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人民医院不做旁观者
他们做了些什么……
陈亚光是湖南省郴州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郴州地方不大,但是这家医院历时百年,规模庞大,名气不凡,是整个地区唯一的一所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2003年,我国政府开始推行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2006年7月11日,卫生部正式宣布,中国农村新农合的进度已经过半,也就是说,全国已有50%的农村居民开始享受与城镇居民类似的看病报销待遇。
这是一项迄今为止世界级别的医疗保险项目。中国政府为解决数亿农民的看病问题,投下了巨额保单,给全无保障并被疾患困扰的农民家庭带来了希望。而且中央财政投保的数额自项目启动时的每位农民10元,几年工夫已经翻了一倍,地方财政的投保数额也在同步提升。
难得的一项利民惠民的大好政策。国家的初衷是要使每一户农民具有知情、会情、领情的权利,但是要实现这一权利,这中间是一个艰巨又繁缛的过程。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在项目起步时就曾表示: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将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这位部长所说的困难主要指:国家的政令怎么能不走样地推行下去?农民怎么能主动“参合”并承接到这份与看病相关的厚礼?其间确实存在着太多的空白和窒碍。
陈亚光是国内数百名国有大型医院管理者中的普通一位,但同时他是别样的有心。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留意这个繁缛过程中的空白与窒碍,并且沉默务实地做着填补和疏通的各种工作。
郴州地区的桂阳县有81万人口,2003年,该县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2004年,陈亚光的新农合调查工作悄然不惊地在桂阳县铺展开。这是没有任何指令或暗示的纯自觉行动。同年9月12日,有关这个县34个乡镇以及城郊16个村的一份调查报告便完成了。
之后,陈亚光介入农村合作医疗的一系列工作便是在这个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
“农户多是持不信任、观望或拒绝接受的态度;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农户根本还不知道新农合到底是怎么回事;人员和经费不足,县卫生局合作医疗办公室只有三个人员编制,而他们的工作对象是64万人口;必需的宣传资料乃至‘合作医疗证’的印制费用没有着落……所有这些都让基层财政不轻松……”
之后,郴州第一人民医院派出三四十名年轻的医生,这些年轻人作为志愿者,利用每月四个周末,八个工作日,分头走进了桂阳县34家乡镇卫生院和数以万计的农户家里,他们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材料,宣讲新农合的政策。几个月下来,这样的宣传攻势让这里的农民多了一份塌实,少了一份不安。
除了出人,出时间,郴州人民医院还站出来为基层财政解围,他们承揽了桂阳县合作医疗全部的宣传资料的印制费用。目前这个县45万农户手里拿到了“合作医疗证”,一个小小的、即将改变农民看病状况的小本子也是由陈亚光的医院“仗义”出来的。
国有大医院参与这项工作,就不单单只是掏钱。医务人员出动宣传,有着特殊的折服人心的效力。这些有医学知识的人在新农合宣传单的印制上,特意编排了一些农民必须的、常用的医疗常识,比如毒蛇咬伤怎么自救;溺水之后怎么处理……这样的宣传单一经发到乡民的手上,立时受到农民们的欢迎,乡里人把宣传材料攥在手里就再不舍得丢弃了。起先相当一些无动于衷的人终于按捺不住,接着发放宣传单时竟然出现了争抢的涌动场面。这次走访活动之后,三四十个年轻人的足迹硬是抹平了农民对政策不理解的沟坎。
“这里的农户年均不过5000元,大部分农民还没有医疗消费意识,40%的农民有病不看,小病撑着,多数人沿用捂着被子发汗,喝碗姜汤去寒的土办法,边远的乡里甚至冀望求神拜佛驱病消灾……”
基于这样的现状,郴州第一人民医院配合新农合的宣传,组织专家到乡间义诊。专家们用知识向乡民们传输正视疾病、有病求医的道理。这样的医疗队在桂阳的地面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从日出到掌灯,一日接着一日,为村户人家疗伤治病,答疑解难。据医院提供的数字,那些日子平均每天接诊的乡民有500多人。这样无声的行动确实唤醒了不少麻木已久的心。这个县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比率:2003年是24.5%;2004年是34.7%;2005年71.6%。
“从拜访的34家乡镇卫生院统计,主治医师职称的有40名,有些甚至是有点祖传知识的赤脚医生。22家卫生院的医生有很强烈的进修学习的愿望。进修费用是他们普遍担忧的问题……乡镇卫生院相当简陋,38家卫生院只有一台100毫安的X光机,心电图机也仅只一台。有些卫生院只剩下空落的房舍和没有病人的医生,处于解体状态……”
从2004年11月开始,郴州第一人民医院尝试着为桂阳县基层卫生院开办各类培训班,有普及班,专题班,还有院长管理班。两年多来,他们为该县培养了不同需求的卫生人员。到了2006年,这种尝试性的培训工作已经转入正轨,目前陈亚光他们正在筹办“郴州地区培训学院”。这是责任型的培训学院,实行免费教育。目的就是配合政府的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他们看到,当前保护农民的医疗意识就首先要保护好基层卫生院的生存能力。郴州地区11个县市中现有乡镇级卫生院300家左右。陈亚光把培训工作视为持久性的项目,为此,他们每年准备承担200万元的教育经费。
他们说了些什么……
(以下是作者与陈亚光的对话)
作者:感觉您这位国有大医院的院长对农村合作医疗表现出难得的关注和热情,这是为什么?
陈亚光:说穿了,我从心里支持新农合政策。这是真正为老百姓、解决农民看病的政策。尽管它还在试点推行中,我相信,就这么坚持走下去,按照这个方向走下去,农民的医疗健康就有希望。从桂阳县卫生局通报的情况看,截止2006年6月30日,全县有两万五千多人拿到了医疗补助,补助的资金两千多万元。
你没有看到农民第一次去报销医药费的情景,我去看过,给我的感觉,那时只要有个话筒放到他们不管哪个人的嘴边,他们都能放开嗓子喊“感谢共产党”;再看看那些人的表情,如果有谁上前稍稍撩拨一下情绪,准保有不少人眼泪哗哗地下来。你想想,过去农民看病,花钱找谁去呀?现在有政府撑腰了……
这项政策不但能解决农民看病的问题,还能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的医疗状况的改善。这里的一些乡镇卫生院开始还暖,桂阳县东北部的青兰乡,那里的卫生院收入开始从冷冷清清到30、50万,再到热热乎乎70万元,一路见长。
这项政策的最有价值之处,调动了农民医疗消费意识。农民的医疗意识变了,有病知道去看病了,有了维护自身健康的主动要求,自然就有了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增强农民防病治病的意识与发展地方经济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比较,过去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多是投到医院。医院建设好了,医护人员养起来了,但是农民看病的问题没解决。现在政府把钱投到农民身上,支付一部分农民看病的费用,最大幅度地调动起医疗消费的能力。这样一来,医疗卫生的网络体系便可逐渐修复并日渐壮大起来。当然,最直接受益的是基层的医疗单位。这是多好的事情。
到目前为止,中国农村不走新型合作医疗的路子,我说不出再能找到什么更好的路子。既然这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尽全力支持这么好的政策。
作者:国有大医院多处于中心城市,以服务城市居民为主,在当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中,它是否无事可为?
陈亚光:我做院长12年,早期只是考虑医院的发展建设,以为这是院长职责的全部。像一个孩子,在成长时期非常在意自身的变化,却绝少去思考,成就自己变化的社会因素是什么。在经历了许多事,在付出了足够的时间代价之后,我学会了反问:郴州第一人民医院骄人的业绩和发展速度,立地中天的宏大规模,仅仅是因为一个院长?或者说仅仅因为我们1700名员工?
差矣!是政府成就了我们。国家每年免去我们3%的营业税、33%的所得税,实行药品价格批零差价制度等等。尽管政府没有直接投食养鱼,却是放水任由我们发展壮大。