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400000010

第10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2)

与东汉、三国、西晋时代的中国佛教相比,可以看出,东晋十六国时代的佛教哲学,已由比附义理转为自由发挥思想,而这种自由发挥又受到魏晋玄学思维的体用模式的深刻影响。同时,佛教内外的思想争论日益增多并趋于激化,如六家七宗不同学说是佛教内部的争论,因果报应、神灭神不灭以及佛教与儒家伦理纲常的关系等问题是当时佛教与教外学者的一些争论焦点。在争论中,佛教和玄学一样,表现出了与儒家伦理调和的鲜明倾向。此外,在扩展哲学领域和深化哲学思想方面也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当时对宇宙论、本体论、果报论、神不灭论、法身论等问题的探索,都表明中国佛教哲学在向广度和深度开拓。

学派哲学的兴起

南北朝是中国秦汉以后政局分裂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也是中国佛教第二个信仰高潮时期。此时译出的佛经越来越多,讲习经论之风也越来越盛。不同经师、论师各立门户,重视师传,形成了涅盘、三论、成实、地论、摄论等诸多不同的学派。各派都着力宣传本派的哲学,并由此而产生了教内外不同观点的争论。

南北朝佛教学派哲学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心问题则是心性论。心性论学说在南北两地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南朝为佛性论。佛性论阐述的是人有没有成佛的内在根据和成佛的可能,是否人人都有佛性,人性是善是恶及如何去恶从善、成就佛果等问题。在北朝心性论的重点为阿赖耶识说。阿赖耶识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藏识”,可称为一种更深层的潜意识。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认为,阿赖耶识是宇宙万有的根本,变现万物的根源。阿赖耶识是净是染、是真是妄,成为南北朝佛教争论的重大问题。

南北朝佛教学说重心的转移不是偶然的。晋代以来流行的般若学,宣扬万物皆空,教人不要执著,强调离开执著是佛教的根本出发点。这种学说与中国固有哲学思维并不合拍,中国佛教学者总是赋予“空”以这样那样的实体意义,肯定人死后有永恒的神或灵魂存在。这种看法,在宣传佛性说的《涅盘经》传入之后,更加得到强化。涅盘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天生的佛的本性,人人都能成佛,所以都应本着这种自觉,精进不懈。中国佛教学者更据此建立成佛的主体性立场。当时的夷夏之争和神灭神不灭之争,也推动了佛教进一步向中国固有哲学思维、观念靠拢。一方面维护神不灭论立场,一方面又超越形神关系的论辨,直说心性问题,从更深的层次,即不只是从形体与精神的关系,而且是从人的内在本质去阐述成佛的主体性,以维护神不灭论,巩固佛教的核心理论基础。这种人人都有佛性,通过修持可以求得死后成佛的学说,也更符合深受战乱痛苦的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这种种情况,决定了佛教学说重心的转移。

南北朝佛教学派围绕心性论而展开的哲学理论以及其他富有哲学意义的思想,重要的有:

(1)关于佛性论和顿悟论的新解。南朝晋宋之际竺道生根据对《般若经》和《涅盘经》精神实质的领悟,就成佛的根据、方法、目的和境界等问题提出一系列新见解,形成了富有创新性的佛教思想体系。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佛性论和顿悟论。竺道生认为,佛性是众生成就佛果的本性(根据),是人人具有的。当时传入的佛经并没有一阐提[注释:一阐提,梵语音译,意指断绝一切善根、不信佛法的人。]成佛之说,他独具慧眼,首先提出一阐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的观点。他还提出顿悟渐修说,认为成佛是一个以不二的智慧冥契不可分的真理而豁然贯通的顿悟过程。谢灵运的《辩宗论》[注释:石峻等偏:《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220~224页。]结合夷夏之别和儒家学说对此说给予补充说明,支持竺道生的观点。

(2)“神”与“佛性”的沟通。东晋以来,神灭与神不灭的争论仍在激化。在中国佛教学者看来,只有主张众生神明相续,才能成为佛,因此,他们都对神灭论思想不遗余力地给以反驳。他们强调神与物不同,它另有来源和去处,成就佛的法身就是成就神的独立存在形式。梁武帝还立“神明成佛”论,强调“神明”即精神或灵魂,既是轮回报应的承担者,又是众生的佛性和成佛的主体,这就把神与佛性沟通起来,为鼓励众生信教成佛提供了论据。

(3)对于阿赖耶识的歧解。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根本理念阿赖耶识传入我国以后,引起了南北朝一些论师的极大关注,并产生了种种不同的理解。摄论师认为阿赖耶识是妄识,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净识,强调发展净识,对治妄识,以成就佛果。地论师分为南北两道,南道认为阿赖耶识就是“自性清净心”、“佛性”;北道则认为阿赖耶识是妄识,因此而与摄论师的看法合流。

(4)真心本觉说和真如缘起说的提出。《大乘起信论》把成佛的基础安顿在众生的共有本性上,并把这种共同本性称为“真心”。真心是离开妄念而有其体的,是原来觉悟的。这种众生普遍具有的真心,也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是万物生成的根据。与此相关,该论还宣扬“真如缘起”说,这是以宇宙的心来统一阐明成佛论和宇宙论以及两者相关联的新学说,其影响甚为巨大和深远。

(5)关于二谛义的争论。二谛指真谛和俗谛。谛,谓真实不虚之理。真、俗二谛是佛教认识论、真理观的根本问题。南朝成实师和三论师都大谈二谛,认为这是对成佛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成实师主张二谛相即,三论师认为真谛离有离无,俗谛即有即无,只有综合两者才是中道。梁昭明太子萧统也曾与道俗二十二家反复议论二谛问题。

(6)佛教冥想实践的发展。冥想是佛教实践的根本内容,包括坐禅、念佛等多种方法。佛教初传中国,它的冥想法被视为神仙方术的同类。大乘般若学传入中国后,又把佛教冥想从神异的实践提升为般若的观照。著名僧人昙鸾在研究般若思想的基础上,由信仰长生不老的方术转为虔诚的念佛修行,信奉弥陀净土,祈求永生西方极乐世界,体现了中国佛教的重要追求,它对民间乃至上层知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7)佛教与儒、道。儒、道、佛三家的关系问题,仍然是南北朝思想领域的重大问题。儒、佛思想斗争的重点是神灭神不灭之争;此外,儒家指责佛教不忠不孝,紊乱纲纪,祸国殃民,受到佛教的抵制。佛、道两教的斗争也甚为激烈。道士打着夷夏之别的大旗,猛烈攻击佛教,指责佛教入国破国,入家破家,入身破身,佛家也大力给以反击。一些佛教学者则强调道家的虚无和佛教的修空一揆,并提出三教同源、三教一致的观点,竭力调和三教的矛盾。

从中国佛教哲学发展的轨迹来看,南北朝时佛教的学风、方法和思想重心都生了变化。讲经风气代替了清淡。“得意忘言”、“彻悟言外”的思维方法,一度又让位于寻章摘句、注释解读。深研经义,自立门户,创建学派,成为佛教的时尚。佛教学者的兴趣转向探求成佛的主体性,从宇宙的心或个体的心去寻求解脱之道。这就带来了修持方法、理想人格和最高境界等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并标志着中国佛教和中国哲学由探讨宇宙本体变为探究人类本体、人类本质的历史性转折。

宗派哲学的繁荣

隋唐盛世是军事强大、政治统一、经济发达、文化教育灿烂的时代,也是中国佛教信仰鼎盛的时代,中国佛教哲学进入了繁荣的时期。此时,佛教人才济济,自隋初迄至武则天时,可以说全国第一流的思想家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佛学界。这些佛教学者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也循着组织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纷纷创建佛教宗派。自隋代直至唐玄宗时,就形成了天台、三论、法相唯识(慈恩)、华严、律、净土、禅、密诸宗,八宗争鸣,竞放异彩。宗派与南北朝的学派不同,“有是创始,有传授,有信徒,有教义、有教规的一个宗教集团”[注释:汤用彤:《论中国佛教无“十宗”》,《汤用彤全集》第2卷,372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是中国佛教成熟、兴盛的集中表现,也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

隋唐时代佛教理论的中心也是心性问题。当时一些富于理论色彩的宗派都重视对心性问题,尤其是佛性问题的论述。天台宗十分重视“心”即主体的作用,并对人性的善恶问题给予特殊的关注。法相唯识、华严和禅三宗,都主张从主体活动、主观心性入路,以求成就主体的理想境界。但三宗对心性的论述又有重大区别,法相唯识宗侧重于对个体现实生命的解剖心理现象的分析,从经验的分解入路,以求转变意识,成就智慧,进入佛境;华严宗和禅宗则突出成佛的内在根据,肯定生命的本质是真心或佛心,并强调真心或佛心既能成就佛果,也能开出一切理想的存在。真心是宇宙的心,与法相唯识宗的个体的心不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唯心路线和方法。

下面着重简述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哲学思想的要点,以窥见隋唐佛教哲学的主要特征。

(1)天台宗的止观哲学。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建立了止(定)和观(慧)双修,即大乘佛教“空”的哲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他以空论哲学智慧为基础,把佛教实践系统化,并揭示了通过在哲学指导下的实践进而跃入深邃境界的途径。这就纠正了以往佛教学者对般若思想空泛理解的偏颇,推动了信仰实践的主体化,使佛教成为真正的中国宗教,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哲学上,天台宗的中心思想是阐述宇宙万物实际相状的实相论。“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两个命题是构成实相论的两个主要层面。“三千”指三千种世间,表示宇宙万物。所谓一念三千是说三千种世间,宇宙万物,具在微细一念心中。又,表现每一现象的原理是圆融三谛(空、假、中),空、假、中同时具于一念。空、假、中都是真实的,故称为三谛。三即一、一即三,三一圆通,无障无碍,是为三谛圆融。一念中呈现宇宙万物并同时观照每一事物的空、假、中,构成为天台宗观法修行的基础。天台宗的实相论具有鲜明的宗教认识论的内容,也具有宇宙论的意义。唐代天台宗人又吸取《大乘起信论》的真如说,以为真如即佛性,由此提出了无情有性说,强调一切无情的草木、山石、砾尘,皆有真如佛性。这与当时佛教心论思潮相呼应,而把天台学重心转到心性论上来,并对以后天台宗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同类推荐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经久不衰。,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笑话大全:超级搞笑版

    笑话大全:超级搞笑版

    一本笑不笑由你的书! 笑话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而成,是人们将人类社会及自然现象加以经验总结,进行理论概括而提炼出的精华。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以其深邃的思想、精彩的语言,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
  • 游戏巅峰

    游戏巅峰

    一次又一次的陶醉,一趟又一趟的刷怪行动,这其中你感知不到他们的玩物丧志,看到的是他们的勤劳。
  •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宁负流年不负卿

    宁负流年不负卿

    大衍之数四十有九,这里是上苍给芸芸众生留下最后一处慈悲的地方——慈悲客栈。许一诺守在这里,倾听每一个客人或甜蜜、或忧伤的故事。当触动心弦的相思之情化成延续生命的灯油,她便可以帮助他们见到想见却不得相见的人。她慰藉了他人的内心,却无人排解她的寂寞。一场大火,夺去了她的记忆,也夺去了她对他的爱恋。她忘记了曾有那么一个人,一直陪在他身边,视她如生命。他说:“竭尽余生,我只想为你造一座城。城灭,我死。换你今生的勇气,值。”这是一场爱情的对赌,这是一场命运的游戏,这是一场人间的别离。原来,爱是永恒的慈悲。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为何偏偏遇见你

    为何偏偏遇见你

    十四年前,白夭夭推了祝融一下,祝融摔了个四脚朝天,立下长大后报仇的誓言。十二年前,祝融略施小计,白夭夭从年轻有为的人民教师变成乖乖活的家政人员。十年前,祝融终于发现白夭夭生得颇为美貌,于是捣蛋鬼的坏心眼顿生。白夭夭瞬间警惕起来,默默做好了敌来我逃的长期游击战准备。当傲娇女惹上病娇男,名为折腾的命运之轮开始火速运转。误会、折磨,弃如敝屣,误会解除。再爱,更爱,纠缠不休,彼此折磨。其实,他不过欺负她两年,可最终他竟被她欺负了十年。当他以为幸福来临,那朵记仇的桃花居然毫不犹豫地飞走了……"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能够让你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使你在掌控实践机会的同时,能够为自己的工作担负起责任。树立为自己工作的职业理念,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企业家精神,让自己更快的取得成功。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公司工作,都要把自己当作公司的主人,而不是为老板工作的仆人。要知道,你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而是在为自己工作。当你具备做主人的心态时,你就会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你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近。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文争武斗,英豪辈出。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三国鼎立,风云变化,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