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300000045

第45章 论汉代“不奉诏”的类型及其内涵(1)

孙家洲

随着皇帝制度的建立,皇帝颁下的文书,被冠以“制书”、“诏书”等尊美之称,以显示其至尊地位。君主专制制度要求臣子对皇帝的诏书必须无条件地贯彻执行。“谨奉诏”成为常见的文书用语(比如,《汉书·刑法志》载:汉文帝下诏议废收孥相坐之法,丞相陈平、周勃回奏:“臣等谨奉诏尽除收律相坐法。”可见,“谨奉诏”才是臣子对皇帝旨意应持的基本态度。),因为它体现了合乎规范的君臣伦理。臣子“不奉诏书”、“奉诏不谨”、“奉诏不敬”,则是相关政令乃至于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罪名。在汉代的历史记载中,类似材料可以说不胜枚举。汉武帝设置十三部刺史,规定其执掌为“以六条问事”,其中的第一条是针对“强宗豪右”而设,而第二条就是整肃吏治的首要规定,“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2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显然,郡守一级地方大员“不奉诏书”是监察制度的重点所在。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大员,以此坐罪者,皆可能被免官。(西汉后期,翟方进弹劾政敌司隶校尉陈庆“奉诏不谨,皆不敬,臣谨以劾”。结果是陈庆“坐免官”。参见《汉书》卷八四《翟方进传》。另外,辅政大臣王凤指令他人劾奏潜在的政敌冯野王“奉诏不敬”,虽然期间有人为冯野王出面求情,冯野王还是难免被免官的厄运。见《汉书》卷七九《冯奉世传附子野王传》。东汉末年,名臣钟繇在自劾文书中列举自己的失职之罪,就有“轻慢宪度,不畏诏令”、“不承用诏书,奉诏不谨”之说。参见《三国志》卷一三《魏书·钟繇传》注引《魏略》。汉律对“奉诏不谨”有惩治的规定,还有其他文献可证。《晋书》卷三〇《刑法志》有“旧典有奉诏不谨、不承用诏书”之说,从其上下文判断,此处所谓的“旧典”,就是指汉家法典。)汉武帝时期,还有如此规定:“不奉诏,当以不敬论。”(《汉书》卷六《武帝纪》。)事涉“不敬”之罪,就可能被逮捕下狱。甚至朝廷出动大军征讨半割据的边境大藩,也可以借“不奉诏”的罪名而行事。(淮南王刘安上书谏阻武帝出兵征讨闽越,就有如此表述:“越人名为藩臣……壹不奉诏,举兵诛之,臣恐后兵革无时得息也。”《汉书》卷六四《严助传》。)汉代的思想家董仲舒,还曾经借解释“公羊学”的原理而对惩治“不奉诏”的合理性加以阐述,有“臣不奉君命,虽善,以叛言”(淮南王刘安上书谏阻武帝出兵征讨闽越,就有如此表述:“越人名为藩臣……壹不奉诏,举兵诛之,臣恐后兵革无时得息也。”《汉书》卷六四《严助传》。)之说。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汉代,不论是国家的政令,还是法律条文、政治理论,“不奉诏”都构成了犯罪。但是,在具体的政治运行之中,往往存在着与规定、理论相悖却可以获得“合理化”生存空间的情况。汉代的“不奉诏”也是如此。本文将致力于条述其不同类型,并借以探索其背后的社会内涵。

一、“军中权宜”型临敌

决战,往往有战机稍纵即逝、胜负决于须臾的时刻,由军中将帅独立地做出判断,对于争取胜算而言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信息交流极不便利的古代,如果君主对前敌指挥干预过多(即所谓“兵自上御”、“兵自内御”),往往会贻误战机,甚至造成全军失利。因此,“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不仅是兵家受命统兵时所坚持的前提要求(孙子对吴王阖庐说:“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毅然将阖庐的两位宠妃斩杀以立军威。参见《史记》卷六五《孙子列传》。),也是专制君主不得不“割爱”放权而必须接受的特殊原则。请看汉代名臣冯唐对汉文帝论君主御将之道:“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史记》卷一〇二《冯唐列传》。)所谓的“阃内、阃外”之制,是司马迁感叹“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有味哉”的精华之所在,但自秦、汉以下的专制君主是没有人真正可以做到的。因为对于军权的控制,始终是君主梦寐以求的。但是,当大战在即,君主已经命将出兵,他就不得不承认前线高级将领的临机决断的权力——“阵前不奉诏”就成为“君命有所不受”的具体内容。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用兵过程中,大将周亚夫就有过一次“不奉诏”之举。当时,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在诸侯王中抵御叛军的态度也是最为坚定的。梁国又地处叛军的必经之地,因此受到吴军主力的围攻。梁国形势危急,先向大将周亚夫求救。周亚夫却根据自己的用兵方略,抢占要地,而后“深壁而守”,对梁国的遣使求救,“亚夫守便宜,不往”。梁孝王刘武只好直接上书向皇帝求救,景帝下诏给周亚夫让他尽速发兵救援梁国,但是“亚夫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楚兵乏粮,饥,欲退,数挑战,终不出”。经过三个月的攻防战,周亚夫的预期目标实现了,吴楚叛军被平定。诸将纷纷赞赏周亚夫当时“不奉诏”的做法是高明的决策。但是,“由此梁孝王与亚夫有隙”(《汉书》卷四〇《周勃传附子周亚夫传》。)。恐怕汉景帝对周亚夫的疑忌,也未尝不是开始于此。如果说,汉景帝对周亚夫军中“不奉诏”的行为,表现出的态度是一种不得不然的宽容;那么,东汉初年的光武帝刘秀对待部将王梁的态度,则要严峻得多了。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发生了汉军镇压“檀乡”军事集团的大战。(“檀乡”之号及东汉对之镇压的过程,《后汉书》卷二一《任光列传》的记载简明扼要:在徐、兖交界拥兵自重的力子都,归降更始皇帝,受拜为徐州牧。稍后,力子都为其部曲所杀,“余党复相聚,与诸贼会于檀乡,因号为檀乡。檀乡渠帅董次仲,始起茌平,遂渡河入魏郡、清河,与五校合,众十余万。建武元年,世祖入洛阳,遣大司马吴汉等击檀乡,明年春,大破降之。”)光武帝刘秀命令大司马吴汉“率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祜,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共击檀乡贼于邺东漳水上,大破之,降者十余万人”(《后汉书》卷一八《吴汉列传》。)。从汉军参战将领地位之高、数量之多以及受降人数之众,都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大战、恶战。此役对于刘秀政权的稳固意义重大。据《后汉书》卷二六《伏湛列传》,伏湛在上疏中有如下文字:“陛下承大乱之极,受命而帝,兴明祖宗,出入四年,而灭檀乡,制五校,降铜马,破赤眉,诛邓奉之属,不为无功。”此处列举的均是与刘秀“受命而帝”直接相关的重大战役,“灭檀乡”赫然居其首位。参与此役的汉军将领,除了统帅吴汉之外,地位显赫而且贡献特殊的就是王梁了。王梁“从平河北,拜野王令”,又擢拜为大司空,封武强侯。刘秀对他有特殊的倚重之心。在进击“檀乡”之时,刘秀特意下诏:军事指挥权完全归属大司马吴汉,而王梁为了取得战争的主动权,既不禀报大司马吴汉,也不向朝廷请命,就多次征发野王境内的军队参战,“(光武)帝以其不奉诏,敕令止在所县,而(王)梁复以便宜进军。帝以(王)梁前后违命,大怒,遣尚书宗广持节军中斩梁。广不忍,乃槛车送京师。既至,赦之。月余,以为中郎将,行执金吾事”(《后汉书》卷二二《王梁列传》。)。因为王梁在一役之中多次“不奉诏”、“前后违命”,光武帝刘秀对其恼怒到遣使斩首的程度。幸亏所派使者宗广意存宽恕,王梁才逃过一劫。我还有一个猜测:刘秀对王梁的“痛下杀手”,可能有安抚统帅大司马吴汉的用意。“有诏军事一属大司马”在先,王梁的擅自调兵在后,首先冒犯的就是军前统帅吴汉的权威。假设王梁是此次战役的最高统帅,刘秀必定会容忍他的“不奉诏”而擅自行动。所以,刘秀的“天威难测”,应该同时含有伸张君权、伸张统帅之权的两个意义。而在“天威”得以彰显之后,王梁不仅被赦免,还继续得到重用。

由此看来,军阵之中的“不奉诏”行为还是容易得到宽赦的。其原因,如前所言主要不在于君主的“开明”,而在于指挥战争所需要的特殊权力,在于君主对统兵将领的依赖与笼络并存的心态。

二、“拒绝任命与赐予”型

皇帝任命某位臣子出任某一官职,通常情况之下必须应命赴任,即便是对新任命有所不满,也不能有所表露。反之,即便是用委婉的方式表达不愿意就职的想法,也就成为需要说明的“问题”了。如,汉宣帝认定时任少府的萧望之“材任宰相”,为了考察其政事能力,任命他为左冯翊。萧望之根据一般惯例,认为从少府出为左冯翊属于贬职“左迁”,推测自己有不合皇帝心意之处,立即移书称病。汉宣帝得知,猜透了萧望之的心事,派人前来解释本意,萧望之这才放心地就职视事。(参见《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这个事例说明,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臣子是不能拒绝皇帝所任命的新职务的。如果有臣子公开表示拒绝接受新职,那么,在行为的定性上,就属于“不奉诏”了。汉武帝时期的鲠直大臣汲黯,就是此类不多见的代表性人物。

五铢钱行用之初,民间的“盗铸”现象严重,其中尤以楚地为甚。汉武帝以为淮阳是楚地的要害之处,必得名臣就职才可以有所作为。于是,召拜汲黯为淮阳太守。不料,汲黯并不了解武帝的用意,也以为由朝臣改任地方官是外放受贬,所以出现了汲黯抗命的一幕:“(汲)黯伏谢不受印绶,诏数强予,然后奉诏。”在殿上,君臣二人还有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武帝宽慰汲黯:“君薄淮阳邪……吾徒得君重,卧而治之。”(《汉书》卷五〇《汲黯传》。)汲黯这才到淮阳郡赴任。两汉时期,以隐士身份而抗命于皇帝征召的名士不在少数,但是身入仕途之后,敢于抵制皇帝任命者,确实不多。汲黯此举,不应该简单地视为留恋中央官职,更重要的是,他表达了这样的信息:在改变大臣的职务时,皇帝也应该对臣子的意愿有一定程度的尊重。按照常规,皇帝赏赐臣子礼物,不论价值高低,均是表示欣赏、信任、宠幸,是一件荣耀的事情,被赐予者是要感恩戴德的。偏偏汉代就有面拒皇帝赏赐的大臣,这就构成了一种特殊的“不奉诏”行为。汉景帝时期的名臣卫绾,以谨慎守礼而得到皇帝的信任。景帝决定赏赐他宝剑。不料,质朴的卫绾却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他说:“先帝赐臣剑凡六,不敢奉诏。”(《汉书》卷四六《卫绾传》。)此举使得汉景帝感觉十分意外。此类的“不奉诏”,主要表现出当事人的谦逊自守、处事有度,在意外降临的“皇恩”面前,保持着难得的清醒。它以个人的道德修养而引人注目,但在政治运作方面却不具备太多的意义,故存而不论。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雄霸天下

    三国之雄霸天下

    男儿行三国,娶娇妻美妾,收谋士猛将,战天下英雄。特种兵王炎回到三国,获得霸王项羽传承,一枪在手,万夫莫敌。身处乱世之中,王炎凭借掌中霸王枪,胯下乌骓马,以及无敌的特种战术,攻必克,战必胜,雄霸天下。
  •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又称《韦尔斯世界简史》)是英国著名作家H.G.威尔斯撰写的一部颇具特色的世界史,内容上溯人类文明的开端,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都有独到的叙述。对东方文化,包括儒家和道家,均有所涉及。威尔斯以作家身份著史,文采蔚然,因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 大唐王朝2

    大唐王朝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远东审判

    远东审判

    本书以前后长达三年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以32个分镜头,全面再现了远东审判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但是,如同阳光总会有阴影相伴,远东审判在澄清战争事实、宣判战犯罪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行将登场的冷战的影响,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731部队头子居然不是战犯,等等,“正义的遗憾”不一而足;当读到由于中国内战阴云渐浓,国民政府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打赢内战增加筹码时,不禁令人扼腕……今天,当人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死恢复燃的危险时,尤其值得回顾这段历史。
  • 三国混官录

    三国混官录

    文争武斗,英豪辈出。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三国鼎立,风云变化,终归于晋。激烈动荡后,那一幅幅荡人心弦的画面凝固远去,成为历史的瞬间
热门推荐
  •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为了能够让女性读者对经济学有一个全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本书深入浅出,将一些乏味的经济学教程摒弃,以讲故事的形式,深刻贯穿关于女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到经济常识。
  • 青帝重生

    青帝重生

    青帝讨论群:157221297,备注青帝重生。青帝重生,搅动风云,他能号令百花,他能掌控四时,是为五方天帝之一。青帝陨落,灵魂残片转世重生,终于被刺激而转劫归来,领悟灵魂本源中的力量,这一世,他立志斩天灭地,培养霸气豪情,争取成为一位合格君王。一代帝王,掌控时间和空间,号令百花,役使百草,琴棋书画是本能,杀伐果断为基础,这一世,要不走寻常路,风流潇洒霸人间。青帝重生,种田养花,植树造林,圈地放牧,所有跟植物有关的,都能操控,草木盛,牛羊肥,科学种田,勤劳致富。掌控时间空间,可以透过时间长河,看到过去未来,这让他可以学到大量技能,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明代的火器飞天,宋元明清的瓷器,夏商周的青铜器,各个时代精英人物的特长,所有一切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记忆,都可以重现人间。传承五千年文明,打造现代小康生活。青帝重生群:157221297,备注青帝重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凡禹编著的《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基于大量私营公司成长和发展成功的经典案例,全景式地论述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黄金法则——从私营公司的创立到发展、从市场到营销、从人才到管理、从危机处理到经营方略……《私营企业决胜市场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成功金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私营公司决胜未来,而是中国的私营公司只要做大做强,成本就很可能失控,创造长续发展可能的各个层面,中国的私营公司不是不能做大做强,解决了私营公司的领导者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而造成企业后续经营困境。经济学家郎咸平如是说。中国的私营公司如要做大做强。在过程中就必须“控制成本、精益求精”
  • 大神与女神绯闻事件

    大神与女神绯闻事件

    女追男?男追女?都不是…这是一个女神倒卖,大神不爱的荒诞网游世界,可一旦发生了JQ事件,小菜鸟也会变成女神,也会迎来被大神宠溺到口吐白沫的春天!达子莫只是一个“卑鄙无耻外加一个上流”的小杀手,不就偷偷的毙了几个大神赢了几笔不义之财吗?怎么就跟大神给杠上了…在某大神威逼利诱之下,达子莫还真动了心,咳,结婚就结婚吧,来日方长,谁攻了谁还不一定呢。本文轻松搞笑,女王正太萝莉御姐大叔应有尽有当然也有一小点虐,心脏功率差的人慎入,笑点低者慎入。本文目前已经完成全部底稿,绝不断更。————大神摘录语:三千万银子是不可能的,杀你,绰绰有余。自娱自乐的听令,今后幻城是敌对帮会,谁敢骂我的夫人,见一个杀一个,不幸死亡的费用来我这里报销。我对你来说可能是大神是偶像,可是我现在必须告诉你木河,我对全世界的人不好,尤其对你不好,全部都是为了讨好我夫人。不是叫你等等我吗?总是一个人冲在前面,我是男人,为什么不给我表现一下?你这么保护你自己,那我保护什么…你跟我客气一分,我会对你不客气三分。————女神摘录语:没兴趣,我丢掉的东西没有再捡回来的道理。猿粪这种东西来了马桶都冲不走,加个好友提一下身份,今后有事可以找我帮忙,只要我能帮得上的。我可不在乎我相公对你有多好,只要他一刻不上线,你就只能给我虐到死为止。如果我抓不住你,你一定要抓紧我。反正我不管,宝宝有你一份,你不要我自己要。
  • 金鳞开

    金鳞开

    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重生为皇明末代太子朱慈烺。从不接受失败的灵魂,因此掀起了复兴大明的风暴。从这一刻起——让别的民族瓜分大地和海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皇皇大明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阵列自己的大炮!============新书《大国医》发布,恳请支持!书号是:1003467253
  • 创业细节全书

    创业细节全书

    创业并不容易,它需要承担义务、做出决策和努力工作。即使你具备这些素质,创业仍然不是毫不费力的!企业家们经常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成功的企业家是那些不管有多少困难仍继续前进的人。
  • 景王妃传

    景王妃传

    推荐瑜玥的新文:【弃妃要出嫁】【重生之侯门正妻】【景王妃传】简介:她,一个现代的潮流女性!为了躲避一份不属于自己的感情,逃避了六年,可就在想开的那一刻,只不过为了捡10块钱不小心摔了一跤就倒霉的来到了不知名的古代,贪财惹的祸啊!好吧,来都来了。不好好玩玩也貌似对不起自己哈。。。可是,为什么,来到古代以后,她还躲不掉情的伤害,居然被一个古董给暴了!“我恨你”她看着眼前的男人轻声说道。轩辕景愣了一下,“那你就恨吧,最好恨到骨髓里。”既然不爱就恨我吧!“记住你今天给我的痛,终有一天会加倍讨回。”坚定而决绝!难道,我注定与情无缘吗?可是,我渴望爱情。裴天说:“女人,在我面前,最好撕掉你那虚假了面具。看了,我会心疼。”武林大会上,所有的武林人士看着眼前的绝色美女,挺着一个大肚子,她居然就是人人害怕的魅宫宫主。那是一个让人十分难忘的日子。那天,死伤无数,她也受了严重的内伤,在那一瞬间,黑发变银丝,为她增添了些许邪魅和神秘,也是这一战,让她差点失去了孩子。轩辕景再次见她却是,“贱女人,你别忘了,本王一天没有休你,你始终是我的三王妃。”轩辕景看着眼前挺着肚子的女人,我终于找到日思夜想的她了,没想到早已物是人非,“你记住,如果本王得不到你,宁愿毁了你。”几段情感的纠葛,到底谁才是她最终的归宿?推荐好友的书:依曼《特工老婆混黑道》依曼《总裁的临时妻》沁沐星辰《总裁的弃爱》小米的迷糊《皇后夕月》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精河

    精河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