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53

第53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4)

牛头宗意者,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违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诸若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有此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盘,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困,无度一切苦厄,此以忘情为修也。[注释:《续藏记》第1辑第2编第15套第5册,436页。]

这是说,法融牛头宗认为,爱恶等情欲的产生,是主观迷妄的表现,是把本来空寂的事物,即心境本空(“本来无事”)执为实有,并着意区分为荣枯贵贱,表现出相违相顺的不同态度。这是形成人生痛苦的根源。应当明达“本来无事”,人生的枯荣贵贱都是虚幻的,应当“丧己忘情”,即应当认识到自己也是空的,是无我,

由此泯除情欲,不为情感所动。做到了这一点,也就能灭绝造成人生痛苦的根由,根由消除了,痛苦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忘情”的修持方法。

法融牛头宗心性论的思想逻辑,是由“无心”而“忘情”。“无心”最终落实到“忘情”上,也就是说禅修的方法归根到底是在“无心”的基础上泯除情欲,超越爱恶,使心灵回是空寂。宗密评论牛头宗的主张是“休心不起”[注释:《圆觉经大疏钞》卷3之下,《续藏经》和1辑第14套第3册,279页。]。我们认为,这确是一种带有禁欲主义和虚无色彩,又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心性论。

三、无情有情

法融从“道”的普遍性观念出发,认为无情的草木也有佛性,也能成佛。《绝观论》说:“于是缘门复起问曰:‘道者独在于形器(一本作“灵”)之中耶?亦在草木之中耶?’入理曰:‘道无所不遍也。’”[注释: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丛书·禅宗编》(一),247页。]又说:“问曰:‘若草木久来合道,经中何故不记草木成佛偏记人也?’答曰:‘非独记人,亦记草木。’”[注释:同上书,248页。]在法事融看来,道作为一种虚空性、理性,是万物成佛的根据,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就是佛性,它是普遍地、广泛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或者说一切有情和无情的事物都能合道,都能成佛。所以,法融牛头宗人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注释:转引自《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9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的说法,将青竹黄花同于法身般若。此宗从无情有性说又推导出“无情说法”,认为无情识的山川草木等也住于各自本分,也在说法。南阳慧忠禅师的思想与牛头法融思想一致,也主张无情有性说。他认为墙壁瓦砾就是佛心,就是佛性。无情常在说法,“炽然常说,无有间歇”[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8,《大正藏》第51卷,438页上。]。后来苏轼更作偈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注释:《赠东林总长圭》,《苏东坡全集》上册卷13,193页,北京,中国书店,1986。]形象地描述了无情说法的情景。

法融没有展开论述无情的草木有没有心识以及如何修持成佛的问题,而是从道即宇宙本质、本性的存在方面推出“无情有性”的命题。这和道家的本体论思维方式是完全吻合的。法融从宇宙本体论的视角来论证佛性。他把心性论和宇宙论结合起来,给佛性论以宇宙本体论的根据。法融消除了有情与无情的区别,一方面强调有情众生的心性本空,另一方面又强调无情的草木也有佛性,也能成佛。这就推动了成佛内涵规定的重大改变,也推动泛神论倾向的流行。

我们可以看到,法融牛头宗的心性论是极富特色的。如果和当时道信、弘忍的东山法门作比较的话,这一特色就更为鲜明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理论上,道信、弘忍的心性论,奠基于本心的基础上,重视本心自性的作用。法融则讲无心、心寂、心空,即心性本空,又以“空为道本”,将宇宙本体性的“道”置于超越心物的最高地位,把心性论与本体论结合起来,并使心性论从属于本体论。这与达摩以来的重视自性妙用的禅法,颇不一致。在实践上,道信讲观心、安心、守一,法融则重在无心、绝观、忘情,两者也是颇不相同的。

法融的心性本空和无情有性的心性思想,虽然也受到后世某些禅师的非议诋毁,但是他富有道学—玄学色彩的“空为道本”、“无心合道”的思想,却深深地渗透到慧能门下,为洪州石头两系,尤其是石头希迁所兼融摄取[注释:牛头宗也由此而归于消失。],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禅风。

神秀的染净二心说

神秀(606-706),早年博览经史,后出家学佛。约50岁时随弘忍学禅,成为弘忍禅师门下的上首弟子。史载,弘忍禅师曾叹曰:“东山之法,尽在秀矣!”[注释: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并序》,《全唐文》卷231,2334~2335页,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神秀尊奉《楞伽经》的思想传统,又以《大乘起信论》为先要,弘扬心净尘染,离念净心的观心禅法。因神秀与慧能、神会禅法的歧异,弘忍门下发生了分裂,形成了南北之争,以致有“南能北秀”之称和“南顿北渐”之说。神秀实为当时北方禅学首座,也是中国禅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关于神秀著作,史载不一。《楞伽师资记》谓神秀“不出文记”,似乎没有著作;可传世的有《北宗五方便门》,晚近又在敦煌发现写本《观心论》一卷,这些可能是神秀门下记述神秀说法整理而成的作品。据现有史料来看,神秀心性论的中心思想是染净二心说。

神秀禅修的终极目标是成就佛果,而成佛的关键,在神秀看来是“心”。他说:“心是众善之源,是万恶之主。……常乐由自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注释:《观心论》,《大正藏》第85卷,1273页上。]意思是心是善法恶法等一切诸法的根本,佛法和众生的善恶行为及其结果,都是由心决定、由心产生的。又说:“佛者,觉也,所谓觉察心源,勿令起恶。”[注释:《观心论》,《大正藏》第85卷,1273页上。]所谓觉悟成佛就是觉察自心的本原,不生起恶念。又据载,神秀还说:“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注释:《景德传灯录》卷4,《大正藏》第51卷,231页中。]认为自心本有佛法,不应向外求佛。这是继承道信以来的东山法门,着意追求自心的觉悟,不应向外求佛。这是继承道信以来的东山法门,着意追求自心觉悟,也就是超越了单纯的坐禅、冥想,转而深入探索带有形而上性和绝对性的自心,探索自心的体用及其相互关系和转化,以成就佛果。《观心论》有一段重要的话,文说:

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了于四大五蕴,于空无我中,了见自心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其净心者,即是无漏真如之心;其染心者,即是有漏无明之心。二种之心,法尔自然,本有俱有。虽假缘和合,本不相生。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真如自觉,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盘乐。若随染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于是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心为五阴黑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了。”又《涅盘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明覆故,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智惠明了,离其所覆,则名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显现诸功德树,涅盘之果,因此而成。[注释:此处引用《观心论》,所据版本为(伯4646)《敦煌宝藏》第134册,217~21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菩萨摩诃萨”,指求无上菩提的大乘修行者。“深般若”,指深妙的真如之理。“波罗密多”,是从生死的此岸渡至解脱的彼岸。“四大五蕴”指的是人身。“三界”,指众生所居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一段话是神秀心性论思想的基调,其思想要点有二:

其一,自心的体用关系。神秀认为,自心是体,自心体的用为净心与染心二心。又认为,用由体起,但体与用不可混同。犹如明镜,它的体是本有清净性,它的用是一视同仁地把清净东西和污染东西都映现出来。明镜映现出污染东西并不说明镜的体也也是染污的,两者是有区别的。这也就是说,在神秀看来,净心是自心心体的作用,净心与自心二者是统一的。染心对心体则有覆障作用,净心与自心二者是统一的。染心对心体则有覆障作用,若心体为染心所覆,就不能显现出来,因而也不能得到解脱。心体虽受染心覆障,但其清净本性并不受渗透、污染,并不发生变化。心体若离开染心的覆障,也就显现功德,而得解脱。前面我们论及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文中讲了心体心用,其心用是指心的恒寂作用,是完全与清净体性一致的。神秀则继承《大乘起信论》和弘忍的染净二心论,讲净染两种对立的作用,也就是由一心而展开为二心了,这种心的二元论倾向是禅学心性论思想的重要观念。

其二,染净二心的相互关系。神秀认为二心性质不同,互不相生,二者是独自共存,而不是互相派生的关系。二心同是自心的作用,因而都是本来具有的。染心会造恶业,若随着染心造作恶业,就是凡夫,就会限入生死轮回的种种苦难之中。净心喜造善业,若随着净心造作善业,就是圣人,就能超脱苦难而进入涅盘境界。“心为出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开津。”[注释:《观心论》,《大正藏》第85卷,1273页上。]神秀认为,依染心而受苦难,依净心而得解脱,二心性质不同,所带来的结果也不同。

神秀着重运用《大乘起信论》的染净二心说来建构其心性论的思想体系。上述引文表明,神秀把净心、真如心、真如体、金刚佛性、佛性、觉都视为同一层次,甚至是同一意义的概念,也就是把道德清净、智慧觉悟视为人类最深层的本质,从而为众生成佛提供了形而上的主体性根据。同时,神秀又十分重视对染心的内涵、表现、体性和危害的阐述。《观心论》述及由染心生起八万四千烦恼和如恒河沙数无量无边的情欲、恶念。这些烦恼、情欲、恶念,归结起来,就是贪、瞋、痴“三毒”。而三毒又和“六贼”相连相通,三毒“若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其六贼者,则名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损真如体,故名六贼。”[注释:同上书,1270页下。]。“六根”,指眼、耳等感官和思维器官及其认识能力。“六识”是指六根的认识作用、内容。“六贼”,本指产生烦恼根源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六尘以眼等六根为媒介,能劫夺善法,产生恶法,故譬喻为贼。由此也进而以“六识”为“六贼”。在神秀看来,人的见闻觉知都是贪著外境,犹如是贼,危害极大:“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及以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道,受诸苦恼。……求解脱者,除其三毒及以六贼,自能除一切诸苦。”[注释:《观心论》,《大正藏》第85卷,1270页下。]据此,灭除三毒,清净六根也成为神秀禅修的根本内容。又,染心是用,是以自心为体的。这也就是说,三毒、六识都是众生本有心灵偶然妄动所导致的结果,其根源在于自心。染心是一种作用,一种现象,它本身并非自体。《大乘起信论》和《观心论》都称,三毒、六识如同狂风,激起海面千重浪。认为三毒、六如同以海水为自体的波浪,若能观照波浪本来是海水,那么也就认识到狂风空无自性了。同样,若能洞彻三毒、六识只是自心的作用,那么也就明了三毒、六识本无自性,而不能独立自存了。由此,排除三毒、六识,追求觉悟原本自心,成为神秀禅修的基本方法。

同类推荐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热门推荐
  • 弗莱迪与双胞胎(小猪弗莱迪)

    弗莱迪与双胞胎(小猪弗莱迪)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凤斗五龙:误娶棘手俏皇妃

    凤斗五龙:误娶棘手俏皇妃

    她,斗战群雄,上演一出又一出谍战戏码,却一次又一次错摆乌龙,联盟,她从不按套路出牌,搞得五大帅哥手忙脚乱;对决,她从不分敌众我寡,害得五大寒王叫苦不迭;她贪财,贪的明目张胆;她好色,色得肆无忌惮!她多情,多得泛滥成灾;她,就是雪千羽,一个现代绝俏佳丽.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系统的力量:基业长青的秘密

    系统的力量:基业长青的秘密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系统。如何将它嵌入商业环境这部大机器,和相关企业环环相扣,带动大系统的运转?同时构建自己相对独立、良性运转的小系统?海水的威力绝对不等于无数水滴的合力,而是这些合力的几何倍数。企业系统所爆发出的威力同样比敏锐的商业嗅觉、合理的整体布局、有效的具体运营等综合实力强大数倍。如果你的企业已经发力到这种境界,那么恭喜你拥有了撬动巨头的能量。假使你还在为企业的商机选择、文化氛围营造、商业模式设计、资金来源、营销策略、组织架构等烦恼,同样恭喜你,选择这本书,聆听亚洲商业模式首席专家林伟贤的运筹帷幄之道,你的企业能量通过系统的整合将得以彰显。
  • 侯府千金:拐个杀手来种田

    侯府千金:拐个杀手来种田

    上山采药的大妮失足跌落坡底醒来后,发现床边坐了个野人,更惊悚的是,野人的弟弟居然跟到她家提亲……百般无奈下,大妮嫁给了野人,谁知深山里的生活跟她想象的大不一样,野人丈夫的身份似乎也不简单…读者交流群:121295008欢迎大家加入。
  • 养夫

    养夫

    都说女肖父,父亲是凶残的,生了个女儿比他还凶残。女儿: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父亲冒汗:不会吧,我觉得我就是个好东西。女儿:你逛过青楼吗?父亲冒汗:光喝酒的算吗?女儿:你骗过你媳妇吗?父亲冒汗:善意的算吗?女儿:你是时时刻刻挂念着你媳妇吗?父亲冒汗:……当然是。女儿:睡觉的时候呢?父亲……已哭瞎。母亲也哭瞎:这可怎么办好?到哪儿去找那么好的男人来娶我闺女。父亲憋出了一头汗:老子自己养。这是一个当爹的害怕女儿嫁不出去,从而自己、连带鼓动女儿一起培养女婿的故事。
  • 嫡女毒医

    嫡女毒医

    穿越到女户之家,一家三代没有男丁。家中有家资万贯,却被极品亲戚窥伺。尽管困难重重,素问却丝毫不惧。有顶尖医术傍身,她必能斗垮极品。状元就敢忘恩负义,你以为姐是好惹的?侯门公子只是靠山,姐可没别的意思。虐渣男,勾良配,收获幸福甜美爱情!PS:本书已经完结,可以放心全订。
  • 家有仙师

    家有仙师

    她,七世善人终修成正果。他,六界苍生齐称浮华神。她拜他为师却屡犯天规。他收她为徒却暗生情愫。碧落黄泉,千生千世却换来一段仙缘。她微笑,你可曾记得千年池畔的小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