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300000010

第10章 唐人历史意识中的“文景之治”印象(1)

王子今

中国传统政治史观视“文景之治”为典型的“盛世”。回顾历史上的所谓“盛世”,人们有时汉唐并称。讨论唐代文献遗存中有关当时人对“文景之治”的评价,或许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这一在正统政治观念中被看作理想政治之标本的政治过程、政治形态、政治风格的认识,也有助于端正对所谓“汉唐盛世”的理解。而当时人们历史意识的倾向,也可以从相关信息中有所透露。

对于“文景之治”的赞美,西汉时已经见诸史书。

《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上》说,“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对于当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汉文帝在位时,贾谊曾经建言重视农耕,他说,“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所谓“为富安天下”,在实现“文景之治”的时代,已经成为汉王朝最基本的行政原则。农耕经济的空前发展,使得粮价普遍降低。楚汉战争时,有“米石至万(钱)”(《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米斛万钱”(《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的记载。而据《太平御览》卷三五引桓谭《新论》,汉文帝时,谷价至于石数十钱。《史记》卷二五《律书》中关于当时粮价甚至有曾经达到每石“粟至十余钱”的历史记录。司马迁在《史记》卷三〇《平准书》中对文景时代行政成就的著名评论,有久远的历史影响:“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今人多引此语以证明汉初经济恢复的成功和社会生活的富足。其实,司马迁“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以及“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的评说,是包括了在政治层面和文化层面上对文景时代的赞美的。司马迁的评价,又并非无原则的绝对的肯定。他指出:“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对于“骄溢”“奢侈”的弊病,已经有所批评;对于“物盛而衰”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历史趋势的发现,也体现出敏锐的目光。

《汉书》卷五《景帝纪》:“赞曰:孔子称‘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信哉!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宋史》中另有评价:“因前王盈成而守者,周成康、汉文景是也。”见《宋史》卷三八七,《王十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又卷六《武帝纪》:“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班固对文景“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的评价,其实西汉时已有先声。据《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记载,桓谭评论扬雄著作时说道:“昔老聃著虚无之言两篇,薄仁义,非礼学,然后世好之者尚以为过于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皆有是言。”对于文景时代黄老之学居于较高的地位,亦有微词。

按照班固的说法,如果仅以经济标尺评断,则哀平时代的历史成就也多应肯定。《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上》:“宫室苑囿府库之臧已侈,百姓訾富虽不及文景,然天下户口最盛矣。”虽然当时民间拥有财富的情形不如文景时代,但是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已经达到相当富足的程度。

汉代人对“文景之治”的评价还没有绝对化的赞美。通过“周秦之敝”、“百王之弊”诸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只是根据历史比较来肯定文景时代政策的合理性。唐代历史学者也有相近的认识。对于班固引《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全文为:“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见程树德:《论语集释·卫灵公》,北京,中华书局,1990。),以及“信哉”的感叹,颜师古注:“此《论语》载孔子之辞也。言此今时之人,亦夏、殷、周之所驭,以政化纯壹,故能直道而行。伤今不然。”

《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以浓笔重墨描绘汉文帝的节俭形象。司马迁总结汉文帝事迹,首先称其节俭:“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又说汉文帝“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班固所谓“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也突出褒扬汉文帝之“恭俭”,唐代学者颜师古解释“醇厚”,谓:“醇,不浇杂。”《旧唐书》卷一四《宪宗纪上》:“文景化,百王莫先。”“化”,可与“醇厚”对读,体现出共同的历史理解。对于班固“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语,颜师古也解释说:“美其雄才大略,而非其不恭俭也。”

对于西汉高帝、文帝、景帝、武帝四位名帝的历史影响,我们检索“二十五史”中《三国志》以后的十九种文献,仅以“汉高祖”(“汉高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称谓出现的频率而言。

史籍中多有“汉高祖”、“汉高帝”直称“汉高”,“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直称“文帝”、“景帝”、“武帝”的情形,因此这一统计是极不完全的。如果承认以上数据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参考资料,则似乎有必要指出以下事实:

(1)汉以后历朝对于西汉诸帝的总体历史印象,仍以“汉高祖”(“汉高帝”)和“汉武帝”最为深刻。

(2)其中,《宋书》卷三五《州郡志一》:“淮南太守,秦立为九江郡,兼得庐江豫章。汉高帝四年,更名淮南国,分立豫章郡。”“临淮太守,汉武帝元狩六年立。”“山阳太守,晋安帝义熙中土断分广陵立。案汉景帝分梁以为山阳,非此郡也。”卷三六《州郡志二》:“庐江太守,汉文帝十六年,分淮南国立。”叙说政区历史沿革,情形比较特殊。若排除此类情形,可以看到两《唐书》中“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出现频率骤然提升。

(3)《新唐书》中“汉文帝”出现的次数超过了“汉武帝”。

(4)以“汉高祖”(“汉高帝”)和“汉武帝”为第一组,以“汉文帝”和“汉景帝”为第二组进行比较,以上十九种史书中第一组与第二组的比率为394∶150即1∶0.3807。而两《唐书》中的这一比率为77∶41即1∶0.5325。这一分析也可以说明,在唐人的观念中,“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历史影响,超过了历朝平均水准。

(5)以上十九种史书中“汉文帝”和“汉景帝”出现的频率比为128∶22即1∶0.1719。两《唐书》中的这一比率为35∶6即1∶0.1714。两者大体相当。有理由说,在人们并称“文景”的时候,实际上更多的是对汉文帝的评说。从这一认识出发,以为对“文景之治”的赞美实际上是对汉文帝政治风格的肯定的判断,也许是有根据的。

我们还看到,《宋史》中“汉文帝”的出现(21次)超过了“汉高祖”(“汉高帝”)(9次),也超过了“汉武帝”(20次),这是值得予以注意的。《清史稿》中这一情形更为突出。“汉文帝”的出现次数(11次)竟然超过了“汉高祖”(“汉高帝”)(6次)和“汉武帝”(3次)的总和(9次)。不过这一现象,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看来,“文景之治”的历史地位有逐渐上升的过程。南北朝时期,人们似乎还并没有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看作“圣君”,以为“汉称文景,虽非圣君,亦中代明主”(《魏书》卷一〇八之三《礼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谀美当政帝王,竟然有“道化逾于文景”(《魏书》卷九九《卢水胡沮渠蒙逊传》。)之辞。大约至于唐代,“文景之治”在人们的历史意识中才具有了空前的“百王莫先”的地位。

“文景之治”是“因前王盈成而守者”(《宋史》卷三八七《王十朋传》。)的典型。从现有历史记载和历史评论的相关资料看,明确的“文景之治”的说法,很可能最早出自唐人笔下。

白居易《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题注:“元和元年四月,登科第四等。”《增注唐策》卷二题注:“本传:元和元年对制策一等,调盩厔尉,为集贤校理。二年召入为翰林学士。”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今按:《新唐书》卷一一九《白居易传》:“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盩厔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写道:“臣闻汉文帝时,贾谊上疏云:‘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三。’是时,汉兴四十载,万方大理,四海大和,而贾谊非不见之,所以过言者,以为词不切,志不激,则不能回君听,感君心,而发愤于至理也。是以虽盛时也,贾谊过言而无愧。虽过言也,文帝容之而不非。故臣不失忠,君不失圣,书之史策,以为美谈。然臣观自兹已来,天下之理,未曾有仿佛于汉文帝时者;激切之言,又未有仿佛于贾谊疏者。岂非君之明圣,不侔于文帝乎?臣之忠谠,不逮于贾谊乎?不然,何衰乱之时愈多,而切直之言愈少也?”在这篇文字中,白居易还有一番话说到“文景之理”:

臣闻太宗以神武之姿,拨天下之乱;玄宗以圣闻之德,致天下之肥。当二宗之时,利无不兴,弊无不革,远无不服,近无不和。贞观之效既成,而大乐作焉。虽六代之尽美,无不举也。开元之理既定,而盛礼兴焉;虽三王之明备,无不讲也。礼行,故上下辑睦;乐达,故内外和平。所以兵偃而万邦怀仁,刑清而兆人自化,动植之类,咸煦妪而自遂焉。虽成康、文景之理,无以出于此矣。(白居易:《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见《白氏长庆集》卷四七,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白氏长庆集》中“理”原当为“治”,避唐高宗李治讳作“理”。《文苑英华》卷四八八、《册府元龟》卷六四九录文略有不同,然而“治”字同样均写作“理”。也就是说,“万方大理”即“万方大治”,“发愤于至理”即“发愤于至治”,“天下之理,未曾有仿佛于汉文帝时者”即“天下之治,未曾有仿佛于汉文帝时者”。后一段文字,“开元之理既定”即“开元之治既定”,“成康、文景之理”即“成康、文景之治”。《增注唐策》卷二《白居易贤良策》均各作“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测是宋时书:“案《增注唐策》十卷,不着编辑者名氏。前有明正徳丁丑新安汪灿序,惟言旧刊《唐策》,不知谁集,考书中避宋讳,与《古文集成》相同,则亦宋人所编辑也。”参见永瑢、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56。)有关“虽成康、文景之理,无以出于此矣”一段文字写作:臣闻太宗以神武之姿,拨平天下之乱;玄宗以圣闻之德,致天下之肥。当二宗之时,利无不兴,弊无不革,远无不亲,近无不和。贞观之效既成,而大乐作焉。虽六代之尽美,无不举也。开元之治既定,而盛礼兴焉;虽三王之明备,无不讲也。礼行在上,上下辑睦。乐达在下,中外和平。所以兵偃而万邦怀仁,刑清而兆人自化,动植之类,煦妪而自遂焉。虽成康、文景之治,无以出于此矣。“文景之治”被看作一种理想政治的标尺。

同类推荐
  •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主角设定:穿越前为矿大篮球队皇牌球员,自幼练习太极拳,剑,枪。后经过锻炼,基本与与魏延,张辽同级,略逊于巅峰关羽,张飞,赵云;高于马岱,文聘。大局观比较擅长,但不至于算无遗策,更多是有神来之笔,奇思妙想。文采:身为穿越者,语文不太差。本文适度YY,不太过火。自己争霸雄心万丈太累,当诸葛亮劳心劳力也太累。与其如此,还不如当个儒将,没事就喝喝酒,写写诗。打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阴,迟早叫你喝我的洗脚水。曹操:“原来如此!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关羽:“有你在,我岂敢称武圣!”张飞:“好酒量!”刘备:“我一生识人无数,却看不透你,幸好我们不是敌人。”孙权:“没想到我江东是败在你的手里。”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最新进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一个四岁的顽皮幼童突然被这个世界上唯一宠爱他的母亲抛弃。失去母爱庇护的帅望,带着自己沉重不堪的身世之谜时刻行走在生与死的边沿。他的童年过早地结束了,四岁,就结束了。从此开始的人生里,太多的疼痛、折磨甚至阴谋考验着他的善良和机智,他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在巨大的痛苦里挣扎的帅望,还能不能保持他天性的纯良和真诚呢?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清代宫廷社会史

    清代宫廷社会史

    罗友枝,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高足,专攻中国明清的社会史和经济史。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专著,是一部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做出了我们能够期待一部优秀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给出大胆的概念和论点,同时为未来几代研究者提供坚实的基础研究。本书提出的问题很吸引人,也很重要。通过艰苦的档案搜集工作,罗友枝发掘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这使她的著作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的专著是一个里程碑,代表了研究中国的新历史学的开端:本书是对远比我们以往所知更为复杂的和更具文化多元性的帝制中国的精深研究。
热门推荐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
  •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欢迎读者朋友登陆百度文泉杰吧《女国医》交流专区或加入本书qq二群11062259与大家一起讨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御医义妁的传奇人生一部全面揭露神秘中医文化史诗般小说!一部可以治病的小说!一部让你灵魂震撼的小说!一部可以改变你命运的小说一部让你在绝望中产生希望的小说汉武帝时期,义妁父母遭到太医院最高长官太医令丞崔府志的陷害,双双身亡,刚刚出世不久的孤女义妁被父亲生前好友民间大夫许善友抱走领养。义妁天资聪敏,对医术情有独钟,立志成为一名大夫。无奈生为女子,又加之养父的坚决阻挠,只得偷学医术。养父在瘟疫中献身,临终前告诉了她的身世。悲痛中更加坚定了她做一名德行高尚的大夫的决心。此后拜长安第一名医郑无空为师,苦学医术,悬壶济世,一时间被誉为女中扁鹊。为学习更高的医术,进入宫廷,几经倾轧与迫害,几经牢狱之苦,不卑不亢,先后做过乳医、女医、女侍医,最终被汉武帝册封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医。欢迎读者朋友登陆百度文泉杰吧《女国医》交流专区或加入本书qq群14921679与大家一起讨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厉王新宠:隐形皇后

    厉王新宠:隐形皇后

    她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如隐形人般,被陷害与男人苟合,被未婚夫禄王退亲,被亲姐推入水中而魂游天外的焱皇朝相府嫡系三小姐。她是盘踞地府,十殿阎罗哭着求着想要让她赶紧投胎,并保证她会长命百岁生活安乐的现代冤魂,许是心血来潮,许是终于将害死她的那些家伙全部拉到地府里受尽了折磨感觉没兴致了,在十殿阎罗王们喜极而泣,挥泪送别之下重返人间。当懦弱胆小、如隐形人般没有存在感的她变成了性情凉薄、出手果断、阴险卑鄙的她,且看她如何坐卧暖塌数银子,冷眼闲看风云起…听说相府三小姐落水醒来之后就变得不一样了,虽依然如隐形人般的生活着,但听见过三小姐面的人说,三小姐不再懦弱,还变得有那么一点可怕。听说焱皇城内一家青楼终于关门大吉,一番改造之后却成为了焱皇城内最繁华的销金窟,还只接待女客,男子若想进门,必须要由女客带着。听说…听说嗜血残暴杀人如麻阴阳怪气心狠手辣,面容奇丑无比能吓死活人吓活死人,年近二十却尚未娶妻,有着断袖之癖断背之嫌,手下俊美男子无数皆为他的榻上之臣,每晚都要折磨死几个俊美娈童才能安心睡觉的厉王,将要进京给太后贺寿!————她神情淡漠的看着脚下浑身血污、生死不明的男子,在丫鬟惊惧的目光下伸腿踢了踢,问道:“活人还是尸体?”那男子轻动了下,缓缓睁开眼,眼神清冷凌厉、冰冻三尺。她在他面前蹲下,依然清清淡淡的表情,说道:“你会武功吧?那么我们做个交易如何?我救你一命,你要教我武功。当然你不答应也没关系,只是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会有第二个人从这里经过,而且在你等待的时间里,可能你的仇人会先一步找到这里呢。”————她低头看书,无视架在她脖子上的冰冷利剑,悠然说道:“好歹我也救了你一命,你不知恩图报感激涕零也就算了,竟还想要过车拆桥恩将仇报吗?”他神情冰冷,其中有着毫不掩饰的杀意,手中轻动顿时有几滴嫣红的鲜血顺着剑刃滑落了下来。她依然无动于衷,翻过一页书册,带着点凉凉的气息说道:“杀不下手就将剑收了吧,你这样我脖子很痛。”他眼神闪烁,冰冷的嘴角毫无征兆的浮现了一抹浅淡的笑意,“白馨妍,做本王的王妃!”“没兴趣。”—————嗯哼,那个,宝贝开新文了哦,《青梅王爷竹马妃》:亲爱的们,赶紧给宝贝偶捧场去了,嘎嘎~
  • 哈佛财商课大全集(超值金版)

    哈佛财商课大全集(超值金版)

    年轻人如今所承受的物质压力,似乎产生的种种问题都于钱有关:住房、教育、出行……似乎有了钱就可以解决掉一切问题。但不管事实是否如此,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钱,本身无所谓善恶,我们追求金钱也无可非议。并且生活在如今社会中,想要过上好生活,是不可能离开钱的。吃穿住行、看病吃药、看演出、逛街游玩……样样都离不开钱。钱,是享受生活的一个先决条件
  • 第七情报员

    第七情报员

    诺博士,一个有着机械钳子手的险恶的、残酷成性的迷恋痛苦的隐遁者,将詹姆斯·邦德牢牢抓在他那钢铁制成的手里。邦德和他美丽而迷人的女助手,秘密进入诺博士隐藏在加勒比海岛的基地时被捕获。诺博士发现了一个机会,既可以处置他的敌人又可以进一步进行他的恶魔研究计划。而邦德则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小三当道

    小三当道

    婚姻就像鞋子,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就穿一双鞋?而当小三出现,我们是否愿意愿原谅他?其实,不管我们是不是真的愿意原谅他,只要我们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就唯有假装原谅他。
  • 狂妃侍宠:为夫是只兽

    狂妃侍宠:为夫是只兽

    她,前一世为佣兵王者,意外死亡,与一只九尾妖狐签订死生契约。才明白原来自己是残破灵魂。当她灵魂完整之时,虐狗男女,拐萌兽,绝世风华倾尽天下!他,尊贵至极神秘莫测,传闻冷情冷性残忍又暴戾!人见人怕,花见花凋!却唯对她情有独钟,倾尽一切!“你不要跟着我!”苏烟染瞪着身后那个“不明生物”。“不明生物”邪笑道:“我没跟着你,我只跟着我媳妇!”“。。。”〖群号:416464391记得回答问题哟!黎儿在群里等你们到来!〗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