将六牲分颁五官,五官各牵其牲,跟随王入庙。

六牲如何分颁五官,小宗伯无明文。郑司农云:“司徒主牛,宗伯主鸡,司马主马及羊,司寇主犬,司空主豕。”其根据是,《地官·大司徒》有“祀五帝,奉牛牲”语,《秋官)大司寇》有,大祭祀,奉犬牲”文;既然司徒属官有牛人,祭祀时司徒奉牛牲;司寇属官有犬人,祭祀时司寇奉犬牲;则可推定宗伯奉鸡牲宗伯属官有鸡人’,司马奉羊牲司马属官有羊人’,司空奉豕牲司空属官有豕人’。根据《周礼》文例,此为互文见义,故文不具。可见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五官,分别代表五行的土、木、火、金、水,五官在大祭祀时分奉五牲,也是按五行象类行事,这是显而易见的。

如前所述,《天官·内宰》有“凡建国,佐后立市”一语,而司市、质人、廛人、胥师、贾师、司暴、司稽、肆长、泉府、司门、司关、掌节十二位市场之官又都归在地官,无疑,这是暗示人们,后主阴,市属阴,地亦属阴,故市官在地官。可见,《周礼》地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与天官阴阳相对的地官,又是与春夏秋冬四官合成五行的中央土,是阴阳与五行的联结点,《周礼》六官之制,正是以阴阳五行说为理论依据构筑而成的。

五官在部别职官时也有代表五行的意义。《周礼》创造了将百官按治、教、礼、政、刑、事六典分别部居的法则,官员的归属原则上照此办理。但是由于五官代表五行,因此,在安排属官时,又尽可能照顾某些职官的五行属性,除牛人、鸡人、羊人、犬人之外,还有数例。

夏官之司爟一职,“掌行火之政令”。其所司有五:一是“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天官·疾医》云“四时皆有疠疾”,孙诒让《周礼正义》云“时气太盛,则人感而为疾,故以异木为燧,而变国中公私炊爨之火以调救之”;二是掌陶冶之火,季春百工咸理时出火,季秋百工休辍时纳火;三是在中春大蒐及十月后田猎焚莱时掌火令;四是在大、中祭祀时负责祭爟,爟即先火,指先出火之人,属人鬼之祭;五是国中居民稠密区失火时,或民擅自于野焚烧草莱时,负责执行处罚。可见司爟之职,均关乎民政,理应归于地官,但火在五行属夏,故将其归在夏官司马之下。贾公彦《司爟》疏云,“在此者,按其职有行火之政令,火属南方故在此也”,深得其旨。

秋官之司氏亦与掌火有关:“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祭祀之明、明烛、共明水。”即负责供给占卜、祭祀用的明火、明水。明火用“夫遂”取于日,明水以“鉴”取于月。夫遂之遂又作锈、燧,是一种利用日光聚焦取火的凹面铜镜,《礼记·内则》称之为金燧,《说文》则称为阳,孙诒让认为是取露水的铜盘。由于司烜氏取明火、明水的工具均用金属制成,因此尽管它与司爟同掌火%但却被归入秋官,因为金在五行象类中属秋。

因职掌与金有关而被归入秋官的还有职金一官。《职金》职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即负责征金、玉等六物,然后分别辨明其质量数量分门别类转交有关诸府那么,为何将职金列入秋官?职金序官贾疏解释说:“案其职云‘掌凡金玉之戒令’,又云‘掌受金罚、货罚’,亦是刑狱之事,故在此。”但孙诒让《周礼正义》认为金罚、货罚,并先入士官,士官以授职金,又受而转给司兵”。可见职金既不掌金、货之罚,也不掌金、货之藏,在罚金问题上,不过是士官与司兵的中介,因此贾说不可通。职金入为秋官的主要原因,当是所掌六物以金为首,而且,旅于上帝,则共其金版,飨诸侯亦如之,凡国有大故而用金、石,则掌其令”,与用金有密切关系的缘故。

(第三节 《周礼》六官与五行辅天

《周礼》六官的地位并不完全平等,天官一职在五官之上。《天官·冢宰》郑《三礼目录》云:

象天所立之官,冢,大也;宰者,官也;天者,统理万物。天子立冢宰使掌邦治,亦所以总御众官,使不失职,不言司者,大宰总御众官,不使主一官之事也。

王者奉天道,故称天王;冢宰佐王奉天道,故曰天官。冢宰既是六官之长,总御众官,故大祭祀时的职司也与五官不同,五官必须各牵其牲,而冢宰就不牵牲。论理,马、牛、羊、鸡、犬、豕六畜配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正合适,但《周礼》却把马推给了夏官大司马,而让冢宰空着。大司马不仅要奉羊牲,还要,奉诏马牲”。五官而奉六牲,显得不合情理。贾公彦为之圆场说:,六卿应言六官,而云五者,以其天官贰王治事,尊而不使奉牲,故五官也。”贾说似是而非。天官不奉牲的根本原因是,五官代表五行,故各奉其牲,天官不在五行中,故不奉牲。

《周礼》面临这样一个难题:五行象类中没有马,而民间通称的六畜中却有马,去掉则悖于时俗;若分配给天官,则不但逆于五行,而且使天官的地位降同五官,两种方案都于义不妥。于是只好硬塞给司马,让他名副其实地,司马”,使天官高于五官的地位得以保全。

《周礼》天官与五官的关系是以一统五的关系,或者说是以五辅一的关系,说得清楚一点,是五行辅佐昊天的关系。在阴阳五行说的体系中,五行不是宇宙的最高主宰,最高主宰是皇天上帝,五行是其辅佐,但这种说法出现得较晚。

金、木、水、火、土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据前辈学者研究,《洪范》是战国末年的作品;而且,此五行“不过将物质区为五类,言其功用及性质耳,何尝有丝毫哲学的或术数的意味?”与《左传》所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意思完全一样,尚无哲学意义。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始有以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为五行之官的说法。到《吕氏春秋》十二纪,句芒等五官被升格为五行之神,各主一方之事,四时各有其盛时,五行从自然界的五类物质变为具有哲学意义的万物之纲。《吕氏春秋》中的五行神由昊天上帝统辖,顺时当值,但上帝不当值,祭祀也与五帝分开:

《孟春纪》:“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高注:“上帝,天帝也。”

《季夏纪》:“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供皇天上帝。”

《季秋纪》:“是月也,大飨帝。”高注:“大飨上帝。”

五行配天之说,秦汉时很盛行。《史记·天官书》云:“水、火、金、木、填星,此五者,天之五佐。”填星即土星,故张守节《史记正义》说:“言水、火、金、木、土五星佐天行德也。”先秦时五大行星各有专名,如金星叫明星、长庚,木星叫岁星等等,五行说盛行后,始以五行之名名之。

后儒关于五行配天的说法很多,因而有天是一还是六的争论。《礼记·郊特牲》孔疏云:“郑氏谓天有六天。天为至极之尊,其体只应是一,而郑氏以为六者,指其尊极清虚之体,其实是一;论其五时生育之功,其别有五,以五配一,故为六天。”认为五行佐天行德,故可与天并称六天。清儒金鹗则说:“五帝非天也,五帝各司一时一方,是五行之精,为天之佐。”《周礼》五行配天的思想与之若合符契,这对于推定《周礼》一书的成书年代是有启发的。

《小宗伯》云“兆五帝于四郊”,可见《周礼》既有昊天之祭,又有五帝之祭,这种祭统当源自《吕氏春秋》。

以一统五的思想,《周礼》中时有流露,如天官中提到王有六寝,后有六宫,六寝、六宫的布局均为前一后五。《天官·宫人》郑注,“六寝者,路寝一,小寝五”,“路寝以治事,小寝以时燕息焉”。《礼记·曲礼》孔疏说五小寝,一寝居中,四寝分居四维,天子每时一易其寝,中央之室则季夏六月居之。可见五小寝代表五行之居,前一后五的格局与天官领五官的关系完全一致。

又如《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纱。”据郑注,衣色玄(当是象天)、揄狄青、阙狄赤、鞠衣黄、展衣白、缘衣黑,后五衣象五行之色,而以衣为最尊。

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

(第四节《关于五帝和五帝祀

《周礼》大宰、大司徒、小宗伯、大司寇等职均有“祀五帝”之记载。此五帝之所指,经无明文。郑玄小宗伯注以纬书《文耀钩》之灵威仰、赤熛怒、含枢纽、白招拒、汁光纪等说之,甚谬,断不可信。贾逵、马融等以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等当之,其说可从。

《周礼》的五帝,并非指远古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而是指五行帝,这是《周礼》晚出的证据之一。从文献看,《楚辞·远游》始以句芒、太皞居东方,炎帝、祝融居南方,蓐收居西方,颛顼、玄冥居北方,但并未视为四方之帝。从文献看,晋国蔡墨第一次提到五行官:

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蔡墨还说,五官分别由少皞、共工、颛顼氏的亲属所担任:

少皞氏有四叔,曰重:该:修: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

这与《远游》之说出入很大。句芒、祝融等五个人名成了官名,而且少皞氏包揽了五官中的金正、本正、水正三官。祝融、颛顼本各居一方,而在这里,祝融成了颛顼之子犁的官名,相去甚远。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历叙古帝官名之不同,提到黄帝氏、炎帝氏、共工氏、太皞氏、少皞氏和颛顼,也无五行色彩及五帝之说。

《吕氏春秋》十二纪对上述诸说进行删芟、整理,使之与已有哲学、术数意义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于是句芒等成了五行之神,其上又有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五行之帝,各主一方之事。先前游移不定的各种说法,至此终于以五行格局确定下来。

《吕氏春秋》虽有五帝之说,但尚无祭祀五帝之举。关于五帝祀开始的年代,论者多以《史记·封禅书》文为证,认为始于秦:

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一云,其后十六年,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卜居之而吉。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

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吴阳武畤,雍东有好畤,皆废无祠。或曰:“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其语不经见,缙绅者不道。

…………

作鄜畤后七十八年,秦德公既立,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遂都雍。雍之诸祠自此兴。用三百牢于鄜畤。作伏祠。磔狗邑四门,以御蛊菑。

德公立二年卒,其后四年,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

…………

其后百余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

……栎阳雨金,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

…………

二年,(高祖)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

细细玩味这段文字,可以发现几个问题:

第一,高祖入关时,只有白、青、黄、赤四帝之祠,,乃待我而具五也”,可见秦无五帝之祠,至汉高祖时始有之。

第二,如果秦有五帝祀,则必然受到五帝祀观念之支配,否则就很难解释。若有此类观念支配,则五帝祠必定建于同时,然而由以上所引文字可知,秦襄公作西畤祀白帝在周平王元年;秦文公作鄜畤郊祭白帝在其后十六年;秦宣公于渭南建密畤祭青帝又在其后九十四年;秦灵公作吴阳上下畤祭黄帝、炎帝,则又在其后二百五十年;秦献公作畦畤、栎阳祀白帝,则又在其后五十四年。前后绵延四百余年之久,还只立了白、青、黄、赤四帝之祠,未足五帝之数,要说秦人已有祀五帝之观念,令人如何肯信!

第三,由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西畤、鄜畤等是否为四色帝之祠?实际上,《史记·封禅书》本身就有扞格之处,在此不妨略举数例:

秦襄公“作西畤,祀白帝”,从字面上看,以“西”方与“白帝”相挂,甚合五行之义。其实西乃地名,不表示方位,张守节《史记正义》云:“汉陇西郡西县也。”鄜畤、密畤、吴阳上下畤等,畤前之字均为地名,西畤也不例外。如果西畤果为祀白帝之处,那么按五行说,则祭当用白色之牲,然《封禅书》明言,其牲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一”,司马贞《史记索隐》曰,赤马黑鬣曰骝也”,可见,骝驹是赤体黑鬃之马;羝羊即牡羊,亦非白牲,因此,以西畤为祀白帝之处,很难自圆其说。此其一。

根据五行说,白帝当与四象之白虎为配。然《封禅书》言“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故作鄜畤祭白帝,以黄蛇为白帝之象,说亦牵强,此其二。

所以,钱穆先生认为,诸畤都是秦人祀上帝之处,极是。《汉书·郊祀志》说“秦皇自以为得水之瑞”,于是“色尚黑”,但是秦人却不祀黑帝,而是长期祀白帝。据《封禅书》记载,秦人祭祀时穿白色衣服,这是令人生疑之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而不及五帝之祀,证明当时并没有五帝祀。

《史记·孝武本纪》始见有五帝祀之明文:“令祀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据此,我们可以推断,五帝祀出现于西汉。

传统说法认为秦尚水德,“数以六为纪”,但是秦始皇陵考古发掘的实物表明,秦俑编制的基数是四,秦俑坑之战车以及铜车马都以四马为驾。《秦始皇本纪》记阿房宫规模及布局,“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下可建五丈旗”,则又以五为计,可见,数以六为计”之说不可尽信。

所谓秦四畤缺黑帝之说,是刘邦左右的人为刘邦代秦编造的舆论,秦时尚无五帝祀之举。《周礼》有五帝祀,则其成书年代不应早于秦。钱穆先生认为,《周礼》五帝不分祀,并据此认为《周礼》作于《吕氏春秋》之前;但《小宗伯》明明说“兆五帝于四郊”,是为五帝分祀之证,因此钱说不可从。

(第五节 《周礼》五行说十证

《周礼》的五行思想,除上述五官、五帝之外,还散见于全书,但大多表述得比较隐晦,因而不为人们所注意,兹揭举如下,作为《周礼》有系统五行说之佐证。

1;六玉

《春官·大宗伯》云: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清代学者金榜、惠士奇、秦蕙田、盛世佐、廷堪、孙诒让等都认为此六器是礼方明所用,非正祭。

所谓方明,是诸侯朝见天子或会盟时设于坛上的方木,其制《仪礼·觐礼》说之甚详:“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黄。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胡培翚云:“方明以方四尺之木为之,上下四方共有六面。设六色者,每面各设一色,以象其神。设六玉者,每面各设一玉以为之饰。方明不必定指日月山川,盖言上下四方而六合以内之神悉该之矣。”可见,方明是泛祀众神的方木,在古代它是作为盟神出现的。古人结盟、发誓,必以神明为证,所指神明极泛,不妨试举数例。《诗经》云“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左传》云“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乃歃”,“纵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诸乎?”“蔡侯归,及汉,执玉而沈,曰:余所有济汉而南者,有若大川”;皆是。能监盟的神太多,不可备举。会同、盟誓时,不可尽设其主位,故为方明,通举六方之神,合而告礼之”,是为正解。

同类推荐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娘子,莫急。装得太久,有些生疏了。待我灭了那个喘气的知情人,你依旧是北国第一战神,为夫绝不抢你风头”“装了一千多年。敢问您……为何放弃治疗?”,她,21世纪最懒最能吃的天才特工。他,北之国最笨最白痴的废物太子。时空扭转,天才特工撞上废物太子。从此之后,他洗衣、做饭、卖萌撒娇,她战甲、重剑、横扫天下。天才配废物,扮猪吃老虎,汝甚吊汝娘知乎!什么?天下你不屑?那算了,回家种田吧。什么?都回家汗滴禾下土了还有人来找茬?还抢他的贴心小娘子?靠,好不容易装了一千年,临了还逼他露出真面目!天空瞬变,大地开裂。九龙缠身,秒杀众人!“……你这是?”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美人教主宠田妻

    美人教主宠田妻

    她一朝穿越为古代小村庄的农家女,采采药,种种田,浇浇花,从家徒四壁到大宅府邸。“花花,种种田就够了,你以后别给他人看病了,要看也只给我一个人看。”“为何?”“我不喜欢你对着别人温柔的样子。”“世人都说田大夫生性凉薄淡漠,也只有你说我是温柔。”片段一:在田荷花这里踢了N次铁板后,美人教主细长的剑眉轻颦,揉着胸口道:“田荷花,不舒服,不开心,不高兴,本座这里难受。”“田荷花,你听到没有!”“胸闷气短,乃是心气虚所致,服了这俩帖药就没事了。”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酸枣仁、柏子仁、甘草…田荷花将包好的中药递给某教主。
  • 剑血

    剑血

    十年前,遭血魔妖孽荼害,全家惨亡。流浪十几年,卧身于虎威帮,在一次剿灭行动中,遇上剑仙孤影,经过一系列摸不着头脑的事情的发生,寻到多年流失的唯一亲人妹妹诺霞,至此二人开始寻找灭门仇人。却因身带传世之宝“风云无量”和“锦绣风云”,又偶然得到上古神器“血剑”。一时间江湖各路,魔教妖孽疯狂前来抢夺,关键时期,岂料到伴随身边的妹妹诺霞竟然是魔教派来的奸细,报仇之路,人生何悲。
  • 领导素质的培养(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领导素质的培养(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在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一流学府的成才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并日趋融入主流教育。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外、北科大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
  •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座

    青年电影手册: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座

    封面人物为贾樟柯和赵薇,2013年对于他们是难忘的一年。2013年贾樟柯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3年赵薇以7亿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并获得29届金鸡奖导演处女奖。100位华语导演,他们是最艺术的,也是最先锋的;他们是最商业的,也是最新锐的。首次聚焦华语电影导演的处女作,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去探究他们的第一次源于什么样的渴望。第一次,也许没有经验,但是有足够的激情。他们寻找,他们探索,他们历险,100位导演,100部处女作,100种不同电影道路的开启,却又殊途同归,他们都是诞生在光影之中的追梦人。以虔诚和谦卑之心,向梦想致敬!
  • 十九岁宠妃

    十九岁宠妃

    南唐后主李煜被毒杀,小周后被凌侮,窅娘自刎殉情……十九年后,李煜和窅娘之女,十九岁的楚楚肩负着复仇的重任入宫。庭院深深的后宫,在庄重的皇家威严幕后,充塞着腐败荒淫,煎熬挣扎,痛苦血泪,更有机谋权诈,血腥残杀。多情者多难,风流人相残,畸形的岁月,十九岁的楚楚燃尽情焰……
  • 安迪密恩的觉醒

    安迪密恩的觉醒

    统治全人类的教皇将号召教会的全部力量,展开以“圣战”为名的血腥屠杀,而伊妮娅,是唯一能与之对抗的人。永生的代价是什么?残存的内核,又有什么样的险恶动机和秘密?移走地球的“神秘人”是谁?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伊妮娅知晓。而谜一般的伯劳——是怪兽、天使,还是杀人机器——也将最终显露出它身上悬而未决的两大谜题:它的起源和目的。
  • 武灵天下

    武灵天下

    带着异世界的吞天武灵,废物少爷绝地逆袭,一跃成为震惊大陆的武学天才!强大的武技信手拈来,强横的敌人踩在脚下。神秘的家族,未知的领域,一切的精彩,尽在武灵天下!
  • 凌天战尊

    凌天战尊

    地球最强兵王魂穿异世,融轮回武帝记忆,修《九龙战尊诀》,所向披靡,战威无可敌!会炼药、能炼器、懂铭纹……生活职业,全能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