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32

第32章 心性论·小引

佛教心性论是着重论述人心的本质,心性的作用、意义以及心与性的关系的学说。从根本上

说,就是探讨人存在的根本原理——人是什么,人的生存状态应该是怎样的理论。换句话说,这种探讨人的本来状态和应有状态的理论的最根本之点,在于完善和显现人的生命本性,开发和实现生命的内在价值,由此可归结为关于人的本性的理论,即人性论——人的心性论。

佛教教义最关切的问题是寻找人类受苦的根源以及解脱痛苦的方法和途径,而对解脱生死痛苦问题的探讨,又始终是与主体的精神世界(知、情、意)的本性即心性问题相关联的,一直是与升华人的本性、提高人生价值的精神境界相关联的。由此,佛教对心性的意义,不仅仅只从它与烦恼的关系上去立论,而且更从具备所谓成佛的因素方面去阐发。一般地说,佛教心性论具有心理自然、道德修养、宗教情感、宗教实践和众生乃至万物本原等多个层面的涵义,涉及了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主体论、价值论、实践论、境界论和本体论等广泛领域,是佛教学说,尤其是佛教主体价值论的根本内容。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看,佛教心性论实质上是一种人在主客观世界互动中追求自觉和自由的学说。这种学说在特定的历史、地理和宗教、文化等因素制约下具有鲜明的特色,而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人在宇宙中的自觉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对主观世界的开拓和完善,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觉悟等方面的思维成果,蕴含着人类的深邃智慧,值得我们开发、借鉴。

中国佛教心性论是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旨趣的最为契合之处,也是中国佛教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佛教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编以十四章,约为全书五分之二的篇幅对中国佛教的心性论进行比较详细的论述。全编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自南北朝以来历代佛教重要派别的心性论,以及佛教与儒家、道家在心性论思想上的互动互补。全编论述的中心是南北朝以来历代佛教重要派别的心性思想,共设十章,同时也重视佛与儒、道心性思想互动的探讨。关于本编的中心内容,即南北朝以来中国佛教心性论,其重点是论述禅宗的心性论,尤其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的心性论和慧能以后的荷泽禅、石头禅与洪州禅三系的心性思想,之所以如此,是由禅宗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所决定的。同时,本编也重视对天台宗和华严宗的心性思想的论述,尽力揭示两宗的丰富而有特色的心性论内涵。

中国佛教心性论是印度佛教心性思想的继承、调适和发展,在论述中国佛教心性论前,有必要简要地追溯一下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本编开篇即设“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专章,论述了印度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如来藏系与瑜伽行派的心性思想,着重简介心识、心性、菩提心、如来藏、佛性和种性等概念的意蕴,以及整个心性思想的历史演变,并指出:

印度佛教心性思想的主流是心性清净说,此说自小乘佛教倡导以来,后经大乘佛教,更发展为如来藏说和佛性说,始终是印度佛教心性论的主导思想。

笔者认为,要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佛教心性论思想,一个重要的途径即是找出心性论体系的范畴,论述其内涵与实质,并揭示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又因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本书采用的又是以历史为线索,依次论述佛教各重要流派心性论的方式,为此,我们先从总体上论述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体系,而设“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专章。此章在界定心与性的关系之后,着重从心与性两方面分别作内在与外在的展开。在心的方面,着重论述真心与妄心、心与意识、心与神、心与物、心与理、心与佛的思想关联。在性的方面,着重论述心性与法性,凡性与佛性,性净与性觉,性善与性恶,性有与性无,性本有与性始有,性的体、相、用,性与情,性与理的思想关联。本章还指出中国佛教心性论范畴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结构功能系统,并尽力总结这一范畴体系的特性以及不同范畴之间关系的类型。

关于南北朝以来中国佛教心性论的内容,本编分三个部分来论述:一是南北朝时代的心性论,二是天台、华严、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三是禅宗的心性论。南北朝时代,随着中国佛教学者对成佛主体问题的日益关切,心性问题也相应地被提到佛学研究的首要地位,并形成了佛性论、阿赖耶识说和真心本觉说三大心性论思潮。在佛性论方面,主要是探讨佛性的意义,众生是否都有佛性,佛性是先天而有还是后天始有三个问题。与佛性问题探讨相关,关于阿赖耶识是真识还是妄识的问题,也成为地论师和摄论师争论的焦点。最后,本书认为《大乘起信论》从禅观的角度总结了有关心性异说,提出了众生成佛根源的真心本觉说,和径直以发明、显现真心本觉为修持成佛的途径,影响极为深广。

天台宗人沿着万法与真理不分离、万法与心性不分离的理路,把法性、真理与佛性三者等同起来,提出了“三法无差”、“三因佛性”、“性具善恶”、“中道佛性”以及“无情有性”等一系列心性论命题,构成了广博丰富的心性论思想体系。本编设专章论述了天台宗的心性论思想,在比较全面地论述相关心性问题时,又着重从多方面论述该宗的性具善恶说。笔者认为,从心性论的视角而言,“性恶”、“性毒”之说,是天台宗的极具特色也是颇具理论意义的心性思想。

本编设专章介绍华严宗以佛性为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我本性的心性论,着重分析和论述此宗心性论的主要思想“自性—佛性”说的基本特点:清净性和圆明性。清净性指佛性是至纯至善的,无染无恶的;圆明性指佛性的本性遍照一切,无不光明。此说构成为华严宗有别于其他宗派心性论的重要思想特色。

本编以一章的篇幅,简要叙述三论宗、唯识宗和密宗的心性论的主要论点。先是介绍三论宗人在总结和批判以往学者的种种佛性论观点的基础上,所阐扬的中道佛性论;次是简述法相唯识宗的三类阐提说和佛性说;再是简述密宗的“本不生即心实际”说。

如上述所指出的,本编的重点是论述禅宗的心性论,为此我们以慧能为界碑,设两章分别追述慧能前禅宗的心性思想和慧能的心性思想,随后设四章着重论述慧能以后衍化出来的禅宗重要流派的心性思想。在追述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之前,我们又特设一节来说明心性论是禅宗的理论要旨。文中从禅宗以参究的方法来彻见心性本原的主旨、禅师们的大量禅法著作都以见性成佛为目的,以及禅宗思想实质是从人的心性方面探求生命自觉、理想人格和精神自由,进而凸现出心性论是禅修方法的理论基础。由此还认为,不了解禅宗的心性论,就无法了解禅师的禅法,也就无从了解禅宗本身。随后依次简述菩提达摩、慧可和僧璨的真性与自觉说,道信和弘忍的念佛心与本真心思想,牛头法融的无心与妄情说,以及神秀的染净二心说,从而为论述慧能的心性论提供重要的思想背景。

对于慧能的心性论,笔者着重通过对《坛经》的心与性的两个基本概念以及相关命题来研析。文中分别对心、自心、本心与自本心,对性、自性、本性与自本性相互关系作了比较详密的分析,并指出《坛经》是主张心与性同一、自心与自性同一、本心与本性同一的。最后论述了《坛经》怎样把自心、自性与佛性的关系打通,进而又与佛的关系打通,并在自心是佛的基础上,提出本性顿悟成佛的学说。

荷泽宗的心性论主要是灵知说,本编设专章加以论述。文中着重揭示荷泽宗灵知说的三层涵义:空寂之知——空寂之心的觉知作用;自然之知——不藉功用、自然而有的智慧;无住之知——无所依托的自由活动的心灵。灵知也称为众生的本原清净心,灵知说是对人类的心性本体的深入探究。此外,还论述了荷泽宗人的这样说法:灵知就是佛智,而佛智作为众生的本性,就是佛性。并指出,宗密以心性说为基准,全面地分析了禅宗三大流派的心性思想,极富有总结性的意义。

本编设专章对石头宗系统的心性思想,尤其是其核心心性思想和重要的心性命题作一集中论述。此宗的中心思想是以“灵源”即心源为众生和万物的根源,认为灵源是皎洁圆满的,是不同于日常行为动作,排除一切妄念偏见的;又以此灵源去统一理与事,本与末的关系,进而把握宇宙与人生的真实,见道而觉悟。文中还分析了石头宗宣扬的“无心合道”说,此说主张排除分别心,无心于物,不执著物,强调只有无心才能契合道;有的禅师还反对禅门中的非心非佛、非理非事的说法,表现出与洪州宗门风的某些不同。

本编设两章论述洪州宗以及由其衍化而出的临济宗的心性思想。洪州宗心性论的主要命题是“平常心是道”,所谓平常心即众生本来具有的不矫揉造作、不作分别的本心,也即众生的日常现实心。在此宗人看来,如此的平常心就是佛道。这是强调众生的日常行事都是真心的体现和表露,见闻觉知虽不是真心,但真心又不离见闻觉知,众生必须从见闻觉知体悟本心,其他途径是没有的。由此也表现出了此宗重视发挥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以及更为主体化、生活化和行为化的思想特征。洪州宗人很重视心与佛的关系,提出了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说,此两说表面看来对立,实则是以表诠和遮诠的不同方式来说明不同的开导方法和禅修境界,其思想实质是完全一致的。此宗也是一面宣扬“心即是佛”说,反对向外追求;一面又大力宣传“无心是道”说,并把二者统一起来,强调“无心”是灭尽一切分别情识,对凡圣不作分别取舍,由此真心本体显露,也就进入悟境。此外,文中还指出,洪州宗人对有情与无情、有性与无性的意义也作出了新的诠释,从而使以往关于有情与无情、有无佛性的意义有了新的发展。

关于临济宗的心性论,我们着重论述的是临济宗人在平常心是道和无心是道等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否定外在于生命、外在于心的超越理想,大力肯定现实的人和人心的无限价值,强调禅的真正旨趣内在于众生的生命之中,必须向内自省,开发“活泼泼地”创造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精神超越,表现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文中指出,临济宗高扬一念心清净就是佛,并强调众生要有高度的自信心,坚信自身就是佛。还分析了临济宗提出的“无事是贵人”的命题,临济宗认为,“无事”也即没有人间造作的事是人的真正本质,“无事人”就是贵人,就是佛。临济宗杨岐派传人大慧宗杲提出的菩提心即忠义心的说法,如果结合南宋时代抗金派与投降派斗争的背景来看,此说的时代气息是尤为浓厚的。

本编重视论述佛教与儒家、道家以心性论为中心的互动关系,故设两章论述之。在“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动”专章中,认为儒、佛的思想主旨决定了心性论必然成为两者成就理想人格的思想基础,儒、佛心性论内涵的差异又为双方的互动提供了可能,而儒、佛心性论内涵的局限又决定了两者各自思想发展的需要,并且强调指出,儒、佛在互相碰撞、冲突、贯通、融会的过程中,在心性思想上寻觅到了主要契合点。本章在简述儒家的心性思想的历史演变后,着重论述儒、佛心性论互动的四个基本方面:儒、佛的学术思想重心分别向性命之学或佛性论推进的轨迹;促进佛教突出自心的地位、作用和儒家确立心性本体论;广泛地调整、补充、丰富两者心性论的思想内涵,且都增添了新的内容;彼此互相吸取、融摄对方的心性修养方式方法。由此儒、佛心性论在历史上一度共同成为人文思想的基石,并在伦理道德和人格培养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在“道、佛心性思想互动”专章里,我们着重从道家的道、自然、无为而无不为、静观、得意忘言思想对佛教的影响角度,强调道家为佛教尤其是为禅宗提供了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理论借鉴;又从佛教的轮回果报、万法皆空、心生万法、明心见性思想对道教的影响角度,强调佛教对道教在转变对人的形体、生命、人生理想的看法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之转向心性修养。

本编还设“余论”两篇,其一是“心性论:中印佛教思想的重要同异点”,着重归纳、论述中印佛教在心性论上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强调弘扬如来藏思想和佛性说是两者的最大共同点,而提倡“平常心是道”、“本觉”说和返本归源修持方式是在心性论上中国佛教区别于印度佛教的重大差异点。其二是从儒、佛、道三教在心性思想上的整体互动的角度,提出了“心性论:儒、道、佛三教哲学的主要契合点”的论说,并对形成这种契合的文化根据与历史根据作了纵向横向结合的论证。

同类推荐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热门推荐
  • 错吻成婚:金主狂爱999天

    错吻成婚:金主狂爱999天

    睡梦中,某人欺身而来,对她上下其手,亲亲揉揉。她惊醒,从枕头下拿出结婚协议:“沈先生,我们有协议,只结婚,不爱爱。”某人笑得狡黠,接过结婚协议瞥一眼,“结婚协议:只结婚,还爱爱!”她反抗挣扎,“你无赖,明明不是这样的!”某人坏笑,“光说不练假把式。”为辩真假,他亲力亲为用行动表示。事后,她才明白,协议神马是困不住腹黑狼的狼爪。而他,则用自己的方式,对她施以此生无尽的霸宠。
  • 生命不息

    生命不息

    超越《返老还童》的情节构思,奥普拉鼎力推荐,畅销全球28个国家,2013英美第一畅销小说,英国科斯塔奖年度最佳长篇,媲美《偷影子的人》的奇思妙想,Goodreads读者票选2013年度最佳小说,《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亚马逊,邦诺书店,BookPage, Goodreads,《西雅图时报》等20多家媒体“2013年度最佳图书”,美国亚马逊编辑推荐“100本人生必读书”之一,《暮光之城》制作方购下电影版权,影片改编进行中……
  • 宝贝,我宠你

    宝贝,我宠你

    她,平凡无奇,突然身价上百亿,迷雾重重;他,艾沙尔集团总裁,冷傲邪魅,妖孽腹黑,突然对她展开猛烈攻势;是一见钟情,抑或一时冲动?无数次温柔缱绻,抵死缠绵,身体的欢愉震颤外,是否有心灵的契合?当一个个真相揭开……他对她说:宝贝,以后的每一天,我来宠你……他对她说:离开他,我会用我所有的爱来包裹你……他对她说:我不想再做你的弟弟,我已经有能力给你幸福,其实我的身份是……
  • 蓝猫

    蓝猫

    《蓝猫》为《邓一光文集》中的一部中篇小说选集,精选了邓一光八篇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中篇小说。《蓝猫》中的这些小说立意新颖,不落俗套,不刻意宣扬或批判,并多以人物白描为主,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集众多矛盾为一身的个性人物,给读者留下甚有趣味的思考。
  •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在字里行间中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游民文化”“江湖文化”牵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索,让读者在“游民文化”和“江湖文化”中发现另一个中国。
  • 泡在水族箱里谈恋爱

    泡在水族箱里谈恋爱

    谈恋爱这回事,大家并不陌生。古往今来,最不缺的话题就是爱情。从情窦初开时,那如小鹿撞般的砰砰心跳,到暗送秋波你的情意我尽收眼底;从患难相依,甘苦与共的感动到生死缠绵,天人永隔的凄惨,偶用一张键盘,尽述天下爱情传奇,嬉笑打闹间的可爱单纯;感天动地的断场肠情史;说不清道不明的另一番悲情滋味;新鲜另类独特的爱情缠绵,尽在您的眼前展现……
  • 灵怪笔录

    灵怪笔录

    一场普通的跳大神捉鬼会,竟引出诡秘墓穴千古玄案!徐、王两家后人探寻诡墓疑云,却遭遇鬼打墙、妖勾魂,件件惊人心;又遇上人面獾、僵尸王,招招要人命!更见识了炼魂秘术、鬼胎复仇、凶灵入梦!且看灵师后人如何占卜阴阳,趋吉化凶,揭开诡墓背后的终极秘密……
  • 纵宠天下

    纵宠天下

    隆重推荐新文《魔君宠舞》这是一个武与舞的世界,大陆上人们最崇拜的不是皇权,而是武与舞。男子以武为尊,女子以舞为傲。这是这个世界的规则与传统。武与舞是至高无上的,没有人会去亵渎,那两个字就好比是他们心中的神明!水琉璃,当代的第一舞者,只有你想象不到的舞姿,却没有她跳不出来的风华绝代。她有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也有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牡丹万花之王的妩媚娇艳;偶尔的是菊花般的清新淡雅。武界,亦是有一个传奇,传奇的名字叫——夙凌殇!传说中,他的武功是天下第一,而且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异议。传说中,他冷清嗜血,却又偏偏长着一张比女人还漂亮的邪魅妖孽之容。传说中,他身体堪比“不死之身”,因此,他带领着自己的属下,创造了大陆上最神秘而强大的地方——魔宫!-----------------------------------------------------------------------------------------------她,在绝望中重生,穿越成初生的婴儿。她,从一出生就被贴上了宰相府里不受宠的三小姐的标签。她要变强,在这之前就养韬隐晦,待到光芒散发时,“我”绝对会是最耀眼的。她立誓,绝对不会再像前世那般无奈是死去,天既让我重活,我必不辜负上苍!当珍珠不再蒙尘,当光芒竞相绽放。她已是天下第一的女子,她,真的做到了,她。。。。。。她,就是--------冷若凝本文女主强大,全能。琴棋书画舞功洋洋精通,宫廷江湖任我遨游。他,是慕辰国最尊贵的存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夜王爷。他,在慕辰国的地位甚至高过当今皇上,只因他是如此的深不可测!他,更是慕辰国第一美男子,亦是天下第一美男子。只为他那冷酷邪魅的气质与外表。他,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永远都会是那个众人中最关注的焦点,因为无人能与他的光芒争锋!他,周身是冰冷的,在他的眼里没有任何人是不一样的。除了——她!他宠她,宠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只因:“我愿意宠,也只宠她!因为,她是我此生唯一的爱,爱她胜过爱我自己的命!”而别人是生是死,皆不入他眼!他,就是——慕凌夜他,温文儒雅,似是一块温润的美玉。却对她倾心相对。“地点,人物都正确了,唯独错过了时间,所以我最终,错过了,你!”——南宫泽宇他,狂妄霸道,江湖人人得而诛之的大魔头。却对她另眼相看。
  • 微笑丫头的明星王子

    微笑丫头的明星王子

    【出版名:《明星王子的恋爱争夺战》】灿微在飞机场邂逅了,风靡全亚洲超人气偶像明星PrinceStar组合的三个成员——和善的璟轩、多情的少熙、冷淡的星野。她先是与璟轩互相拿错了行李,又因她女扮男装,在机场被女粉丝们误认为是“色狼”,幸得璟轩出言相救……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