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56

第56章 荷泽宗的灵知心体说(1)

荷泽宗是以慧能弟子神会(668-760,一说686-760)为宗祖的禅宗派系,因神会曾住洛阳荷泽寺而得名。此宗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是宗密。神会曾在滑台(今河南省滑县)大云寺设无遮大会,与神秀北宗一系的崇远禅师展开辩论,指斥北宗“师承是傍,法门是渐”[注释:《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5套第5册,434页。],强调达摩禅的真髓存于南宗的顿教,推崇慧能为达摩一宗的正统。唐德宗时,神会被尊为南宗第七祖,其法统称为荷泽宗。宗密是融合华严宗思想和荷泽禅法的一代大师,是华严禅的创导者,自称为神会的第四代法嗣,世称圭峰禅师,又被称为华严宗五祖。宗密以后,荷泽宗也就渐趋衰落了。

神会的著作有《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答崇远法师问》和《显宗记》(《顿悟无生般若颂》)等。宗密的著作很多,关于禅法方面的,有《圆觉经大疏钞》、《圆觉经略疏钞》、《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并附说)》等。神会和宗密著作的哲学思想重心是心性论,而心性论的核心内容是灵知心体说。宗密认为,当时禅宗“六家”[注释:“六家”指神秀、智诜、道一、慧融(法融)、宣什所立禅宗派系。]皆未指出灵心,“今第七剋体直提寂知”[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3之下,《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279页。]。“第七”,指荷泽宗,“寂知”,即灵知。灵知说为荷泽宗心性论的主要特色。“灵知”指灵明、灵妙的识知、智慧,非所谓世俗的知识。此宗以灵明真智为心的体性、本质,把智慧与真心结合起来,并由此而展开对智慧、认知、人性、佛性、佛心、烦恼、众生心、无念和顿悟,以及禅门三宗心说一系列禅修成佛问题的阐述,在思想上显示出了与北宗、牛头宗、洪州宗等的重要差异,颇富特色。[注释:宗密的心性论思想在前面“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章中已有论及,此处则侧重于从禅宗的角度论述其心性思想。]

灵知

宗密曾就神会荷泽的禅法作了如下的重要概括:

万法既空,心体本寂,寂即法身。即寂而知,知即真智,亦名菩提、涅盘。……此是众生本源清净心也,是自然本有之法。[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3之下,《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279页。]

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空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籍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著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时,生死既绝。生灭灭已,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名之为佛。[注释:《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2,《大正藏》第48卷,402页下~403页上。]

这是总荷泽宗的禅法宗要,意思是说,达摩禅宗以来所讲的以心传心,所传的是“空寂之心”。空寂之心即“灵知”,也称为“知”,是一种明白不暗的灵妙智慧,是众生本有的真性。认识灵知这一心的体性,是众生解决身心问题、获得解脱的门径。认识灵知这一心的本性,是众生解决身心问题、获得解脱的门径。也就是所谓“知之一字”是“众妙之门”。而众生不明白这种道理,就会生起我相,执身心为自我,视外境为我所有,不能脱离人我、善恶、有无等相对等的世界,不能觉悟自我和万空的性空。如果以“无念为宗”,了悟“空寂之知”,就会断除烦恼,增进功德,超越生死,成就为佛。在宗密看来,“寂知指体,无念为宗”[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3之下,《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279页。]就是荷泽宗哲理和禅法的两大要点。下面,我们将重点评介灵知的涵义、特点及其与本性、本心的关系。

灵知是荷泽宗心性哲学的核心范畴,从神会和宗密所作的论述来看,其涵义主要是空寂之知、自然之知和无住之知。

空寂之知。简称“寂知”,指“空寂之心”的知。何谓空寂?神会说:“我心本空寂”[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84页。],“本自性空寂”[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84页。]。宗密说:”空者,空却诸相,犹是遮遣之言;唯寂是实性,不变动义,不同空无也。”[注释:《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5套第5册,437页。]从神会和宗密的说法来看,空是指远离一切事物的形相,寂是指寂静不动的实性。空寂就是超越一切事物形相区别的寂静本性。空寂之心就是处于空寂状态的心灵。荷泽宗认为

,这种空寂心灵并不是纯然的无觉知、无意识状态,而是有认知、有觉知的,它的体性、本质就是知,就是觉知。换言之,灵知就是空寂之心的特性、作用。所谓“寂知指体”,是说众生原来具有的空寂灵知便是心体。宗密说:“知是当体表显义,不同分别也,唯此方为真心本体。”[注释:《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15套第5册,437页。]意思是说,灵知具有特定的涵义,即表现显示的意义,不同于对执著事物形相的分别,是真心(即空寂之心)的本然状态。在荷泽宗看来,就众生心性的本质而言,众生对万物的分别认识是妄念,若果众生认识现象世界空幻不实,不产生妄念,就是空寂之心,也就是心灵进入灵知不昧的状态。

宗密就寂和知说:“寂是知寂,知是寂知。寂是知之自性体,知是寂之自性用。”[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1之上,《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213页。]这里是以寂为体,以知为用,强调体用一致,“即体之用”,如前引宗密所说“寂照现前,应用无穷。”,寂知(觉知)的作用是无穷的,寂知比只限于体的性寂不同,它沟通体用关系,并体现主体觉悟智慧的作用。可见宗密重视的还是“知”。这里也涉及了性寂、性觉之辩,对性觉说作了明确的肯定。

宗密还认为空寂之心的用有两种:自性用和随缘应用。自性用是无须有相对的因缘条件就可以自知自觉,随缘应用则须有相对的因缘条件才能发生作用。寂知的知是自性用,是空寂之心的自知自觉,这是对心性本觉说的重要论述。宗密强调众生修持成佛,就是要直指本有的寂知,以求主体意识的自觉,不必向心外求佛。他要求修行者“以空寂为自体,勿认色身,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注释:续法:《五祖圭峰大师传》,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2册,47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认为空寂是自体,灵知是自心,修行者要勿认色身,勿认妄念,直指灵知,必成佛果。

自然之知。神会曾批语佛家只讲因缘,不讲自然,道家只讲自然,不讲因缘,都是片面的,主张把两者结合起来。他认为因缘是说明万物生成演变的,自然是说明万物产生本原的。讲自然才能说明众生成就为佛的根据。这个根据就是众生的本性,即佛性,自然智。他说:“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又经文所说:‘众生有自然智、无师智。’此是自然义。”[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93页。]又说:“众生承自然智,得成于佛。”[注释:同上书,95页。]“众生虽有自然佛性,为迷故不觉,被烦恼所覆,流浪生死,不得成佛。”[注释:同上书,95页。]“经”指《法华经》,经文所讲的自然智是指不籍功用、自然而有的自然之智,即自然智慧。神会认为,所谓自然就是众生的本性,就是众生的自然智、无师智。自然智慧或自然本性(佛性)是众生成佛的根本,众生之所以没有成佛,是因为自然智慧或自然本性被烦恼所覆盖,若一旦排除烦恼,即可成佛。神会所讲的自然,显然是吸取道家的基本观念和用语,其涵义是指存在的自然而然的本来状态,是既非造物主造作,也无任何目的性的事物自身的状态。这里显然是指众生最原始、最纯然的本色,即所谓“本来面目”——内在精神、本性、智慧。这也就是说,神会所谓的自然是对自然人性的确认,既有深层本体的意义,又有精神自由的意义。自然之知是对人的主体性原理的确认,它强调在众生的原始的空寂心灵中,本来就有自然之知,这种自然之知存在于形成迷悟、凡圣的相互对立之前,是成佛的因由、根据。成佛并不是要先经历排除妄念、烦恼的长期修持,然后再成就本觉智慧这样两个阶段,而一旦排除妄念、烦恼,显示本来面目,众生便成为佛。

无住之知。神会还从无住心的角度提出“无住之知”的概念来阐述灵知的特质。他认为“得无住心,即得解脱”[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85页。]。“无住”,出于《维摩经》,其原义是指无所住,即主体心不执著于一定的对象,不失去任运自在的作用。神会改变了《维摩经》关于无住是没有实体性的宗教涵义,认为“无住”是众生本来的知,或者是说,无所住处的自由活动的实体性心灵,就是“无住”。神会引用《金刚般若经》来说明“无住心”,《金刚经》云:“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85页。]这是说,无住心即清净心,也就是对各种物质现象不产生执著的心。神会非常重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并加以阐释说:“应无所住,本寂之体;而生其心,本智之用。”[注释:同上书,107页。]又说:“无住体上,自有本智,以本智能知,常令本智而生其心。”[注释:同上书,85页。]意思是说,无所住是体,是本寂之体,此体具有本智,本智发生作用而生其心,此心也即清净心。本智为无住体所本有,具有能知的作用,这是在无住处立知,是无住之知。本智既在无住体上,又有能知之用。能知无住心体,知心空寂,这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神会认为,众生若能做到这一点,也就得到解脱了。神会强调无住之体能起知的作用,“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注释:《顿悟无生般若颂》,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117页。]。这种体用一元论思想的特点是,在认识论上突出发挥无住之知的功用去认知、体验无住之知的本来状态,是以无住心体的能知去证悟无住心体的所知,是体用两者的相契相合。就无住之知的体而言是空寂的,就无住之知的用而言是直觉的,是超常态的运作,即超越语言、逻辑、理性和情感的直下把握的自我体证,是对自我内在本性的冥想回归。众生一旦以无住之知的用,来证悟本来相契合的无住之知的体,自知本体寂静,空无所有,无所住处,等同虚空,无所不遍,也就顿然觉悟而成就为佛。这是在佛教修持理论上对中国传统的体用观念的继承和发展,为顿悟成佛说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言,荷泽宗人所讲的灵知,其内涵具有空寂、自然和无住的规定性。这是众生主体性的本知,是一种对本心的原初状态、最初运作的觉知,这种觉知被认为是对人心的初相、人生的实相、生命的真相的觉悟,这种觉悟被认为是成佛的根据和成佛的标志。由此出发,荷泽宗人又提倡“无念”的宗教修持方法。宗密解释说:“无念为宗者,既悟此法本寂本知,理须称本用心,不可遂起妄念,但无妄念,即是修行。”[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3之下,《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279页。]这就是说,首先要自知本体空寂,空无所有,也无住著,进而开发灵知以归向绝对的空寂本体。这也就是无念(思念),或者是“虽有见闻觉知,而常空寂”[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87页。],即上面引的“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称为“无念为宗”。

佛性与佛心

如上所述,灵知是一种众生获得解脱的智慧、知见,也就是佛智、知见,也就是佛智。这种佛智作为众生的本性,也就是佛性,而佛性又与佛心相通。由此,神会和宗密还论述了佛性与佛心的时空定位以及和众生心性的关系问题,对后世心性论思想的影响颇大。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替身嫡侧妃

    替身嫡侧妃

    他宠她,不惜在千里之外采集蚕丝,仅为她编织最美的云裳他宠她,不惜到天山之巅夺取雪莲,仅为她能一度雪莲风采他宠她,不惜大兴土木盖奢侈观月台,仅为了博得红颜一笑…然而,当真相揭露,一切不过镜中花,水中月。“我不是她的替身!永远都不会是!”冷静如她,此刻亦是撕心裂肺的嘶叫。他只是淡淡看着一地狼籍,眼前略微狼狈的她,薄唇微勾。“替身?花箬沫,你不配。”一字一顿,字字冰冷。最后,修长的身影逐渐远离,仿似走出她的生命。原来她连替身都不如…*殷红的鲜血喷洒一地,那曾经对她微笑,处处关心她的人,此刻却是落得头断尸分的悲惨结局。她努力睁开眼睛,却被泪水一次一次掩埋。想发出嘶喊,却掐在喉咙,身体因冰冷而剧烈颤抖,红唇早已被咬破。微颤的脚步刚欲不顾一切趋前,却被身后温暖的身躯紧抱,轻轻一拍,意识逐渐模糊。耳边仍清晰的听见高台出传来的阴骘嗓音:“花箬沫,本王知道你一直都在…别妄图逃脱,那只会让更多人因你而亡。”那锐利而阴寒的眸子扫视着黑压压的人群,最终却不曾见到那抹清雅的倩影…*他,阴骘冰冷的麒麟国三王爷,为心爱的女人不惜一切代价。然而,最终明白,失去的永不能再度拥有。(轩辕沧海)他,坦率真诚的白虎国大将军,纵然伤痕累累,仍是不断往她靠近,哪怕只能是守候,亦心甘情愿。(赫连烈日)他,妖孽腹黑的青龙国首席谋臣,玩弄权谋之人,却因结识她,甘于平凡,浪迹天涯祈求彼此再度相遇。(蓝斐然/慕容蓝斐)他,优雅高洁的朱雀国君主,一代明君,为保疆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却为她几近成千古罪人。(东堂烟月)他,飘然出尘的玄武国王子,本是高贵出生,却因特殊眸子备受排挤。最后终夺得帝位,却需不断追逐心爱的她。(南宫暖熙)他,温润俊美的麒麟国大才子,第一眼见她便注定了此生的悲剧。(柳千茗)*她说:“一颗心需要坚定地去温暖另一颗心,坦诚相待,这样才可以幸福。”然而,天下之大,她却无法找到那颗能让她全心全意去温暖的心。但,她相信只要坚持,梦必能圆!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不当替身侧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安徒生童话(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安徒生童话(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心甄选了安徒生最为经典的童话,以期引领孩子们在赏心悦目的情境中,进入奇幻有趣的童话世界;使现实压力与日俱增的成人们,重温人鱼公主、丑小鸭、拇指姑娘的快乐记忆,回归天真、宽容的快乐心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战帝系列(五)

    战帝系列(五)

    尤无几顿觉这是他生平所遇到的最可怕攻击之一!战传说的剑法具有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穿透力,让他人在战传说的剑前,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到无论以何种方式,都难以改变他洞穿一切的剑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当家农女

    当家农女

    一朝穿越为农女,家里只有病榻的爷爷奶奶,还有两个小包子弟弟。挑起重担,为家里谋生,一不小心就成了小康。可是,啥这是她爹爹娘亲小叔大哥?不是死了吗?好吧,顿时成了小家闺秀,这不,俊朗又多金的未婚夫找上门来,开始了她不一样的贵妇人生!
  •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在这本被喻为“青春成长的心灵钙片”的散文随笔集中,作者不但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她出国留学,从心理变迁到生活变迁的真实故事,同时也将非洲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校园文化等展现给读者。孟梦用真实的笔触撰写了游历非洲的惊险、兴奋和异同于东方的趣闻轶事;在现实生活中体认到非洲民众的达观、热情和近原始状态下的煎熬与苦难;在学习和交流中明晰了多元文化的相抵与相容……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重生豪门:萌妻归来

    重生豪门:萌妻归来

    妹妹落荒而逃,一场悲惨的惨剧,这一世她不在是善良单纯如白纸一般的女孩子,而是复仇女神,在宠她如命的男盆友蒋少轩的帮助下,让她和她妹妹失散,她把曾经属于她的一切全部都要夺回来,在她夺回一切时,老天怜悯她吧!让她重生了一世,她高傲的出现在仇人的面前冷嘲热讽的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推荐风汐若的一本书,【宠妻成瘾:亿万前妻买一送二】亲们支持下,投票,上一世她看到了父母的惨死,收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