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200000038

第38章 《周礼》成书于汉初(16)

我跟着先生从硕士读到博士,至此终于完成学业,感恩不尽,为纪念师徒情谊,乃仰求先生墨宝,以为永久之传。先生年轻时练过书法,笔力雄健,某年,我随先生参加《中华文明史》编撰工作会议,主办方请与会之老先生题词,先生当场挥毫写下,中华文明,震烁古今”八个大字,赢得一片喝彩。刘乃和先生曾说:“赵先生是书法家。”只是先生为人低调,从不显耀,故为一般人所不知。不久,先生用整幅宣纸为我题了明末清初学者傅山的一段话:

为学须有一副坚贞雄迈心力,始克纵横,为学当先立志,修身当先知耻。

书傅山书训子侄语,与彭林同学共勉之。

先生还另纸书写《论语·述而》中孔子语赠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表达了他对我未来学术之期待,成为我终生牢记的座右铭。

我博士毕业后,决意终身研究中国古代《三礼》之学,遂转而研读孔颖达《礼记正义》、胡培翚《仪礼正义》等典籍。起初先生不甚赞同,希望我继续研究先秦史。但我已一发而不可收拾,无法回头。奉生师很快表示赞同我之选择,他多次引顾炎武称赞张尔岐(稷若)之语:,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说“希望你能像张尔岐那样成为《三礼》研究专家”,这是先生对我之激励。

四,师德永志

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当年在辅仁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曾受援庵先生之命当过副教务长,但觉得太过影响学问,故一年之后便挂印辞职。此后,反右、“文化大革命”迭接,先生先是被打成“右派”,不得上讲台,只能在资料室工作,甚至扫厕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方才恢复正常工作,坎坷之极。先生一生略与官场无缘,清心寡欲,刚直不阿。所倾之力,一在学术,二在教学,始终保持教师本色。

我考到先生名下时,先生年事已高,只指导研究生,不再给本科生上课。先生给我辈讲历史研究法,每周一次。每次来到书房,先生已经把有关书籍翻开,摊在桌上,我等一到,他便开讲。讲授之重点为《尚书》、《考信录》、《十驾斋养新录》等。

在此还有一事必须提及:先生曾以八十高龄登上讲台,为本科生讲授“史源学”。“史源学”是援庵先生生前在辅仁大学开设之课程,以此培养出诸多著名学者。援庵先生曾任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数十年,故“文化大革命”之后,学校每隔五年、十年便要举行纪念活动,此时屡有学者忆及史源学一课。

历史系本科生对此颇觉好奇,希望系里能重开此课。当时系里听过,史源学者已不多。为了传承援庵先生之薪火,先生不顾自己年届耄耋,身体孱弱,毅然走上讲台开设此课。援庵先生讲,史源学”,主要对象为《日知录》。先生根据当今学生之实际情况,改用《资治通鉴》,此书引用之史料极其丰富,适合于训练学生查找史源之能力。学生之作业,先生均亲自批阅,并用蝇头小楷,一丝不苟地写在天头。

曾有多位该班之学生告知,他们视先生亲笔批改之作业为珍宝,小心护持至今。先生所为,堪称典范,我辈当永远效仿。

1999年,我从北京师范大学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先生非常高兴,一是因为我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因为清华大学是先生之母校,大学四载于此,他的长子也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故先生对清华大学之情感非同寻常。我每次回校看望先生,他都会说些清华大学往事。在先生记忆中,清华园乃是读书之天堂,他与我谈到清华大学用磨砂玻璃做地板之图书馆,旧时北京城里罕有之室内游泳池,学生宿舍之暖气,中国教师用英文授课,还有他所经历之几次学潮。他还提及,当时有人将他的名字与图书馆馆长潘光旦开玩笑:一位是光贤(咸),另一位是光旦(淡),说到此处,先生脸上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

先生最后一次到清华大学是在2>世纪5>年代,此后几十年不见,心中非常牵挂,所以先生每次都要问及清华大学近况。我告诉他,清华大学文科近年发展很快,已经恢复许多学院,调入之教授,也有不少校园建设日新月异先生听后总说等风和日丽时,一定要回去看看。有两次,我已经安排好车,准备接他来清华,可他身体状况总是欠佳,两度失之交臂,始终未能如愿,可谓先生一生之遗憾,2>>3年8月22日先生遽归道山,享年九十四岁。北京师范大学择日在八宝山举行追悼会,我向清华大学校办禀报此事,学校决定以清华大学之名义敬献花圈,向这位老校友最后致意,先生九泉有知,亦当欣慰。

先生之恩德,将润泽我终身,我将谨记先生之教诲,以“一副坚贞雄迈心力”,沿着先生之足迹前进,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勤奋工作,接续先生未竟之事业,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附录六

作者论著要目(1985—2>>9)

一,著述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仪礼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经学研究论文选(主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2

仪礼注疏(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观堂集林(点校),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

礼经释例(点校),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2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4

周礼注疏(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9

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5

礼乐人生,北京:中华书局,2>>6

中华传统礼仪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6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之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7

儒家礼乐文明讲演录,(“大学名师讲课实录”之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8

中国经学(主编),第一辑(2>>5)、第二辑(2>>7)、第三辑(2>>8)、第四辑(2>>9)。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论文

释;考古,1985(8)

殷代兄终弟及平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中国传统文化封闭性说质疑(与赵光贤合作),北京师范大学报,1986(5)

创新与继承不可偏废,福建论坛,1987(1)

王国维:以近代方法治史的先驱。见:中华人物志·史学家小传;北京:中华书局,1988

《周礼》冢宰与周代辅相问题,福建论坛,,1987(3)

段玉裁与《说文解字注》,人物,1987(3)

良渚文化玉器的两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5)

五帝史研究的方法问题,历史研究,1989(3)

《周礼》成书于汉初说。史学史研究,1989(3)

《周礼》的礼与刑;孔子研究,199>(1)

《周礼》的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文献,199>(2)

《周礼》五行思想新探;历史研究,199>(3)

论《周礼》的三公六卿之制,人文杂志,199>(3)

《周礼》畿服制度所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史学月刊,199>(5)

玉器与先秦文化,文史知识,199>(8)

《周礼》治官思想研究,中国史研究,1991(2)

《周礼》抑商思想刍议,管子学刊,1991(3)

《周礼》理财思想二题,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1(3)

多元一体的《周礼》主体思想,文史知识,1991(5)

说雍,古汉语研究,1993(3)

南冥之历史认识,见:[韩]南冥学研究(第3辑),1993

考古学与中国的古史研究,见:[韩]现代中国研究(第2辑),1994

战国至汉初学术思想变迁趋势之鸟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2)

周代禘祭平议,见:西周史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丁茶山与《周礼》,北京图书馆馆刊,1994(1<2)

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4)

二十一世纪的儒学传承问题,见:纪念孔子诞辰2545周年暨国际儒学讨论会会议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周”与良渚文化玉器,中国文物报,1994->1->2

论士冠礼的礼法与礼义,见: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2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杏坛考,中国史研究,1995(3)

论南冥思想中的儒道互补问题,见:[韩]南冥学研究(第6辑),1997

论张淳《仪礼识误》的校勘学成就,北京图书馆馆刊,1996(3)

论《传世藏书·十三经注疏》的整理,中华读书报,1996->7-24

三礼学,见:中华孔子学会主编,国学通览,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

关于中国古礼人文精神的几点思考,人民日报(海外版)1997->7-1>

中国儒学百科全书·礼学部分,见:中国儒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论汉字融会外来文化的能力,人民日报,1997-11-12

论我国民俗的未来走向,民俗研究,1998(1)

“周官”为“周天之官”说。中华读书报,1998->1-21

论清人《仪礼》校勘的特色。中国史研究,1998(1)

金沙溪《丧礼备要》与《朱子家礼》的朝鲜化,中国文化研究,1998(2)

论迁庙礼,见: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6>周年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郑玄与《三礼》名物研究,见:郑玄研究文集,济南:齐鲁书,1999

阮元实学思想丛论,清史研究,1999(3)

朝鲜《国朝五礼仪》与中国古礼,见:国际汉学(第5辑),2>>>

论郭店楚简中的礼容,见: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 试论焦循,《群经宫室图》,见:清代扬州学术研究,台北:学生书局,2>>1

子思作《孝经》说新论,中国哲学史,2>>>(3)

也评江苏古籍版《仪礼正义》,见:(台)经学研究论丛(第7辑),1999

夏商西周军事史研究的里程碑之作,社会科学战线,1999(4)

儒家孝道的再认识,见:纪念孔子诞辰255>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

破解千古疑案,填补历史空白,文汇报(史林版),2>>>-11-18

礼学研究五十年,见:[日]中国史学(第19卷),2>>>

《六德》柬释,见:简帛研究(第4辑),2>>1

论郭店简《六德》“为父绝君”及相关问题,中国哲学史,2>>1(2)

朱子礼学与朝鲜时代乡风民俗的儒家化,见:国际儒学研究(第11辑),2>>1 《十三经注疏》与中国古代学术,光明日报,2>>1->6-21

始者近情,终者——子思学派对礼的理论诠释,中国史研究,2>>1(3)

武王克商之年研究的纠葛,清华大学学报,2>>1(4)

茶山礼学与清儒礼学的比较研究,见:[韩]第一届茶山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1

寒岗郑逑《五先生礼说》初探,见:[韩]南冥先生诞辰5>>周年纪念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2>>1

论《朱子家礼》在朝鲜时代的播迁,见:华学(第5辑),2>>1

中国古礼与朝鲜半岛的儒家化,(台)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1,11(4)

礼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史知识,2>>1(11)

我看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博览群书,,2>>1(11)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孔子诗论的定名问题,孔子研究,2>>2(2)

《诗序》、《诗论》辨,见: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论文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2

金正喜“实事求是”的实学思想,见:韩国实学思想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2

关于师兑二器的排序问题,考古,2>>2(4)

有为与无为——从郭店楚简看儒道性情同异,光明日报(理论周刊第3版),2>>2->4->9

听松山房读《礼》札记,见:追寻中华古代文明的踪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2

《三礼》说略,见:十三经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2

《孝经》说略,见:十三经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2

茶山礼学与清人礼学之比较研究,见:华学(第6辑),2>>3,

朝鲜时代的礼讼与君统、宗法诸问题,中国文化研究,2>>3,(秋之卷)

评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史研究动态,2>>3(1>)

思孟心性说简论,见:古墓新知——纪念郭店楚简出土十周年论文专辑,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3

从《仪礼·乡射礼》看中国古代的体育精神,光明日报(史学版),2>>4->2-1>

从学术角度质疑祭祀黄帝大典,科学时报,2>>4->5-19(4)

论清人的考工记研究,台湾大学中文学报(第2>期),2>>4

茶山礼学的两个问题,见:[韩]“退溪以后的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4

茶山的考据学,见:汉城大学“18世纪东北亚的文物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4

清人对敖继公的臧否与郑玄经师地位之恢复,文史,2>>5(1)

论丁若镛对朱熹《中庸章句》心性说的批评,清华大学学报,2>>5(6)

论姚际恒《仪礼通论》,湖南大学学报,2>>6(1)

清华经学研究的昔与今,中国文化研究,2>>6(1)

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的养成,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6->3-22(6)

从《四库全书》到《儒藏》,北京大学学报,2>>6(2)

《考工记》数上六现象初探,见:中国科技典籍研究——第三届中国科技典籍国际会议论文集,2>>6

论清人的《考工记》研究——以《轮人》为例,见:(台)东亚视域中的近世儒学文献与思想,2>>6

论清代王府祭祀制度中的中原文化因素,见:清代王府及王府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6

守望中华礼仪之邦,光明日报(光明讲坛),2>>6->7-13(6-7)

关于周公庙遗址的几点思考,见:华学(第8辑),2>>6

论郭店楚简所见儒家音乐思想,见:简帛研究(2>>4),2>>6

论朱熹的礼学观,见:(台)宋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6

礼乐文化与和谐社会,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7->5->1(3)

经学的性质、学科地位与学术特点,河南社会科学,2>>7(1)

先秦礼学形成的三阶段说,见:清华历史讲堂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7

从正史礼乐志看儒家礼乐思想的边缘化,见:礼与中国文化——庆祝沈文倬先生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7

说乡乐、房中之乐与无筭乐——评《周代乡乐考论》中国文化研究,2>>7(3)

思孟心性说辨异,见:《仰止集》(王玉哲先生纪年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7

《三礼》与礼学研究,见:清华历史讲堂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8

同类推荐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热门推荐
  • 拯救男配之随机系统

    拯救男配之随机系统

    科技宅林小满迷上了一部网漫《灵界》,灭鬼类强文!追剧十年,深深迷上了剧中的悲情男配!男配身世悲惨,她难受;男配修炼坎坷,她心疼;男配情归女主,她含泪祝福;但是男配被玛丽苏女主狠虐,虐到死,她可就忍不住了!为了拯救男配,她带着万能系统深入《灵界》本想挑个强角,坐等急救男配,谁知道,系统崩盘,一切随机!技能随机,任务随机,连角色都随便给了个反派小boss!还不让退出程序!反派小boss,出场就受虐,虐中强大,350集被主角打挂!哭瞎。。勉强接受了现实,她开始办猪吃虎,一边默默强大,一边努力保护男配。勾搭男主――为了不被男主打趴,顺道抢点机遇给男配恐吓女主――防止渣女玩虐男配的感情扫灭反派――就是自己的手下也不能虐男配!踏踏实实保护男配,竟然还遭利用!于是她瞄准了正派高层――打压男配,就一起吞了!长叹一声,boss不好当,正派虐,系统虐,连男配也虐!男配,主角虐你千百遍,boss待你如初恋,求别虐!片段一“你这魔鬼,离我远点!就算你救了我,我也不会谢你的。”‘女主’一把甩开她的手,永不变的玛丽苏脸色竟也有如此难看的一面!“你以为我想救你啊,”林小满无谓的耸了耸肩,“我家男配要保全你,我哪敢动呢?”一听到她提到了他,玛丽苏‘女主’泪眼朦胧,双膝下跪,“我求你不要再缠着十郎了,他已经被被你害的回不了灵界了。”“大姐,大妈!我才要求你离他远点!”对着那苏到渣的女主,她没半点同情,反而叉腰咆哮,-“我拼死拼活的变强,从人类变恶鬼,恶鬼到小王,死了多少回了,你知道吗?”-“我为了什么?就为了能强大,好救我的男配!”-“你一句话就让他遍体鳞伤,求一声就让他去送命,结果我又要安慰他,又要帮他送命!”-“TMD!不喜欢他就别折腾他好吗!不对,你这是在折腾我!”片段二【系统提示,根据剧情走向,男配有危险。】“什么!谁敢欺负男配!”林小满扑腾起身,“开启隐藏技能,编号11567,瞬移!”【技能使用失败,系统随机抽取技能。。】“又来了!!”林小满奔溃,男配都要出事了,系统还随机!!【随机技能-爱之念想自动使用,对男配进行瞬移。】恩?这一播报,林小满惊了!“呼~差点出事,”浑厚男音已由身后传来,带着痞痞的笑意,“还好得手了,你说东西忘在冥界了,刚刚去了一趟。”“谢谢,”林小满羞涩,旋即脸色一变,“等等!你是说,冥界的小鬼欺负你?!”
  • 逆青

    逆青

    千年前,青天界以妖族为本,人族渺小无依,为奴为仆,而后八大圣师横空出世,斩杀妖族大圣,创下人间八大圣派,奠定人族千年基业。 千年过去,八大圣师早已消失,而人间的修炼者,一旦达到武学顶峰,则必遭神秘人物镇压。 看穿越而来的萧寻,如何立于此间天地,以武逆仙! ———————— 本书QQ交流群:292372264(千人群,情节讨论,聊天打屁,歪歪唱歌,鄙视老叶。) 新书《神罡》上线,下面有传送门。
  • 穿越之幸孕生活

    穿越之幸孕生活

    并且又嫩了一回,不过穿越大神好像并没有给她太多的好运,没钱没势的进入钟情自己原配夫人的将军府里做小妾,仁杞应该算比较幸运的换了穿越这种方式让自己逃过了空难,不过这接二连三的双胎是怎么回事!仁杞只能从儿子们身上获得部分尊严,让自己更好的生活下去……没有男人,儿子也很好啊!
  • 品德内涵

    品德内涵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现在,发现你的职场优势

    现在,发现你的职场优势

    工作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人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工作,就是抱着什么样的态度生活。要在工作上取得好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自己的优势,让优势成为自己强势的依靠。只有充分发挥优势,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卡尔文?库艺说:“人生真正的快乐不是无忧无虑,不是去享受,这样的快乐是短暂的。缺少一份充满魅力的工作,你就无法领略到真正的快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农门悍妻,本王赖上你了

    农门悍妻,本王赖上你了

    一朝穿越,武术教练变农家女,爹残娘瞎大哥瘸,每天靠野菜树皮过日子。爷惧内,后奶毒,叔伯滑,姑可怜,还有地主逼做通房。好在夏木槿是个有本事的,上山能打猎,下河能摸鱼,随手抓把柴还能当药使。斗后奶,烧地主,打叔伯,护爷姑,养的一家呵呵笑,斗得渣渣呱呱叫。偶遇极品受伤男,赖吃赖喝赖不走,夏木槿小脸一寒,小手一挥,极品男手里多了把锄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先挖田还是先翻土,自己看着办。”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他的全部,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爱是神奇的,它使得数学法则推动了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会觉得只有半个痛苦;受摧毁死亡,让死之变得空虚;爱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带来价值,让不快乐的人获得真正的快乐。
  • 夫君别跑:霸气小女匪

    夫君别跑:霸气小女匪

    为了家人被迫嫁与知府家的三公子,可谁知这个三公子却是个不受宠的。从此,家事国事江湖事,事事烦心!孰料,小郎君不简单功夫还了得,比她厉害就算了,尼玛,还有个无比强悍的身世。正牌公公找上门:“你不配做我儿媳妇。”她哼了一声:“姐才不稀罕”挺着肚里的小包子决然离去。日子就是你追我逃……“呔!前面的那个大婶放开那个俊后生!让他来给我肚子里的娃娃当爹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