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自性是空寂性。《坛经》认为众生应当“本源空寂,离却邪见”[注释:《坛经》[42]。],这里讲的本源,也就是自性。自性是空寂的,离却如生灭、来去等多种邪见的。“性本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注释:《坛经》[48]。],“性”是无生灭、无去来的超越时空的绝对本性。慧能针对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的偈语,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注释:《坛经》[6]、[8]。]的偈语,就是认为,比喻佛性(自性)的菩提树和明镜台,本来是无物的,是空的,佛性的空无一物就是清净性。这也就是说,清净性和空寂性是一回事。所以《坛经》又说:“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注释:《坛经》[18]。]清净是无形相,如果以净为相,把自性当作一种可以追求的具有形象的对象,就是一种执著,也就失去了清净性。由此也可知,所谓空寂性,就是确认自性是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形无相的非物质的心灵体性,是主体的一种价值判断,众生如果认为自性是有生灭、有来去、有形相的实物,那就是一种执著、一种邪见。
(5)自性是含藏性。《坛经》说:“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注释:《坛经》[45]。]自性具有含藏万事万物的性质和功能,从这方面说,自性是含藏识,是包容万事万物的心识实体。
二、《坛经》“自性”概念的功能
从《坛经》“自性”概念的功能方面看,归结起来,有以下四点:
(1)含容万法。《坛经》说: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注释:《坛经》[24]。]
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注释:《坛经》[25]。]
这是说,心或性如同虚空一样广大无边,能够含藏万事万物。从上述引文来看,慧能所讲的“万法”包容四个内容:一是佛法,二是人的善恶行为,三是人转生后的不同境界,四是自然界。即包括人间、地狱、佛境和自然界等整个宇宙。“万法尽是自性见”,“见”同现。是说宇宙整体都是自性的显现。这表明众生的心性是无限广大的,能含容宇宙整体。这种心是圆满具足宇宙一切的心,也就是又一层意义的宇宙心。在慧能看来,众生的自性既能含藏也能显现宇宙万事万物,这里的含藏主要是就众生对万事万物的认知意义来说的,这里的显现是就众生觉悟时的境界意义上说的。而这两种意义的提升,无疑也可以归结出以自性为宇宙万事万物本体的世界观意义。
(2)观照万法。《坛经》说:“自性心地,以智惠(慧)观照,内外明彻。”[注释:《坛经》[31]。]意思是说,自性具有的智慧能观照一切,使内外都明莹透彻。众生“自性不能明”,是由于“妄念浮云盖覆”[注释:《坛经》[20]。]。为了灭除妄念,当起自性智慧进行观照,“汝若不得自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注释:《坛经》[31]。]。自性般若智慧观照的结果,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自性中显现万法。这又一次表述了自性的巨大认知功能。
(3)思量自化。《坛经》说:
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毒害化为畜生,慈悲化为菩萨,知惠(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自不知见。[注释:《坛经》[20]。]
“思量”,思念度量,也就是意识活动。慧能认为,众生的思量活动就是自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沿着两个相反方向进行,思量恶法就变为畜生,甚至堕入地狱;思量善法就上升到天堂,甚至成为佛。这种种不同变化和不同结果,都是自性的作用。
(4)生三身佛。《坛经》说:“向者三身在自法性,世人尽有。……见自法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性上生。”[注释:《坛经》[20]。]“三身”指法身、化身、报身三身佛。慧能认为三身佛就在众生中的自性中,或者说三身佛是从自性生出的。他又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注释:《坛经》[31]。]“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泛指一切佛。“十二部经”,指所有佛经。这是进一步讲所有佛、所有佛法都是人的自性本来具有的。所以,慧能进一步总结性地说:“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注释:《坛经》[35]。]意思是,自性是众生成佛的根据,这具有生作佛的功能,关键是自性的迷悟,众生对本有自性的迷悟是众生或佛的分界。
从以上两方面分析来看,《坛经》所讲的“自性”是一种具有清净智慧和功能、超越各种具体规定而又圆满具足的宗教智慧道德实体,也是内在生命主体,还是显示万事万物的本体。换句话说,自性不仅是众生的意识、行为和命运的支配者,还是众生成佛的内在根据,而且具有显现一切现象的本体意义。可以说,以自性为核心的《坛经》心性论,具有心理、道德、宗教、哲学等多重的意义。
从上述《坛经》给自性所作的本质规定来看,慧能是把理想人格和人类的原始本性,把应然和当然,把未来和现实统一起来,这样,自性作为人心内在的完美的心性实体、道德实体,带有一种抽象的本体论形态,而其实质是一种先验的性善论。慧能认为众生的恶行是对自性的迷妄,并非自性的本质表现,他突破了以往禅学中的人性善恶二元论,突出了人性的本净即至善的性质,进而把自性与佛视为等同意义的概念,自性悟即佛,佛即自性的人格体现。正如唐代柳宗元所指出的,慧能的禅法是“其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其静矣”[注释:柳宗元:《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并序》,《全唐文》卷587,5933页。]。慧能禅法由始到终都是教人以性善,本其寂静,不另造作。这是对人类、对人性的最充分、最热情、最完美的肯定。
《坛经》说:“一切万法,本元不有,故知万法本因人兴。”[注释:《坛经》[30]。]“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注释:《坛经》[30]。]这是从人及其自心与万法的关系,从人及其自心为万法的本体论角度,强调自我显现自性的意义。也就是以宇宙本体论为基础,进而为众生提供心性觉悟、解脱成佛的实体根据。自性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人类的本体。作为宇宙与人类共同体的自性,是众生成佛的唯一依据,自性的迷悟是凡夫或佛的分界,觉悟自性是众生的理想目标,由此慧能把成佛定位于众生内在主体世界的开发,排斥任何与人性相分离的异己力量的作用。十分明显,这是明确地以人自身为宗教实践的主体、依据、准则和理想,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肯定,对人的深层意识的开掘。总之,《坛经》自性说是对大写的人的高度赞美。
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作为慧能《坛经》主要思想范畴的心与性,两者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有对立、统摄、依存和同一的多重关系。这种关系,《坛经》譬之以“心地性王”:
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注释:《坛经》[35]。]
这是以城喻人身体,城地喻心,城王喻性。意思是王是全城的主宰、主导,性是身心生命的绝对精神主体。心犹如地,所以名为“心地”。慧能认为性是王,是心的主宰、主导,心是被性的统摄的。性是身和心即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的维系者,性若离去,身心也就坏灭。这就是说,众生的身、心与性具有三重关系:一是身、心与性三者是对立的;二是性对心具有统摄的关系;三是身、心对性具有依存的关系。“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性可离开身心而去,可在身心坏灭的情况下独立永存,这里涉及了形神关系问题。联系“法身即是离色身”[注释:《坛经》[17]。]等说法,实是一种形灭神不灭的思想变相。再从心地性王的比喻看,性无地也不成其为王,所以,性与心又有互相依存的关系。
慧能在强调心对性的依存关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从心地开发本性,他说:“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注释:《坛经》[35]。]“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惠(慧)[注释:《坛经》[41]。]又说:“吾常愿一切世人,心地常自开佛知见,莫开众生知见。”[注释:《坛经》[42]。]“知见”,见解。“佛知见”,即佛的智慧。“众生知见”,是众生的世俗见解。这些话的意国思是,性就是觉性、自性,性在心中。众生要在自心中做到无非、无乱、无痴、觉证本性、开显佛智。慧能这种心性论思想与如来藏说颇为一致。如来藏说认为,一切众生身心中都隐藏着永远不变的自性清净性如来法身;慧能也认为众生身心中有觉性如来。如来法身与觉性如来,如来藏与性、自性,实质上是相同的,而且两种说法的运思路数也是相同的。
由性对心的统摄、心对性的依存关系又可以过渡以心性的同一关系。从《坛经》的思想内容来看,它也经常是将心与性的概念等同使用的。这种心性同一的思想是在两种意义上说的:一是就众生的证悟解脱来说,心与性是同一的。《坛经》说:“识心见性,即悟大意。”[注释:《坛经》[8]。]“识心见性,自成佛道。”[注释:《坛经》[30]。]所谓“识心”是不向外寻求,而直观自心。所谓“见性”,是无须分析思虑,而觉知自心具有自性(佛性)。这里的直观自心和觉知自性实际上是同一修持工夫,同样能进入成佛的境界。王维的《六祖能禅师碑铭》把慧能的禅法思想归结为“举足下足,长在道场;是心是性,同归性海”[注释: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75页。]。“性海”,指本性深广如海,即成佛之境。后两句是说,不管是识心还是见性,都会归于本性之海。这和上引《坛经》的话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就众生就佛道来说,心就是性,性就是心,心与性是同一的。上引《坛经》关于含容万法的两段话,就是从一定意义上强调,万事万物都是心或性所变现的。这里,心性两者和万事万物的关系是相同的,两者实为同一精神实体。心性同一,也就是自心与自性同一,本心与本性同一,由此《坛经》第[53]节就有“自心自性真佛”之说,同经第[16]节又有“自识本心,自见本性”之论。
自心是佛与本性顿悟
《坛经》心性论的思想旨趣是论述成佛的根据、途径和方法,主要是阐扬自心是佛与本性顿悟的理念,即单刀直入的顿教。
关于自心是佛,上面已经论及,这里再集中地加以简述。《坛经》第[52]节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注释:《坛经》[52]。]同书第[42]节说:“见自本性,即得出世。”[注释:《坛经》[42]。]这就是说,众生的自心、本性就是成佛的内在根由,就是佛的本体。成佛并不是另有一种佛身,众生的自心、本性就是佛。众生只要认识自我,回归本性,当即成佛。在慧能看来,佛就是众生原始心灵、内在本性的人格体观,就是本心、本性的觉悟者,而并不是外在于众生具有无边法力的人格神。
《坛经》还宣扬“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注释:《坛经》[30]。],“言下便悟,即契本心”[注释:《坛经》[40]。],也就是“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注释:《坛经》[31]。]。这称作“本性顿悟”。“本性顿悟”的要义有二:一是“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注释:《坛经》[29]。]。这里是讲见性的内容和意义,强调见性是本性生起正确的见解,使个体与宇宙整体合而为一,犹如小水大水,同归于大海,合为一体一样。二是讲见性的时间问题,认为众生运用般若直观,在一刹那间,灭除妄念,显现真如本性,契合本心,当即顿悟成佛。犹如乌云尽扫,日月自现,光明智慧,无所不照,没有内外彼此的区分。这说明众生对本心本性的把握是在当下妄念俱灭的一刹那间完成的,即所谓顿悟。因为众生先天具有“本觉”智慧,本觉是众生固有的本性,是一种绝对的完整的本性,不需积累,也不受限制,只要一念相应就得以呈现即顿悟的。这都说明,慧能特别重视直下把握当前的一念,以顿现内在的超越,进入当下与本初、瞬间与永恒、个体与整体统一的精神境界。
在中国禅宗心性思想发展史上,《坛经》心性论思想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坛经》提出定慧相等,即定即慧的思想,宣扬自性清净,不假外求。众生只要现起般若智慧,一旦妄念俱灭,顿见清净自性,就能自成佛道。《坛经》着重把成佛的根据、方法、途径和境界都设置在现实的人心之中,成佛在自心中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不是创造)超越的意义,现实性即超越性。这也就是对死后生命的追求转变为对内心的回归,把彼岸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人的生命主体的地位,从而为超越消极封闭的“守一”、“守心”,提倡豁达洒脱的“无念”、“无住”,为冥思遐想、发挥主观能动性开辟了广阔道路,也为禅宗在中国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坛经》的心性合一、心境合一、体用合一、形上形下打成一片的理论与实践,实质上是高扬一种宗教道德形上学的道路。这就为宋代理学的形成提供了先行的思想素材。理学开出道德形上学的路子,就是强调人心的仁义是与生俱来的生命自然,这种生命本然的仁义之心,是义理之性、道德理性,是内在的;同时它又是价值源头,是超越的。在人的生命本然中,内在性即超越性。因此,对心性本体的追求,在日常生活和道德修养中即可实现。这既是慧能对以往禅法的继承,又是对以往禅法的超越;既是理学对禅学的继承,又是对禅学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