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200000030

第30章 《周礼》成书于汉初(8)

元敖君善《集说》颇称精密,未许粗心人领会,于是书大有裨益。以及郑注之非,间亦驳辨,此其所长。若其过于求详,词义冗蔓,反致不达,且多可以不必言而言者,此其所短。取其十之二三焉。

万斯大锐意于礼学,《三礼》兼治,著述颇丰,其中《仪礼》有《仪礼商》二卷。专志殚精者数十年矣。其所爬罗剔抉,宋代学风之丕变,始于庆历间(1041-1048)刘敞作《七经小传》,学界由是追求新奇而蔑视训诂,王应麟《困学纪闻》有言:“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郑康成,况圣人乎1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书》之《胤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于议经,颇能见先儒所不及而自负其能,王安石撰《三经新义》,学者仰承其鼻息,鄙弃汉儒之学,视同土梗。

宋儒崇尚思辨,好谈心性理气,《仪礼》为实学,难得学者青睐。四库馆臣云:“《仪礼》至为难读,郑注文句古奥,亦不易解,又全为名物度数之学,不可空言以骋辨,故宋儒多避之不讲。”不仅如此,宋儒每每贬低汉人文字训诂之学,如程颐说:“经所以载道也,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又说:“善学者,要不为文字所梏。故文义虽解错,而道理可通行者不害也。”在此种风气之下,学者多欲摆脱郑注。王安石废罢《仪礼》,推崇《周礼》,而所撰《周官新义》决不用郑注。但学界仍不乏热心《仪礼》之学者。乾道间,张淳撰《仪礼识误》,订正《仪礼》文本讹误尤多。又有李如圭氏,朱熹尝与之校定礼书,于礼学颇有建树,所撰《仪礼集释》,“全录郑康成注,而旁征博引,以为之释,多发贾公彦疏所未备,”“如圭生于南宋,尚见古本,今据以校正,补注疏本经文脱字二十四,改讹字十四,删衍字一百六十九,并参考唐石经、陆德明《经典释文》、张淳《仪礼识误》,及各本文句字体之殊,每有欲推倒一世:独扩心胸之意。余喜其覃思,不胜指数”。李氏又撰《纲目》、《释宫》各一篇。魏了翁《仪礼要义》,取郑注贾疏处甚多,学者称“《仪礼》之训诂备于郑、贾之说,郑、贾之精华备于此书之所取”。此外,陈祥道《仪礼注解》、杨复《仪礼图》,皆流行于世,大旨均不离郑注贾疏。朱熹学术,晚年归结于礼学,表彰《仪礼》,服膺郑玄。,且以多年之力撰作《仪礼经传通解》。然而,礼学考据始终未成为宋代学术之主流。

元儒敖继公,字君善,福建长乐人,寓居吴兴,赵孟尝从受业,后经江浙平章事高彦敬荐举,授信州教授。敖氏所撰《仪礼集说》十七卷,成于大德辛丑年(1301年)。元代礼学荒芜,敖氏起而研读《仪礼》,诚属可嘉。然敖氏承宋儒鄙视郑玄之绪余,声称郑注,疵多而醇少”,希图颠覆其人其书。敖氏撰作《仪礼集说》时,,删其不合于经者”,,意义有未足,则取疏、记或先儒之说以补之;又未足,则附之以一得之见焉”。

敖氏批驳郑玄,不露声色,但却处处立异。然万氏之学,“多信宋而疑汉”,故不能不有偏颇。

1.篇名提示

各篇大旨,郑玄《三礼目录》均有提示性说明,但敖氏置之不顾,而是自行立说,嫌其自用。余谓万子,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宾之,与之饮酒。”

郝仲舆《节解》训释详明,为《仪礼》第一书,亦其《九经解》中第一书也,优于《仪礼》注疏多矣。取其十之五六焉。笔者细为寻绎,敖氏手法可约略归为五端,今不惮繁复,缕述如下,以见其改窜之迹。”

《乡射礼》:

郑《目录》:“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之礼。”

敖继公云:“乡射者,士与其乡之士大夫会聚于学宫,饮酒而习射也。”

《大射》:

郑《目录》:“名曰《大射》者,诸侯将有祭祀之事,与其群臣射,以观其礼。数中者,得与于祭;不数中者,不得与于祭。”

敖继公云:“诸侯与其群臣饮酒而习射之礼也。言大射者,别于燕射、宾射也。”

《丧服》:

郑《目录》云:“天子以下死而相丧,衣服、年月、亲疏、隆杀之礼也。”

敖继公云:“此篇言诸侯以下男女所为之丧服。”

敖氏之说,多为标新立异,并无依据。如《丧服》大旨,郑玄以为天子以下死而相丧之礼,敖氏则以为诸侯以下丧服。至有郝敬云:“服制断自大夫以下,天子诸侯缺焉。”《仪礼》多为士礼,其说颇似有理,然难经推敲。盛世佐云:“《中庸》云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诸侯以上绝旁期,至于为高曾祖父母父母妻长子之属,则贵贱一而已。···所异者或绝或降耳。其不绝不降者,则固无以异也,而是篇已具矣,何阙焉?”,敖氏各篇提要,大率如此。

2.改易今古文

《仪礼》有今文、古文,文字每每有歧异。郑玄做注,反复斟酌,力求取其正字。为慎重起见,郑氏但凡取今文,则于注中出古文;取古文,则于注中出今文。如《士冠礼》“宾对曰:某不敏,恐不能共事,以病吾子,敢辞。”郑注云,经之已讹者,秉为借字,故郑玄从今文作“病”。又如《士昏礼》:“大羹湆在爨。”郑注云,今文作“汁”。湆为正字,汁为借字,故郑玄从古文作湆。皆其例也。

郑氏裁断得当,学者咸无异词。然敖继公力图以文本与郑氏相异,故蓄意变换今古文,若郑用今文,则敖用古文;郑用古文,则敖用今文;更改之理由,讳莫如深。笔者逐一查核,略举如下:

《士昏礼》:“舅飨送者以一献之礼,酬以束锦。妇人送者酬以束锦。若异邦,则赠丈夫送者以束锦。

郑注:“古文锦皆为帛。”

敖氏将此节诸“锦”字通改为“帛”。

《士相见礼》“侍坐于君子之法”节:“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

郑注:“古文早作蚤。”

敖氏改“早”字为“蚤”。

《燕礼》“主人酬宾”节:“主人盥洗升,媵觚于宾。”

郑注:“今文媵皆作腾。应谦云:

独孜孜于经学者,吾见充宗万子。

《燕礼》“主人辨献士及旅食”节:“主人洗升,献士于西阶上,士长升,拜受觯,主人拜送觯。”

郑注:“今文觯为觚。”

敖氏从今文,改“觯”字为“觚”。

《特牲馈食礼》“尸入九饭”节:“祝命挼祭。”

郑注:“今文改挼为绥,古文此皆为挼祭也。”

敖云:“挼祭即授祭也,挼字盖误。祝命佐食授尸祭,尸于是祭荐,欲及其授祭之节也。”

《公食大夫礼》“宾入拜至”节:,宰东夹北,西面,南上。

郑注:“古文无南上。”

敖氏从古文,径删“南上”二字。

《公食大夫礼》“鼎入载俎”节:“右人抽扃,坐奠于鼎西南,顺出自鼎西,左人待载。

郑注:今文“奠”为“委”。

敖氏从今文,改“奠”为“委”。

《少牢馈食礼》“尸酢主人命祝致嘏”节:“上佐食以绥祭。”

敖氏改“绥”为“授”。

敖氏昧于小学,所改今古文,均无学术依据可言。敖氏之所以不辞辛劳,改换文字,其用心亦在立异,以显耀其文本不同于郑玄所据之本。

3.删改经注

敖氏每每改易经注之文字,注疏承而讹之,其情况有二:一为径改,不说明任何理由,若不仔细案验,殊难发现;二是说经有碍,而又不能潜心研索,遂断言某字为衍、某字当为某字、某处有脱文云云。

此篇“媵”字反复出现,敖氏均改作“腾”。”

“言忠信慈祥”,以“忠信”二字为衍;

“先见之”,“先”改“走”。

《乡饮酒礼》:

“若有北面者则东上”,,东”改“西”。

《乡射礼》:

“司射适阼阶上,东北面告于主人”,以“东”字为衍文;

“三耦拾取矢亦如之”,“三”改“二”;

“胜者之弟子洗觯升酌,南面坐奠于丰上,降,袒执弓”,以“袒执弓”三字为衍;

“获者之俎,折脊胁肺臑”,以“臑”字为衍。

《燕礼》:

“设洗篚于阼阶东”,以“篚”字为衍;

“宾出立于门外东面”,“东”改“北”;

“升酌膳酒”,以“酒”字为衍;

“腾觚于宾”,“觚”改“觯”;

“升酌膳觯”,以“觯”字为衍。

《大射》:

“宾诸公卿大夫之矢,皆异束之以茅,卒,正坐”,以“卒”字为衍;

“司射倚朴于西阶西,适阼阶下,北面请射于公,如初”,以“如初”为衍文;

“大夫与其耦皆适次,释弓,说决拾,袭,反位,诸公卿升就席”,云“诸公卿”下脱“大夫”二字。

“大夫继而东上”,“继而”下添“西”字;

“三耦卒射亦如之”,不可也;经之已明者,“左”改“右”;

“一小射正授弓”,“授”改“受”;

“卒正坐左右抚之”,以“卒”字为衍;

“若诸公卿大夫之耦不胜”,以“诸公卿”三字为衍;

“小射正作取矢如初”,以此句为衍;

“受赐者”,“赐”下添“爵”字。

“更爵洗,升酌散以降酢于阼阶下,北面坐奠爵”,改“散”为“膳”。

《聘礼》:

“皮如入,右首而东”,“右”改作“左”;

“请礼宾”,以“礼”为“醴”之误。

《公食大夫》:

“奠于鼎西南”,以“南”字为衍;

“宰夫膳稻于梁西”,,膳”改“设”。

《觐礼》:

“啬夫承命,告于天子”,以“啬”为“大”字之误。

《丧服》:

“大夫之庶子为适昆弟”,以“弟”字为衍;

“冠”改。

《特牲馈食礼》:

郑注:“杂裳者,前玄后黄。为,辟射位”,故需撤去原设于两阶间之乐器

“三拜众宾,众宾荅再拜”,以“再”为“一”字之误;

“取肝擩于盐,坐振祭,振之”,以“坐”字为衍。

《少牢馈食礼》:

“有司赞者取爵于篚以升,授主妇赞者于房户”,“户”改“东”。

《有司彻》:

“主人立于洗东北、西面,侑东面于西阶西南”,“洗东北”之东”字误;“西阶西南”,“南”字衍。

“佐食取一俎于堂下以入,奠于羊俎东”,郑注:“不言鱼俎东,主尊于。”敖云:“羊当作鱼,字之误也。”

“改字解经”,清人视为学术之大忌。后世学者之研究结果证明,敖氏窜改之处,鲜有正确者,此正可见其轻率与无畏。

4.与郑注立异

郑玄生当东汉,去古未远,颇见古本,驳议从而殽之,其注之价值自不可低估。然敖氏心存敌忾之气,因而不能不处处与郑立异。

《士冠礼》“冠日陈设”节:“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万子于《礼经》,况传注乎!”其后,应加辨证者,如:

《乡饮酒礼》:

郑注:“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古文“病”为“秉”病为正字,数量颇大,“三”改“二”;

“以耦左还上射于左”,加之兼习今古文,亦有暗用贾疏之说而未做说明者,天子与诸侯相会用轩县(悬),学者难以觉察,多不出敖继公之樊篱。《易》曰:夫玄黄者,天地之杂色,天玄而地黄。”

敖氏:“杂裳者,或前玄后黄,或前黄后玄也。”

《士冠礼》“迎宾及赞冠者入”节:“宾如主人服,赞者玄端从之,立于外门外。摈者告。”

郑注:“告者,出请入告。”

敖云:“此宾乃主人戒宿而来,故不出请事。”

《士昏礼》“将亲迎豫陈馔”节:“其实:特豚,合升,去蹄。举肺脊二、祭肺二、鱼十有四、腊一肫,髀不升。”

郑注:“纯,全也,合升左右胖曰纯。”

敖云:“士礼,腊用一胖。此一纯,乃用左右胖者,亦异昏礼也。”

《乡饮酒礼》“速宾迎宾拜至”节:“主人一相迎于门外,再拜宾。”

郑注:“相,主人之吏,傧赞传命者。”

敖氏云:“一相,盖学中之有司,给事于饮射之礼者。”

与郑注立异,为敖书之主要特色,如郑玄以杂裳为前玄后黄,敖氏则云或前黄后玄,类似之例,不胜枚举。以至为求异郑,当有先郑与后郑两说并存时,敖氏亦宁取先郑,不取后郑,令人感慨系之。

郑注贾疏并非处处可以攻击,且总有不可动摇之说,而敖氏不愿公开引证。有学者指出,敖氏之书,间有“本郑意而未明言”,者,亦不可也;世之儒者或取前儒已废之说,以下略举数例。《大射仪》“张侯设乐”节:

乐人宿县于阼阶东,笙磬西面,其南笙钟,其南,皆南陈。建鼓在阼阶西,南鼓。应鼙在其东,南鼓。西阶之西,颂磬东面,其南钟,其南,皆南陈。一建鼓在其南,东鼓,朔鼙在其北。一建鼓在西阶之东,南面。在建鼓之间。

此节经文大意,乃叙述乐人在堂前陈设乐器之章法,一组在阼阶之东,由北向南依次为笙磬、笙钟;另一组在西阶之西,由北向南依次为颂磬、钟、朔鼙、建鼓。两组乐器东西相对。此外,堂前两阶之间陈设建鼓,阼阶之西为建鼓和应鼙,鼓,陈设在东西两建鼓之间。上述安排自有一定之规经文亦叙述有致。但此处潜藏一问题,即堂前东、西两面均有成组乐器,为何北面不设钟、磬,而仅设建鼓?此外,经文四次提及鼓,必定提及鼓面之朝向,前三次皆称“南鼓”、“南鼓”“东鼓”,唯独西阶之东亦为建西阶东之建鼓称,南面”,原因何在?

郑玄对此解释云:“言面者,国君于其群臣备三面尔。无钟磬,有鼓而已。其为诸侯则轩县。”古礼用乐有等差,天子堂前东南西北四面均悬有成组乐器,称为宫县(悬);诸侯去其南面一组,唯东西北三面有之,称为轩县(悬);大夫唯有东西两面有之,称为判县(悬);士唯留一面,称为特县(悬)。郑注之意,而示博示奇,经文称北面之建鼓为“面”,表示此建鼓代表北面一组乐器。郑玄未曾提及者,北面一组乐器为何仅留建鼓?贾公彦疏申述云:“‘言面者,国君于其群臣备三面尔’者,言国君合有三面,为辟射位,又与群臣射,阙北面。无钟、磬,直有一建鼓而已,故不言南鼓,而言南面也。云‘其为诸侯则轩县’者,若与诸侯飨燕之类,则依诸侯轩县,三面皆有鼓与钟、磬。”贾疏之义,若是天子与诸侯飨燕,则三面都有鼓与钟、磬、1、鼓齐备的成组乐器。由于是天子与诸侯大射,北面紧邻射位,若依然陈设成组乐器,势必影响君臣之射。

姚氏对于《仪礼》本身及《仪礼》学史之研究甚浅。如此,则廷中仅剩东西两组乐器,予人以用“判县”之嫌。为显示依然用轩县(悬)之等级,故于阶间留一建鼓,并用“面”字表示此鼓代表悬于北面之乐器。由郑、贾二氏之说解,经义已畅达无滞。敖继公说解此节经文曰:“国君合有三面乐,东方、西方与阶间也。阶间之县东上,其鼓则西上。与在东方、西方者之位相类也。大射盛于燕,宜备用乐乃以避射之,故去其阶间之县,但设其鼓于故位而已。”其文显然全袭郑、贾之说,毫无新意,但敖氏讳言出处冒充己说,可见其胸襟不磊落也。

综上可见,敖氏对郑注之排斥,已经无以复加。敖氏志在颠覆《仪礼》郑注,然由于其深文周纳,不露声色,不留痕迹,如建文之欲复皋雉,以至四库馆臣亦称敖氏不过“偶驳正注疏”,且能“词气安和”,世人为其所欺,于此可见一斑。

到明代,郝敬做《仪礼节解》,对郑注之抨击再次升温。郑玄在经学界之地位一落千丈。 敖氏之书 受到清初许多学者赞扬 四库馆臣云:“继公于礼所得颇深。”又:“且郑注简约,又多古语贾公彦疏尚未能一一申明,继公独逐字研求,务畅厥旨实能有所发挥,则亦不病其异同矣。”

二,敖继公樊篱内之清初诸儒

有清之初,最早系统研究《仪礼》者为张尔岐。张氏《仪礼郑注句读》全录郑注,全书未引敖继公、郝敬之说,与当时学风判若两途。张氏三十岁始读《仪礼》,“读莫能通,旁无师友可以质问”;当时文本奇缺,善本难求,“闻有朱子《经传通解》,无从得其传本。坊刻《考注》、《解诂》之类,皆无所是正,且多谬误,所守者唯郑注、贾疏而已”。书籍匮乏,仅有北监本《仪礼注疏》可依,而此书全录郑注,因而郑注成为张氏研究《仪礼》之主要凭据,其著作名之为《仪礼郑注句读》,正缘于此。张尔岐于郑义多所阐发,于郑注之疑误亦时有考辨,但总体不离郑注左右。张氏研究路径正确,持论公允,于经义多有发明,似正可成为扭转风气之枢纽。然而,,其人不求闻达,故无当时之名”,加之当时《仪礼》研究尚未成为风气,故张氏之研究对清初《仪礼》几乎未产生任何影响,学界佞敖之风依然故我。

清初《仪礼》学者之著作,如姚际恒《仪礼通论》、方苞《仪礼析疑》、蔡德晋《礼经本义》等,更不可也。,因而无力在郑、贾、敖、郝各种分歧之间做判断,只得仰承敖氏、郝氏之说。《仪礼通论》对经文之疏解比较简单,而以半数以上篇幅引述郝敬、敖继公成说,略作铺衍。有些经文之下,则完全引用郝氏、敖氏之说,没有自己一句话。据笔者粗略统计,《仪礼通论》引用郝氏之说,有四百处以上;引敖氏之说达二百处以上。姚氏所引郝氏、敖氏之说,大多未经深思,而多属随声吠影之类。姚氏对二氏赞扬有加:

敖继公云:“乡饮酒者,士与其同乡之士大夫会聚于乡学而饮酒之礼也。”

《士相见礼》:

“宰自主人之左赞命”,以“左”为“右”之误;

同类推荐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热门推荐
  • 调侃年代

    调侃年代

    本书精选作者的三篇小说力作:闻酒识女人、调侃年代、春夏之后。作者用饱含真诚的笔墨游走于人间百态,畅谈了女人与红酒的点点滴滴,酣畅地叙述了毕业后的苦辣酸甜,虔敬地探讨了生命的真谛。
  • 创业之旅

    创业之旅

    萧梦龙一个农村出来二流的中专生,毕业由于改革的潮流只有自谋出路,正当他以为自己事业有些起色的时候,家庭发生巨变,让他颓废的回到了老家,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金钱的重要,于是又一头扎进了城市,开始了他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创业。同一时刻一个七十年代后期的小有成就的百万富翁因为投资失败和他一起走上了创业道路。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但是他没有放弃!
  • 化学探谜

    化学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

    我们认为一个对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应该可以有一种态度,一种不必客气的态度。谁都想好好的活着的,这是人情。怎么样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说了。我们几个人之间有了下列相当的了解,于是说到“吾庐。”一是自爱,我们站在爱人的立场上,有爱自己的理由。二是和平,至少要在我们之间,这不是一个梦。三是前进,惟前进才有生命,要扩展生命,惟有更前进。四是闲话,“勤靡余暇心有常闲”之谓。在此,我们将不为一切所吞没……
  •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住房梦为何难以实现?为什么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涨工资为何总是那么难?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个个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一个个关乎生计的百姓事,却蕴含着不同的经济原理。本书从小处着手,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老百姓身边的事儿。
  • 农家小地主的幸福手册

    农家小地主的幸福手册

    传说一个人一生能吃9吨食物……为毛作为吃货的自己,一半都没吃完就挂了?神马?穿越之后还可以接着吃?一朝穿越,刚睁眼就是苦哈哈的农村……还是最苦逼的童养媳啊有木有,未来婆婆吆三喝六,未过门的要死相公,各种有的没的JP亲戚。好!未来婆婆吆三喝六?那就炖了!小姑子没事找茬?点着炸了……
  • 红颜男装:倾世狂少

    红颜男装:倾世狂少

    传闻,冰家六小姐出世之时天空似乎是被鲜血泼洒,红的令人遍体生寒,滴着令人颤栗的鲜血。十岁之前,被誉为惊世奇才,然而十岁之后,却成为了整个瀚海大陆的笑柄,人人口中的废物、她是现代贪狼佣兵团的三大王牌之一,是黑白两道都避其锋芒的苏简!一朝穿越,成为了瀚海大陆八大家族中刚被灭门冰家的废物少主。当佣兵苏简成为了冰家少主,又将在瀚海掀起怎样的风云!一身红衣男装,引天下男女尽折腰。清冷狂傲羁扬,惧苍生鬼神惊九霄。天下倾覆,只在那素手翻覆之间!
  •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倾情作序推荐。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妈妈,才会教出懂得自尊的孩子;妈妈爱读书,孩子才能爱学习;妈妈善待自己,孩子才会善待生命;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与人相处自如的心态来自妈妈;妈妈的风度,将会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 神医贵女:腹黑将军请留步

    神医贵女:腹黑将军请留步

    大陆天才神医炼药师云诗瑶,虽然头顶光环,身边却是杀机四伏。神秘铁血将军百里子谦,神秘莫测,冷血霸道。当云诗瑶一次又一次有意无意的对他出手相救之后。他霸道的说:“你就是我命中注定的那个贵人,所以,从此以后,你只能留在我的身边。”云诗瑶呵呵一笑:“要留住我,那也要你有那个本事才行。”可刚一离开,云诗瑶就后悔了。她回头追上百里子谦:“喂,那个什么将军,请留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